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汉语论辨体语篇研究


作者:曾常红     整理日期:2021-11-20 11:04:28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第一部研究汉语论辩体语篇的专著。结合语义表达的语法研究,借鉴系统论、信息论和篇章语言学理论,并借助科学的语言分析结果,建构起汉语论辩体语篇分析的基本模式系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全书由4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绪论部分、主体部分、余论和附录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当前辩论语篇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主体部分包括5章,第一章提出了一个界定辩论语篇的语篇性量化标准,结合数学方法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内容相结合的标准。第二至第五章分别论述了辩论体语篇的语脉系统、简单问答式辩论系统的基本结构模式、现代汉语驳句的语义类型系统和口头辩论语篇的韵律特征与语义表达等重要问题。余论部分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附录部分包括参考文献、声波音高图和论文《现代汉语“是”字省略句研究》。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界定辩论语篇。语篇标题的语法功能和语篇文件/语体密切相关,两者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语篇标题和语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再加上语感可以做标准,结构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标准。据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界定辩论语篇的标准————语篇性量化标准。
  从篇章回指的角度,我们讨论了汉语辩论体语篇的语脉系统。从分布上看,同一语段的多个零形回指有着同一个回指对象,很少出现不同零形回指交错分布的情况。辩论语篇平行推进的话语展开方式最常见,在叙述体中经常出现的层级推进方式很少见到。因此,其零形回指对象和先行词大都是主语,宾语作先行词尤其少见。不太少见的倒是兼语作先行词语的现象。辩论语篇的语式以“罗列”、“对比”、“因果”、“条件”和“说明”等最为常见,零形回指对象所在的句子同先行词所在的句子在语义结构中相隔不会超过三个层次。
  从“是”字句内零形回指也可以看出辩论体语篇零形回指的一般特点。我们从线性结构和层次结构分析了指代事物和观点的代词“它”。在五种名词回指对象中,“同形”最为常见,其次是“部分同形”。此外,我们还探讨了零指称形式的分布,发现“NP/P……Ф……”是辩论体语篇最常见的运用模式。
  汉语简单辩论结构模式系统与日常会话的问答结构模式系统有一定的区别。造成这些区别的主要原因是辩论语篇与一般问答语篇在语境因素上的差异。主题单一、逻辑性强是辩论语篇中很明显的语篇特征,在话轮中常见的是由表示逻辑推理的构件所组成的因果链或并列或层层推进的结构模式。在汉语口头辩论语篇的结构模式中毗邻单体式不多,而毗邻递进式、连环式和套环式较为常见,单层单对嵌入式比单层多对嵌入式多,多层嵌入式一般是不会出现的。
  根据立句和驳句在语义上的连贯衔接关系,我们建立了驳句的语义类型系统。以驳句是否直接回答立句为标准,我们把驳句分为常规性驳句和非常规性驳句两大类,然后根据驳句和立句之间的语义或逻辑上的联系再分小类。在反驳时,有语义直接指向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或者言外之意的驳句,有针对对方反问的直接性的驳句。非常规性驳句则根据答话者的主观意图分为有意不直接回答的“以反问为驳的驳句”和由于客观原因而不能直接/间接回答的“无能性驳句”两类。反驳的效果不能以语义类型常规与否来判断,我们要根据驳句能否合乎逻辑地反驳对方的观点来评判。
  我们先描写了汉语口头辩论语篇的韵律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研究了汉语口头辩论语篇的语音与语义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结论是,两者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在制约的程度上到底如何,这需要以后进一步地研究。通过对汉语口头辩论语料的语音语义分析表明,比较规范的正式的现代汉语口头辩论语篇的语音,尤其是停顿、音速和音高,的确影响并左右着语义的表达和表达效果。
  坚持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本书初步建立起了辩论语篇的结构体系。这一结构体系的建立,为完成汉语语篇宏观结构体系和研究汉语语篇的基本结构规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书还能给辩论赛提供比较系统的理论指导,也可以为汉语论辩体作文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同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一本:写作突破 下一本:古文观止解读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汉语论辨体语篇研究的作者是曾常红,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