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晋稀曾经受业曾先生之门,亲聆先生的讲筵教导,这次整理这部语言文字论著,又重新把它温习了几遍,自然对这部论著的内容比较熟悉些。因而想谈对这部书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整理它的经过,供读曾先生这部论著的同志们作参考。 曾先生生前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著作加以整理,所以许多著作都散失了。在国民党统治的年代里,只知道摧残文化,那里谈得上重视学术,不单是曾先生本人想不到身后会有人整理他的著作出版,即使他的朋友 和学生,也常常为他的著作散失而叹息。这次中华书局编辑部的同志,为了出版曾先生的遗著,是作了极大努力的。单拿这部声韻论著来说,他们从佟冬岑麒祥王顯等同志处借用了所藏的普氏讲义;又从各种舊杂志中搜集謄写出曾氏的论文;并征求有关各方面意见,提出整理的办法。
作者简介: 曾运乾(1884~1945) 音韵学家。字星笠,晚年自号枣园,湖南省益阳人。自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历任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教授。他在考古、审音方面的造诣颇高。在音韵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声纽”的研究上。他提出了古纽“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的论点,认为喻纽三等字跟匣纽是同类,得到大家的认可;提出《切韵》音系不只是韵类有洪细的区别,声类也有洪细的不同。声类和韵类的洪细恰好是相应的。认为中古有51类声纽。著有《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东北大学季刊》1927年第1期)、《喻母古读考》(《东北大学季刊》1927年第2期)、《六书释例》(《东北大学周刊》1929年第71期)、《说文转注释例》(《中山大学文学院专刊》第2期)、《论双声叠韵与文学》(《文学杂志》广州1933年第1期)、《声学五书叙》(《东北大学周刊》1926年第9期)、《读敖士英关于研究古音的一个商榷》(《学衡》1932年第77期)、《广韵韵目原本陆法言切韵证》(《语言文学专刊》1936年第1卷第1期)、《等韵门法驳议》(《语言文学专刊》1936年第1卷第2期)、《毛诗说》《三礼说》《荀子说》《庄子说》《尚书正读》(中华书局,1964年)等。1996年,中华书局将其未刊论著如《宋元明清之等韵学》《广韵学》《广韵之考订》《古纽及古韵学》等和已刊的部分论著合在一起,以《音韵学讲义》为名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