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者:季羡林     整理日期:2017-02-24 18:02:41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
  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季羡林全集》(30卷)等。

目录:
  第一辑 我的国学观
  现在国学特别热,但是年轻人对国学的概念比较模糊,不太清楚。那么,什么是“国学”呢?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003
  国学漫谈/005
  中国的书院与教育传统/011
  作诗与参禅/020
  从中国文化特点谈王国维之死/046
  推荐十种书/050
  第二辑 民胞物与,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中国文化的内涵/055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061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067
  “天人合一”新解/086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105
  第三辑 要拿来,更要送去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如果没有国家与国家间、人民与人民间的文化交流,今天人类社会是个什么样子,简直无法想象。我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文化交流是东西两大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35
  拿来和送去/139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142
  从哲学角度看中餐与西餐/147
  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149
  第四辑 西方不亮东方亮
  东方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对人一生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这三个问题是:(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三)人自身内部情感冲突与平衡。
  东方文化/165
  东方文化与国学/173
  议论东西方文化的意义/183
  西方不亮东方亮/188
  第五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人类的全部历史来看,我认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目前流行全世界的西方文化并非历来如此,也绝不可能永远如此,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203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209
  东学西渐与“东化”/215
  东方文化拯救人类/227





上一本:象環寤記易餘一貫問答 下一本:古代汉语常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作者是季羡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