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


作者:卜松山     整理日期:2016-06-01 10:50:31

为什么中国人在我们面前总显得如此彬彬有礼,其背后隐藏着什么?他们是否真的如常言所说崇尚“和为贵”?如果想与中国人开展商务合作,则我们必须要注意些什么——例如在接受邀请中我们该采取怎样的行为方式?本书原是德国知名汉学家卜松山为德语区读者撰写的一本中国文化导入读本,在德文图书市场备受读者关注,作者应邀多次修订并再版。在本书中,作者立足传统与现代,揭示了中德民众看待对方国家的不同,重点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体系(包括语言、文字及哲学思想史)、国情地貌、历史(主要是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及现代政治状况等。
  作者简介:
  /210
  译者简介/211前言译者的话
  德国知名汉学家卜松山(Karl-HeinzPohl)教授的这本《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专著,原是为德语区读者撰写的一本中国文化入门级读本,中文读者初读起来可能感觉浅显,但由一位对中国颇有好感的欧洲人士来书写中国,古老的东方智慧如茗茶清香般间或溢出,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情趣。该书在德文图书市场受到读者异乎寻常的关注,作者收到大量反馈,并一再增订出版。
  跨文化对话(interkulturellerDialog)已然成为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可或缺的主题,亦为卜松山教授的研究重点之一。卜先生浸染汉学、文化、哲学界近四十年,在本书中诠释中国问题的“跨文化视阈”(interkulturellerHorizont)独到——身处西方而凝眸东亚,经由传统而剖析当今,出入哲学而品评生活。下列行文将对卜松山先生的“跨文化视阈”进行简单梳理。
  “他者”与“换位”译者的话
   
  德国知名汉学家卜松山(Karl-HeinzPohl)教授的这本《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专著,原是为德语区读者撰写的一本中国文化入门级读本,中文读者初读起来可能感觉浅显,但由一位对中国颇有好感的欧洲人士来书写中国,古老的东方智慧如茗茶清香般间或溢出,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情趣。该书在德文图书市场受到读者异乎寻常的关注,作者收到大量反馈,并一再增订出版。
  跨文化对话(interkulturellerDialog)已然成为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可或缺的主题,亦为卜松山教授的研究重点之一。卜先生浸染汉学、文化、哲学界近四十年,在本书中诠释中国问题的“跨文化视阈”(interkulturellerHorizont)独到——身处西方而凝眸东亚,经由传统而剖析当今,出入哲学而品评生活。下列行文将对卜松山先生的“跨文化视阈”进行简单梳理。
  “他者”与“换位”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西方人,却为自己取了个地道的中文名字——“卜松山”,还颇有几分道家意蕴。卜先生身居德国西南边陲古城特里尔,胸中却有一番“天下”丘壑。仅有十万居民的古城特里尔与中国的渊源始于马克思。几个颇有意思的巧合是:卜松山(Karl-HeinzPohl)与马克思(KarlMarx)拥有相同的德文名字“卡尔”(Karl),两人出生地也相距不远,且均与当今中国关系密切,不过马克思以“主义”风行于神州,卜先生以“汉学”闻达于业界。
  卜先生的“跨文化视阈”,理应是在后现代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横跨西东文化、经过长期观察与思考而渐次形成,并逐步奠定其作为一代汉学及跨文化学者治学所力求掌握的方法与气度,用法国著名学者于连(Fran?oisJullien)的话说就是“换位思考”(OrtswechseldesDenkens)(参见第一章:文化),落实到中国道家先哲庄子那里就是摆脱“井蛙之见”的一种相对性。
  站在跨文化“彼岸”,卜先生用相对客观而冷静的笔触来叙述涉及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今世界的一些重要关联,比如中西(主要是德国)媒体上有关“他者形象”(Fremdbild)的构建倾向及其深层根源,在西东文化邂逅中由于民族性格及文化视阈差异所带来的理解或误解等。因此,具备一种“跨文化”的“移情能力”(Einfühlungsverm?gen)[富布赖特(J.W.Fulbright)语]不仅成为跨文化学者,也成为跨文化精英努力追寻的方向。
  如果以“跨文化视阈”来解读,则中西(主要是中德)双方文化、历史、哲学宗教背景等差异导致了“他者形象”的错位。具体到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一部欧洲五百年来跌宕起伏的中国形象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形象被再三误读的历史。自马可·波罗的“契丹之国”以降,到中世纪的“礼仪之争”、20世纪初前后的“黄祸”(gelbeGefahr)以至近年的“黄色间谍”(gelbeSpione),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几乎都是片面或失真的。在跨文化学者卜松山眼里,这是“基于一种肤浅的认知”,归根结底是自基督文明诞生以来逐渐占据上风的“欧洲中心主义”价值观与文化优越感所导致,因此,现在到了结束“欧洲文化独角戏”而进行“跨文化对话”的时候。
  传统至现代
  中国传统价值观对现代中国甚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既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有其哲学与伦理的内在逻辑。经由卜先生的“跨文化视阈”,中国传统也就穿越时空与现代展开了对话。
  在经卜先生提炼的中国“主流传统”(参见第四章:价值体系:“主流传统”)(如阴阳、五行思想、儒道佛)谱系里,尤以儒家与道家传统价值散发出持久魅力。其对中国政治、文化、社会及个人的决定性影响自始至终未曾消减(仅在“五四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干扰),比如“内圣外王”的典范作用,“义优先于利”、“社会优先于个人”、“责任重于自由”等价值观,“天人合一”、“和谐社会”理念以及勤劳、节俭、忍耐等儒家派生道德贯穿中国社会文化始终。“无为”、“自然”、“自由”,以及“相对性”、“看淡生死”等道家理念,与儒、禅学说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卜先生视阈下的该传统揭示了两千年来中国思想文化源源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复与更新、在王朝更替进程中扮演起关键性的文化传承角色,并对现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向度与行为塑造产生了持久影响。
  儒家价值学说在现代中国及当今世界的“普世性”意义,被卜先生赋予了一种重大的后现代特征:后儒家价值之于后基督价值。以马克斯·韦伯的“目的理性”来看,儒家伦理可媲美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述基督教的积极社会功能。儒家价值对现代世界的贡献,不仅有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过去辉煌与中国当代的经济活力得以印证,更一度越过亚洲疆域而对逐渐式微(比如二战后)的西方价值起到“镜鉴”甚至“拯救”作用。在20世纪20年代以及60~70年代的欧洲,主张“入世”的儒家曾一度被主张“出世”的道家所取代,主要是受到经由美国传入欧洲的中国气功、道宗、禅宗的影响。在21世纪,儒家似乎在中国全面“复兴”,孔子甚至有了完全“成圣”的可能。
  哲学之于生活
  德国人与中国人在哲学理性、日常生活及礼仪习俗规则方面尽管表现迥然不同,却也不乏相通之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西双方均认可的处世“黄金定律”,康德“心中的道德律”与儒家的“修身养性”及“内圣”理念似乎也能找到某种对接点,而“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中国思维具备走向世界的潜力,并逐渐获得更为广泛的响应。
  在日常行为举止方面,卜松山先生通过截取一些情趣盎然的生活片段或场景,对普通中国人礼仪习俗与日常举止行为(如等级、客套、面子、关系文化)(参见第五章:社会与个人,第六章: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跨文化”品评并予以积极理解,当然也不忘提及其消极作用(如好面子与关系文化的负面影响);在论及《孙子兵法》在现代商战的运用及对中德双方商务谈判技巧策略的描绘方面,有不少惟妙惟肖之处,同时也指出其在跨文化方面的“理解也是误解”所在。
  毋庸置疑,这本颇有韵味的跨文化读物不仅为德语区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向遥远东方古国的大门,也值得万千中文读者将其视作一册中国哲学传统删节本闲来品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书的中文版本,或许能为中国的海外汉学研究者或爱好者拓宽“另一视阈”提供些许借鉴,也或许能为在当今快速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普通中文读者对深受影响却疏于察觉的自身传统文化进行梳理与佐证提供一种可能。毕竟传统哲学及宗教文化与每一位现代人的精神指向或多或少有关,也与作为个体的自我“修身”与教育息息相关。
  此外,作为一位跨文化“对话”的推手,卜先生对有些问题善意地提出忠告,譬如传统的断裂、虚无民族主义危险、道德滑坡与信仰真空、腐败问题、环保问题、贫富差距、人口发展及关系文化的负面作用等,有些忠告是建设性的,因为作为“他者”的欧洲人能“看到我们所不见”,有些我们已经有所认识但尚不深刻,因此仍有不少可供借鉴之处。
  翻译及其他
  辩证地看,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坐而论道”的学者,无论身处“此岸”或“彼岸”,无论自身想多么“超脱”,都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卜先生所说的“区域主义局限”。这或许与学者自身的母语文化背景、跨文化经历及学术研究动因有关。正如东方知识分子难以完全走出“东方中心主义”窠臼一样,西方学者与精英也容易流于“西方中心主义”论调;何况现代“文明病”既滥觞于西方,也蔓延至社会巨变的中国,且不排除解构“他者”是以重构“自我”为目标,因而卜松山先生的“跨文化视阈”也同样会或多或少受到西方“视阈”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因其对中国的过度好感而产生另一种跨文化“误读”。
  站在跨文化的角度,其实“翻译本身并不可为”,因为翻译是一个层叠与丢失信息的过程,何况要经历从语言到文字、从德文到中文,部分篇章从古文到今文的多重译介过程,如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所言,“翻译包括两个层面:跨越时间的翻译与跨越空间的翻译”。译者唯有尽量接近原著、客观呈现,但仍难免有时会步入庄子所说“得意忘言”的尴尬境地。译文中保留了西方学者原名并截取了部分重要的德文或英文语汇;为与篇章整体行文风格保持一致,译者对德文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使用了通俗译法,同时附注了原始典籍来源(用李泽厚的说法是“回到原典”),以便古文爱好者对照阅读。古文今译与校注也同样是一项细致繁琐却极为重要的工作。
  在此书翻译过程中,卜松山教授、乔伟教授、梁镛教授、刘慧儒博士、BenedictMarko与DanielKuenstler先生等学者给予了我不同程度的指导与帮助,特别是刘秋平女士对翻译工作贡献良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案头资料未尽详实,加上时间较为仓促、翻译经验不足,本书翻译难免有所疏漏,望请读者谅解。
   
  张伟
  初稿写于2010年2月8日,德国特里尔
  修改于2015年10月,武汉
   
   
  中文版序
   
  当初撰写这本书时,未曾想到要将这一德文版本翻译给中文读者,它只是纯粹面向那些对中国传统感兴趣的德语目标读者所写的入门级概况,因为不无遗憾的是,中国文化(包括文学与哲学)在德国一直不曾为人所知。尽管中国是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览会的主宾国,但其结果令人失望,公众对主宾国的认知并未因此改观,相反却继续表现出愚昧无知、误解且缺乏沟通。即使只是出于这样一种原因,也值得我为德国公众撰写此类图书。
  迄今为止,这本书在德国已经出版了五次。特别是最近三次的增订出版,不仅在每次出版时多有适时更新,而且其内容也备受读者关注。此书的德文写作大约始于十数年前,起初是为德国商务人士与关注中国的人所撰写的一本中国简略指南,以此介绍一些在西方仍普遍感到陌生的中国文化。当时版本的主体部分是关于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结构与行为方式,但为帮助读者理解相关文化术语,也做了些简短的导入式解释;同时用较短篇幅来介绍中国的语言与文字,一些篇幅论及历史(主要是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与现代政治状况,在最后还概略阐述了中国哲学史(阴阳思想、儒道佛)。自第三次修订出版以来,该书内容重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早先版本中的哲学简史部分在新版本中得到极大扩充,并成为该书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此书不再是一本首先面向商界人士的指南(尽管我也总是从这些人士那里得到颇为正面的反馈,这给我以极大鼓励),而是一本描述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书籍,并因此引发思考:其悠久的文化印记在当今世界怎样得以体现?在何处得以体现?此外,新增的重点部分也反映了我的研究兴趣所在(即内容广博且令人神往的中国哲学史)。因此,现今该书的德文版本还有一个副标题——“发现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
  拙作即将用中文出版,作为作者的我当然很高兴,但也颇感不安,因为对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也许显得非常浅显,也许对中国的描写显得较为片面。如果说这本书在中国出版有什么积极意义的话,那也最多是对中国做了一种全景式的描述;甚至,其会使中国读者感觉新鲜有趣,换句话说,看西方的高鼻子民族如何理解中国。另外,写这本书的初衷,不仅是出于本人近四十年来从事中国研究的这一学术经历,而且也是由于多次赴中国考察以及与中国朋友无数次会晤交流所致。就此而言,尽管这本即将在中国出版的书中可能会出现谬误、短视与片面,但也许仍存在我可用来请求谅解的唯一理由:出于对中国的盎然兴趣与诸多好感而写就。
  在此尤其要感谢本书译者张伟先生,他为此付出了极大心血,将我难懂拗口的德语翻译成文笔优美的中文。
   
  卜松山(Karl-HeinzPohl)
  2009年2月
  于马克思故乡特里尔
  





上一本:东南亚常识 下一本:与师父喝茶的时光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的作者是卜松山,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