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源自于夏丐尊、叶圣陶先生编的《国文百八课》。上世纪三十年代,两位先生因不满当时的语文教学和使用的课本“缺乏客观具体的科学性”,着手编撰了一套供初中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因初中共六个学期,每学期上课十八周,一共一百零八周,所以这套按照一百零八周来顺序设计教学内容的课本,就定名为“国文百八课”。每一课包括“文话’,(阅读写作指导)、“选文”、“文法修辞常识”和“习问”(练习和问题)四部分,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本书就是从《国文百八课》中抽出的单行本。用七十二个主题,分别结合阅读,主讲文章的写作方法。
目录 第一讲 文章面面观第二讲 文言体和语体(一)第三讲 文言体和语体(二)第四讲 作者意见的有无第五讲 文章的分类第六讲 应用文第七讲 书信的体式第八讲 书信与礼仪第九讲 书信和诸文体第十讲 记述和叙述第十一讲 记述的顺序第十二讲 叙述的顺序第十三讲 记叙的题材第十四讲 材料的判别和取舍第十五讲 叙述的快慢第十六讲 叙述的倒错第十七讲 过去的现在化第十八讲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第十九讲 日记第二十讲 游记第二十一讲 随笔第二十二讲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第二十三讲 间接经验的证明第二十四讲 第一人称的立脚点第二十五讲 第二人称的立脚点第二十六讲 第三人称的立脚点第二十七讲 叙述的场面第二十八讲 事物与心情第二十九讲 情感的流露第三十讲 抒情的方式第三十一讲 情绪与情操第三十二讲 记叙与描写第三十三讲 印象第三十四讲 景物描写第三十五讲 人物描写第三十六讲 背景第三十七讲 记叙文与小说第三十八讲 小说的真实性第三十九讲 韵文和散文第四十讲 诗的本质第四十一讲 暗示第四十二讲 报告书第四十三讲 说明书第四十四讲 说明和记述第四十五讲 说明和叙述第四十六讲 说明和议论第四十七讲 说明的方法第四十八讲 类型的事物第四十九讲 抽象的事理第五十讲 事物的异同第五十一讲 事物间的关系第五十二讲 事物的处理法第五十三讲 语义的诠释第五十四讲 独语式和问答式第五十五讲 知的文和情的文第五十六讲 学术文第五十七讲 对话第五十八讲 戏剧第五十九讲 文章中的会话第六十讲 抒情诗第六十一讲 叙事诗第六十二讲 律诗第六十三讲 仪式文(一)第六十四讲 仪式文(二)第六十五讲 宣言第六十六讲 意的文第六十七讲 议论文的主旨第六十八讲 立论和驳论第六十九讲 议论文的变装第七十讲 推理方式(一)——演绎第七十一讲 推理方式(二)——归纳第七十二讲 推理方式(三)——辩证附录“文话”中提到的选文选辑后记 第一讲 文章面面观第二讲 文言体和语体(一)第三讲 文言体和语体(二)第四讲 作者意见的有无第五讲 文章的分类第六讲 应用文第七讲 书信的体式第八讲 书信与礼仪第九讲 书信和诸文体第十讲 记述和叙述第十一讲 记述的顺序第十二讲 叙述的顺序第十三讲 记叙的题材第十四讲 材料的判别和取舍第十五讲 叙述的快慢第十六讲 叙述的倒错第十七讲 过去的现在化第十八讲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第十九讲 日记第二十讲 游记第二十一讲 随笔第二十二讲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第二十三讲 间接经验的证明第二十四讲 第一人称的立脚点第二十五讲 第二人称的立脚点第二十六讲 第三人称的立脚点第二十七讲 叙述的场面第二十八讲 事物与心情第二十九讲 情感的流露第三十讲 抒情的方式第三十一讲 情绪与情操第三十二讲 记叙与描写第三十三讲 印象第三十四讲 景物描写第三十五讲 人物描写第三十六讲 背景第三十七讲 记叙文与小说第三十八讲 小说的真实性第三十九讲 韵文和散文第四十讲 诗的本质第四十一讲 暗示第四十二讲 报告书第四十三讲 说明书第四十四讲 说明和记述第四十五讲 说明和叙述第四十六讲 说明和议论第四十七讲 说明的方法第四十八讲 类型的事物第四十九讲 抽象的事理第五十讲 事物的异同第五十一讲 事物间的关系第五十二讲 事物的处理法第五十三讲 语义的诠释第五十四讲 独语式和问答式第五十五讲 知的文和情的文第五十六讲 学术文第五十七讲 对话第五十八讲 戏剧第五十九讲 文章中的会话第六十讲 抒情诗第六十一讲 叙事诗第六十二讲 律诗第六十三讲 仪式文(一)第六十四讲 仪式文(二)第六十五讲 宣言第六十六讲 意的文第六十七讲 议论文的主旨第六十八讲 立论和驳论第六十九讲 议论文的变装第七十讲 推理方式(一)——演绎第七十一讲 推理方式(二)——归纳第七十二讲 推理方式(三)——辩证附录“文话”中提到的选文选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