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由蒋磊所著。 旅日活动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人获得跨域经验、想象外部世界的重要一维,它包括留学、游历、流亡、访问等几个方面。尤其是甲午战争后至抗战前夕的四十余年间,几次大规模的留日潮以及中日学人的频繁互动,使得中国人的日本观、世界观发生了剧变。 对于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周作人等作家来说,旅日活动不仅让他们接触到现代思想著作和文学作品,更让他们在异域生活中获得了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文化经验。 近代日本是一个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场所,因此,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就具有在“区域”和“世界”之间的多重属性。 本书的主旨在于探察这些文化体验究竟有何特质,解答“日本体验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生”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主要从语言、风景、都市文化和日常生活体验等几个角度展开论述。 绪论追溯了近代以来“东方”观和“西方”观的产生,并对“旅日”的概念进行了解析。 diyi章谈语言。旅日作家与异质语言的接触过程中,出现了“笔谈”“日语的移植”“多语言混杂”等现象。异质语言之间的误读、冲突造成了文化的隔阂,但同时又不断生成着新的语义符号和表达方式,产生了介于古汉语、日语和英语之间的新语言。 第二章分析旅日作家的风景体验。从风景描写语言的革新,到 “图像的风景”“轨道线上的风景”,旅日作家常通过十分现代的视角来发现日本风景、书写风景对象。在旅日作家笔下,产生了现代“文化风景”的审美意识,导致了风景的多元取向。在这之中,“赏樱”和 “登富土山”所引发的文化冲突体现了旅日作家风景体验的矛盾与暧昧性。 第三章论都市文化。通过对以东京为代表的日本都市的观察,对动物园、博物馆、市内电车、电影院等文化场所的分析,本书认为,都市的新景观触发了旅日作家的民族情绪;新的娱乐场和交通线塑造了旅日作家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方式;旅日作家的都市文化观存在着“都市梦”和“反都市”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在旅‘日作家眼里,日本现代都市不仅是“杂交文化”的场所,还具有“第三空间”的特征。 第四章关注旅日作家的日常生活。包括旅日作家的“清洁”体验和对服饰、饮食文化的体验,揭示了卫生问题背后所隐含的“文明观” 冲突,呈现出在“和风”与“洋风”之间的现代生活形态。 上述文化现象,既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又体现了东亚文化与欧美文化的多元对话。因此,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可谓超越了 “东方”和“西方”的现代性体验。 清末民国时期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周作人为代表的旅日作家,形成了特殊的创作群体。旅日活动不仅让他们接触到现代思想,更获得了异域文化体验。蒋磊所著的《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试图从异质语言的冲突和转换、旅日作家的风景体验、都市文化观察和日常生活体验等几个崭新的角度回望清末民国时期的“旅日潮”,探察这些文化体验究竟有何特质,解答“日本体验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生”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探究文学视野下的“旅行文化”是如何呈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