本书是《汉字改革史纲》作者陈永舜教授二十多年内所写的有关语文现代化的论文汇编。全书分语文现代化理论探讨,汉语拼音及正词法,字、词、句的使用和附录等几部分。本书对推动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研究有着积极的作用。 陈永舜,1944年农历三月初三生于吉林省东辽县安恕镇(原名梨树河子),196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北华大学语文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永舜教授1992年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汉字改革史纲》,1995年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修订版”,得到语言学家周有光、王均、许绍早等的很高评价,获三次省级奖励,被费锦昌教授主编的语文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的《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1892————1995)收录,编号2832。《汉字改革史纲》2001年被南开大学博士导师马庆株教授选为语言规划博士生“必读文献”,其教学载入全面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当代中国》丛书之一的《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5月第l版)。1992年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并出席人民大会堂的表彰会。同年12月应邀与周有光、罗竹风、张志公、王均等发起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至今己连任三届常务理事(1994;1998;2002)。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2002年在“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规划项目”中获准立项“汉语拼音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问题研究”(代号YBl05-19),得到成果鉴定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并且推荐给有关部门作为修改完善(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重要参考”。多次出席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在同行中很有影响。 陈永舜教授科研主攻方向————“语言规划”,在我国被称为“语文现代化”。“语言规划”是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了解决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进行各种工作和活动的总称,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近百年来,我国虽然在“语言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但自觉提出“语言规划”只有三十几年时间。“语言规划”属于“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科学,它以理论语言学为依托,以实际应用为导向,面向社会和未来,是综合各科知识的一门边缘学科。应用语言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语言规范与应用、语言计划及政策、语言教育、语言的社会分析和文化诠释,以及语言文字的现代科技应用等方面都提出了大量的研究课题。它的研究成果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1984年1月6日向国务院呈报《关于建立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报告》,提出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同语言研究所有明确分工:语言所主要研究语言事实(指语音、词汇、语法等)和基本理论;语用所的方针任务是紧密联系实际,研究、解决语言文字的应用问题。3月16日得到国务院的批复,于1984年9月25日成立了“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为了适应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国家教委在1997年调整学科目录时,在众多学科合并的情况下,把包括“语言规划”在内的原属二级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下的三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提升为与“汉语言文字学”并列的二级学科。这将对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建设和整个语言学界的积极变革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国家为了统筹全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设立了主管行政部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北华大学在全国设立第一家“语言规划”方向硕士点,受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重视和支持。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