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先生为什么要谈民间儒学和国学教育,因为他深知民间家庭、社群、人性、人心之主流,老百姓的生活信念和工作伦理还是儒家式的,主要价值理念仍是以“仁爱”为中心的五常。郭齐勇先生为什么要谈亲情伦理和社会正义,因为他发现“亲亲相隐”是儒家针对两难伦理困境苦心孤诣寻求到的解决之道,在护持人类社会的伦理基础的同时,尽可能彰显了社会公正,并在历史中起到了保护私领域、反抗国家强权的重要作用。郭齐勇先生为什么要谈儒学现代化与文化主体性,是因为他看到许多人对儒学缺乏真切的了解,人云亦云地将儒学、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 本书简介: 本书共包含八个专题,并两两相关地编纂为四篇,具体是:民间儒学与国学教育、亲情伦理与社会正义、儒学现代化与文化主体性、儒学历史与思想人物。力争向大众解释重大理论问题、传递儒学价值、介绍儒学知识,增进大众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大众学习儒学、实践儒学的兴趣。 作者简介: 郭齐勇,男,1947年生于湖北武汉,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学科评审组专家、国际中国哲学会副执行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专长为儒家哲学与20世纪中国哲学。 刘依平,男,1981年生于湖南湘潭,武汉大学哲学系学院博士生,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 肖雄,男,1987年生于湖南岳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