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文学史家、教育家温儒敏教授近几年关于语文教育研究的论说选集,其中多篇涉及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曾引起学界关注或讨论。温儒敏曾长期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及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职,又受聘教育部主持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担任“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及大学语文教学有诸多独立而深入的见解。此前已出版《温儒敏论语文教育》《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二集》,此为二书的续集。
作者简介 温儒敏,籍贯广东紫金。现任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聘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教育部授予“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代表作品: 《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合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合著)《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文学史的视野》《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等。
目录: 前记 一辑:课标与课改 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 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外的阅读 关于背诵篇目及课外读物的建议 在语文课和“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 怎样评价这十多年的课改 为何中小学生减负越减越重? 课改要摸清底细直面问题 北京市语文教学的“新政”是否管用? 如何看待语文教育水平的低下? 二辑:教材编写 语文教科书编写(修订)的十二个问题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研究》序 语文课本不只是美文汇编 关于中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修改意见 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汇报提纲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特色 选录鲁迅作品应考虑适切性 导读五则 信仰缺失的“时代病”及其他 三辑: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讲究信度与效度 回归理性看重思辨 语文命题水平,作文最能见高低 高考语文改革已经看到曙光 高考作文八要八不要 应增加高考语文总分和作文分值 高考改革的四种措施与设想 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 关于语文测试的答问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难点与模糊点 四辑:语文教学 语文课要“聚焦语用” 谈谈中小学语文备课 李氏情境教育开启许多新课题 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 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让学生多读“闲书” 读书是要养成良性的生活方式 读书养性写作练脑 语文课要“消肿”“减肥” 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 不要笼统讲继承传统文化 五辑:研修文化 关于语文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考 教师太忙,要有块精神自留地 在教师培训中提倡“研修文化” 也说为何死活读不下经典名著 互联网对阅读思维的改变 如何看待网络“造词热”现象 走出信息过量的焦虑 母亲的发现 传媒时代的儿童文学生态危机 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式微 客家方言的来路与魅力 《语文素养读本》前言 《温儒敏序跋集》前记 六辑:大学本义 北大、清华与人大比较论 中文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大学应回归其本义 教育,须以价值观铸魂 关于中文系学习问题的答问 大学语文讲成“高四语文”,能不被边缘化? 七辑:文学生活 “文学生活”概念与文学史写作 把国民的“文学生活”纳入研究的视野 打破文学研究“兜圈子”的局面 20世纪具有标志性的学者王瑶 文学研究也要“接地气” 如何看待鲁迅的“骂人” 《新青年》并未造成文化的断裂 附录一 语文课改要“守正创新” 附录二 从文学史家到语文教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