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京西太平鼓


作者:包世轩     整理日期:2016-08-23 12:09:37

代表性传承人倾力撰写全方位展示京西太平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文化传承和收藏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是当前国际社会和理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件事情。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形态变得非常急迫。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捍卫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主权,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理论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书详细介绍了“北京太平鼓历史与流行区域”“京西范畴以及繁盛的工商业”“门头沟区太平鼓盛行村镇社会历史背景”“京西妇女昔日社会生活与太平鼓歌谣”“门头沟京西太平鼓四大艺术流派代表人”“京西太平鼓艺术特色赏析”“弘扬京西太平鼓艺术”,以及对京西太平鼓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内容极其精深庞杂,做到了全面的高度统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领域独树一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突出了其所蕴含的文化特点。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使读者既能获得文字阅读的愉悦,还能欣赏插图的艺术性,实现了知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而且,装帧精美、设计典雅、印刷精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真实的品相、精彩的画面,开本、纸张都呈现出文化的儒雅韵味。 本书是民族文化的精品,定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对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书简介:
  此书阐述了京西太平鼓七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太北京太平鼓历史与流行区域;京西范畴以及繁盛的工商业;门头沟区太平鼓盛行村镇社会历史背景;京西妇女昔日社会生活与太平鼓歌谣;门头沟京西太平鼓四大艺术流派代表人;京西太平鼓艺术特色赏析;弘扬京西太平鼓艺术。本书把京西太平鼓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力求对所有方面一一进行讲述,对京西太平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包世轩,民间文艺家,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民协理事民俗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联大北京文化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目录:
  序赵书
  序周华斌
  前言
  第一章北京太平鼓历史与流行区域
  第一节中原汉族地区太平鼓历史溯源
  第二节太平鼓兼具祭祀与娱乐双重功能
  第三节京西太平鼓的流行区域
  第二章京西范畴以及繁盛的工商业
  第一节京西称谓的历史由来
  第二节清乾隆以来京西门头沟地区的工商业
  第三章门头沟区太平鼓盛行村镇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节圈门里13村
  第二节向称富庶的商贸村镇三家店
  第三节以商业集市闻名的东西辛房
  第四节历史上服务于煤业、运输业的大峪村序 赵 书序 周华斌前言第一章 北京太平鼓历史与流行区域第一节 中原汉族地区太平鼓历史溯源第二节 太平鼓兼具祭祀与娱乐双重功能第三节 京西太平鼓的流行区域第二章 京西范畴以及繁盛的工商业第一节 京西称谓的历史由来第二节 清乾隆以来京西门头沟地区的工商业第三章 门头沟区太平鼓盛行村镇社会历史背景第一节 圈门里13村第二节 向称富庶的商贸村镇三家店第三节 以商业集市闻名的东西辛房第四节 历史上服务于煤业、运输业的大峪村第四章 京西妇女昔日社会生活与太平鼓歌谣第一节 京西妇女的社会地位第二节 京西村镇的居室陈设第三节 京西村镇妇女的专利与值守——火炕第四节 旧时太平鼓在妇女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五节 清代北京太平鼓诗歌与妇女生活第 五 章门头沟京西太平鼓四大艺术流派代表人第一节 圈门里“三店”村太平鼓民间艺术家樊宝善第二节 三家店村太平鼓民间艺术家高殿启第三节 东辛房大街太平鼓民间艺术家鲁香林第四节 大峪村太平鼓民间艺术家闫锡青第六 章京西太平鼓艺术特色赏析第一节 京西太平鼓盛行的村落第二节 京西太平鼓的艺术特色第 七 章 弘扬京西太平鼓艺术第一节 民间艺术传播者第二节 京西太平鼓的盛世辉煌附录 京西太平鼓大事记后记前言鼓,商周时期被排在八音乐器之首。其激荡人心的声响和节奏,往往伴随着肢体舞蹈,故有“鼓舞”一词。
  在上古传说中,黄帝与蚩尤在中原大战,黄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打败了蚩尤。“夔牛鼓”,乃是神话传说中以夔牛(又称“雷兽”)骨头当鼓槌、蒙以夔牛皮鼓面的牛皮大鼓。《山海经middot;大荒东经》称,夔出自东海“流波山”,由于它出入于海波时“声如雷,光如日月”,所以“夔牛鼓”声震如雷,被用于战鼓。[1]《尚书》又记载,上古时尧的乐臣也叫“夔”,长于“击石抟石”、敲打节拍。
  商周以礼乐治国,朝中专门设有“鼓人”,掌管鼓乐,包括与鼓配合的锣。《周礼 middot;地官 middot;鼓人》称:“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鼓,商周时期被排在八音乐器之首。其激荡人心的声响和节奏,往往伴随着肢体舞蹈,故有“鼓舞”一词。在上古传说中,黄帝与蚩尤在中原大战,黄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打败了蚩尤。“夔牛鼓”,乃是神话传说中以夔牛(又称“雷兽”)骨头当鼓槌、蒙以夔牛皮鼓面的牛皮大鼓。《山海经·大荒东经》称,夔出自东海“流波山”,由于它出入于海波时“声如雷,光如日月”,所以“夔牛鼓”声震如雷,被用于战鼓。[1]《尚书》又记载,上古时尧的乐臣也叫“夔”,长于“击石抟石”、敲打节拍。商周以礼乐治国,朝中专门设有“鼓人”,掌管鼓乐,包括与鼓配合的锣。《周礼·地官·鼓人》称:“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教为鼓而辨其声用。”所谓“六鼓”,是带有等级区分的雷鼓、灵鼓、路鼓、晋鼓等六种大小鼓。雷鼓有八面,用于神祀;灵鼓有六面,用于社祭;路鼓有四面,用于鬼享。其他三种鼓分别用于军事、役事及金奏(锣鼓)。可见其时汉族朝廷已形成了不同节奏、音高、音域的鼓乐组合及鼓乐系列,相当于以鼓为主的早期“打击乐”。商周用于祭祀、社祭、鬼享的雷鼓、灵鼓、路鼓等“六鼓”,已不仅用于军事,更领衔音乐领域,追求“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和谐”的音乐效果。《尚书》中,尧帝对乐臣夔阐发了“神人以和”的音乐哲理,说明鼓主要用于宗教性祭祀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则在《论语》中提出了另一理念——“和而不同”。 [2]“和而不同”尽管用来比喻“君子治国”,却也可以说明宫廷和民间的鼓乐在“和”的前提下有“不同”创造。 隆隆鼓声类于雷声,声波放射又类于光波、水波的涟漪,这体现为鼓的本体特征。皇家的雷鼓、夔鼓、龙鼓,常以雷神、夔龙为形象标志;民间则立足于生态环境,从本体和实用出发,赋予相应的文化内涵,同时有不同的创造。如,发端于南方云贵地区的铜鼓,以青铜制作,带太阳纹、鸟纹、蛙纹,表明百越民族依山傍水,以光波、蛙声为喻,崇拜太阳和多子的青蛙;发端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鞞(b@ng)鼓”,常以牛羊皮制作各种器具。本书作者包世轩先生考证认为,当今尚存于中原北方的太平鼓,“兼具祭祀与娱乐双重功能”,原属游牧民族的鞞鼓,甚是。





上一本:小靳花範葫芦 下一本:泰汉互译与文化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京西太平鼓的作者是包世轩,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