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zui佳读物。作者用中国传统书画的治印形式,以不同的布局格式,依《总序》开头,分别按“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7个版块,依三言四句为一条,计90条,共治朱白印章及边款376方。作品端肃庄正,变化多样,金石味浓厚,颇出新意。为方便读者学习,另附有《弟子规》原文及释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