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八位国学大师讲阳明心学精华首次整理成册★绝版70年,阳明心学经典论著再次出版。 本书简介: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本书便是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获得内心宁静和强大。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目录: 第一章梁启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 一、引论 二、知行合一说之内容 三、知行合一说在哲学上的根据 四、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第二章章太炎·哲学之派别 一、引言 二、先秦诸子 三、汉唐演变 四、宋明理学 五、哲学总述 第三章冯友兰·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第一章 梁启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一、引论二、知行合一说之内容三、知行合一说在哲学上的根据四、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第二章章太炎·哲学之派别一、引言二、先秦诸子三、汉唐演变四、宋明理学五、哲学总述 第三章冯友兰·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一、陆九渊论心二、王守仁的宇宙观三、“明德”四、良知——来自直觉的认识五、“正事” 六、用敬七、对佛学的批评 第四章谢无量·阳明之伦理学一、性说二、心即理说三、知行合一论四、良知 第五章梁漱溟·阳明宗旨不可不辨一、引言二、辨其“良知与行为之关系”之非三、辨其“知行合一论”之非四、辨其“致良知功夫论”之非五、读阳明先生咏良知诗有悟 第六章吕思勉·阳明之学一、阳明之宇宙观二、“良知”之说三、“格物” 四、“知行合一”之理五、概述 第七章冈田武彦·“知行合一”说一、行而知之二、如何修行“知行合一”三、“知行合一”说的发展四、学问即行,行即知五、致良知六、陆九渊与“知行合一”说第八章里见常次郎·阳明与禅序例言一、总论 二、心论三、修养论四、死生观 前言序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 节选自黄宗羲《明儒学案》 序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 节选自黄宗羲《明儒学案》 王守仁字伯安,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也。父华,成化辛丑(一四八一年)进士第一人,仕至南京吏部尚书。先生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岑夫人梦神人送儿自云中至,因命名为云。五岁,不能言,有异僧过之曰:“可惜道破。”始改今名。豪迈不羁,十五岁,纵观塞外,经月始返。十八岁,过广信,谒娄一斋,慨然以圣人可学而至。登弘治己未(一四九九年)进士第。授刑部主事,改兵部。逆(刘)瑾矫旨逮南京科道官,先生抗疏救之,下诏狱,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遣人迹而加害,先生托投水脱去,得至龙场。瑾诛,知庐陵县(一五一〇年),历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升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时虔、闽不靖,兵部尚书王琼特举先生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未几,遂平漳南、横水、桶冈、大帽、浰头诸寇。己卯(一五一九年)六月,奉敕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而闻宸濠反,遂返吉安,起兵讨之。宸濠方围安庆,先生破南昌,濠返兵自救,遇之于樵舍,三战,俘濠。武宗率师亲征。群小张忠、许泰欲纵濠鄱湖,待武宗接战而后奏凯。先生不听,乘夜过玉山,集浙江三司,以濠付太监张永。张永者,为武宗亲信,群小之所惮也。命兼江西巡抚。又明年(一五二一年),升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嘉靖壬午,丁冢宰忧。丁亥(一五二七年),原官兼左都御史,起征思、田。思、田平,以归师袭八寨、断藤峡,破之。先生幼梦谒马伏波庙,题诗于壁。至是,道出祠下,恍如梦中。时先生已病,疏请告。至南安,门人周积侍疾,问遗言。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而逝,七年戊子十一月二十九日(一五二九年)也。年五十七。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盖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此知自能收敛,不须更主于收敛;此知自能发散,不须更期于发散。收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先生悯宋儒之后学者,以知识为知,谓“人心之所有者不过明觉,而理为天地万物之所公共,故必穷尽天地万物之理,然后吾心之明觉与之浑合而无间”。说是无内外,其实全靠外来闻见以填补其灵明者也。先生以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即理也,故于致知格物之训,不得不言“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夫以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以力行为工夫。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此其立言之大旨,不出于是,而或者以释氏本心之说,颇近于心学,不知儒释界限只一理字。释氏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而止守此明觉。世儒则不恃此明觉,而求理于天地万物之间,所为绝异。然其归理于天地万物,归明觉于吾心,则一也。向外寻理,终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总使合得,本体上已费转手,故沿门乞火与合眼见暗,相去不远。先生点出心之所以为心,不在明觉而在天理。金镜已坠而复收,遂使儒释疆界渺若山河,此有目者所共睹也。试以孔、孟之言证之。致吾良知于事物,事物皆得其理,非所谓“人能弘道”乎?若在事物,则是“道能弘人”矣。告子之外义,岂灭义而不顾乎?亦于事物之间求其义而合之,正如世儒之所谓穷理也,孟子胡以不许之,而四端必归之心哉!嗟乎,糠秕眯目,四方易位,而后先生可疑也。隆庆初,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中(一五八四年),诏从祀孔庙,称“先儒王子”。第一章 梁启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现在(尤其是中国的现在)学校式的教育,存在种种缺点,不能为讳。其最显著者,学校变成“智识贩卖所”。办得坏的不用说,就算顶好的吧,只是一间发行知识的“先施公司”。教师是掌柜的,学生是主顾客人。顶好的学生天天以“吃书”为职业,吃上几年,肚子里的书装得像蛊胀一般,便算毕业。毕业以后,对于社会上实际情形的了解程度不知相去几万里,想要把所学见诸实用,恰与宋儒高谈“井田封建”无异,永远只管说不管做。再讲到修养身心、磨练人格方面的学问,越发是等同于零了。学校固然不会注意,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有人去教。教的人也没有自己确信的方法来应用,只好把此事搁在一边拉倒。青年们稍为有点志气,对于自己的前途切实打过主意的,当然不满意于这种畸形教育,但他们无法自拔出来,只好安慰自己说:“等我把知识的罐头装满了之后,再慢慢地修养身心以及讲求种种社会实务吧。”其实哪里有这回事。就修养方面而论,把“可塑性”最强的青年时代白过了,到毕业出校时,品格已经成型,极难改进,投身到万恶的社会中,像洪炉燎毛一般,拢着边便化为灰烬。就实习方面而论,在学校里养成空腹高心的习惯,与社会实情格格不入,到底成为一个书呆子,一个高等无业游民完事。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这种苦痛了吗?你们发现这种危险了吗?我告诉你们,唯一的救济法门,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知行合一是一个“讲学宗旨”。黄梨洲说:“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即学者之入门处。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十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明儒学案>发凡》)所谓“宗旨”者,标举一两个字或一两句话头,包举其学术精神之全部,旗帜鲜明,令人一望而知为某学派的特色。正如现代政治运动与社会运动之“喝口号”,令群众得个把柄,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则成功自易。讲学大师凡标出一个宗旨,他自己必几经实验,痛下苦功,见得真切,终能拈出来,所以说是“其人得力处”。这位大师既已循着这条路成就了他的学问,他把自己的阅历甘苦指示给我们,我们跟着他的路走下去,当然可以事半功倍而得和他相等的结果,所以说是“即学者入门处”。这种“口号式”的讲学法,宋代始萌芽,至明代而极成。“知行合一”便是明代第一位大师王阳明先生给我学术史上留下的一个最有名而且最有价值的口号。口号之成立及传播,要具备下列各种要素:(一)语句要简单。令人便于记忆,便于持守,便于宣传。(二)意义要明确。“明”谓显浅,令人一望而了解;“确”谓严正,不含糊模棱以生误会。(三)内容要丰富。在简单的语句里头能容得多方面的解释,而且愈追求可以愈深入。(四)刺激力要强大。令人得着这个口号便能大受感动,而且积极地向前奋进。(五)法门要直截。依着此法实行,便立刻有个下手之处。而且不管聪明才力之大小,各各都有个下手处。无论政治运动、学术运动、文艺运动……凡有力的口号,都要如此。在现代学术运动中所用的口号,还有下列两个消极的要素:(一)不要含宗教性。因为凡近于迷信的东西,都足以阻碍我们理性之自发,而且在现代早已失其感动力。(二)不要带玄学性。因为很玄妙的道理,其真正价值如何,姑且勿论,纵使好极,也不过是供极少数人行高尚娱乐之具,很难得令多数人普遍享用。根据这七个标准来评定中外古今学术之“宗旨”,即学术运动之口号,我以为,阳明知行合一这句话,总算是最有永久价值而且最适用于现代潮流的了。阳明所用的口号也不止一个。如“心即理”,如“致良知”,都是他最爱用的。尤其是“致良知”这个口号,他越到晚年叫得越响。此外,如“诚意”,如“格物”,都是他常用的。骤看起来,好像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其实他的学问是整个的,是一贯的,翻来覆去说的,只是这一件事。所以,我们用知行合一这个口号来代表他学术的全部,是不会错的,不会罣漏的。口号须以内容的丰富为要素,即须如前述。知行合一这一句话,望过去像是很简单,其实里头所含的意义甚复杂、甚深邃,所以要先解剖其中的内容。 第八章里见常次郎·阳明与禅一禅属于佛教,阳明属于儒学。禅者,佛释迦之所提倡。阳明者,渊源于孔孟所主张。一为宗教,一为实践的道德。论其根据,既如此。故其所采之理论,相去自亦不得不远。虽然世之所谓哲学、所谓宗教、所谓伦理道德,若寻其渊源,要必有同一之目的。即吾人人类欲探究对于宇宙,对于同类而起之关系,更从而调理之,使身与心皆舞遗憾云尔。故无论为佛教、为耶稣教、为儒道、为歌道、为神道、为武士道,其主张之理论,虽各有所异,而其最终之目的要不外吾人人类讲究探查对于宇宙,对于同类而起之关系条理之融和,之定为原理原则,或条举其方法手段。而以此之故,所谓禅者,其与儒学之关系,尤其与阳明派儒学之关系,绝非全然相去而相异也。且阳明之为人,常有醉心佛教之历史。其所采之议论,亦与其他之儒学颇异。其趣,至于其根本思想,直可谓与佛教无异。谓阳明之儒学,乃参以儒学之佛学,或参以儒学之禅学,亦无不可。阳明之学说,乃参以儒学之佛学,或参以儒学之禅学。观于本篇之终局,可以明了。今若举出其全然相同之点。则其根本之观念以心为理之本体,不于心外求理,以实行为主。不屑屑于语言文字之末。就此点而论,可谓与禅全相一致。惟彼论学之际,注意于避免禅所常用之文字,而使用儒学所常用之文字。使人见之常以为与禅,全然别物。至其真意,则不外采取禅意而符合之于儒学,此其故。由于彼较禅尤重于实行,就此点而论,彼之学说不惟对于其他之儒学更进一步。即对于禅亦稍呈异色也。如上所述,阳明之儒学与佛教,尤其与禅有密接之关,如此余今将述阳明之儒学与佛教,尤其与禅之契合点。则不得不对于佛教,尤其对于禅有所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