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爱与公正


作者:保罗·利科     整理日期:2016-06-29 09:30:20

“轻与重”文丛,从神学和政治学方面思考爱与公正的问题!爱与公正是关于世界的两个永恒追求,既涉及到神学和政治学层面,也涵盖日常生活领域,如何实现爱与公正,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难题。
  在《爱与公正》收录的三篇文章中,利科从神学和政治学方面思考爱与公正的问题,并在对爱与公正的反思中对自身进行解释与重构,体现了其哲学思维的主要路线之一:连接文本与行动。
  作者简介:
  作者保罗·利科(PaulRic?ur,1913—2005),20世纪法国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与研究跨越于多个人文学科领域,比如现象学、诠释学、精神分析学、符号学、政治学与伦理学等,主要著作有《意愿与非意愿》、《活的隐喻》、《诠释的冲突》、《从文本到行动》、《时间与叙事》、《自己本身作为一个他者》等等。译者韩梅,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哲学。
  目录:
  译序/1
  编者序/1
  一、《圣经》信仰的语言和文字中介/44
  二、《圣经》中“想象力的统一性”/46
  三、复调的文本:《圣经》/51
  四、表达限度/62
  一、先知的选召/73
  二、“转变为基督的形象”/82
  三、“内在的导师”形象/84
  四、对良知的证明/89
  附录一
  术语译名对照表/110
  人名译名对照表/119
  著述译名对照表/123
  保罗·利科的著述/128译序/1
  编者序/11爱与公正/12《圣经》镜像中的自身/33引言/35
  一、《圣经》信仰的语言和文字中介/44
  二、《圣经》中“想象力的统一性”/46
  三、复调的文本:《圣经》/51
  四、表达限度/623“被委以责任”的自身,噢,我那先知的灵魂!/69
  一、先知的选召/73
  二、“转变为基督的形象”/82
  三、“内在的导师”形象/84
  四、对良知的证明/89
  附录一
  术语译名对照表/110
  人名译名对照表/119
  著述译名对照表/123附录二
  保罗·利科的著述/128前言编者序
  利奥波德·卢卡斯奖是对“在神学、人文科学、历史或哲学领域有杰出著述成果”的学者做出的奖励。利奥波德·卢卡斯出生于1872年,他研究犹太教徒与基督教徒之间的历史关系,并以此而闻名,20世纪初已声誉鹊起。1902年卢卡斯创立“鼓励犹太民族科学发展的协会”,20世纪早期这个组织在犹太知识分子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卢卡斯还在西里西亚格勒高的犹太社区作过将近40年的拉比。1941年应里奥·贝克的邀请,卢卡斯在柏林的犹太科学院教授“《圣经》与历史”方面的课程。1942年,卢卡斯和妻子多萝西被押送到特莱西恩施塔特的集中营,次年去世(后来,多萝西被转移到奥斯维辛,于1944年被害)。
  卢卡斯的儿子弗朗茨·卢卡斯于1972年创立利奥波德·卢卡斯奖,纪念其父诞辰一百周年,并委托图宾根大学新教神学院代为管理。该奖项不只是对利奥波德·卢卡斯这位学者的纪念,还试图唤起知识分子在促进人类和平相处上的责任。
  保罗·利科因其杰出的学术贡献被授予该奖项,他在图宾根领奖时做了题为“爱与公正”的演讲。按照惯例,利科表达了对利奥波德·卢卡斯的品格及其编者序1989年,保罗·利科被授予利奥波德·卢卡斯奖,在领奖时利科作了题为“爱与公正”的演讲,本书的名字由此而来。
  利奥波德·卢卡斯奖是对“在神学、人文科学、历史或哲学领域有杰出著述成果”的学者做出的奖励。利奥波德·卢卡斯出生于1872年,他研究犹太教徒与基督教徒之间的历史关系,并以此而闻名,20世纪初已声誉鹊起。1902年卢卡斯创立“鼓励犹太民族科学发展的协会”,20世纪早期这个组织在犹太知识分子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卢卡斯还在西里西亚格勒高的犹太社区作过将近40年的拉比。1941年应里奥·贝克的邀请,卢卡斯在柏林的犹太科学院教授“《圣经》与历史”方面的课程。1942年,卢卡斯和妻子多萝西被押送到特莱西恩施塔特的集中营,次年去世(后来,多萝西被转移到奥斯维辛,于1944年被害)。
  卢卡斯的儿子弗朗茨·卢卡斯于1972年创立利奥波德·卢卡斯奖,纪念其父诞辰一百周年,并委托图宾根大学新教神学院代为管理。该奖项不只是对利奥波德·卢卡斯这位学者的纪念,还试图唤起知识分子在促进人类和平相处上的责任。
  保罗·利科因其杰出的学术贡献被授予该奖项,他在图宾根领奖时做了题为“爱与公正”的演讲。按照惯例,利科表达了对利奥波德·卢卡斯的品格及其贡献的敬意,这也是弗朗茨·卢卡斯为其父创立该奖项的用意所在。这篇演讲稿最初由奥斯瓦德·贝耶于1990年在德国的摩尔出版社以德法双语的形式出版发行。除了《爱与公正》之外,本书还收录了另外两篇文章,一篇尚未发表,另一篇已有部分发表过。《〈圣经〉镜像中的自身》和《被委以责任的自身》最初是利科1985—1986年在爱丁堡大学所做的“吉福德讲座”中的最后两篇(第九篇和第十篇)。为什么要把这两篇文章和时隔三年之后的《爱与公正》放在一起呢?事实上,在它们之中有一条并不十分明晰但仍有迹可循的线索,德文版的《爱与公正》于1990年面世,而在同一年“吉福德讲座”和《作为他者的自身》也由瑟伊(Seuil)出版社出版发行。1988年到1989年间保罗·利科和瑟伊出版社的编辑弗朗索瓦·瓦勒的信件也证实了这一点。保罗·利科在研究“宗教论述中的经验与语言”时所做的注释也为我们提供了线索。这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文本之间具有共通的思维方向,在此将其全文摘录如下:
  我想解释一下“吉福德讲座”的这两篇文章和《作为他者的自身》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是从我所说的行动本体论的层次上展开的,通过《圣经》以及《圣经》中神的多种形象的运用从而展开的自身的构建,并与行动最基本的能力有关。这就是有能力的人,是被呼召的人、被修复的人。我想我发现了康德在《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提出的“中心直观”,至少我在献给热弗黑神父的一本书中重建了这种中心直观。在康德看来,宗教的目的是要重建由道德主体的责任而来的行动的能力,宗教哲学中的复活问题是与人的基本禀赋有关的,与这里所说的“有能力的人”有关。有能力的自身的这种重构、这种复活,或者说这种再生,与我在《爱与公正》中所颂扬的礼物经济有密切的联系。在书中我提出,“在相互的和对等的公正一直面临陷入困境的危险境地时,爱成为公正的守护者,尽管公正是在利益估算的层次上展开的,即我付出你也要付出”。为了抵抗这种不好的倾向,爱要宣布,我付出是因为你已经对我付出过了。从而我发现了神学和哲学的关联与它们的实践形式有关,即慈悲和公正之间的关联。在上述维度上,就像前文的注释所说,我认为应重新思考神学政治,也就是说神学政治的某种终结,它建立在统帅/从属的单一垂直的关系上,而有着别的定位的政治性神学则不应再作为统帅性的神学,为在公正的制度内共同生活的愿望提供辩护。
  这篇研究出自“吉福德讲座”里的倒数第二篇,并由此引出了我在《巴黎天主教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参照前面的第一个注释),而这两者并未被收录进我最近出版的《作为他者的自身》一书中。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将它们与后来在图宾根发表的文章收录到一起,整理成新书《爱与公正》。所有的研究都将指向对神学政治的反思的总结,与此相对照的则是“对世界去魅”的问题。
  “爱与公正”以及“吉福德讲座”的最后两篇报告的发表实现了保罗·利科的愿望(但没有对神学—政治的反思)。“爱与公正”和“吉福德讲座”的两篇报告在很多方面都为哲学思维的主要路线之一:连接文本与行动,树立起主要的路标。让·路易斯·施莱格尔





上一本:影戏年鉴 下一本:浙江文丛仪顾堂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爱与公正的作者是保罗·利科,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