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剖析了希伯来语、澳大利亚Kaurna语,以及台湾客家话、天祝藏语文等四个中外语言保护个案。研究发现,中外语言保护和语言复兴的手段并不相同,*终结果也有很大差异。希伯来语复兴和天祝藏语文保护主要采用了政治手段,这两种语言保护的效果比较显著;澳大利亚Kaurna语复兴和台湾客家话保护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其效果不理想。通过比较这些个案,本书认为,语言保护至少应包括保护语言活力与保护语言认同两个方面,甚至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另外,语言保护并非在实践中推行“语言纯语主义”,也不是维护“语言纯洁性”;语言保护不能排斥语言的发展与变化。事实上,语言发展与变化是一种不可阻止的趋势,任何活的语言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异。语言发展变化过程中必定伴随语言借用,如果语言借用达到一定比例,就会造成语言转用。正因如此,任何语言保护工作都无法让语言的本体保持不变;但可以帮助语言使用者在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维持甚至加强对该语言的认同。通过以上分析,本书认为,语言保护的理想方式是不排斥语言的“无意识的变化”,同时大力培养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认同。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科研项目优秀成果后期资助2016年度项目“中外语言保护典型个案比较研究(HQ1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