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谈教育》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该书内容涵盖了温家宝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的代表性教育论述,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包括讲话、报告、信函和谈话等66篇,另收录新闻媒体报道文章17组、教育活动图片50余幅。
目录: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代序) 第一部分 关于教育工作的讲话 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1996年4月22日) 高校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不可缺少的力量 (1996年7月18日) 迎难而上,发展祖国航空航天事业 (2003年4月18日) 农业院校毕业生要树立毕生为农民服务的志向 (2003年5月4日)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 (2003年9月19日) 把目光投向中国 (2003年12月10日) 坚持启发式教育,培养杰出人才 (2005年8月13) 身体力行,教书育人 (2005年9月9日) 努力把博士后工作搞得更好 (2005年10月21日) 献身、求实、负责 (2005年10月23日) 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2005年11月7日) 继续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而努力 (2005年11月28日) 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2005年12月6日)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2006年7—11月) 尊重教育,崇尚教师 (2007年2月4日) 海纳百川,全面发展 (2007年5月14日) 只要教育在继续,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 (2008年5月23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008年8月29日)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2009年2月2日)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2009年9月4日) 努力办好农村教育 (2010年9月10日) 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2011年6月17日) 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 (2011年8月28日) 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2011年10月25日) 树立远大理想,攀登科学高峰 (2012年5月19日)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2012年9月7日) 传承民族精神,建设现代化国家 (2012年9月14日) 珍视成绩,努力工作 (2004—2013年) 第二部分 关于教育工作的通信 致李政道的信 (1995年9月22日) 致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李四光中队”同学们的信 (2004年4月18日) 就《乡村八记》致范敬宜的信 (2005年4月28日) 致中国农业大学同学们的信 (2005年7月1日) 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的贺信 (2005年9月20日)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慰问残疾儿童的信 (2006年5月27日) 致刘艳琼的信 (2007年3月15日) 致李雪莹同学和小朋友们的信 (2007年5月25日) 致王孝文小朋友的信 (2007年6月28日) 致叶天祐的信 (2007年7月29日) 致杨福家的信 (2007年9月14日) 致任继愈的信 (2007年9月30日) 致杨遵义百年华诞的贺信 (2007年10月4日) 致杨福家的信 (2008年4月11日) 致伊莎白?柯鲁克的信 (2008年4月12日) 致培黎职业学院同学们的信 (2008年4月12日) 就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等问题致许雪斌等同学的信 (2008年4月21日) 致潘宗光的信 (2008年4月29日) 致刘小桦同学的信 (2008年7月13日) 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致都江堰市全市中小学生的信 (2009年4月26日) 致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班”学生的信 (2009年8与30日) 致刘敏同学的信 (2010年8月29日) 致伊莎白女士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的信 (2011年5月2日) 致梁吉生的信 (2013年2月4日) 第三部分 与大学师生的座谈 我们的国家是压不垮的 (2003年4月26日) 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2003年5月4日) 为国家努力学习 (2005年5月4日) 教学相长,培养真才实学 (2006年5月4日) 既要学好理论,更要善于实践 (2007年5月4日)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2007年9月9日) 依法治国,大力培养优秀法律人才 (2008年5月4日)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 (2008年12月20日) 德学兼备,成才报国 (2009年5月3日) 坚定信心,献身国家和人民 (2009年6月5日) 心系天下,创业报国 (2009年6月13日)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努力学习 (2010年5月4日) 大学生要立志服务社会 (2010年6月25日) 附录 重视教育工作纪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全社会大兴尊师重教之风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 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 中小学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希望博士后能出现世界级的科学家 农村教育事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要更多地关心艺术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要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把自己一生献给人民 青年应以青春之人生创造青春之中国 牵挂灾区孩子们的上学问题 让文化成为理解与沟通的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