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本书是百色学院民族文化研究丛书的一种。书中收录了谚语11000多条,按现代壮文、古俗字和汉语三语对照,按照第一句(现代壮文)的首字母的排列顺序来编排,既使读者对壮语谚语有了一定的了解,又便于读者进行查阅 作者简介: 周艳鲜,百色学院教授,广西民族文化与译介研究基地兼职研究人员。担任主编并出版了多部专著如《多元视角下的壮族民歌研究》《同根生的民族》等,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覃丹,百色学院副教授,广西民族文化与译介研究基地兼职研究人员。前言《中国壮族谚语》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的衍生成果。我们开展本课题的初衷,是以壮、泰语谚语为研究对象,明确谚语涵义及其研究范畴《中国壮族谚语》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的衍生成果。我们开展本课题的初衷,是以壮、泰语谚语为研究对象,明确谚语涵义及其研究范畴,进行语料样本研究和现状调查研究,借助概念隐喻理论、架构理论等认知理论对收集的壮语和泰语谚语进行分类和对比分析,运用语言学、文学、美学、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对壮、泰语谚语的音、意、形美和语言、文化两个属性及其因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撰写文章和研究报告。但是,在对壮泰谚语的收集、整理和对比分析过程中,当我们打开壮族谚语这个宝藏,我们发现自己欲罢不能了。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民间流传着如此丰富的谚语,其内容包罗万象、语言特征显著、民族特色浓郁、文化内涵丰富,它承载了我们壮族一定的历史与文化,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已经成为我们壮族的一种文化烙印、一个民族的符号!我们不禁感慨,壮族谚语的研究课题,岂止是几篇文章或研究报告可以讲的完、道得清呢?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构成与标志的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识别工作的主要依据。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壮语,按照我国语言学家的分类,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各地壮语的语法结构基本相同,即主语——谓语——宾语——补语,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等三个部分组成。声母比较简单,韵母则比较复杂,词汇的单音节词占多数。而壮语谚语在民间的保存与传播,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口头传承方式,以壮族古壮字来记录,反复出现于壮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经文等多种民间抄本并世代相传下来。在没有拼音壮文出现之前,壮族没有统一的文字。然而,没有统一规范的文字不等于没有文字。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为了便于记事和进行交流,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这种刻划符号开始出现对物象轮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发展的趋势,它比结绳记事前进了一步。后来随着中原文化在壮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壮族先民又吸取并仿造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创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这就是史籍所称的“土俗字”,又叫“方块土俗字”或“方块壮字”,现在统称为壮族古壮字。这种文字有的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标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常用的类似象形字。壮族的古壮字始于商,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存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壮族的许多传统长诗、神话故事、谚语等藉此得以保存。这种经久不绝却难成统一规范的文字,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壮族古壮字的特点是与壮族的语言相一致、能够准确地表达壮语的读音和字义,所以历来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展现了古老而丰富的壮族传统文化风貌。统一规范的壮族文字是拼音壮文,以拉丁字母为字母,以壮族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的壮语语音为标准音。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通过了壮文方案,并批准在壮族地区试点推行,至此,壮族人民有了合法的统一的文字。但上个世纪50年代老拼音壮文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并掺杂斯拉夫字母以及自创字母,80年代后壮文全部采取26个拉丁字母形式。《中国壮族谚语》采用了拼音壮文、壮族古壮字与汉字三种体例对照合编成书,保留壮族古壮字对于保持壮族谚语的原生性,很有必要,而统一规范的标注拼音壮文有利于壮族谚语的广泛使用与传播。一项国家的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将我们带入了壮泰民族谚语的殿堂,让我们在过往的民间文化中注意到了谚语,而当我们把定力集中到谚语之后,无不为壮泰人民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一代代的口耳相传而保留下来的巨大的谚语宝藏而感动!这些谚语是“人们以隐喻手法,采用固定、便于记忆的结构来反映智慧、真理、道德与传统观念,被代代相传下来的短小精炼而众所周知的语句”,它们承载着一定的历史与文化,记录了人们在劳动、生产、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与真知哲理,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是历经沧桑而又生生不息的文化活态生命的体现!兴奋之余,一种求知若渴之心情驱使着我们不断地收集各个领域、不同地域的壮族谚语,并一一进行归纳分类,基于不停歇的积累,终于有了出版《中国壮族谚语》的想法。首先,《中国壮族谚语》是壮泰谚语比较研究的重要语料之一。“壮泰同源”在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少学者提出,中国的壮族和泰国的泰族是“同根生的民族”。但是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壮族并不是原生的独立民族,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将生活在岭南及云贵地区习俗相近的僮人、侬人、依人、岱人等组合而成的一个民族。我们认为,从谚语的角度来探究壮泰民族历史文化渊源关系,或许能找到一些证据或者答案。其次,《中国壮语谚语》是壮族口头传统文化研究的资料宝库。壮语谚语是壮族口传文学的重要形式,本书将为开展相关领域研究的人们提供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壮语谚语》是壮族原生态语言的集成,随着普通话在壮族地区的普及与强力推广,壮语越来越成为孤岛的今天,我们以这样的形式来保存与传播濒临消失的壮族谚语,意义十分重大。“一根木头难架房”,“一块石头难起灶”。在壮族谚语收集过程中,课题组得到了很多支持与帮助,我们十分感谢韦体吉先生、覃建珍先生、潘润环先生等无私地提供了他们花费了多年的时间与精力,收集、整理、抄录的壮族谚语抄本,感谢武宣县、靖西县、武鸣县、田林县等有关部门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壮语谚语集油印本,特别感谢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韦苏文先生、广西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任韦如柱先生、平果县调研员农敏坚先生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指导并参与课题组的壮族谚语整理工作,为课题组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语料,使得这本《中国壮族谚语》更加丰富、更加详实、更加全面,更有代表性。特别是韦苏文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中国谚语集成(广西卷)、(广东卷)、(云南卷)、(贵州卷)、(湖南卷)》等五大卷的电子版本,在此特向韦苏文先生表示感谢与敬意!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严肃严格、认真细致,保持严谨的学风,但是由于语言水平、谚语知识、民俗知识等各方面有限,加上壮语方言的多样性、古壮字系统目前尚未得到统一等原因,本谚语集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例如,汉语翻译质量有待于提高,注释不够准确,壮文拼写按照某一方言的习惯,在用词、读音和意思上可能会引起读者不理解,古壮字不能完全统一,等等。此外,在我们做田野、收集壮族谚语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能够保存下来的谚语资料比较缺乏,我们很痛心地发现当地那些熟识谚语的老人大多已经去世,很多壮族人已经说不出几句壮语谚语,我们也很遗憾地感受到,有一些地方相关部门不重视民间谚语的收集与保护,在当地文化馆、图书馆已经找不到任何谚语的相关资料。这些问题,导致了我们收集到的谚语并未能囊括所有壮族地区,散落在民间的一些宝贵的壮族谚语仍未能被挖掘出来。为此,编者想通过这本谚语汇编表达一个愿望,期待将来有更多人热爱、关心、关注壮族谚语,希望更多的人们加入到壮族谚语的收集、整理、保护、研究的队伍中,让我们的壮族谚语真正走向世界!“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炼的话是谚语”。这是壮族谚语宝库中的一泓纯正泉水。我们为壮族谚语的博大精深而感到自豪,为壮族谚语能够通过这本《中国壮族谚语》的出版得以保存与传播而感到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