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师德师范师道


作者:李柏映     整理日期:2016-08-07 19:08:44

1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要有好老师,就会有好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本书是对多年教学实践的心得,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具体的实践操作指南。教育在中国历来被称作百年大计、立国之本。教育从哪里抓起?面对时代提出的课题,本书紧扣师德师范师道三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深入总结经验,探讨了传统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问题,既有深入的理论思考,也有具体的实践操作指南。
  本书认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离开教师谈教育,很难获得根本突破。而好老师的根本在哪里?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一个老师能否成为优秀教师的大前提。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那么,如何树立真正的师德?根源在师道。这个道在哪里?在中国的经典中。经典首先并不是给学生学,而是先给老师学,给家长学。每个老师都要先讲好自己这堂人生课,然后才能正确地传道、授业、解惑,完成为人师者的本位责任,让学生踏对人生的脚步。
  目录:
  师道,重启生命智慧和人类文明的天枢(任晓琳)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抉择影响整个生命的历程//理念与抉择//理念的形成//经典改变理念//回到教育//
  第一讲师道的根本问题:为什么做老师
  一、面对自己
  教师这个行业是大善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幸福就在孩子成长的足迹中//
  二、面对国家
  “欲栽大木柱长天”//国家就在我们的校园、班级//史上最难就业季//教出多少能贡献社会的人//钱学森:我的归宿在中国//
  三、面对学子
  童年的教育影响人一辈子//教育的价值在于把孩子送到未来//回归到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四、师道,是理性,也是良知
  目录:
  师道,重启生命智慧和人类文明的天枢(任晓琳)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抉择影响整个生命的历程//理念与抉择//理念的形成//经典改变理念//回到教育//
  第一讲师道的根本问题:为什么做老师
  一、面对自己
  教师这个行业是大善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幸福就在孩子成长的足迹中//
  二、面对国家
  “欲栽大木柱长天”//国家就在我们的校园、班级//史上最难就业季//教出多少能贡献社会的人//钱学森:我的归宿在中国//
  三、面对学子
  童年的教育影响人一辈子//教育的价值在于把孩子送到未来//回归到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四、师道,是理性,也是良知
  第二讲衡量教育优劣的标尺:培养什么样的人
  一、幸福的三层楼
  生存、生活、生命世界的关系//以生命的圆满作为幸福终点//
  二、帮孩子构建生命的世界
  古代“一人多家”的培养方法//三个世界的现代教育分工//
  三、只要生存与不要生存的博弈
  四、关注人的本身,培养真正的人
  第三讲何者为道
  一、利他不仅是美德,更是人类理性的选择
  把孩子带向利他,还是自私?//爱人敬人就是利他//利他是实现幸福的客观规律//
  二、自私的人为什么失败
  自私的人,可怕,可怜//自私的人,思维模式错了//自私的人,成功是失败之母//
  三、利他与心理健康
  利他令人快乐//利他成就种种美德//
  四、传道与知识教育的关系:先传道,后授业
  五、师者何以传道
  依靠经典,学道、行道、明道//教育者要率先受教育//
  第四讲传道的次第:以孝为本
  一、为什么以孝为本
  孝是顺天性而教//最入孩子心的是孝道//
  二、教孝三步骤
  教孝第一步,教会孩子感念亲恩//教孝第二步,教会孩子明理知孝//教孝第三步,教会孩子身体力行,学会帮助父母//
  三、扎住孝根
  第五讲知行立心
  一、“教”和“育”,知和行
  二、正知极大地影响人生效率
  三、正知的教育要慎于始
  幼儿园要先教什么//关于少年教育的四句话//教育设计要有远见//
  第六讲建立正知的教育方法一:上所施,下所效
  一、保护孩子的心
  从保护眼睛和耳朵入手//教育是行为、语言和心念//河流一旦污染,则很难清//
  二、师德: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三、境教:环境是人格的魔法师
  四、童蒙养正,正知是人的免疫力
  五、亲师合作:家长也要有自己的功课
  六、从源头做起
  七、人生的得失,看一时,还是看一生?
  第七讲建立正知的教育方法二:顺善而教
  一、深入孩子的心,帮孩子改正错误
  抓住孩子的上进心,顺善而教//引导孩子自己去感知对错的标准//
  二、理性教育:顺其愿而教
  当孩子自觉时,好习惯才算真正养成//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要把握住教育的时机//
  三、简单因果句
  “果”藏在“真善美”里//说理与立规矩的区别//
  第八讲建立正知的教育方法三:浸泡式成长
  一、诵读经典
  “刮目相看”的典故//经典相伴,登高望远//行得越深,对经典的感受越不一样//吟诵读书法//
  二、一定要学历史
  三、唱歌、讲故事和读书
  四、预则立
  第九讲正行的教育方法
  一、行了才行
  行的过程形成人的综合能力//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从小“不力行”,长大就“不行”//
  二、“养子使作善也”
  亮亮的故事//“使作善”三个字的微妙大义//现实中的四个误区//学会正确的吃苦//
  三、好习惯的养成
  养成好习惯的意义//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四、做好班务和家务,在做事中提升心性
  五、习礼和作乐
  第十讲从行到知:长善
  一、长善的三个益处
  二、长善的四个方法
  三、长善的两个内容:自立和利他
  四、通过长善来救失
  第十一讲百学须先立志
  一、何者为志
  二、如何立志
  积小善为大善//增广见闻//钱伟长:物理得五分,却成了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三、立志的六个错误
  四、老师的责任前言前言
  教育是国家大事,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二〇一四年九月九日,习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师生座谈时,发表了题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怎样理解这十六个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战国时期,重要的教育学经典《礼记·学记》,开篇讲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发虑宪,求善良”,能够给社会带来利益,“就贤体远”,可以关心到更多的百姓,但如果真正想化民成俗,转化百姓的思想素质,塑造一个道德高尚的前言
  教育是国家大事,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二〇一四年九月九日,习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师生座谈时,发表了题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怎样理解这十六个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战国时期,重要的教育学经典《礼记·学记》,开篇讲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发虑宪,求善良”,能够给社会带来利益,“就贤体远”,可以关心到更多的百姓,但如果真正想化民成俗,转化百姓的思想素质,塑造一个道德高尚的民族,一定从教育开始。教育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作百年大计、立国之本。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教育?世界上曾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一直传承、发展到今天。习近平主席说:“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的历史长度与其文明体系直接相关。那么,有了先进的文明之后,是什么在传承着文明?教育。
  从治国来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来自教育。教育当下的作用就是人才的不断涌现,从长远来看,传承文明。这两大作用,决定了教育在整个社会和历史中的地位。《荀子》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重视教育是一个国家兴盛的象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育从哪里抓起?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离开教师谈教育,很难获得根本突破。在这次讲话中,习主席特别强调了教师在整个教育当中的重要性:“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好老师。”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一个好老师的根本又在哪里?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一个老师能否成为优秀教师的大前提。讲话中谈到:“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
  那么,师德从哪里开始呢?德与非德是怎么产生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师德的源头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究一个更深的话题:师道。
  师道,是老师对于人生及其职业最深刻、最客观的理解。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道,医有医道,师有师道,为人师者,入了这个行业,就要了解这个行业的道在哪里。
  曾经拜访过一位校长,他招聘老师,首先不谈专业,不问业务,面试第一道题就是让每位老师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出这道题?他说:“一位老师讲得最好的课程,就是他自己的人生。倘若这位老师不能把自己的人生梳理得很理性,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正确的认知与规划,他怎么能教好学生呢?”他又说:“我要选聘的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们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人生。只有光明才能照亮黑暗。出这道题的原因,就是想问问老师,你对人生有过思考吗?你的灯点亮了吗?”
  那一次访谈给了我很深的思考,原来选聘老师,要从关注一位老师对自己人生的正确思考开始,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未来的命运如何分析、如何看待,他想如何度过自己这一生。一个教师,唯有点亮自己的人生,才能照亮学生的人生。
  一位老师,教任何一门学科,走进课堂,站在讲台,就是一盏灯,他对人生理解的深度,对父母的孝,对国家的爱,对生命的珍惜,会在点点滴滴的语言中自然流露出来,影响学生的未来。
  如何树立真正的师德,根源在师道。这里所说的师道,不单纯是一个老师的职业道德,而是教学背后,老师的人生观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教?依据什么取舍?
  对于老师自身人生的关注,是我们当下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帮助老师理清他们自己的人生,而去要求他们引领学生,将很难实现。抉择影响整个生命的历程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希望一生平安幸福,可事实上,无论怎样努力奋斗,人和人的命运总是大相径庭。为什么差距会如此之大?问题出在哪里?
  抉择和奋斗,哪一个更重要?抉择。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抉择的过程,择师、择偶、择友、择业,每一次选择都是生命的一个转折点。最初在起点,彼此差距并不是很大。后来,有人家庭幸福,有人不幸,有人事业有成,有人穷困潦倒。为什么会这样呢?抉择影响了整个生命的历程。
  人生就像爬一座迷雾重重的山,一路上我们必须做出判断、抉择。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抉择?是我们内在所秉持的理念。因为所秉持的理念不同,即使遇到的事情相同,也会做出不同的抉择。
  理念与抉择
  理念在平时看不见,只有用的时候才会显现。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比如说一个男孩,正在读高中,非常孝敬父母。父母说:“你读高中不容易,妈妈要给你买部好手机,这样你跟家里沟通方便。”男孩说:“我不要,一般手机就可以了,你们上班挣钱太辛苦了。”还有一个男孩也在读高中,妈妈给他买了一部手机,他一看便说:“什么破手机啊,现在同学都用苹果了,你还给我买这种手机,多丢人啊。”为什么同样是买手机的事情,两个孩子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显然,问题不是出在手机那里,而是这两个孩子内在的理念完全不一样。
  理念会影响到命运吗?比如两个家族,一个家族所秉持的家风是孝道,父慈子孝,代代相传;另一个家族没有家道,每个人都非常自私,经常因为财产而闹矛盾。百年以后,两个家族的命运一样吗?哪个会兴盛?结果不言自明。
  结果出现在终点,可是问题启动却在起点。在起点时做出的抉择,已经指向了必然到达的终点。比如,一个人中年不孝敬父母,到了晚年孤苦伶仃,遭到儿女遗弃,是输在终点,还是输在起点?
  起点是什么,就是当下内在所秉持的理念,持有这样的理念一定会做出这样的抉择,也一定产生这样的结果。从主观看来,这种结果很意外,从客观规律看来,这种结果是必然的。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理念可能有错误,人们通常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理念一定是正确的。这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很大的难点。在一个没有孝道理念的家族,儿女在遗弃老人时,不会认为自己这么做是错的。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警醒。能够反观觉照自己的理念错误与否,这需要很高的修养和很强的学习意愿。
  怎样发现自己理念的错误?这就要随时随地保持柔软、开放的心态,愿意去学习,努力改变自己。而这又需要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有机会遇到正确理念;第二,愿意学习和改变。比如一个不孝顺父母的儿子,工作中恰好听到了一堂传统孝道课程,第一个条件具备了;他发现自己错了,以后要改过,好好孝敬父母,第二个条件也具备了。两个条件同时具足,理念才会发生变化。而实际上,两个条件同时具足并不是很容易。
  理念的形成
  理念的形成一般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空白,像小孩子一样,来到这个世界,充满了空白。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了第二种状态,叫迷茫。我要毕业了,找个什么工作呢?现实摆在面前。随后即出现了第三种状态,叫随众。随是跟随,跟随大众。看别人怎么样,我也怎么样吧。人在迷茫时,随众是正常的。从空白到迷茫,从迷茫到随众,我们的基础理念就形成了。那么,其中的风险在哪里?
  再来关注现实。我们虽然生活在文明古国,但对于这片土地曾有过的辉煌历史、曾出现过的文明智慧,当代人继承得怎么样?科技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大众普遍的文化教育程度如何呢?在我们身边,能否找到真正的人生榜样?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我们选择随众,这个“众”是不是值得我们依赖?
  理念的改变又如此艰难,有九个字总在困扰着我们:我认为、我感觉、不知道。我们经常生活在这九个字的状态下。外层是“我认为”。一生怎么能够幸福圆满?我认为得多挣钱。多挣钱一定幸福吗?“我感觉”应该是。挣了很多钱的人,为什么有的名声也败坏了,身体也败坏了,晚年如此不幸?“不知道”。仔细追问下,真相显现出来,多数时候,我们常常处在似是而非的“不知道”的状态下。我们靠什么做抉择呢?“我认为”。人最不容易看见自己的迷茫。这就是人生的怪圈。在这种怪圈里,我们习以为常。
  那位校长是认真的人,他说:“你来做老师,你对你的人生不可以说不知道,我要听到你的答案。”你的答案是否经得起推敲?作为老师,首先就是勇于对自己的理念世界做深刻的洞察和梳理。这条路该怎么走,人该怎么活着,打破“我认为”,面对“不知道”。理念如果是模糊的、迷茫的,抉择一定充满了风险,整个人生可能就此耽误了。让这样的老师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怎么能实现好的效果呢?经典改变理念
  《中庸》说:“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每个人都说我知道我知道,被一种自以为是的思想所驱赶(罟攫陷阱,指捕鸟的笼子、捕鱼的网、捕兽的坑),而不知道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人们在理念世界里自欺欺人,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却不知道如何应对。
  哪个人不向往自由?哪个人不向往尊严?哪个人不向往幸福呢?怎么从“我认为”的世界里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用什么校正我们的理念?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好方法。
  这个方法有一个前提,我们一定要接受这样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我认为”的世界存在,同时这三个字后面一定遮着“不知道”三个字。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我们是渺小的,我们的智慧是不足的,当下的很多理念,只是“我认为”。能承认这一点,才能洞察自己的错误,迈开前进的脚步。
  “我认为”里有错有对,用什么来校正?可以基于三种认为:第一,圣贤经典认为;第二,历史实践认为;第三,客观规律认为。也就是说,我们整个理念是按照圣贤经典、历史实践、客观规律去选择。10
  如何说,历史怎样记载,以此作为参照,不断地自我校正。
  平时读经典,每读一次都非常汗颜,越读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有时会感叹,如果从小就学经典,就按照经典去做,人生多美好啊!过去的路是怎么走的,全是自以为是啊,做错了自己还根本不知道,总认为是别人的错,是自己运气不好,还经常抱怨。想想真可笑,自己对客观规律了解太少了。
  古人把经典留给我们,经典不是普通的文字,经典是古人的人生经验,是古人画出的人生路线图。参照这样的理念,我们就可能走出一条平坦、幸福的人生大道。
  比如家道传承,古代有传承三百年以上的成功家族,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家道文化继承下来,又何须从头摸索到处碰壁呢?历史是一本大书,值得我们去读。人生宝贵,不能拿来做实验。我们读历史,学经典,是为了改善我们自己的人生。它首先改善了我们的理念世界,让我们的思考更客观,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
  回到教育
  我们的主题是教育,为什么突然谈起了人生?从头梳理一下:要想国家兴盛,就要办好教育;要想办好教育,就要培养好老师;要想培养好老师,就要帮助老师梳理好他的人生理念。怎样帮助老师梳理好人生理念呢?修学圣贤经典。这是一条根本之道。经典首先并不是给学生学,是给老师学,给家长学,和老师、家长一起来完成第一堂课,就是自己的人生课。每个老师都要讲好自己这堂人生课,都要问自己,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的人生该怎样留下清晰的足迹。
  我们关注师道,师道能够建立,师德就不难。一个真正明理的人,需要别人来要求吗?所以,师德的背后是什么?是一个老师客观理性的人生观,是他对自己人生最深刻的思考。有道才能有德,这个道在哪里?在中国的经典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师德大计,师道为本。传道与知识教育的关系:先传道,后授业
  没有道就没有德,没有德就没有幸福。习主席在教师节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一个优秀的老师,要把传道作为责任和使命。”传道和教孩子学知识是什么关系?首先要懂得,为什么教孩子学知识?知识的学习是用来增进服务他人的技术和能力,知识是行道的技能。古人说:“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什么是圣贤?乐于为大众服务,识大体能大用之人。当了官要想着国家,想着老百姓。
  先传道,再授业。传道是教做人的价值观,是方向;授业是传授为人服务的能力,是方法。传道在前面,不传道只授业,虽然有知识,可能还是一个自私的人。先把孩子带到道上,学会利他,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资质,决定考职业学校还是本科。哪怕做一个职业工人,他是有道有德的,是一个好人,有用之人。如果有天赋,那就当物理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等,为人类谱写华章,给人类带来幸福。都说知识就是力量,还要加一个前提,依道而行的知识才是力量。
  如果学知识只是单纯为了考试,为了考第一得表扬,这种导向在教育中是值得商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倾向?根源在于道之不传。当教育本身不能坚定不移地传道时,一味地学知识,就会慢慢地迷失,把成绩当作少年成长的全部。就像一群人在海上划船,丢失了航海地图,不知道要去哪里,还不能怠工,必须快速划,那只能怎么办?临时在海上搞一个划船比赛,比赛成了划船的目的。比赛本来是目的吗?
  如果教育能慢慢回归到以传道为首要任务,这种现象会慢慢得到调整。单纯地追求考第一,追求个人受表扬,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孩子利他心的培养。这个现象已经出现了,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后来在社会上的作为并不是很大。为什么?大有作为,首先要有一颗为大众服务的心,然后是为大众服务的技能。首先是德,然后是才,德是利他,才是能力,德才兼备的人才会大有作为。
  我们为什么要教孩子学艺术?学艺术的本来目的又是什么?《乐书》里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乐是什么?通于伦理,借助生活到达生命。孩子学艺术,第一目标不是成名。每个孩子都应该学艺术,通过艺术的熏习,完成内心的净化与成长。以艺术滋养孩子本善的心,这是它本来的目的。
  有一次乘公交车,车上播放一家幼儿园的招生广告,也在搞乐教,跳舞。但跳一种那样的舞,没有美,只有狂躁,看了真不忍心。四五岁的孩子,遭受心灵的污染。为什么会这样?忘记了艺术的方向。艺术是一种孩子喜欢的自我成长教育,感受生命,感受美好。
  我们学艺术,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加分,为了凸显个人才艺,则偏离了学艺术的本质,也不容易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家。一个真正学艺术的人,首先要有思想、有情怀,就像古代那些大诗人,为什么他们的诗写得那么好?以言志,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文字。
  一个孩子怎样写出好文章?必须要进入生命的世界。他对生命有了感受,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好文章来自于对生活真实的感受。前期学文字,是为后来表达思想提供熟练运用的工具。孩子生命的世界打开后,文字自然流淌出来。
  传道可以直接融入各个课程中,比如给孩子讲唐诗,有两种分析方法:第一种,请问各位同学,唐代诗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二种,请问各位同学,大诗人杜甫对于我们人生的思想世界,有什么影响?
  同样学唐诗,差别在哪里?第一个问题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背一下古代文学常识,照着答案一写就可以了;第二个问题是让孩子在学唐诗的过程中,反照自己的人生,从唐诗里发现自己的思想世界,孩子才会受到真实的感染。
  学中国历史、文学,如果只是当作知识,没有引领学生深入生命层面,这样的课程就会显得很苍白。在学生的作文中,您看到他们的人生了吗?如果整个教育主线弱化了人生主题,当他们毕业走向社会时,那个世界会很荒芜,因为一直没有被开垦。教育,自古以来一直在对生命进行着不懈的探索,这是师者的良知。
  一次教学中,没有直接讲课,请孩子们先自己查阅,然后搞一个“研讨会”,请大家解读孔夫子。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他们说:“夫子是圣人,我想看一看他是怎么成为圣人的,向他学习。”他们没有把孔夫子变成知识研究,而是作为自我人生的对照,以这种思维来观察历史,不断地探索要怎么做,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孩子们未来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在他们少年成长过程中,如果疏忽了人生教育,到最后免不了输家。
  《论语》中讲到教育大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就是我们教育的灵魂。无论是学知识还是艺术,都没有离开“志于道”这个总纲。从孩子的本善出发,“艺”是教育的实用方法,以艺入道,不是单纯的娱乐。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以孩子内在的成长作为根本,以孩子的人生观构建作为方向,以生活托起生命。如果把这个纲丢掉了,“游于艺”就变成了只是游乐,对生命成长的意义不大。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总是能够在各种课程、游戏、手工中,不知不觉地把孩子内在的人文世界构建起来,滋养他的本善,启发他的良知。
  那语数外的学习呢?孩子们要学外语,首先要和他们沟通,为什么要学外语?还是“志于道”。通过学外语,可以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可以把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传播给世界。为了利他,我们要学外语。
  人类的文明发展需要数学,需要物理,需要化学,需要很多。我们所学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给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物理、化学,有了这种心,学习的动力是由内生发的,永不衰竭,这样一定能学好。读了本科再读硕士博士,而且最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这样的人必能成为有大用之人,而不只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
  传道和学知识绝不矛盾,本来就是一体的,重点在于怎么运用。





上一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航运文化 下一本:中华姓氏彩图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师德师范师道的作者是李柏映,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