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积淀,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了中国农耕时代农事活动的精华,具有深刻的含义和生命力。本书作者查阅各方资料对古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指导农业的这一伟大智慧进行汇编,将其跃然纸上,发扬光大。本书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含义和科学角度的合理探测对这一智慧结晶进行概述,并从每一节气的由来和气候特点、民间谚语和古诗词的收集、民间流传至今的习俗和当季养生这几方面进行详述。全书知识性强,又不失趣味性。 本书简介: 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含义,二十四节气与天文、历法、天气气候、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二十四节气谚语、诗歌和民俗知识。重点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依次叙述了各节气天文、气候、农事、谚语,并介绍了这些节气的渊源、传说、民俗风情、诗词、趣闻,以及顺时保健养生常识。书稿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便于人们全方位了解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 作者简介: 栗元周,河南方城人,1926年10月18日生,大学毕业,离休,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出版社编审,享受专家政府津贴。发表文章50余篇。合著《林业生产责任制》、《林业承包责任制问答》、《农区林业经济》。著有《造林六项基本措施讲话(4、5讲)》、《怎样进行山区生产规划》、《怎样做好山区生产规划》、《林业谚语》、《常见绿化树种性状歌诀》、《五百种野生动物诗歌释》、《常见观赏花卉诗歌释》。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委员及该林业、森林工业两卷责任编辑,参与审校《农业大辞典》。 目录: 自序7 二十四节气来历8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含义13 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合理预测15 二十四节气内容详述17 一、立春17 1、立春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7 2、立春的谚语和古诗词18 3、立春的习俗19 4、立春期间的养生21 二、雨水21 1、雨水的来历和气候特点21 2、雨水的谚语和古诗词22 3、雨水的习俗24 4、雨水期间的养生25自序7二十四节气来历8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含义13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合理预测15二十四节气内容详述17一、立春171、立春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72、立春的谚语和古诗词183、立春的习俗194、立春期间的养生21二、雨水211、雨水的来历和气候特点212、雨水的谚语和古诗词223、雨水的习俗244、雨水期间的养生25三、惊蛰261、惊蛰的来历和气候特点262、惊蛰的谚语和古诗词273、惊蛰的习俗284、惊蛰期间的养生29四、春分291、春分的来历和气候特点292、春分的谚语和古诗词303、春分的习俗374、春分期间的养生38五、清明391、清明的来历和气候特点392、清明的谚语和古诗词403、清明的传说494、清明的习俗505、清明期间的养生51六、谷雨521、谷雨的来历和气候特点522、谷雨的谚语和古诗词523、谷雨的传说574、谷雨的习俗585、谷雨期间的养生58七、立夏591、立夏的来历和气候特点592、立夏的谚语和古诗词603、立夏的习俗634、立夏期间的养生64八、小满641、小满的来历和气候特点642、小满的谚语和古诗词653、小满的习俗664、小满期间的养生67九、芒种672、芒种的谚语和古诗词683、芒种的习俗704、芒种期间的养生71十、夏至711、夏至的来历和气候特点712、夏至的谚语和古诗词723、夏至的习俗754、夏至期间的养生75十一、小暑761、小暑的来历和气候特点762、小暑的谚语和古诗词763、小暑的习俗804、小暑期间的养生81十二、大暑811、大暑的来历和气候特点812、大暑的谚语和古诗词823、大暑的习俗914、大暑期间的养生91十三、立秋921、立秋的来历和气候特点922、立秋的谚语和古诗词933、立秋的习俗944、立秋期间的养生95十四、处暑951、处暑的来历和气候特点952、处暑的谚语和古诗词963、处暑的习俗984、处暑期间的养生99十五、白露991、白露的来历和气候特点992、白露的谚语和古诗词1003、白露的习俗1054、白露期间的养生106十六、秋分1061、秋分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062、秋分的谚语和古诗词1073、秋分的习俗1154、秋分期间的养生115十七、寒露1161、寒露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162、寒露的谚语和古诗词1163、寒露的习俗1254、寒露期间的养生125十八、霜降1261、霜降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262、霜降的谚语和古诗词1263、霜降的习俗1304、霜降期间的养生131十九、立冬1311、立冬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312、立冬的谚语和古诗词1323、立冬的习俗1344、立冬期间的养生134二十、小雪1341、小雪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342、小雪的谚语和古诗词1353、小雪的习俗1374、小雪期间的养生137二十一、大雪1381、大雪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382、大雪的谚语和古诗词1393、大雪的习俗1394、大雪期间的养生140二十二、冬至1401、冬至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402、冬至的谚语和古诗词1413、关于冬至的传说1434、冬至的习俗1435、冬至期间的养生144二十三、小寒1441、小寒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442、小寒的谚语和古诗词1453、小寒的习俗1474、小寒期间的养生148二十四、大寒1481、大寒的来历和气候特点1482、大寒的谚语和古诗词1493、大寒的习俗1564、大寒期间的养生157附录158阳历158阴历158购买年货159请灶爷160压岁钱160守岁161春节——普天同庆的传统节日161元宵节161二月二162惊蛰162清明节162上巳节162端午节163姑姑节163七夕节163中元节164中秋节164重阳节165冬至节165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166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四番花信风170农历十二个月姊妹花171二十四节气和节令172立春这天,山东及北京、天津、山西、江苏、河北、福建等省市许多地方都有“咬春”、“尝春”的习俗,但其具体内容、形式却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咬春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一书记载,我国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饮食习俗,而到了明清以后,所谓的“咬春”主要是指在立春日吃萝卜,如明代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亦载:“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自唐朝起,民间还普遍流传有吃春盘的立春食俗。如南宋后期陈元靓所撰的《岁时广记》一书引唐代《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都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春盘一词也屡见于唐代的诗词作品中,如诗人岑参在《送杨千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一诗中就曾这样写道:“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到了宋代这一习俗更加普遍,北宋大词人苏轼曾在其诗词作品中多次提及这一习俗,如“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愁闻塞曲吹芦管,喜见春盘得蓼芽”;而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其《[感皇恩]伯礼立春日生日》和《[木兰花]立春日作》两词中亦分别有“正好春盘细生菜”、“春盘春酒年年好”这样的诗句。到了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正月•春盘》中载:“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菜、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吃春盘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但春盘的内容已发生了更大的改变,变为主要以青韭、豆芽、香芹等新春时令菜为主,外加肉丝、豆腐丝等合炒成盘,也可酌加海参、香菇、鸡丝等原料,因人而异,随意搭配。立春这天,民间还有吃春饼的习俗。如晋代潘岳所撰的《关中记》记载:“(唐人)于立春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清人陈维崧在其《陈检讨集》一书中亦说:“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旧时,立春日吃春饼这一习俗不仅普遍流行于民间,在皇宫中春饼也经常作为节庆食品颁赐给近臣。如陈元靓《岁时广记》亦载:“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酒以赐近臣。盘中生菜染萝卜为之装饰,置奁中。”最初的春饼是用面粉烙制或蒸制而成的一种薄饼,食用时,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黄、粉线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饼包菜食用。清代诗人蒋耀宗和范来宗的《咏春饼》联句中有一段精彩生动的描写:“……匀平霜雪白,熨贴火炉红。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纷藏丝缕缕,才嚼味融融……”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也有春饼的记述:“薄若蝉翼,大若茶盘,柔腻绝伦。”传说吃了春饼和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春饼,会使人们更加勤(芹)劳,生命更加长久(韭)。清《调鼎集》一书中曾记载了春饼的制法:“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应时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腰、蒜花、黑枣、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饼切段。”这是清朝的吃法。现在的春饼在制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制,大小可视个人的喜好而定,在食用时,有些人喜欢抹甜面酱、卷羊角葱食用,有的地方还讲究用酱肚丝鸡丝等熟肉夹在春饼里吃。除了春饼之外,春卷也是立春日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节庆美食。这种食品是以薄面皮包馅、用油炸制而成。其具体制作方法为:面粉和成浆状,放些许在平锅底,用文火烧,时时旋转平锅,制成薄如蝉翼的春卷皮,然后包馅,卷成约二寸长的长筒状,两头以面糊粘住,以浮油煎至外焦里嫩、色香味俱佳。春卷皮一般用麦面,也有用鸡蛋皮、豆腐皮者。至于馅料则分南北两派,北方多用韭菜、豆芽、肉丝等,而江南则多用白菜、肉丝、虾丝、海米、芹菜、豆沙、水果等。春卷这一食品名称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该书中曾提到过“薄皮春卷”和“子母春卷”这两种春卷。到了明清时期,春卷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风味食品。时至今日,色泽金黄、外皮酥脆、肉馅鲜嫩、香气诱人的春卷已成为许多大酒店宴席上一道风味独特、备受欢迎的名点。现在人们吃春卷已不再局限于立春日了,平时也经常可以吃到它。但是,春卷在立春日这一天吃起来还是会别有一番滋味的。咬春和尝春作为一种传统的饮食文化,原本是立春节庆习俗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现在这种节庆习俗已经淡化了很多,甚至于许多年轻人都已经不知道这一习俗了。现在,人们更多地用吃面条和饺子代替了吃春盘、春饼、春卷,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故民间广泛流传有“迎春饺子打春面”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