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原因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西北回族反清斗争失败后,清廷把被迫投降的官兵安置到甘肃清水、秦安两县境内的张家川镇、恭门镇、龙山镇、胡川、刘堡、平安、张棉驿、川王、连五、梁山、阎家等15个乡镇。他们大多利用已逃亡或迁徙汉民所遗留的村庄或屋舍居住,被安置在张家川的降清回民军共有三部分:一是李得仓部。李得仓在宁夏固原肖河城降清后,其所部“南八营”官兵及群众,共有9.62万人,被安置在张家川的有3.1万人,他们有张家川本地人、礼县盐官人、秦安莲花城人、陕西固关人、陕西巩昌人、甘谷人等。二是崔伟部。清廷将在西宁之役失败后被迫投降的崔伟部,即陕西凤翔籍回民军和眷属共1万余人,安插在清水、秦安两县境内的恭门镇、张川镇、龙山镇。他们是陕西凤翔“三十六坊”人、陕西麟游、渭南人、华亭神峪河人、灵台人、陕西澄城人。三是毕大才部。毕大才西宁兵败投降后,被安置在张家川地区的官兵及眷属共有3280人,他们多为泾阳、三原、蓝田人,集中在今连五乡境内。至此,张家川地区的民族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以前的汉民多回民少变为回民多汉民少的回族聚居区。此后,陆续又有回族因逃荒或经商留居张家川镇、龙山镇、胡川乡、木河乡一带。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有河南的张、马、丁、白等姓皮毛商20多户连同眷属迁到张家川定居,还有因逃荒、经商留居到张家川的外地回族群众。共同形成了一个以张家川镇为中心,人数较多,面积较大的回族聚居区。在贫瘠、偏僻、荒凉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息于此的张家川回汉人民靠自己的勤劳、勇敢在这块土地上顽强地生息发展了起来,他们征山治水、战天斗地,开发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2011年张家川全县共有人口31.97万人,其中,回族20.6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4.71%;汉族11.2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5.29%。
近年来,张家川县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宗教文化、城市规划、交通等各个方面花了大力气,取得了巨大成绩,回汉群众在社会变迁中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积极投身于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在区域文化、特色经济等方面逐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因此,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人物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帮助我们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宗教管理、教育等方面形成一些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总之,在社会转型期,张家川作为一个民族自治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成就,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这对张家川县回族研究,把握民族地区发展的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