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屋顶上几乎找不到一条直线,统一追寻着形象的向上腾起的动势,这种以曲线为美,追求动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法则。 建筑,在很多时候都极像是中国的国画或书法,它的韵致是怎样郁结,怎样起承或是发散,或者如何在常人想不到的地方凭空获得一种灵感,都是自然天成的妙手偶得。 中国人以木头为zui基本原料开始搭建房屋,中华民族注定了就一直会以群体本位文化特征而著称于世,他们延续并发展了以外势中心和相互支持依靠为特征的民族类群文化,它有别于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和自我依靠为核心的特征,这恐怕也可以看作是当世界其它同样悠久的古老文明全都在近代工业文明还未到之前就已消亡,而中国古老文明却能延续至今,并且在工度发达的今天反而可能焕发新的活力的主要原因。 如果要用一块小小的木头和数字来搭配出一个故事,我会这样讲:古希腊人zui初就是用一块小木头制成了一弦琴,带着“一切皆数”的哲学精神,然后就在上边反复地实验,然后找到了构成音乐的一切元素。而在遥远的中国,《庄子·天下篇》则定下了另一种基调: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本书是通过围绕中国人生活的木头,比如建筑、家具、筷子、棺材、木船,以及由木头构成的无所不在的一种文化氛围,来复活中国传统及文化的迹近自然的哲学追求及生活态度、文明沿革,东方的神秘、自然、恬淡、隽永、雍容以及一部另类历史都在本书得到角度奇特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