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用杂物》系《事物掌故丛谈》之一。 《事物掌故丛谈》是中国民俗和文学史专家杨荫深先生代表作。全套书分为“岁时令节”、“神仙鬼怪”、“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游戏娱乐”、“谷蔬瓜果”、“花草竹木”等九大类,探究了日常生活中五百多种事物的zui初来源及其历史演变,囊括古今中外众多的典故常识,基本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本溯源是“事物掌故丛谈”的zui大特色,日常生活中那些人们熟知的事物起源于何时,又经过了怎样的变化成为现今的形态。作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种追溯是以考证典籍的记载为基础撰写而成的。自称有“历史癖”的杨荫深先生遍览群书,通过精心梳理、严谨考证,将各类事物与掌故一一对应,令人豁然开朗、耳目一新。全套书杂以趣闻传说、轶事传奇,内容丰富充实、妙趣横生,是一部关于民俗文化、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 其中,《器用杂物》所说的器用杂物,按作者的概括,可分为“书写的文具”、“修饰的妆具”、“裁剪的缝具”、“饮食的食具”、“坐卧的家具”、“称量的用具”。笔墨纸砚、桌椅板凳等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有怎样的历史,从古至今经历怎样的历史流变,凝聚人们怎样的奇思妙想和创造智慧。本书对这些身边日常用品的描述非常详细具体,知识性很强,使读者对它们的历史一目了然。比如说到灯烛:“灯之起源,似始于秦汉,秦以前但有烛而无灯。古烛也并非今日用蜡或桕油所制,乃是一种火炬。现在所用的蜡烛要到汉时才有。”“古时取火用火绒,今则用火柴。火柴是舶来品,所以也叫洋火。其实我国五代时已有此物,只是不知何人发明,也没有流传下来。” ★日常事物原始本真 《事物掌故丛谈》按“岁时令节”、“神仙鬼怪”、“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游戏娱乐”、“谷蔬瓜果”、“花草竹木”分为九个大类,基本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囊括古今中外众多的典故常识。全套书杂以趣闻传说、轶事传奇,内容丰富充实、妙趣横生。 ★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追本溯源是《事物掌故丛谈》的zui大特色。日常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事物起源于何时,又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现今的状态。作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种追溯是以考证典籍的记载为基础撰写而成的。自称有“历史癖”的杨荫深先生遍览群书,通过精心梳理、严谨考证,将各类事物与掌故一一对应,令人豁然开朗、耳目一新。 ★民俗文化市井百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逐渐加深,大众对民俗文化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杨荫深先生是著名的古典文学史家和民俗学家,深厚的学养根底使这套书集文学历史、民间风俗于一体,按照杨荫深先生撰写《事物掌故丛谈》的初衷来说即:不谈军国大事、典章制度,只谈日常事物、风俗人情;不求深奥,只求生趣;不构鸿篇巨制,只图探明原委。 ★民间记忆亲近历史 《事物掌故丛谈》谈论的事物有五百余种,虽大都是散落在大历史之外的小场景、小事物,却是真正的民间记忆,现代人与古人通过这些日常事物的维系而变得亲近起来,历史仿佛也不再是遥远的过往:古人过端午节,我们也过;古人在冬至祭祀,我们在冬至也追思亡者;古人讴歌的牡丹、芍药,如今依然被赏玩……只是这几千年的岁月,其中的往事和故事只有翻开这套书,细读下来,才能明了。 ★名家荟萃清新舒心 高雅不俗,风雅兼具。上海辞书出版社特邀当代书画金石名家邓明、潘方尔、赵澄襄诸位先生分别题签、治印、配画,多种艺术形式与《事物掌故丛谈》的文字完美契合,相得益彰。在传统文化风雅典故的大集中,既可增加阅读乐趣,又能提高传统文化修养,在电子书时代可尽情体验阅读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