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照片
作者简介: 张奠宙,浙江奉化人,1933年出生。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研究生班。1986年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1995一1998年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成员。现兼任《高中数学课程国家标准》研制组两组长之一。1995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7年获全国教师奖(曾宪梓奖)一等奖。 长期担任数学分析和函数论课程的教学。数学研究领域为泛函分析。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杂志发表算子谱论的论文多篇。 在教学之余,从事现代数学史研究。有《陈省身传》、《20世纪数学史话》、《20世纪数学经纬》、《中国现代数学史略》、《中国数学教育史话》等著作。并有一批论文(英文)在《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等杂志发表。 1986年以后,从事数学教育研究。主持“教育部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5年。著有《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数学方法论稿》、《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等10余种。
目录 自序第一篇 学算春秋 1 100年前的数学教科书 2 1930年代的小学数学教育杂忆 附 差不多先生传 3 1940年代我所接受的中学数学教学 附 奉化中学忆旧 4 考入大连工学院造船系 5 我成了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的一名学生 6 学习苏联数学教育的1950年代 7 研究生班:师范大学数学教师的摇篮 8 苏联卫星触发全球教育改革 9 1956年的教材写着“i=√1” 附 i=√1? 10 在曲折中走向一个高峰——记1963年的“数学教学大纲” 11 师从夏道行先生从事算子谱论研究 12 “文革”十年风雨中的两件翻译工作 13 拨乱反正编写大学数学教材 14 1980年前后的数学时髦:突变理论和布尔巴基 15 李秉彝:20年的友谊 16 几次“算子理论”会议 17 参与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活动 18 数学分析课程的改革 20 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又一个高潮 21 关于欣赏微积分 附 微积分赏析漫谈 22 高师院校数学系的课程设置第二篇 数教经纬 23 1986年“下海”从事数学教育 24 三个研究生和三本书 25 邀请弗赖登塔尔访华 附 弗赖登塔尔在中国 26 《数学教育学报》的创办 27 结识严士健、苏式冬和游铭钧 28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从宁波开始 29 扬州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充满了学术氛围 30 以后各届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的活动 31 数学问题集、数学教案集、博士论文集的出版 32 我和北师大诸位先生的交往 33 担任《数学教学》主编20年 附 从清兵“放枪不瞄准”的毛病说起 34 我所认识的徐利治先生 35 与张景中先生的交往 36 2000: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 37 不是博导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 38 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 附 关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 39 数学教育形态和国内外数学教育理论的呼应 40 戴再平和数学开放题 41 “双基”研究和2002、2004两次高级研讨班 42 陈省身先生关于数学教育的遗言 附 陈省身教授谈数学教育 43 21世纪“数学教育学”教材的建设 44 对数学教学中“去数学化”的批评 附 当心“去数学化” 45 退休之后关于数学文化和数学德育的研究 46 珠算:不该遗忘的角落 附1 日本小学算术学习指导要领中有关珠算教学的目标及要求 附2 德国和日本的数学教材剪影 47 数学教育的上海特色 附1 有关论证几何的前言 附2 阅读材料 48 介入小学数学教育 附 话说分数(节录) 49 出版界的一些朋友 50 一个句号:重庆、澳门、宁波聚焦数学教育 51 向上海的老师们学习 52 感谢我的合作者们 53 论述“学科教育” 54 还能做点什么 55 数学教育改革开放30年回顾 附 数学教育改革开放30年第三篇 国门内外 56 1988:走向ICME-6 57 访问德国明斯特和柏林 58 与丁尔升先生一起访巴黎 59 两访芝加哥大学 60 可以说东亚数学教育学派吗 61 1993年的中日美数学教育会议 62 1994年的ICMI-中国上海会议 63 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执行委员 64 连续参加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65 考察美国的数学教育 66 香港的数学教育界朋友 67 澳门来往 68 从“新手”到“老星” 69 一个追求:数学教育的中国特色 70 2007年旅美数学教育见闻第四篇 数史钩沉 71 《20世纪数学史话》:为数学而历史 附 《20世纪数学史话》序 72 关注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 附 20世纪的中国数学与世界数学的主流 73 陈省身先生的一封来信 74 在纽约市立大学一年 75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里的收获 76 三访纽约石溪 附 创新:面对原始问题 77 在美国访问著名华人数学家 78 为历史而历史:追寻现代数学足迹 79 《杨振宁文集》、《陈省身文集》和《陈省身传》 80 1998年的马赛会议 81 为教育而历史 附 一次数学史知识测验所见 82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附 对称与对仗 83 数学史与数学哲学 84 刘钝约我为《科学文化评论》写稿 附 关于科学家的国籍问题 85 寻访美国数学胜迹论著目录人名索引后记 自序第一篇 学算春秋 1 100年前的数学教科书 2 1930年代的小学数学教育杂忆 附 差不多先生传 3 1940年代我所接受的中学数学教学 附 奉化中学忆旧 4 考入大连工学院造船系 5 我成了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的一名学生 6 学习苏联数学教育的1950年代 7 研究生班:师范大学数学教师的摇篮 8 苏联卫星触发全球教育改革 9 1956年的教材写着“i=√1” 附 i=√1? 10 在曲折中走向一个高峰——记1963年的“数学教学大纲” 11 师从夏道行先生从事算子谱论研究 12 “文革”十年风雨中的两件翻译工作 13 拨乱反正编写大学数学教材 14 1980年前后的数学时髦:突变理论和布尔巴基 15 李秉彝:20年的友谊 16 几次“算子理论”会议 17 参与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活动 18 数学分析课程的改革 20 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又一个高潮 21 关于欣赏微积分 附 微积分赏析漫谈 22 高师院校数学系的课程设置第二篇 数教经纬 23 1986年“下海”从事数学教育 24 三个研究生和三本书 25 邀请弗赖登塔尔访华 附 弗赖登塔尔在中国 26 《数学教育学报》的创办 27 结识严士健、苏式冬和游铭钧 28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从宁波开始 29 扬州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充满了学术氛围 30 以后各届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的活动 31 数学问题集、数学教案集、博士论文集的出版 32 我和北师大诸位先生的交往 33 担任《数学教学》主编20年 附 从清兵“放枪不瞄准”的毛病说起 34 我所认识的徐利治先生 35 与张景中先生的交往 36 2000: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 37 不是博导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 38 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 附 关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 39 数学教育形态和国内外数学教育理论的呼应 40 戴再平和数学开放题 41 “双基”研究和2002、2004两次高级研讨班 42 陈省身先生关于数学教育的遗言 附 陈省身教授谈数学教育 43 21世纪“数学教育学”教材的建设 44 对数学教学中“去数学化”的批评 附 当心“去数学化” 45 退休之后关于数学文化和数学德育的研究 46 珠算:不该遗忘的角落 附1 日本小学算术学习指导要领中有关珠算教学的目标及要求 附2 德国和日本的数学教材剪影 47 数学教育的上海特色 附1 有关论证几何的前言 附2 阅读材料 48 介入小学数学教育 附 话说分数(节录) 49 出版界的一些朋友 50 一个句号:重庆、澳门、宁波聚焦数学教育 51 向上海的老师们学习 52 感谢我的合作者们 53 论述“学科教育” 54 还能做点什么 55 数学教育改革开放30年回顾 附 数学教育改革开放30年第三篇 国门内外 56 1988:走向ICME-6 57 访问德国明斯特和柏林 58 与丁尔升先生一起访巴黎 59 两访芝加哥大学 60 可以说东亚数学教育学派吗 61 1993年的中日美数学教育会议 62 1994年的ICMI-中国上海会议 63 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执行委员 64 连续参加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65 考察美国的数学教育 66 香港的数学教育界朋友 67 澳门来往 68 从“新手”到“老星” 69 一个追求:数学教育的中国特色 70 2007年旅美数学教育见闻第四篇 数史钩沉 71 《20世纪数学史话》:为数学而历史 附 《20世纪数学史话》序 72 关注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 附 20世纪的中国数学与世界数学的主流 73 陈省身先生的一封来信 74 在纽约市立大学一年 75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里的收获 76 三访纽约石溪 附 创新:面对原始问题 77 在美国访问著名华人数学家 78 为历史而历史:追寻现代数学足迹 79 《杨振宁文集》、《陈省身文集》和《陈省身传》 80 1998年的马赛会议 81 为教育而历史 附 一次数学史知识测验所见 82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附 对称与对仗 83 数学史与数学哲学 84 刘钝约我为《科学文化评论》写稿 附 关于科学家的国籍问题 85 寻访美国数学胜迹论著目录人名索引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