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详解道德经:道经》和《曾仕强详解道德经:德经》是迄今为止*易懂的《道德经》注解,堪称人人都能看懂的帝王学。《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高难度部分的解读,一直是*智慧的象征,曲高和寡,鲜有人学习和研究。以擅长将高深的智慧通俗化的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从老子的身世讲起,以讲故事的形式,全面讲述《道德经》的缘起、主旨、概念和内容。这本书用语浅显幽默,作者把枯燥乏味的《道德经》解读得通俗易懂。本书的出版将为读者打开一道学习《道经》智慧的方便之门。 本书简介: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他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道德经》要我们遵道而贵德,所以它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这本书中,增教授娓娓道来,使读者能轻松地修习《德经》。.本书共二十二集,全面而生动地讲述了《德经》的主旨、概念和内容。增教授在本书中指出,德是道在人身上的表现,道是本体,德是用体。同时,他还认为中国人的幸福依赖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恢复,并在每一个人的行动中体现出来。追求物质的满足,获得心灵的安宁,是现代人永恒的追求。本书,正是为处于忧虑和迷惑中的人们指出了幸福之道。 作者简介: 曾仕强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人类自救协会创会理事长,新人类文明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著有《中国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大易管理》、《胡雪岩的启示》、《如何在36岁之前成功》、《论语的生活智慧》、《曾仕强剖析胡雪岩的商道》、《易经的奥秘》、《易经的智慧》等数十种。 目录: 第十六集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为什么老子却认为“礼”是“乱之首”? 第十七集 身份高贵的君王,为何要以贱名自称? 第十八集 “道生万物”究竟该如何解释? 第十九集 人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足”呢? 第二十集 是为什么不知足会有大祸,欲得会有大错? 第二十一集 老子为什么要善待不善之人,信任不诚信之人呢? 第二十二集 老子认为什么样的德行,才能称之为“玄德”呢? 第二十三集第十六集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为什么老子却认为“礼”是“乱之首”?第十七集身份高贵的君王,为何要以贱名自称?第十八集“道生万物”究竟该如何解释?第十九集人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足”呢?第二十集是为什么不知足会有大祸,欲得会有大错?第二十一集老子为什么要善待不善之人,信任不诚信之人呢?第二十二集老子认为什么样的德行,才能称之为“玄德”呢?第二十三集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第二十四集为什么骨弱筋柔,情智未开的婴儿在老子眼里却是大智慧的象征呢?第二十五集我们认为相互对立的生与死、有与无、黑与白、善与恶等等,在老子看来,其实都是相同的,这是为什么呢?第二十六集祸中为什么会有福?福中又为什么隐藏着祸呢?第二十七集治理一个大国是件很复杂的事,而烹饪一条小鱼是件很简单的事,为什么老子会把这两件事相提并论呢?第二十八集老子所说的“报怨以德”应该如何理解?第二十九集老子真的是提倡愚民政策吗?第三十集“不敢为天下先”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第三十一集大家都懂得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的道理,也都知道轻敌的危害,但老子说“轻敌几丧吾宝”所指的“宝”是什么呢?三十二集为什么老子觉得,自己说的道理很容易懂,也很容易做,而天下人却莫能知,莫能行?三十三集然而现代人喜欢说“难逃法网”,法网和天网有什么不同?究竟什么是“天网”呢?三十四集为什么老子在几千年前,就能够预言到后世所发生的事情呢?三十五集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争强好胜?三十六集为什么老子认为,天下人明明知道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但没人能够依此而行?三十七集老子在《道德经》最后一句说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为什么要用这八个字来结束《道德经》呢?第十六集 为什么只有上仁、上义、上礼,那下仁、下义、下礼跑到哪里去了?老子告诉我们,仁、义、礼这些东西,只有上仁是在上下德之间,还可以谈。如果到了下义、下礼,那根本就不必提了,所以他没有说,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仁跟上德有一部分一样,都是无以为。它没有用意,没有认真,也没有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其实老子是非常了解孔子的,孔子为了有教无类,为了让广大的人都能够了解道理,他提出一个仁。因为他感觉有很多人,直接跟他们讲道,他们不一定听得懂,当然这是孔子的好意,所以他直接说,你能够有仁心,就很好了。仁心就是你不能有目的,不能有功利性,我们今天叫目的性。功利性太强,是不可以的。你是人,我也是人,我要用仁心对待你。我不仅对待人要有仁心,对待动物也要有仁心,这就叫作人性。“为之”,是主张你要有为,因为很多人听到无为,就认为什么都不做,这又是误解。把上仁跟上德做比较,可以发现,两个都是无以为,但是上德是无为,上仁是为之。儒家主张你要大有为,道家主张你不要违反自然,这样你才可以有为,他加了个前提。其实如果从仁的角度来揭示的话,两家在这方面观念是一样的。 第十七集 高高在上的人,你要注意下面才是你的群众基础。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所以历朝历代那么了不起的君王,都用最低贱的名称称呼自己,叫作孤、叫作寡、叫作不谷。历史上的帝王,常常自称“孤家”或“寡人”,很多人错以为,这种称呼代表着帝王是独一无二的。而其实,孤寡是最低贱的称呼,地位至高的帝王为何要自称低贱?而“不谷”又是什么意思呢?“不谷”就是没有办法去生养万物。生养万物叫作谷,谁都养不起,就叫不谷。以前的帝王都自称孤、寡、不谷,这些名词是最低贱的,但是他的身份,却是最高贵的,这就证明了老子说的:此非以贱为本邪?意思是这不就是拿贱当作根本吗?非乎?故至誉无誉。“至誉无誉”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称誉。因为无论你给他什么称誉,都是有限的,而真正好的东西,是无法形容的。这只是一种比较表面的解释。深层的解释是说你没有得到好的称誉,还比较好过日子,一旦出了名,就很伤脑筋了。比如现在的公众人物,到处受检验,到处受批评,就是因为既然有称誉,那就有人要诽谤,这是必然的。当有人说你好的时候,一定有人要说你坏,誉接着就是谤。谤就是诽谤,随便给你造谣生事,说你这么坏那么坏,但它不一定是真的。现在网上到处可以看到,只要有人办了一件事情,马上就有人唱反调第十八集我们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是靠着“士”字。“士”,就是以前所讲的读书人,现在叫作知识分子。其实,这两个是有区别的。以前我们说读书人,一定是说他懂得道理。不懂道理,是没有资格叫读书人的。现在的知识分子,只懂得技术,懂得专业,反而不懂得道理,所以说这是非常大的遗憾。“士”这个阶层的衰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令人担心的事情。老子当年把士分成三等,叫作上士、中士、下士。这跟孔子把人分成三等,是一模一样的,叫作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也是三。因为《易经》告诉我们,数成以三,无三不成礼。分成上、中、下是由于道很深,不是一般人通通都能够了解的。当然你最后可能了解,但是刚开始时,却不能完全了解。因为如果人一生出来,就能把道弄清楚,那他很难生存。因为所有人都看他很奇怪,甚至认为他是异类,不正常。一个小孩生出来时不会说话,慢慢才会说话;很多事情都不懂,慢慢才会懂,这是非常好的安排。上士闻道,他的反应是勤而行之,他不会去批评道。我们原来很喜欢讲“论道”,如果读了《道德经》,你就会觉得,原来这个已经不是上士了。上等智慧的人,听到道,是跟他的内心相通的,他会非常勤劳,不断地用实践来增强对道的感悟。他不但不会怀疑、不会评论,更不会到处讲给人家听。第十九集 道贵柔弱,不贵刚强。道所重视的是柔弱,但是我们一般人,都很喜欢刚强。所以本来人可以活一百二十岁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活不到,就是因为你要刚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老子再三告诉我们,柔弱胜刚强。大部分人读书归读书,但还是时时刻刻都要刚强,那就只有靠自己,别人是没有办法的。老子只是在尽他的责任,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各种现象分析给我们做参考。 所以第四十三章,老子又告诉我们: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的东西,可以驾驭最刚强的事物。水跟气是最柔弱的,但没有人打得过它们,没有人能够战胜它们。水碰到钢板,能够水滴石穿;只要有个小缝,气就能慢慢吹过去,让缝慢慢变大,最后整片都裂开。从实际状况,我们应该很快可以了解,积柔可以胜刚。当然一滴水是不可能穿透钢铁的,但是它积累长期的柔,最后就会把钢化掉。积弱可以胜强,强无法胜强,只有弱才能胜强。钢跟钢硬碰硬,最后只会两败俱伤。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作以虚控实,车轮跑得很快的时候我们要刹住车,就是用很柔软的刹车片来刹住最硬的轮子,道理是一致的。第二十集《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老子用天下有道跟天下无道给我们做了一个比喻。我们中国从轩辕黄帝开始就是道政合一的。政治很清明的时候,老百姓生活很安定,过得很快乐,我们就把它叫作天下有道。相反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我们通通称之为天下无道。我们用有道跟无道来形容天下太平或者动乱不安两种不同的情况。老子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却”是停止的意思,我们说请却步,就是说你停下来不要再走了。“却走马”就是马不再去跑了。马为什么要跑?因为要战争。战争马要跑,逃难马也要跑,做生意很忙马还要跑。马不乱跑的时候干什么呢?古代老百姓与当兵是不分的,平常你是耕农的,打仗你就是士兵。现在不打仗了,这些人都回来,就有充分的人力可以耕田,所以农田很快就扩大。农田扩大牛不够用了,于是马也不能闲着,也跟着来耕田。这句话告诉我们,天下有道的时候大家过太平日子不用打仗,老百姓就回家种田,这时候马也当作牛来用,马的粪也用来施肥,这种境况大家很容易想象。老百姓很快乐,他们不会担心这次出去回不回得来。可是相反,天下无道的时候,烽火四起,到处乱糟糟的,人心惶惶,你跑到哪里都不行。这个时候老子用一句话来形容,叫作戎马生于郊。此时马不可能留在农田上,所有马通通出动还不够,所以母马怀了孕也不能休息,照样出去打仗。第二十一集 现代人都非常喜欢追求知识,这就叫作为学。但是我们越来越不知道“道”在哪里,怎么去明道,怎么去行道,怎么去正道,那就叫作为道。为学跟为道都是对人有益的,可是不能偏。我们现在来读《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开篇两句话流传非常广,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两句话其实有很多解释,单独就这两句话来解释,可以这样讲,一个人如果知识越多的时候,就离道越远。这样我们才知道为什么第二十章,老子开门见山就告诉我们“绝学无忧”,不要去学,这样就没有烦恼。你没有什么知识,还烦恼什么?没有知识,你就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去伤害别人。那难道学问都是坏的?知识都是不需要的?好像也不对。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的,那些有知识的人很懂法律漏洞,他有办法表面上符合国家很多标准,让人检验不出来,结果害死很多人。特别是在食品安全,医药保健用品方面,我们看得非常之多,而且也忧心忡忡。“为学日益”,做学问有好处,但是你要小心,它会让你走邪道,害人害己,这样的话你就离道越来越远了。老子是不是完全反对我们为学呢?不是,他把这两句话合在一起: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他是在提醒我们,当你求知识的时候,当然是越多越好,增加你的见闻,使你懂得更多的东西。可是这个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我除了为学以外还要为道。第二十二集 《道德经》第五十章,老子把人分成三种: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十有三就是百分之三十的意思。生之徒,百分之三十;死之徒,百分之三十;动之死地,百分之三十。加起来只有百分之九十,还有百分之十,老子把它叫作善摄生者,即很会养生,很会保健的人。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同样是自然生,自然死,没有特别去养生,也没有自己去找死,这种人占了百分之六十,因为里面有一部分是生之徒,有一部分是死之徒。换句话说,同样自然生,自然死,有生来就长寿的,百分之三十;也有生来就短命的,百分之三十;还有百分之三十,不动则已,一动就自找死路。另外百分之十,善摄生者,他们很会养生,很会保健,但为数不多。我们好好地斟酌老子的原文。“出生入死”,为什么叫出生?为什么叫入死?我们中国人,从无到有就叫出,即生出来。小孩只有生出来的,没有人说生出去的,这是从无到有的。就算在妈妈肚子里,也还是有的,只不过我们看不见。生出来活生生的一个婴儿,当然是有,所以出生的意思,就是从无到有。入死就是从有到无,因为老子讲,一切事情都是生于无,然后复归于无。万物生于无,最后复归于无,就叫出生入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