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是道德哲学。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是道德哲学。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其特征是对他人的关爱。“仁”以孝悌为本,再把对于父母兄弟的挚爱之心推延至他人,从而构建成理想的德治社会。后人把儒家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大学》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对孔子思想规模化、条理化的经典表述,又是贯穿孔子思想的主线。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解读孔子思想,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栾贵川,199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张泽咸先生学习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7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师。多年来,在研究生院和其他大学开设“论语”、“老子”、“孙子兵法”等传统经典解读课程。近年来的主要著作有《论语教程》等,发表了有关历史学、《论语》的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修身之道 一修德之道 1.为什么要修德? 2.怎样修德? 3.君子情怀 4.士人风骨 二为学之道 1.为什么要学习? 2.怎样学习? 三养寿之道 1.为什么要养寿? 2.怎样养寿? 齐家之道 一夫妻之道修身之道 一修德之道 1.为什么要修德? 2.怎样修德? 3.君子情怀 4.士人风骨 二为学之道 1.为什么要学习? 2.怎样学习? 三养寿之道 1.为什么要养寿? 2.怎样养寿? 齐家之道 一夫妻之道 1.夫妻是人伦之首 2.婚姻的缔结与解除 3.孔家接连四代“出妻” 4.孔子对女人的评论 二父子之道 1.父之道 2.子之道 三兄弟之道 1.兄弟怡怡 2.友悌之道 治国之道 一内政之道 1.为君之道 2.为臣之道 3.为邦之道 二外交之道 1.强国御侮 2.和平共处 3.文事武备 4.诗教外交 5.不辱君命 三军旅之道 1.先礼后兵 2.民为兵本 3.强兵立国 4.长期备战 5.兵贵伐谋 四朋友之道 1.择友原则 2.处友原则 3.朋友之道的特点及影响 平天下之道 一孔子的“天下”观念 1.周初诸国政治文化的差异 2.孔子的夷夏之防 3.周游诸国的国家类型 4.“溥天之下”的普遍价值 二孔子意欲居夷浮海 1.两章为一事两记 2.夷、海泛指“化外”之域 3.时间断限为孔子暮年 4.居夷浮海计划无果而终 5.孔子的“活思想” 6.何以决意居夷浮海 7.目的在于以华变夷 三余论 后记前言前言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学,是“内圣外王”之学。他对“仁”的阐发内容丰富而体系完整,简言之,“仁”即“爱人”,含“忠”、“恕”两个方面,分别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他的“仁”道又称“忠恕之道”。践行“仁”,就要通过“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修齐治平”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孔子的思想。 孔子讲得最多的是“修己”(亦即“修身”),其目标指向却是“室”、“家”、“邦(国)”、“天下&前言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学,是“内圣外王”之学。他对“仁”的阐发内容丰富而体系完整,简言之,“仁”即“爱人”,含“忠”、“恕”两个方面,分别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他的“仁”道又称“忠恕之道”。践行“仁”,就要通过“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修齐治平”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孔子的思想。 孔子讲得最多的是“修己”(亦即“修身”),其目标指向却是“室”、“家”、“邦(国)”、“天下”(或“四海之内”)。首先出现在《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对孔子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他王道政治思想的基本架构。 在其“修齐治平”中,“修身”最为重要,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修身”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品格修养(即修德)、知识积累(即学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才干)等在知识积累亦即“为学”中,还包括“礼”。《论语·雍也篇》记:“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子罕篇》记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前者为“质”,后两者为“文”,这三个方面都做好了,就“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了。完成了“修身”方可称作“君子”,而只有“君子”才堪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由此可知,“修身”就是做人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做事之道。 一关于“室”、“家”、“邦(国)”、“天下” “天下”一词源自“溥天之下”,是指天子“四海之内”的所有区域,也可以说它是没有边界的,如《尚书·大禹谟》所记“文命敷于四海”、《诗经·小雅》所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邦)”为诸侯国;“家”本指诸侯国内卿大夫的采邑(即封地),到了春秋时期,西周确立的宗法制度被废弃以后,逐渐演变为以夫妻为主体包括其他成员的家庭,有时也指由若干家庭组成的家族,这就混同于指代士或庶民家庭的“室”。 有关两周时期的“国(邦)”、“家”、“室”,清代学者崔述有详细的辨析,其云: 天子,有天下者也。诸侯则以“国”称;卿大夫则以“家”称;士庶人则以“室”称。故曰“十室之邑”、“百室之邑”、“千室之邑”,皆称士庶人者也。曰“三家者以《雍》彻”、“三家未睦”、“因其十家九县”,皆称卿大夫者也……然下不得兼上,上得以兼下。故天子亦称国……亦称家……诸侯亦称“家”,《传》所谓“公家之利,知无不为”是也;亦称“室”,《传》所谓“三分公室”、“四分公室”是也。卿大夫亦称“室”,《传》所谓“三室如一”、“杀高厚于洒蓝而兼其室”是也。 由于士、庶人没有封地,其居处称作“室”;卿大夫的采邑称作“家”,诸侯的封国称作“国(邦)”,广袤无疆的“诸夏”甚至连同“夷狄”,便是天子的“天下”。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主张君子先治自身,后治家、国(邦),最终达到治“天下”的目标,这样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层层递进,次第分明。 二《大学》、《中庸》与孔子的关系 《大学》和《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理学家朱熹把这两篇抽出,连同《论语》、《孟子》两书编辑在一起,称作“四书”,并为之作注,这就是现今通行本《四书章句集注》。 关于《大学》成书年代的问题,学界曾有不同的意见。自近代以来,学者大都认为,《大学》的成书应在秦汉之际,甚至晚至汉武帝以后。近年来,梁涛对《大学》的成书及文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认为《大学》出自曾子及其弟子之手,这是令人信服的结论。在《大学章句》里,朱熹还把《大学》的正文分作经、传两部分。他认为,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则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梁涛认为,朱熹的这种划分方法并不能成立。 不过,朱熹在其《大学章句》里征引程颐的话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这就交代得十分清晰了——《大学》一书(篇),乃记述孔子思想的书,它直接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而《大学》的核心内容正是“修齐治平”。 在《中庸》中,有多处文字语义颇为接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 鲁哀公问政,子曰:“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对此,朱熹解释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固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故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欲尽亲亲之仁,必由尊贤之义,故又当知人。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皆天理也,故又当知天。” 《中庸》还记载孔子说: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这里的“诚身”,含义近于“修身”;“顺乎亲”含义近于“齐家”;“信乎朋友”、“获乎上”、“治民”含义近于“治国”;“治国”的类推和延伸,亦即“平天下”。这样,每一项都以前一项为条件,由“诚身”到“治民”层层向外推延,由此可见,《中庸》和《大学》的思想实质基本一致。其大体思路仍然是“修齐治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庸》的作者正是孔子的嫡孙子思。这对于判断《大学》的成书年代,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参照。 总之,《大学》、《中庸》是与孔子思想最为接近的儒学典籍,两书与《论语》一样,都是研究孔子思想最为可靠的材料。 《大学》的篇幅很短,但是,因为它对儒学空前的条理化、规模化的表述,从而成为儒学的纲领。朱熹认为,《大学》是理解经学的必由之路。《大学》的核心内容是阐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它认为,只有通过“修身”,亦即学习等方法锻炼提高自己,才有可能把家、国、天下的事情做好。其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然后知至,知至然后意诚,意诚然后心正,心正然后身修,身修然后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 要想有所作为,最为基础的功夫是“修身”,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因为“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礼记正义》注引郑玄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郑玄是说,所谓“大学”,讲的是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可以达到为政的要求及目标。这和孔子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讲的都是先学后仕。 在《论语》里,并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严整地表述的章节,但是,也有论述对这一思想表露无遗。与《大学》“修齐治平”最为相符的是《论语·宪问篇》中“子路问君子章”,其记: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在孔子看来,通过认真“修己”,完善、提高自身修养而成就的“君子”,对于国家、天下负有“安人”、“安百姓”的重大使命。而“安百姓”的大业,即使像尧舜这样圣明的帝王也没有能够圆满完成,但它仍然是志士仁人的奋斗目标。 此外,《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说:“苟其身正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篇还记载他的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颜渊篇》也记载孔子对季康子说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泰伯篇》亦记载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孔子是说,当政者对待亲人怀有深厚的感情,民众就会兴起仁德的观念;当政者不遗弃老朋友,民众就不会冷漠无情。这都表明当政者“修己”的必要性。 另据《礼记·乐记》记载,子夏在对魏文侯谈论古代音乐的功用时说,音乐结束后,“君子于是语,于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他的大意是说,乐曲演奏终了,君子们在谈论,称道古代事迹,有助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乐所激发出的效果。子夏是孔子的亲炙弟子,他如此表述,也为孔子“修齐治平”思想提供了更加直接而有力的佐证。 此外,《孝经》也记载,孔子对曾子讲述古代帝王以孝道“治天下”、“治国”、“治家”,并以三者并列。 如此看来,《大学》、《中庸》直接源自孔子的思想是没有疑问的。“修齐治平”这条主线,贯穿了孔子的思想。以这个视角、线索再来分析理解孔子的思想,或许更加清晰,也更加准确。 三孔子“修齐治平”思想的来源及影响 孔子的“修齐治平”思想从哪里来?不少学者认为,孔子直接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认为老子思想是唯一的源头。《道德经》第54章记: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在《道德经》中,“修”的内容虽然是“无为”之道,但是,老子强调了“修身”对于治理社会、国家和天下的重要性。庄子同样也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但他更加“重生”、重归隐,他说:“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庄子这句话是说,道的精华可以用来修治身心,它的残余部分用来治理国家,它的渣滓用以治理天下。 老子是孔子之师,《吕氏春秋·当染》明确记载:“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老子是对孔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这还可从其他文献中得到印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一段材料真实地反映出孔子在见老子以后,其内心深处所产生的巨大触动,其记: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卷47《孔子世家》还记载老子对孔子的谆谆告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老子的这些忠告,对孔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论语》一书中多处反映出这一点。如,他一再告诫其弟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怨远矣”,强调“修己”,认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还记载,“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也。’”这都是为了避免“好议人”、“发人之恶”所带来的祸患,孔子强调了“修己”的重要性。《论语·述而篇》还记,“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吾与尔有是夫!’”孔子曾喟叹“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可以看出,孔子的这些思想,都与老子的告诫不无关系。此外,《礼记·坊记》也记载:“子曰:‘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又记:“子曰:‘善则称亲,过则称己,则民作孝。’”可见在“忠”、“孝”、“仁”、“礼”的观念上,孔子与老子都是十分相近的。 《韩诗外传》卷9记载,孔子偕子路、子贡、颜回游于戎山,令各言其志。三弟子壮怀激烈,各自表示有志于在军事、外交和内政上大有作为,孔子分别称道他们“勇士哉”、“辩士哉”、“大士哉”。然后,孔子动情地援引了一大段老子的话,颇具意味,他说: 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智若诎,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条材料弥足珍贵,它表明了孔子直接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而这类材料,在《论语》及其他儒家典籍中并没有记载。 笔者不大赞同有的学者提出的先期儒家“道家化”的说法,尽管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所谓的“儒家”,实自孔子创始,它本来就是在“道家”的根本上生长出的一棵新芽,仅此而已。 老子的思想,正是周代社会的主流思想。《论语》中记述了不少人物的言论与孔子的“儒家”思想迥异,而这些人,正是老派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是没有出仕或是已经“致仕”的“隐者”。据《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太祖后稷庙堂右阶之前,金人背铭文: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 仔细审视这段文字,不难发现,老子《道德经》不啻为它的翻版。东周太庙里金人身上镌有如此铭文,足以表明,“道家”的这种思想,正是西周东周时期社会的主流思想。 《荀子·宥坐篇》还记载了孔子偕弟子游览鲁桓公庙的一则故事,其记: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孔子的这段话与《老子》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以及前引金人背铭“执雌持下”的含义竟如此地毫无二致! 笔者认为,除了老子,还有其他思想家对孔子同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这里的所谓“严事”,亦即崇敬、信奉之意。在孔子所最为敬仰的这六个人中,老子位居第一,并且,老子、蘧伯玉、老莱子、孟公绰四人全都是“道家”人物! 据《史记》卷47《孔子世家》载,孔子拜别老子以后,学问精进,影响日增,其记:“孔子自周反鲁,弟子稍益进焉。”孔子所“严事”的这几位人物,全是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们对孔子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前引《孔子家语》记,太祖后稷庙堂前金人“三缄其口”,孔子也要求其弟子慎言,他解释说,多言会招致人的怨恨。《论语》记载:“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评价道,冉雍具备了仁德,可惜他没有口才。孔子说,何必要有口才呢?喋喋不休地和人争辩,常常招人讨厌。我不知道冉雍是否具备仁德,可是,何必要有口才呢? 孔子的思想既是多元的,也是多源的。《孟子·万章下》记载了孟子对孔子思想总括性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孔子学识渊博,如同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孟子赞誉孔子全面继承了自古以来圣贤的思想精华,而自成一家之言。他认为,孔子的“儒家”学说,实是“集大成”的思想。 孔子对周代文化一往情深,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以,他以继承、重建周文王、周公的事业为职志。《论语·阳货篇》记载孔子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甚至在卫国匡地被围困时,孔子仍然坚信自己定会受到“天”的护佑,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但是,必须看到孔子绝不是仅限于信奉周代文化,他崇信的是先代所有的思想文化。《中庸》明确记载:“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也自述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又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还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古”,指的是崇信和挚爱古代文化。《论语·卫灵公篇》记载:“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念念不忘自己是“殷人”,临终前希望弟子依照殷代的礼仪来安葬自己。《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饰棺墙,置翣设披,周也。设崇,殷也。绸练设旐,夏也。”孔安国解释说:“孔子之葬,公西赤以饰棺荣夫子,故为盛礼,备三王之法,以彰明志职焉。”孔安国的理解是,采用夏、商、周“三王之法”进行安葬,正符合孔子的“志职”。 此外,孔子相信天命,《论语·尧曰篇》记载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他深信人有德即可得到上天的辅佑。孔子重德的思想,仍然可以从先代文献中找到源头。伪《古文尚书·蔡仲之命》记载周公告诫蔡仲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足见孔子的这种观念渊源有自。 孔子的“修齐治平”思想,与《尚书·皋陶谟》所记禹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实是同一含义。最为直观的资料,则出自《论语》本身,《为政篇》记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为政”并不仅仅限于直接参与政治,把《书》(《尚书》)中所说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影响到政治中去,也就等同于“为政”。换句话说,所谓的“为政”,也不过是把孝悌这种“仁”的观念作用于社会政治生活中去,这正是“修齐治平”的路径。 孔子的“修齐治平”思想,实是以家族为本位的人格理想及社会政治理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孟子·离娄上》记载:“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尽心下》又说:“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荀子·君道》亦记:“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则景正。’”这表明,孟子、荀子同样明确地把身、家、国、天下联系在了一起。在孔子那里,“修”、“齐”、“治”、“平”四者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孟子、荀子两人之间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孟子侧重继承了孔子的理想的“内圣”(修身)一面,荀子则侧重继承了孔子的现实的“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一面。儒家的这两大支系分别影响中国古代思想政治长达两千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