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徐永春     整理日期:2016-08-07 19:09:03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注重文化、品德和能力的培养,贯彻由外至内,由浅入深的教育方针,重视才,更重视德! 
本书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可应用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避免其中的消极因素等问题。首先,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界定的梳理,为探析二者的内在联系做基础性的理论铺垫。其次,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也即必要性与重要性。再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内容的整理,着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拿来为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使用的资源,进一步肯定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且重要的资源来源的价值作用。最后,通过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对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所在,探究二者相融合的路径与方法。
  作者简介:
  徐永春,女,汉族,山西省忻府区人,忻州师范学院政治系讲师,哲学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背景与现状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进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一、“文化”概述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导论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二、研究背景与现状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概述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进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一、“文化”概述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价值意义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一、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要求三、形成和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基本保证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的必然选择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可能性一、价值观的契合之处二、目标的一致之处三、内容的相通之处四、教育模式的互补性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价值一、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二、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三、有助于挖掘更加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四、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五、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途径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第一节 崇德尚仁一、崇尚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二、仁——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三、追求圣贤人格——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目标第二节 天人合一一、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二、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第三节 贵和持中一、中国传统“和”思想二、中国传统“中”思想以及“和中”关系第四节 以人为本一、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关注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第五节 大同理想一、《老子》关于“大同理想”的相关思想二、《礼运》中的“大同理想”三、传统“大同理想”的积极现实意义第六节 进取包容一、春秋战国时期之百家争鸣二、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包容合流三、儒、释、道三教并存合流四、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五、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吸收与融合第七节 知行合一一、“知行合一”思想意蕴二、强调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一节 存在问题一、相关学术研究层面存在的问题二、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存在问题第二节 原因分析一、二十世纪三次反传统思潮的影响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三、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四、多元文化的影响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和路径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和批判继承的原则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方向二、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相融合路径一、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二、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三、加强科研与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科研与教学能力四、关注社会现实,引入问题意识五、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结 语参考文献 一、“文化”概述 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专家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解释。 (一)“文化”含义的汉语古义考证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但最开始,“文”、“化”二字均为单独使用,并各有其含义。“文”字本意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像交文。”其意思是说,“文”就是交错描画,由几种笔画交错而形成的图像就构成了文。又如《易·系辞》曰:“物相杂,故曰文。”意即几种不同的物质交错混杂在一起,就叫作文。再如《礼记·乐记》曰:“五色成文而不乱。”意即各种各样的颜色有规律而非杂乱无章地错落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文。在此基础上,“文”渐渐有了若干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包括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又具体化为文书典籍、文章,礼乐制度等。如《尚书·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意即古代的伏羲氏之所以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大王,正始于他画八卦图,制造出文书和契约来代替结绳记事的统治方式,于是,文书典籍就产生了。可见,“文”在这里被引申为文书典籍之意。再如《论语·子罕》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意即周文王虽然去世了,难道文王时代的礼乐制度就不存在了吗?也就是说,“文”在这里被引申为礼乐制度之意。其二,引申为由伦理之说导出的人为加工、人为修饰及华丽文饰之意等,与“质”、“实”等对称。如《尚书》疏曰:“经纬天地曰文。”意即对天地进行改造、治理就叫做文。在这里,“文”即人为加工之意。又如《论语》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即质地胜过文采则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地则显得浮夸。文采与质地配合得当,即将外在表现与内在本质配合得恰到好处,这才能够称得上是君子。在这里,“文”则取华丽文饰之意。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上,“文”又被引申为美、善、德等之义。如《礼记》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意即,礼仪形式简化而使礼仪本身更加精进,此精进即为“文”。郑玄注:“文尤美也,善也。”意即文就是美,就是善。其四,“文”还被引申为与“武”对应的文治、文事、文职,与“德行”对应的文学艺能等。如《尚书》曰:“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意即周王虽然是从好武之商朝而来,然而其到丰地之后,仍然能够做到停止使用武力,修明文治。此外,条理义的“文”又被引申为自然现象的脉络或人伦秩序之意。用以表述自然界之脉络,组成“天文”、“地文”、“水文”等词。“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地文”,即地理、地质的发展变化规律;“水文”,即河流、湖泊、江海的发展变化规律。用以表述人伦秩序,则组成“人文”。“人文”,即指人伦社会规律,也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等,他们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之表象。“化”,古字为“匕”,从二人,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意为变化、改变、变易、生成、造化。如《说文解字》曰:“匕,变也。”《庄子》曰:“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意即(巨鲸)变化为一只大鸟,其名字就叫做鲲鹏。在此,“化”即变成、变化之意。《易传》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意即男女交配,生儿育女,各种雄性与雌性交配,就产生新的万事万物。在此,“化”即产生、生成之意。又如《礼记》曰:“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意即可以帮助天地化生长育万物。在此,“化”即化生、生成之意。由上可知,“化”本指二物相接,其一方或双方改变形态性质,进而生成一种新的事物。因此,“化”又被引申为教化、教行、迁善、感染、化育等诸义。如《周礼·大宗伯》曰:“以礼乐合天地之化。”意即用礼乐来配合天地之道的教化。在此,“化”即教化之意。又如《黄帝内经》曰:“化不可待,时不可违。”意即化育繁生不可替代,时令季节不能够违背。在此,“化”即化育之意。“文”、“化”二字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说:观察天象的条理,我们就可以考察到时令季节的变化,观察人间条理,就可以据此来教化世人,成就平治天下的大业。而最先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来使用的则是西汉的刘向,他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意思是说,凭借武力来征服人们,只是让大多数人懂得服从的道理,而对少数通过教化而仍然冥顽不化的人施以重刑,则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可见,这里的“文化”之意是与武力相对应而言的人文教化之意。再如晋代束皙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意即对待国内的人民要通过人文教化来团结他们,对待外来侵略者要用武力征服他们。这里,“文化”仍为与“武力”对应的人文教化之意。可见上述两句话中的“文化”一词,均是作为动词来使用的,它是一种与武力征服相对应的社会治理方法和主张,指对人的性情、品德等精神方面的陶冶教化,属于精神范畴领域。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此外,还有与宗教神性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的“文化”一词,如南齐王融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意思是说,设置神坛利用神的道理影响风俗,发展文化以怀柔远处的民族,吸引他们来投靠自己。由上可见,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属精神领域的范畴,它是“文治”与“教化”的合称,其含义为“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等。 (二)“文化”含义在西方的演变发展世界各地诸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因为研究视角、认识方法、语言表达等的不同,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亦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法国社会心理学家A.莫尔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文献中的文化定义已达250多种,到20世纪末期这个数字已上升到4位数。因此,对英语“culture”一词的含义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文化”一词的内涵。在现代汉语中,“文化”一词直接对译英语“culture”一词,从词源上讲,英语的“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其原意包含注意、耕作、培养、景仰、敬神等,可见其初始意义在于人对土地的保护、耕耘以及对自然力或自然神的尊重和崇拜等。可见,在西方“culture”一词,应是一个派生于自然的概念。直到16、17世纪,其含义才逐渐由耕种引申为对树木禾苗的培养,进而被引申为对人类心灵和知识的化育;大约到17世纪以后,其古义才渐渐淡化;而“从18世纪末开始,英语‘culture’一词的词义和用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古义消解,进而转化为专指精神方面范畴的含义,即对人的培养、教养或人的修养、修为等。1950年,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文化与社会》一书中认为,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前,文化一词主要指“培养自然的成长”。19世纪下半期以来,文化概念则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不同人文学科学者所共同关注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如: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为:“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指出:“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项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黑格尔则认为:“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是绝对精神对自我认识的过程。”日本小学馆出版的《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中对文化的表述为:“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中对文化的表述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三)“文化”含义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转变日本是汉字文化圈的成员之一,在古代已接受并广泛使用包括“文化”在内的成批汉字词,用“文化”一词对接英语的“culture”等就始于日本。十九世纪中后期,日本进行了被称之为“明治维新”的社会变革,在此期间,日本大量翻译介绍西方学术,且多借助汉字词翻译西洋术语,其中,“文化”对译英语词“culture”便是一例。日本吸纳了西方“文化”一词的新义后,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时期,中国学者便沿用了这一译法输入到中国,并对其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这“共业”包括众多领域在内,诸如认识的、规范的、艺术的、器用的、社会的领域等。梁漱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以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可见,“文化”一词在经历了“中——西——日”之间的概念旅行之后,发生了意义上的巨大变化。这样,“文化”一词在汉语古义的基础上,又注入了来自西方的新内涵。即在近代中国,“文化”一词的基本意义已然不仅仅是“人文教化”、“文治教化”等了,而是转化为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对人的教化与影响。 (四)文化的一般定义综合“文化”一词的含义在中西方的演变历史以及中西方不同学者对“文化”概念的描述,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将“文化”一词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它着眼于人类与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众多领域,诸如认识领域: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规范领域:道德、法律、信仰等;艺术领域: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器用领域:生产工具、日用器皿及其制造技术;社会领域: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





上一本:江苏地方文化名片丛书//南通濠河文化 下一本:敦煌学与古代西部文化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者是徐永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