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探微——简帛字词考释与文献新证》是作者范常喜博士十年来在简帛文献和传世文献领域所作研究的论文选粹。于其中,既可以一窥作者考字论词文献对研之细致、严谨,又可以藉此了解简帛大量出土以来的数个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及较为可靠的研究方法。 本书简介: 《简帛探微(简帛字词考释与文献新证)》是由作者范常喜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整合而成,分上中下三编,主要包括对简帛文献中疑难字词的考释及简帛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读两部分内容。简帛字词考释由战国楚简字词考释和汉代简帛字词考释两大部分构成,涉及上博简、信阳简、包山简、九店简、马王堆汉墓简帛等,材料丰富。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读方面,涉及《诗经》、《吕氏春秋》、《仪礼》等典籍的词语新释。上述论文收入本书时,作者均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和补充。 作者简介: 范常喜,1978年11月生于山东省平邑县,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并兼任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文字、出土文献、国际汉语教育史的学习与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2009年,学位论文《郑玄注“古文”新证》荣获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8—2010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五批培养对象。 目录: 上编战国楚简字词考释第一章《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字词考释第一节《从政甲》简3补说第二节《容成氏》简36“治谒”补议第三节《容成氏》与《天子建州》“鹿”字合证第二章《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字词考释第一节《鲍叔牙与隰朋之谏》“诘□”新释第二节《君子为礼》简6“毋钦毋去”述议第三节《三德》劄记四则第四节《三德》简12、20疏释第三章《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字词考释第一节《用曰》简2疏释第二节《用曰》劄记三则第三节《上博六》散劄四则第四章其他楚简字词考释第一节信阳楚简“乐人之器”补释四则第二节《包山楚简》遣册所记“□□”新释第三节九店简《告武夷》补议第四节战国楚祭祷简“蒿之”补议第五节楚简“□”及相关之字述议中编汉代简帛字词考释第一章马王堆简帛字词考释第一节《周易.央卦》“丧”字补说第二节《五十二病方》“身有瘤者”祝由语补疏第三节《十问》剳记三则第二章马王堆简帛古文遗迹与相关字词考释第一节从战国古文释《式法》中的几个字第二节从战国古文续释《式法》中的两个字第三节《式法》所记祝祷仪式字词疏释第四节马王堆简帛古文遗迹述议及相关字词补释第三章汉代木牍字词考释第一节江苏东海县尹湾六号汉墓遣册木牍考释二则第二节安徽天长市纪庄汉墓书牍考释拾遗第四章其他汉简字词考释第一节孔家坡汉简《曰书》答0记四则第二节北京大学藏汉简《周驯》“非爵勿罢”补释第三节香港中文大学藏东汉“序宁祷神简”补释下编古文献新证第一章古文献校释新证第一节《诗经·商颂·长发》“不竞不絿”新证第二节《上博五.三德》与《吕氏春秋·上农》对校一则第二章《仪礼》郑玄注今古文新证第一节《仪礼》形讹古文新证九则第二节《仪礼.士相见礼》“众”、“终”今古文辨第三章古书所见方言词语新证第一节上古齐鲁方言词新证五则第二节上古楚方言名物词新证五则参考文献出土材料简称、全称对照表各章节原发表出处一览後记前言本書由我十年來研讀簡帛文獻的部分論文整合而成,取名爲“簡帛探微——簡帛字詞考釋與文獻新證”,以作爲對個人十年來讀書學習的紀念。“探微”之“微”實爲微細、微小之微,斷非微妙之微也。 總的來説,本書可以算作我博士論文的副産品。2004年7月,我有幸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師從陳偉武教授攻讀古文字學博士學位,此時方才開始大量閲讀簡帛文獻。由於此前接觸的簡帛材料有限,所以讀博期間着實讓陳師費了不少的辛勞。陳師將我的博士論文題目定爲《鄭玄注“古文”新證》,主要還是想讓我藉此機會系統閲讀出土文獻材料及相關研究成果,爲以後的學術研究打下基礎。在陳師的指導和督促下,我最終完成了論文,並在寫作過程中基本實現了老師的初衷。論文寫作過程中需要查閲大量出土文獻材料,尤其是簡帛文獻,然而不少材料在釋讀方面却衆説紛紜,莫衷一是。我在排比衆説、採擇取捨過程中,陸續對簡帛文獻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將部分意見整理發表。 2007年7月博士畢業後,我供職於本校國際漢語學院(現已合併至外國語學院),從事留學生的漢語教學工作。平時教學任務十分繁重,只能擠業餘時間進行讀書寫作。此後,新本書由我十年來研讀簡帛文獻的部分論文整合而成,取名爲“簡帛探微——簡帛字詞考釋與文獻新證”,以作爲對個人十年來讀書學習的紀念。“探微”之“微”實爲微細、微小之微,斷非微妙之微也。 總的來説,本書可以算作我博士論文的副産品。2004年7月,我有幸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師從陳偉武教授攻讀古文字學博士學位,此時方才開始大量閲讀簡帛文獻。由於此前接觸的簡帛材料有限,所以讀博期間着實讓陳師費了不少的辛勞。陳師將我的博士論文題目定爲《鄭玄注“古文”新證》,主要還是想讓我藉此機會系統閲讀出土文獻材料及相關研究成果,爲以後的學術研究打下基礎。在陳師的指導和督促下,我最終完成了論文,並在寫作過程中基本實現了老師的初衷。論文寫作過程中需要查閲大量出土文獻材料,尤其是簡帛文獻,然而不少材料在釋讀方面却衆説紛紜,莫衷一是。我在排比衆説、採擇取捨過程中,陸續對簡帛文獻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將部分意見整理發表。 2007年7月博士畢業後,我供職於本校國際漢語學院(現已合併至外國語學院),從事留學生的漢語教學工作。平時教學任務十分繁重,只能擠業餘時間進行讀書寫作。此後,新的簡牘材料大量出土並且陸續刊佈,而我用於研讀的時間却得不到保障,所以根本無法進行深入研究,只能在走馬觀花中利用這些新材料對以往未能解决的部分老問題進行重新思考,這樣又寫成了一些劄記。 以上兩部分内容構成了本書的上編和中編。簡帛文獻的釋讀離不開對讀、參閲大量的傳世文獻,在對讀過程中,我也對傳世文獻中的一些問題作了力所能及的新證。這些新證構成了本書的下編。 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博士導師陳偉武先生。讀博期間,陳師給予了我良好的學術訓練,教給我做研究的方法和爲人處世的道理,讓我終生受益。畢業留校工作後,陳師對我仍關懷有加,不僅經常幫我修改讀書劄記,而且還對平時的教研工作給予適時的指導。本書的寫作和出版也一直是在陳師的指導和關照下完成的,書中不少内容的初稿都曾經陳師審改。書稿整合完成後,陳師又審閲全稿,並提出了許多修改建議,使我避免了不少錯誤。小書最後得以出版也仰賴陳師的大力推薦,出版前夕陳師又爲小書賜名並題耑,益增榮寵。師恩隆隆,感念一生。 本書寫作過程中,不少内容曾與同門師兄弟陳斯鵬、禤健聰、李明曉、田煒、劉傑、王輝、石小力等切磋討論。有些篇章還曾得到陳劍、劉國勝、郭永秉、周波、程少軒、單育辰等先生的指教和幫助。完稿後陳送文學棣幫我細校一遍,糾正了不少疏漏。特此一併深謝。 此外,還要感謝前期刊載本書部分内容的《文史》、《文獻》、《古文字研究》、《出土文獻研究》、《簡帛》、《中國文字學報》、《考古與文物》、《中國歷史文物》、《孔子研究》、《周易研究》、《東南文化》、《文化遺産》、《中山大學學報》等刊物,也要感謝曾登載本書部分初稿的“簡帛研究網”、“簡帛網”、“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等學術網站。 最後需要坦白的是,本書内容完成時間早晚不一,有些曾單獨發表於紙本刊物,有些則在學術網站首發,整合到本書時雖然基本上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校改和補充,但一定還存在不少疏漏甚至荒謬之處,懇請諸位學界同道和師友不吝賜正。 范常喜 《公羊傳·隱公七年》:“母弟稱弟,母兄稱兄。”何休注:“母弟,同母弟;母兄,同母兄。不言同母言母弟者,若謂不如爲如矣,齊人語也。” “母弟”一詞還見於其他傳世文獻,如《左傳·宣公十七年》:“冬,公弟叔肸卒,公母弟也。凡大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稱弟,皆母弟也。”杜注:“此策書之通例也,庶弟不得稱公弟,而母弟或稱公子。”華學誠先生認爲:“古策書受齊魯文化影響巨大。”這實際上是認爲“母弟”在當時也應當是齊方言詞,通過文化的傳播逐漸影響到了古策書。 《上博二·昔》1:“君子曰:昔者君老。太子朝君,君之母弟是相,太子昃聽。庶叩,叩進。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遜退,前之太子。再三。然後並聽之。太子、母弟……”整理者陳佩芬先生云:《尚書·牧誓》“昬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孔安國傳:“王父,祖之昆弟。母弟,同母弟。”孔穎達疏:“春秋之例,母弟稱弟,凡春秋稱弟皆母弟也。” 關於此篇文獻的性質,有學者認爲是大、小戴《禮記》中《文王世子》片的佚文,是“世子法”的一部分;也有學者認爲此篇可能出於七十子及其後學對闡述《論語》相關內容的記錄。據此推測,此篇竹書很可能源自齊魯,其中“母弟”的說法可能即何休所謂的“齊人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