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易学今昔


作者:余敦康     整理日期:2016-06-19 07:51:09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本书简介: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易学大家余敦康先生关于易学的历史文化与易学的现代价值的入门性读物。
  《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功能,《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周易》与中国政治文化、伦理思想的关系,这些易学中的根本性问题唯有在本书作者这样的大家处理起来才举重若轻。
  书中关于易学对于今天每一个现代人的生活智慧、易学的管理思想的精到讨论,也使易学本身的日用性得以道破;书中对易学史的脉络以及现代中国哲学家对易道的探索的梳理,则凸显了历史的厚重与延续。
  作者简介:
  余敦康,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内圣外王的贯通》、《中国哲学史论集》、《魏晋玄学史》、《宗教?哲学?伦理》等。
  目录:
  一《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先秦文化的发展与《周易》的形成
  三《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
  ——一个儒道互补的新型世界观
  四《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功能
  ——一个立足于和谐的操作系统
  五《周易》与中国政治文化
  目录:
  一《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先秦文化的发展与《周易》的形成
  三《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
  ——一个儒道互补的新型世界观
  四《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功能
  ——一个立足于和谐的操作系统
  五《周易》与中国政治文化
  (一)《易》为拨乱反正之书
  (二)论政治得失和治民之道
  (三)论治乱兴衰的规律
  六《周易》与中国伦理思想
  (一)《易》为性命之书
  (二)易学与社会伦理规范
  (三)易学与道德基本原则
  (四)易学中的人性论
  (五)易学中的义利、理欲之辨
  (六)易学与道德修养
  七漫谈《周易》的智慧
  八《周易》的太和思想
  九易学中的管理思想
  (一)《易》为管理之书
  (二)管理的最高目标
  (三)管理的操作原则
  (四)易学与现代经营管理
  十汉代易学
  十一魏晋易学
  十二宋代伊川易学的形成及发展
  (一)伊川易学的形成
  (二)伊川易学的核心思想
  (三)朱熹对伊川易学的发展
  (四)伊川易学的现代意义
  十三回到轴心时代
  ——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三先生关于易道的
  探索
  十四帛书《系辞》“易有大恒”的文化意蕴
  十五中国智慧在《周易》《周易》智慧在和谐
  (一)《周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二)《周易》的智慧在于“和谐”
  (三)“和谐”与阴阳
  (四)《易》为群经之首
  附录一《周易的自然哲学基础》序
  附录二《秦汉易学思想研究》序
  附录三《象数易学发展史》序
  附录四《现代易学与决策学》序
  附录五《周易现代解读》前言
  (一)《周易》的性质
  (二)《周易》的核心思想
  (三)《周易》的基本知识
  前言序言评论一《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周易》这部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者普遍承认这是无可置疑的历史事实。但是,怎样来解释这个事实,如何评估《周易》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就主要倾向而言,有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其中所蕴含的巫术文化智慧就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因而应从卜筮的角度来解释。第二种看法认为,虽然《周易》由卜筮演变而来,但它的宝贵之处不在卜筮,而在于卜筮里蕴含着的哲学内容,卜筮不过是它死的躯壳,哲学才是它的本质,因而应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第三种看法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天文历法的书,也就是一部科学著作,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不仅对古代的科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相吻合,因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第四种看法认为,《周易》是一部史学著作,其中保存了多方面的古代珍贵史料,特别是反映了殷周之际的历史变革,因而应从史学的角度来解释。
  可以看出,研究者对《周易》的性质问题持有什么样的看法,便会选择相对应的解释角度。为了对《周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说明,首先必须讨论一下这部书的性质问题。
  应该承认,以上四种看法都能在《周易》原文以及后人的论述中找到各自的根据,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可以立一家之言。实际上,《周易》作为中外历史上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性质十分复杂,巫术、哲学、科学、史学这几个层面的性质均有体现,也从这些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影响。如果我们尊重历史事实,按照历史演变的顺序把这些复杂的性质整合在一起,分清它们的主次本末,区别它们的正传与别传,从文化精神的生成角度来解释,而不是各执一端,以偏概全,那么我们就可以使以上四种彼此分歧的看法达成某种共识,从而较为全面地把握《周易》的性质,更好地探索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了。
  归根到底,《周易》的复杂性质是由它自身复杂的历史所造成的。按照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的过程是“人更三圣(或四圣),世历三古”,即上古伏羲氏画八卦;中古周文王重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周公作爻辞;下古孔子作十翼以解经。现代多数学者认为,尽管“人更四圣”未必实有其人,“世历三古”却是大体上符合实际的。这就是承认,《周易》的成书是一个历时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既然如此,它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分别受到上古、中古和下古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的影响,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而它的性质也就会变得十分复杂,不可能保持纯粹单一了。
  据考古发掘,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了。《周易》的发生史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也即相当于传说中的伏羲时期。当时尚未发明文字,人类的思维水平极为低下,所掌握的知识也很贫乏,不可能从哲学的高度去理解世界,连至上神的观念也没有产生,而是普遍奉行着一种原始的巫教。龟卜、筮占以及其他一些古老的占卜形式,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由于筮占的特点是根据蓍草排列所显示的数与形的变化来预测吉凶,所以与其他的占卜形式相比,具有一种潜在的优越性——可以通过无数次的排列,逐渐把数与形的变化推演成一个整齐有序而又稳定规范的符号体系。《周易》中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组成的符号体系,反映了这个时期受原始思维支配的巫术文化特色。如果说这套符号体系蕴含着某种智慧,至多也只能肯定其中蕴含着一种神人交感的观念,表现了人类试图掌握客观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努力,除此以外,不会再有什么更高深的意义,因为处于蒙昧状态的原始人是不可能贡献高深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的。
  大约于殷周之际编纂成书的《易经》,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文化特色与思维水平,实际上则是继承了原始的巫术文化传统,并把它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拿《易经》与原始的筮占相比,最显著的差别就是,除了那套并无高深意义的抽象的卦爻符号以外,《易经》又增加了一套由卦辞和爻辞所组成的文字表意系统,其卦爻符号是继承了原始的筮占而来的,其文字表意系统则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虽然这套文字表意系统的素材不过是一些筮占的记录,但是其经过一番整理分类、加工改造的工作,提炼成为卦辞和爻辞而系于卦爻符号之下,就具备了多方面的功能,容纳了更大量的信息,启迪了更丰富的思路,而原始筮占的意义和性质也就从此开始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上一本:中体西用:张之洞说儒 下一本:以礼传文:柳诒徵说儒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易学今昔的作者是余敦康,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