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茶汤里的觉醒


作者:释满济      整理日期:2016-07-09 11:32:23

本书是星云大师弟子、台湾“小王子”法师的丛林生活笔记。星云大师亲自为该书作序:“一饭一食,皆蕴含开悟的机缘。”这正是本书的特色,从一碗冒热气的冬瓜汤,从提起放下的碗筷间,修行、了悟,平淡又真切。书中插有16张全彩手绘图、10张黑白手绘图,随书附赠青年艺术家刘一侬“一日一禅”明信片,扫码还可收听修心禅曲,文、图、曲,相得益彰,感受通透佛理。 
本书简介:
  本书是星云大师弟子、佛光山《觉世副刊》主编释满济的禅门生活笔记,从吃饭、喝茶、读经、剃发、补牙、上网等生活小事中,感悟生活,阐释佛理,告诉人们,佛理,也许就在一盏茶汤里,就在你提起的碗箸之间,一饭一食,皆蕴含开悟的机缘。“一日一禅”明信片:为青年艺术家刘一侬的随笔手绘,随心所至,随笔流泻,笔笔蕴含禅心禅意。全套共10张,每本书随机附赠一张,张张有禅味,处处皆是缘。
  作者简介:
  释满济,佛教文化工作者,被誉为台湾的“小王子”法师。二十四岁时,依止星云法师出家。现为佛光山《觉世副刊》主编。曾主编《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著有《穿梭时空与大师交会》《小王子流浪记》《心灵清泉》等。
  目录:
  卷一善待一碗冬瓜汤
  善待一碗冬瓜汤/003
  顾此也顾彼/005
  母亲是水/008
  隐形门/012
  心是种子/015
  当我们一起读经/017
  修好你的牙/020
  清醒的筷子/023
  决战水蜜桃/025
  失眠是一场午夜电影/028
  你喝着茶,茶也喝着你/031
  朝圣/034
  向粉红说谢谢/037
  我只在乎你/039卷一善待一碗冬瓜汤善待一碗冬瓜汤/003顾此也顾彼/005母亲是水/008隐形门/012心是种子/015当我们一起读经/017修好你的牙/020清醒的筷子/023决战水蜜桃/025失眠是一场午夜电影/028你喝着茶,茶也喝着你/031朝圣/034向粉红说谢谢/037我只在乎你/039新衣记事/043点点点之后/046被“黑”/048上瘾/053 卷二我们是幸运的今天,你浪漫了没?/059我有一把刀/061我怕,故我在/064心之初/067观音之心/070如来之眼/072笑眼看花人自语/075人成佛现/078你遇见了什么/081我不是猫/085我们是幸运的/087回眸如来/091人骨入道/093自家宝藏/096施食/099哭点/102 卷三圣境之锁匙记忆中的星球/107一样布袋,两样心情/111圣境之锁匙/115拔箭吧/118听眼泪说法/122后来呢?/125问问风,问问铃吧!/128你在你的梦中做了什么梦?/132梦窗国师的偏食/136虚云老和尚与狐狸/139瓶中鹅/142一块饼/145熟了 /147鬼在哪里/150水龙头/153 卷四后记芳香之城/159 前言大陆版序
  因雪冰的居中的因缘,让《活出莲花的芳香》《茶汤里的觉醒》两本书可以漂洋过海,从台湾海岛来到大陆广大的土地,与无数喜欢佛法的朋友结下无尽的缘分。
  茶与禅是丛林生活的意涵所在。
  禅僧在喝茶中,从六根觉受冷热浓淡,到开启自心佛性、悟心。茶何等平易又何等珍贵。《茶汤里的觉醒》中有篇《你喝着茶,茶也喝着你》,文中这么写着:开悟的禅师,我想,他们都是懂得喝茶的行者,在无边的风月中浪走,以三千世界为游乐场。由于他们的清明,一杯茶喝来,载入的是纯白的雪景及天清地明之正气。
  是呀,在茶汤里,你可以炫耀茶的出身、茶价的高贵、茶色的端庄、茶席的华丽,亦可学习当一个谦和温良的侍茶童子,祈愿人人在平常冷热的茶汤里,问道、觅心,而后悟道。
  如果说《茶汤里的觉醒》一书是禅堂静默的笔记,那么《活出莲花的芳香》则是用参学的足迹,具体地把定慧的美与好,禅思的狂热与寂静,毫无遮蔽地呈现。这两本书,想要大陆版序 因雪冰的居中的因缘,让《活出莲花的芳香》《茶汤里的觉醒》两本书可以漂洋过海,从台湾海岛来到大陆广大的土地,与无数喜欢佛法的朋友结下无尽的缘分。茶与禅是丛林生活的意涵所在。禅僧在喝茶中,从六根觉受冷热浓淡,到开启自心佛性、悟心。茶何等平易又何等珍贵。《茶汤里的觉醒》中有篇《你喝着茶,茶也喝着你》,文中这么写着:开悟的禅师,我想,他们都是懂得喝茶的行者,在无边的风月中浪走,以三千世界为游乐场。由于他们的清明,一杯茶喝来,载入的是纯白的雪景及天清地明之正气。是呀,在茶汤里,你可以炫耀茶的出身、茶价的高贵、茶色的端庄、茶席的华丽,亦可学习当一个谦和温良的侍茶童子,祈愿人人在平常冷热的茶汤里,问道、觅心,而后悟道。如果说《茶汤里的觉醒》一书是禅堂静默的笔记,那么《活出莲花的芳香》则是用参学的足迹,具体地把定慧的美与好,禅思的狂热与寂静,毫无遮蔽地呈现。这两本书,想要揭露的不过是动与静皆有禅心的芬香与生活的妙用。两书能圆满出版,最要感谢的是家师星云大师。他以养兰之心培育徒众,让佛法借用文学的手播撒到十方世界。祈愿这两本小书,让人们理解佛法与文学的精要,引发对佛学的探讨以及性灵提升的高度兴趣。是为序。 释满济 二○一五年冬于台湾佛光山推荐序满济的《茶汤里的觉醒》《活出莲花的芳香》二书出版,欣喜佛光山的徒众长期耕耘,逐渐看到成果。以养兰之心培养徒众是我的个性,理路清楚者可撰写论文、有艺文潜力的可从事文学创作、有组织力也喜欢讲说的可从事弘讲工作、具有耐烦的性格可任寺务或知客。对徒众我是“适材而教”,若问我怎么管理全球寺院的人事,我则“适性而用”,让徒众或佛光会的干部,乐在弘法的岗位上。《茶汤里的觉醒》述说丛林生活的一饭一食,过堂、出坡,看似平凡无奇却蕴含有开悟的“机缘”。这本禅门的生活笔记,让一般人了解禅门的诸多面貌。《活出莲花的芳香》是我同意满济到大陆参访一个月,她也不负所望,游历归来,在《人间福报》的副刊提供稿子,今结集出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工作需要长远的发心,我也希望徒众、信众对文化工作者、文化事业能多一点护持,毕竟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净化人心、提升生活品质,是需要文化深耕的,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不止深远而且是千秋万世的。诸佛菩萨所建立的净土,源于救度众生的“梦想”,人因有梦想而保持前进的力量,人也因怀有理想而人格崇高。祈愿大家“心怀梦想”,并朝着心中的理想前进。是为序。 星云 二○一四年五月于开山寮 《茶汤里的觉醒》述说丛林生活的一饭一食,过堂、出坡,看似平凡无奇却蕴含有开悟的“机缘”。这本禅门的生活笔记,让一般人了解禅门的诸多面貌。——星云法师善待一碗冬瓜汤 午斋很幸福……纯白无瑕的白米饭,配上一碗加姜丝的冬瓜汤,正此炎炎夏日,那清如水的汤汁,鲜美解渴无比。端起汤,端详禅门过堂的“凤点头”“龙吞珠”,这样具有龙凤威仪时早已融入身心血液。一日过堂后,同参赞美我:“你吃饭时很寂静,盘中没一点残渣,像清水洗过那么洁净。”我微笑感谢。吃饭是一大修行,这样的话语何其稀松平常,困在尘劳妄想中的我们,从未把这句话听进心里,用在生活。饭食间,偶见雀鸟两三只蹦跳着,纠察巡视东西两单用饭的大众,随时提醒行堂添加饭菜。斋堂门口常有路过的游客、行人驻足观望,习以为常的大众及行堂,面对好奇的探视,个个如木人观花鸟,安然,不动,吃饭的依旧颔首举筷端碗,行堂的人员依旧提汤为人添加饭菜。耳畔是碗筷和谐的交响曲。宋代大儒程伊川,曾去佛寺,见僧众行列出堂威仪之风姿,惊叹曰:“三代礼乐,尽在于斯!”是呀,一举目一瞬目,如风吟如水声……啜饮着碗里的冬瓜汤,想着:这三五片冬瓜、几根姜丝,它们何尝不是历经千山万水,从埋伏地底,伺机而出,直到萌生枝叶,最后果实落地……今日,我们得以相遇,它们用饱餐天地的灵气,融入我身,滋长我命。捧着这碗冬瓜汤,万籁俱寂,此时,我们相依为命。禅门的马祖道一当年那句“一口吸尽西江水”,是为警策我们,开悟只在身边,每日饭食时,当万念不生,那一口清汤亦成浩浩荡荡的西江之水了。“师父,您多开示我们,这样我们才会有智慧。”再多的开示,你的心不开,意如何能解?解脱与生死,你怎可脚踏两条船?恋栈生死那艘急驶的船只,不肯跳到解脱那一边,永远的结局是,生生世世卷入茫茫的汪洋。虚云老和尚因为杯子扑落地而省悟,有人因听见瓦片爆裂而照见本心,有人因水面倒影终于大梦初醒……如果,每一餐饭,我们能够善待并尊敬那盘中的饭粒、叶菜、汤水,也许,开悟不远。也许,寂灭的净土,不在遥远的彼岸,在你提起的碗筷之间。当你我能用心面对平时的饭食,就能看到碗底开出一朵灵山的微笑。走出斋堂,雨滴纷落檐下,阵阵雨声中,看见少年时躁动的自己,看见中年时混沌的自己,一再错过春花秋月,一再错过夏日澎湃的浓艳,冬季宁静的绝色……愧对,那百千餐饭的甚深微妙因缘……一碗冬瓜汤,何其圆满,何其清净……何其具足万法……雨声中,回到寮房,拉紧窗口,以免雨水洒入。翻开《金刚经》,那经文写着:“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尊贵的佛陀,着衣,乞食,洗足……他所宣说的曼妙空义,原来是在一钵饭﹑在洗净脚上的尘埃中完成的。如实吃饭走路,在极简极凡里,我们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成佛之道。我不是猫 说到猫,我对它的观感,是工于心计、手段,懂得讨人欢心。曾经和一只猫有近距离相处的日子,对猫我是敬如鬼神而远之。有个义工捡到一只出生不久的幼猫,稍长后,只要师姐到道场服务,那只猫就呈半放养状态,自由奔走。这只小猫长得很漂亮,它自己也略知有几分姿色,四处“咪咪”叫,依偎在人身旁撒娇。忙于报社的编务,不论它如何示好,我从不理会,因为它受到太多人的娇宠了,连走路都颇具名模的架势。这只小猫给人带来了不少欢乐,每每埋首在文字堆里,我都会听到有人在讨论。“它今天午睡起来的模样好可爱哦!”“我喂它猫食,它还会靠近我脚边向我说‘谢谢’。”果然“猫力四射”,但我铁下心肠,绝不被它的高明手腕所收买。有位好事者,从人类的思考模式出发,以为它是流浪猫,缺乏同族的亲密,就把家里的猫带来,想要办一次“猫儿同乐会”。出其不意的,这只猫看到另一只猫也同样受到其他人的喜欢,开始对触摸过它的人等,伸出利爪攻击,用咆哮宣告主权。接连几日,猫怒未息。只要闻见某人身上有异味残存,它就叫嚣。大家觉得生气的猫也增添了几分可爱,而我并不以为然。猫身是堕到了畜生道,愚痴加妒忌,已实可怜,嗔火再烧,可能堕入蛇类,那将是更低的生命层次。有天午后,结束完一个阶段的阅稿工作,我把猫拉到跟前,猫出奇地安静。“现在我为你三皈依。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你今生已误入猫身,不要再用娇媚之态换取人类的宠爱,这些爱染会使你更堕落,你要发心做一只学习佛法的善猫。今生受完畜生之报,重回人间,好好学佛、悟道。”它怎会是猫呢?一刹那,我的眼对着它的眼,我们读懂了彼此的心声。看到猫儿眼角的泪光,我叹了口气,堕入猫界也许不算太坏,但遇到只懂宠爱的主人,把你当畜生看待,你只能装娇憨扮可爱,在午夜梦回时,你很明白,你不是猫,你是人。听说台湾北部有个猫城,任收容的流浪猫自由行走。我在心里为猫族祈求,愿每个人走过猫的身边,别忘了,提醒它,它不是猫,它是具有灵性的人。也请为它们轻诵一段咒语或为它们三皈依,唤醒它们的记忆,来世学习做一个自主快乐的人,不再依靠宠爱过活,时时害怕时时讨好。看见猫,请你一定一定要蹲下来,轻轻地告诉它,它心里希望的爱,都不会消失,因为我们都曾经是爱它的亲人。人成佛现 随着人海,我像颗小水滴,缓慢地加速前进。排队的师兄弟谈论的是一样的话题:“不知会领到师父写的哪一张墨宝?”这是前几年举办的海内外徒众讲习上,我在云居楼二楼千人的队伍中,等着,等着……你问我有什么期待吗,就像有人问我:“签书的你,有被仰慕的粉丝包围的兴奋心情吗?”“一点都没有。只希望为他们写下的三言两语,能给他们一些鼓舞的力量。”从事文字工作,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意外。文人的浪漫随性与工科出身的我格格不入,学制图的人,一丝不苟,要求分毫不差的准确。让我看到自己具有从事文字工作这项“功能”的是我的师父,他打开我的心眼,让我明白今生的任务与使命。人海带着我往前,我听到了欢呼声,应该是有人得到的墨宝称心如意吧。大家按照编号顺序领取墨宝,但有人想要预先知道“奖品”,勤快地跑到前台的墙上对照号码,回来,才发现,排队的人数量、顺序又有变化,顿觉白忙一场,不禁呵呵大笑。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吗?终于等到那一刻,我与墨宝相视:人成佛现!霎时,我的心下着缤纷的花雨,是呀,人成佛现。连人都做不成,正直正派的君子都培植不了,佛明洁如圆月,你污浊的心如何映现佛面?人成佛现,让我们重回当下的每一分钟。你可曾错过,花朵含笑,阳光微熏,还有身边的人心里的温度?这张师父上人的墨宝,记挂在我的心坎,让我回到现实人间,与所有的人感受忧悲啼哭,宁可失去一切,也要保护好心田的慈悲种子。“师父,孩子大了,我想要出家。”“为什么?”“家庭的繁杂,令人心烦。”“是什么让你烦?”昔日恩爱许下共度一生的承诺,何其甜美动人,为何在时间的冲刷下,成为你心里想要推开的石头呢?有一旅人去朝圣,山路险峻,他望着看不到尽头的路,越走越疲累。忽然看见有个十来岁模样的小男孩朝他走来,脸涨得通红,汗水湿透全身,小手努力挥去滴在眉眼的水渍。旅人看着男孩,很惊讶地问他:“你走了多久的路?”“三个小时了。”“你不累吗?”“只要再走四小时,就回到家了。”旅人看男孩身后竟然还背着一个一两岁的女娃。“山路这么漫长,你还背着小妹妹,你把她放下吧,这样太辛苦了。”小男孩认真地对他说:“我一点都没觉得辛苦,她不重,她是礼物呀,来陪伴我欣赏沿途的风景。”“她不重,她是我的礼物。”如果我们能有小男孩的观点,再艰难的长路,背负的也不再是重担而是美丽的礼物。人成佛现,你心里如果只有自己的存在,再求佛再修福,佛也不会现前的,因为,佛说过,他只是“众中之一”。他随大众入舍卫城次第乞食,他为目盲的阿那律缝衣。他说过,一个人是否高贵,不是看阶级身份,而要看心灵的清净与否,你为众生付出了多少慈悲,为亲友留下什么值得的怀念。是呀!人成佛现,眼观鼻鼻观心,你闭上双眼,这世界不会因为这样变得平和,唯有每个人点燃心里之光,把光与热散播出去,才能终结这个世界的黑暗。 一样布袋,两样心情 都市的人,居住的空间愈来愈小,笑容也愈来愈少。有次在巷口,我在等候一杯咖啡的空档,坐下来和卖咖啡的老板娘闲聊,半小时,我读取了她大半生的沧桑史。她多年前罹癌,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回,目前与孩子住同一栋楼的不同楼层,年轻的媳妇对她上楼协助打点家事的好意毫不领情,媳妇认为她这是侵犯个人生活的隐私权。“你就放手,给予媳妇个人的空间。”“师父,我是为她好呀!”“你当一个年轻人喜欢接近的朋友,而不是当他们的交通警察。”拿铁咖啡浓淡相宜。人间不难,难的是我们的执着:坚持自己是正确的,所做的都是为对方好的。谁喜欢生活被人主宰呢?谁都讨厌有个人像个长官随时对我们发号施令。家家那本难念的经,其实可以念得愉悦,念得舒舒服服的。“你学佛修行,学什么?世界还不是一样地乱?”常有刚入门的朋友这么质疑着。“学习把碗筷摆放平整;学习把纱门拉出水流的细声;学习举手投足,如雁行轻灵;更要学习六根清净,不让一尘染着我心。”地球因为人心的贪婪将提早走向毁灭,但我相信,世界也会由于每个人的心安静下来,变得安静、温暖、光明。有进出寺庙经验的人会发现,山门口,有尊笑佛弥勒迎人;斋堂中间,供奉着露出圆肚的弥勒佛,他眉开眼笑陪伴着我们饱食三餐。这么一个人,是真实存在过的,他是布袋和尚,圆寂后,被后人认定为弥勒佛在人间行化。他天天笑呵呵地背着布袋,走过热闹的市集,向人们吟诵着醒世的诗偈。千年后,他又走回每一个清静的寺院,像天空守护着云朵,像大海守护鱼群,像黑夜守护星星,用笑声守护着每一个抛下凡俗的行者。他肚皮大大的,背着一个布袋四处行走,行止轻狂,语无伦次,表现出的形象完全颠覆传统的肃穆的修行人。最神奇的是他的“百宝乾坤袋”,伸手一抓,可以变化出孩童喜欢的零食,因此,其貌不扬的布袋和尚,甚得小孩的欢心。这样的人,眼中的世界,必定与凡俗不同。传说某年冬季,他卧在雪地里一夜,不但没有冻死,反而片雪不沾身。布袋和尚随缘度化,有次在接受农夫的供养后,为他说法: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个片雪不沾身的奇人告诉我们,低头才能见到无际的水天一色。一尘不染的身心,得要明白,放下心里的计较分别,退步才能获得向前的人生。和尚望向那些熙来攘往的人群,人海茫茫,也只有忙碌的两艘船只为名与利在忙。他感叹地留下一偈: 趣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心急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皇。 名利之坑埋葬了多少英雄好汉?至今,人们仍然在名利场中,热热闹闹地奔走着。“师父,久病的阿公,要怎样叫他念佛?”佛不是不度无缘之人,是人不向佛靠近呀!佛是觉者,念佛是要从混沌的世俗觉醒过来。身患重病了,死神随时招手,但仍放不下亲眷、财产、地位,等等,双手紧抓着,如何让佛手接引呢?孤身游万里的布袋和尚,用笑声传达慈悲与智慧,他的布袋是“无挂碍的虚空”,众生心里背的布袋是“焚烧的欲念火宅”。一样的布袋,两样心情。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修慈心三昧,你骂他不回言,打他不还手,留给世人一首忍耐偈: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脸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少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进山门,弥勒一笑,笑开人间悲愁;入斋堂,布袋和尚端坐中间,提醒你,电光石火,蜗牛角上,争个什么?笑一笑,天清地明,只要你肯歇止心里的贪火,人间无处不净土呀。弥勒佛的笑声至今还回荡着,落在弥勒脚下的雪花,告诉我们,那圣境的绝美,来自洞见世间的虚假,唤醒了迷失的灵魂,在回家的路上,那个一尘不染的自己,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圣境之锁匙 偶像剧的男女主角之所以能冲收视率,关键点在于哭功的厉害,他们得有本领让全国观众在同一时间,拿起手帕或卫生纸拭泪。哭,串联整个生命的历程。从到人间的第一声啼哭到死亡前的悔恨之泪,泪光闪闪的人们,每颗眼泪都记载着那一刻的恩怨悲欢。在佛门里有个人因为哭,改写了佛教的发展史,他的哭惊动了天龙八部、鬼神精灵,促使佛陀的言说法教流传至今。那个人,就是出生印度王族的阿难尊者,有着青莲之目,满月之相,世人称誉他:“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那位纯洁良善的阿难尊者。关于阿难尊者,最被世人记忆的是他与摩登伽女的爱情故事。印象中的阿难,具有温柔和善的心肠,同时也由于他的外貌庄严,常有女性主动示好。桃花运,对一个修道人,不是幸福而是灾难。每当我翻阅佛弟子传,读到阿难尊者的事迹,不仅为他轻叹,还为他喊冤。不过是托钵时,口渴讨水喝,就引来这样的“风波”。昔日,如果摩登伽女真的施用法术得到了阿难,爱情还是不会为她停驻的,因为爱情与死亡是无法用任何法力去掌控的。情爱如风,有谁能抓住风呢?死亡如黑幕,谁能阻挡夜的来临呢?我眼里的阿难尊者是勇敢无畏的。为什么?因为他的两次流泪。第一次,他为佛陀的姨母以及释迦族女五百人,跪求佛陀,答应她们的出家。那五百王女跋涉千山万水,不断地祈求佛收容她们出家。佛顾念印度的传统种姓制度,那些王族女生活优渥,怎么受得了餐风饮露的刻苦?加上女人的柔弱心性,习惯依附男众,恐怕会埋下僧团的事端。慈悲的佛陀,严峻地拒绝。一千二百五十弟子,无人敢违逆佛的决定。只有阿难从众中起,长跪合掌,为王族女表明出家的心意。“世尊,觉悟的心性不分男女,女性应该拥有与男性一样出家学道的权利。请佛陀慈悲应许……”阿难扑地落泪,那哭声是大慈大悲大雄大力,他为的不是自己,而是看到了女性身处于社会的弱势,同时他也看到了佛性的平等。第二次,阿难流泪,是佛陀入灭后,大迦叶召集五百罗汉要结集经典。阿难被摒除于名单外,因为他未证得四果。终生侍佛,记忆无一点错失的他,想要尽绵薄之力,但严正的大迦叶不准他参与。为了报佛恩,阿难第二次流下的是痛心疾首的懊悔之泪,恨自己只博闻强记,没认真实修佛陀的教法。痛哭后的阿难一心要证果,以取得结集佛典的资格。最后一刻,哭到极度疲倦的阿难,头一枕床沿,霎时,万念俱泯,顿时证入四果。两次泪流,带来的是阿难尊者个人及教团的胜利。谁说,哭泣是弱者的行为?有一个人哭了两次,获得万万千千人的注目、仰望。眼泪也可以是打开圣境之锁匙,也可以成为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 问问风,问问铃吧! 从秋分到立冬,山里终于下起第一场雨了。眠梦里,白纱窗帘下的贝壳,沙沙地作响。风声雨声,沉睡的肢体也觉知到冬夜的冰冷,冬天真的来了。落雨的时候,人行到山上每一个区域,入门处的圆筒里都置放着五彩缤纷的伞枝。每到雨天,走着走着,开着六个洞的罗汉鞋盛满水滴,我就会想起,很久很久以前,读过的那则故事。有个年轻人,一直找寻生命的意义。他四处旅行,问过不同的人,他们给的答案,他都觉得不满意。老师对他说:“身为一个教师,传授知识是我的责任,因为知识是一种推动文明的力量。”那么,种田的农夫,他大字不识,他一样可以让稻米成熟,这不也是他拥有的知识吗?建筑师对他说:“住者有其屋,我建盖的屋子,让别人遮风避雨,得到安稳快乐。”云水的旅人,心无记挂,以天地日月为住所,他们一样恬适自在。忙碌的企业家对他说:“我要不断扩张版图,增加国家的生产力,让跟随我的员工可以过好日子。”你上千员工,超时工作,凌晨回家睡觉,醒来赶着上班。他们的妻儿,已半个月没和他们吃一顿饭,说上十句话。这样的生活,真的叫好日子吗?年轻人思考着,这些成功的人,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光彩明亮,他们忙到连坐下来喝杯咖啡的时间都没有,他们的成功真的是在制造自己以及人类未来的幸福吗?这一天,背着行李的年轻人,为了避雨、过夜,敲开深山一家寺庙的门。“叩叩叩”,年轻人打着有狮子图案的门环。久久,才听到,醇厚的声音应答着:“自己进来吧!”他穿过长廊,进入堂间,洒落水渍,折收伞衣。一位老和尚端坐着,他上前致意。“老和尚,您在山里多久了?”“你指的是,看得到的,还是看不到的时间?”“……”“你看得到的,是你的时间,不是我的时间;看不到的时间,是我的时间,那是时间之外的。”年轻人觉得这个老和尚说的话有几分哲理,也许,他会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老和尚,请您慈悲,告诉我,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很长很久的静默,只有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在他们之间穿梭……“等你找到,铃声是从哪里来的,我就会告诉你,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位年轻人自此留在这座深山的寺院里,在老和尚身边学习,停息妄想之轮,追溯着风与铃歇止的来处。山里红花开了谢了,老和尚与年轻人,在冬日的屋檐下,升起一炉红泥,喝着茶,听着,听着。风是铃,铃是风……刹那间,他读到风扑过大漠时的情境,也看见铃等着风,那颗千古痴心……南国之境的雨势,来得急走得快。天光将尽,廊下的燕群疾飞归巢。雨天,有这么一个故事让人回想着。回庵里的小径上,不知名的小白花正绽放,人生的意义,问问风,问问铃吧! 梦窗国师的偏食 在佛门里,吃饭是大修行,不仅是为填饱肚皮,滋养色身,还是一堂活生生的禅观修炼。粒米菜汤咽下,五味杂陈,你所喜你所厌,那万千念想奔窜,还有麻痹无觉的空白,如果,你能不坠入念海,有个片叶可安身,那么,吃饭这堂默剧的课程,你会慢慢摸索到门路。偏食,是父母对小孩的无奈。因为每个小孩都偏食,而每个人也难免有偏食的习惯。就像在我的童年时代,餐桌上的卤肉、鱼汤总会点燃母女大战,母亲为捍卫孩子的营养,我为争取饮食的自由,于是,推开食物。坚决拒吃的下场,是面壁思过。最爱高丽菜,不论如何煮的高丽菜,我都欢喜。“只吃高丽菜,你是要当菜姑吗?”母亲从强迫到最后终于妥协,于是我整部童年史,都离不开高丽菜的气味。为什么那么爱高丽菜?也许是高丽菜生熟皆可入味,可淡可咸可融入其他菜肴。年纪稍长,逐渐从高丽菜中悟出一些隐微个性,静淡、不喜喧嚣亮彩,努力做好自己。“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这是有德高僧的训勉,常令我惭愧汗颜。到如今,我看到红萝卜,依然敬谢不敏。心想,是谁把红萝卜带到中国的?如果地球上没有红萝卜,不知多美好?坐在斋堂里,对着萝卜丝碎碎念,叹口气:别再作二想,配着汤,快咕噜咕噜下肚吧。某天,读到日本梦窗国师的生活小传,让我对自己那么执爱高丽菜那么厌离红萝卜的心结疏解了不少。据说天龙寺开山祖师梦窗国师讨厌咸菜。于是直到现在,每逢十月三十日大师的忌日,全山的规矩仍是从前一天起就不吃咸菜,这是因为爱戴、崇敬梦窗国师的德行。大正时期,岚山的河畔有幢别墅,是神户川崎家的。时任天龙寺的住持台岳和尚时常被邀去与第一代正藏翁对弈。奇的是,餐桌上从来不上咸菜。一次,他催促道:“川崎先生,给我来点咸菜吧。”正藏翁却说:“咸菜免了吧,我最讨厌咸菜,连那个味儿都受不了。”台岳和尚说:“我们的开山大师也不喜欢咸菜,所以寺里规定,逢他的忌日,不上咸菜。”正藏翁深受感动:“这太感人了。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这是个丢脸的毛病,七代帝师之尊的梦窗国师这么伟大的人物也讨厌咸菜,我觉得放心了。从今天起,我决心做梦窗国师的信徒了。”正藏翁于是成为天龙寺的信徒,并决定在神户建一座天龙寺派的寺院,因梦窗国师讨厌咸菜,这一线的因缘,天龙寺派增添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分院。一位大师率直地表明他的喜恶,不在乎世人对他的非议。世人都难免有其偏执,如晋惠帝性喜甜食到无法自拔,并身患重疾;近代的曼殊大师也是,宁取甜点,不惜伤及脾胃。反观梦窗国师,讨厌咸菜,却始料未及,引度了一位佛教大护法。发现梦窗国师的偏食,并没有减轻我对红萝卜的歉意。从它每次出现,让我如临大敌,到如今,我已能轻松看待:你也不过是红萝卜而已呀。 虚云老和尚与狐狸 现代的生活,科技产品、影歌星的恋爱八卦,是大家茶余饭后,兴致最好的话题,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就是饲养的宠物。宠物这个名词,对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我们是比较陌生的。家里的狗是顾守家门的,等于防盗系统。至于小猫之类,善心人士常给它们留些饭菜,就任它们在路边闲晃。最吸引大家关注的是,横行屋顶上猫群格斗时低吼的英姿。从何时起,流着老虎血液的猫族,依偎在人类脚边撒娇,也许时代在改变,人类对猫狗角色扮演的要求也改变了。街头再也看不到猫狗行走,让人忽然觉得热闹的街景少了些亮点。是什么呢?也许是一种自由甜美的氛围吧。听着主人细数家里宠物的喜怒哀乐、食衣住行的细节,不禁让人疑惑,如果没有宠物,在这个世纪,会不会像青少年没去染发,注定被排外?因为,你和多数人不一样。对于动物,我敬佩它们在物竞天择的环境下,无论如何艰难,都是去面对问题而不是自杀。对于宠物,我只希望,人类把它们视为生命,尽到照顾终老的责任,不是当它们是可爱的活动玩具,病残老丑时就丢弃了事。近日,读到禅门一则轶闻,虚云老和尚与一只白狐的故事。一九三六年春天,虚云老和尚在广州南华寺传授戒坛,戒期即将圆满时,驻防军第十六团团长林国庚来南华寺拜望老和尚。林团长带来了一只狐狸,毛色银白,毛皮光滑,尾巴细长蓬松,长相聪颖可爱。团长向老和尚禀告,这只狐狸有奇特的来历。它最初是猎人在广州白云山捕获的,他的一个朋友赵某将其买下,预定把它杀了当作补品。佣人准备宰杀白狐时,他看到它用哀求的目光望向他,还频频叩首,遂生悲悯之心,令人用笼子将它送到广州动物园中。后来赵某因事被捕入狱,案子久拖不决。赵某的妻子便向一个善于占卜的人询问吉凶。相师告之,应积德行善,可放生、布施。之前囚关白狐而致赵某现在牢狱的果报,应将白狐送往南华寺放生,请有德的高僧度化它。老和尚听了这段经过,便收留了这只白狐,并为它说三皈五戒,再放归后山树林中。每当饥饿时,它会回到寺中觅食。神奇的是它受过三皈五戒后,从此不再食肉,而喜欢以蔬果饱食。寺院的工匠故意玩弄它,用肉屑掺杂在果类食物里给它,白狐觉察出异状,立即把食物吐出来,用前爪反复擦去嘴边残渣,并怒视工匠,蹿出树林,数日不再靠近工人。有位恶性的村民想要捕猎白狐,它迅速爬上一棵大树,面向南华寺不停地哀叫。一个沙弥听到后告诉了老和尚,老和尚便赶到那棵树下。白狐见到老和尚,立刻下树,跳到他的长衫上。白狐从此安居南华寺,自由行动。白狐充满灵性,每当老和尚坐禅时,它就趴在禅床上相伴。和尚坐禅时间过长,它就不时地捋着和尚的胡须嬉戏,示意他该休息了。老和尚睁开眼看看它,要它不要胡闹撒野,小狐就安静地趴下来,不再玩闹了。多年后,白狐不幸被车撞成重伤,和尚知其不治,哀怜它的痛楚,便开示:“这个皮袋,无足留意,汝须放下,忏悔过去宿业。一念之差,堕于异类,复遭恶报,因此痛苦。此是宿业报满,愿汝一心念佛,速得解脱。”聪慧的白狐,连连点头,叫了三声而亡。老和尚为它配备棺木,依照亡僧的标准,葬于南华山后。虚云老和尚身边的白狐,虽堕入狐身,却遇到帮助它脱离生命轮回的贵人,可谓史上最有福报的动物。 鬼在哪里 喜欢禅修,是由于它的简易,在家里的一隅小角,户外的露地水边,等等,你都可以凝神闭目,把身心贯注于呼吸的出入。你贵如皇族,你凡如草民,在禅修的世界,这些一时的假名之相,阻挡不了你踏上寻求真我之路。满腹经纶的德山宣鉴禅师挑着《金刚经青龙疏钞》,意兴风发地要去驳斥南方顿悟禅法为魔说,谁知到了湖南,肚子饿了,要向个老婆子买点心,落得狼狈不堪。“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么你现在要点哪个心?”德山禅师哑口无言,老婆子哈哈大笑而去。德山烧了疏钞,自此潜修用功,明白明心见性,文字只是路标,风景再美丽,都要亲自经历。“师父,您为什么出家?师父,您为什么那么相信佛法?”其实你不出家,也有千百个理由,你不相信佛法,也有你信心因缘未具足的状况,我的如何成为你的?我喝下的茶茗,入喉滋润的甜香,要如何解说,这茶汤的柔致这味道的千变万化?别人的花园怎会缤纷多彩?读了园艺知识,要实地去耕作,芽才会冒,花才会开。那一年我曾亲眼看到大佛转身,但还是要吃饭睡觉。圣境的不可思议不是拿来炫耀的,是佛陀的加持,让我们面对生命的困厄,有更强大的安忍力。“你,成为你心所想的。”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人忘了,自己的心能造地狱也能建设天堂。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个中年丧偶的男子,在太太过世两年后,另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第一年平安度过,第二年,发生了奇怪的事。这个男子天天做梦,梦见死去的太太。他害怕到不敢睡觉,找道士来作法、驱魔都无效,他心里想要做的,太太的鬼魂都会事先知道。“你这个死鬼,我才离开不到三年,你就另娶他人。我和你奋斗那么多年,才有这样的局面,现在她代替我,吃好的穿好的,我不甘心。”太太每天在梦中哭哭闹闹的,他的精神都快崩溃了。他找到一位寺院的禅师,说出他的苦处。“禅师,我那个死去的老婆太厉害了,我明天去哪里,要买什么衣服给新太太,她都会事先知道。害得我连现在的太太也得罪了,要和我离婚。”“你的老婆确实厉害,有个方法可以让她消失,你回家照我的方法做。”那个夜晚,鬼魂又现身了。“你这死没良心的人,我们的结婚纪念日,你也只请我吃一顿饭,现在你要买钻戒给她。”“你什么都知道,好吧。那如果你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就和她离婚。”他抓出口袋里的黄豆,问鬼魂:“我手里有多少颗豆子?”鬼魂霎时消失无踪。他到寺院向禅师道谢。“禅师,我老婆什么都神准,却不知我口袋里的豆子有多少。”“她不知,是因为你也不知豆子的数量。”“为什么我不知,她就不知?”“因为,她就是你呀!”鬼在哪里?鬼永远都住在我们的心里。
  





上一本:真灵位业图校理 下一本:道教与传统文化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茶汤里的觉醒的作者是释满济 ,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