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
经典小说
休闲娱乐
青春校园
经管社科
玄幻魔幻
网热小说
纸书经典
作家文集
悬疑恐怖
课外读物
热门新书
首页
->
文化
作品介绍
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
作者:王新颖主编 整理日期:2017-03-30 00:27:53
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国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中国模式前景如何?本书收录世界知名学者对中国模式的思考和发现,主要从“中国模式”的内涵、“中国模式”的经济维度、“中国模式”的政治维度和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模式”等四个方面加以阐释。所选文章均为外籍学者对中国模式、中国发展经验进行学术探讨的第一手资料,集中呈现了海外学界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细节。
《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一书的海外作者群主要有:
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和东亚语言文化系副教授、中国政治与商业研究中心主任。
马丁?哈特-兰茨伯格(Martin Hart-Landsberg),美国刘易斯和克拉克学院经济学教授,政治经济学项目主任。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生于土耳其,美国俄勒冈大学“耐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Knight Professor of Social Science),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的研究,《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起源》、《中国共产主义的起源》、《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等著作奠定了其在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权威学者的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里克更将其理论著述的领域扩展至后殖民批评与文化研究,《革命之后:警惕全球资本主义》、《后殖民氛围》等著作令其跻身当代美国社会科学界重量级学者的行列。
让-克洛德?德洛奈(Jean-Claude Delaunay),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恩河谷大学教授。
赫尔穆特?彼得斯(Helmut Peters),德国统一社会党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持中国问题研究工作20年,曾作为民主德国的外交官在中国工作。
弗拉基米尔?波波夫,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莫斯科新经济学院教授,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欧洲、俄罗斯和欧亚研究所客座教授。
彼得?拉特兰(Peter Rutland),美国卫斯理大学教授。
阿什瓦尼?塞斯(Ashwani Saith),荷兰海牙社会研究学院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新德里人类发展学院客座教授。
姜明武(Khuong M.VU),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技术与经济政策项目官员。
马克?比森(Mark Beeson),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
导言 海外视阈下的“中国模式”研究
一、“中国模式”产生的背景
二、海外“中国模式”研究回顾
1.是否存在中国模式?
2.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中国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4.中国模式前景如何?
三、本文集所讨论的问题
1.“中国模式”的内涵
2.“中国模式”的经济维度
3.“中国模式”的政治维度
4.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模式”
四、如何看待海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评价
1.“中国模式”是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
2.“中国模式”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
3.冷静客观看待“中国模式”的前景
“中国模式”的内涵
北京共识的神话
一、介 绍
二、华盛顿共识
三、北京共识
四、结 论
中国发展经验的奇特性和可复制性
一、导论:五个矛盾命题
(一)关于中国经验的两种说法
二、有没有可能被复制的中国制度创新?
三、中国制度变迁的特征
四、经验和结论
中国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起源与前景
一、世界历史中的文明
二、世界文明史上的中国
三、演进的特点
四、中国与现代化:前景
五、世界秩序与中国文明:变化世界中的中国
“中国模式”的经济维度
中国30年改革与经济发展经验
30年的长途旅行
理念和政策
三次危机
危机没有发生
发展将走向何方,又将在哪里结束
中国如何改变了全球发展理念
中国变化的图景
马克思和毛泽东
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民营化和利润
控制性利益
阶层分化
独特的东亚道路?
两种不平等
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否意味着“中国模式”的必然终结?
一、融入世界市场的好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三、面临全球化危险的中国模式
四、结 论
对中国改革经验的批判性评估
一、引 言
二、结构转型
三、国家能力受到侵蚀
四、破坏性的社会后果
五、跨国资本积累的动力
六、结 论
“中国模式”的政治维度
重访后社会主义: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后社会主义
中国与全球资本主义
革命的遗产
现在之中的过去
走向未来——如果有一种未来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一、对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整体问题构架
二、中国的经济领域与社会主义问题构架
三、中国的政治领域与社会主义问题构架
四、社会主义与工资制
中国政治:在追求原有目标进程中的战略转变
一、胡锦涛执政之初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战略
(一)“科学发展观”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模式”
广阔视野下中国与俄罗斯的转型比较
引 言
西方国家何以致富:文献回顾
亚洲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
中国的制度承继
20世纪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对比
结 论
后社会主义国家与新发展模式的变化:俄罗斯与中国的比较
一、导 言
二、俄罗斯和中国两种不同的转型
(一)初始条件
(二)不同的路径
(三)外部整合
(四)未来前景:稳定与不稳定
三、“受管制的市场”共识
四、结 论
中国与印度:不同绩效的制度根源
一、发展竞赛
二、棋逢对手?
(一)殖民遗产和体制特征
(二)起步状态:1950年相似的经济结构
三、谁在发展中领先?
差距在中途已经显现
四、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一)概述
(二)体制因素:鼓励变革还是限制变革
(三)解决李嘉图式限制:土地改革进程的对比
(四)中国集体劳动积累与印度农村公共工程
(五)生产力与就业的权衡
(六)克服信息二分法
(七)转型的全民动员模式
(八)劳动的尊严:旧与新
(九)结构上的效果
五、印度正在赶超吗?
(一)保留分歧
(二)一些相似性
(三)许多“不合理的趋同”
六、竞争的重要意义
(一)印度的民主政治:赢得多少欢呼声?
(二)中国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探索者?
社会发展中的和谐与不和谐:中国与印度的经验比较
一
二
三
四
经济改革与绩效:中国与越南的比较研究
一、引 言
二、越南与中国的经济改革:相似与不同
(一)导致经济改革的因素上的相似性
(二)改革启动之时发展条件上的相似性
(三)改革方式与实行上的相似性
(四)差 异
三、经济绩效的差异
(一)最初20年的改革(越南:1986—2006;中国:1978—1998)
(二)过去20年(1986—2006)
(三)增长效率上的差距
(四)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
(五)发展指标的对比
(六)基础人力资本指标
四、根据增长模型的决定因素解释增长差距
(一)初始收入水平
(二)基础人力资本
(三)制度
(四)领导层和政府效能
(五)政府效能
五、结 论
东亚的发展型国家:中国与日本的经验比较
一、引 言
二、发展型国家的概念
(一)国家能力(state capacity)
(二)发展型国家
三、日本:仍是发展型国家吗?
(一)日本的成功发展史
(二)日本政府导向型经济的瓦解
四、中国:不完全是发展型国家?
(一)中国:发展型国家的悖论
(二)发展成果
(三)中日差异会持续存在吗?
五、结 论
总 序
作者王新颖 主编
类别 图书 / 非虚构
提供方中央编译出版社
→
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下载地址
←
上一本:
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合作机制
下一本:
规范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治理变革
作家文集
☆
豆豆作品集
☆
林清玄作品集
☆
江河作品集
☆
李碧华作品集
☆
林海音作品集
☆
马原作品集
☆
高晓声作品集
☆
蒋子龙作品集
☆
刘绍棠作品集
☆
周立波作品集
☆
亦舒作品集
☆
闫红作品集
☆
祝勇作品集
☆
周晓枫作品集
☆
石一枫作品集
☆
张广天作品集
☆
蒋蓝作品集
☆
李亚伟作品集
☆
王小波作品集
☆
木心作品集
☆
鲁迅作品集
☆
叶圣陶作品集
☆
张爱玲作品集
☆
沈从文作品集
☆
老舍作品集
☆
巴金作品集
☆
曹禺作品集
☆
钱钟书作品集
☆
汪曾祺作品集
☆
徐志摩作品集
下载说明
奇迹的建构:海外学者论中国模式的作者是王新颖主编,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
☆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史上最全)
☆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
唐家三少小说作品全集
☆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
贾平凹作品集
☆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
张贤亮作品全集
☆
古龙武侠小说作品全集
☆
阎连科作品集
☆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
格非作品集
☆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
孤岛书城知识库
☆
渡边淳一作品集
☆
余华作品集
☆
琼瑶言情小说作品全集
☆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
苏童作品集
联系我们
|
书城简介
|
每日更新
|
移动更新
|
孤岛地图
孤岛书城
备案号:沪ICP备2024045114号-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