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论孔子


作者:彭富春     整理日期:2016-05-21 09:43:40


本书简介:
  由彭富春所*的《论孔子》一书创造性地对孔子的思想及其代表性*作《论语》进行了新的诠释,图文并茂,痞言优美,以清晰明白的方式阐发出深刻的哲理。首先,基于《论语》原文,对其进行了忠实的现代汉语翻译,译文注重了语法、逻辑和修辞的**表达。其次,对于《论语》篇章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不仅阐释了各章的核心思想,而且揭示了其内在关联。再次,在解读《论语》的基础上,富有新意地重构了孔子怠想的整体。孔子学说的核心是道。其道分为天道和人道。天道是天命。人道的根本就是仁爱之道。但仁道的意义实际上是生成之道。人不仅要学道,思道,而且要行道,*终要成为有道之人,亦即君子或圣人。*后,还指出了孔子思想的边界,分辨了其死的东西和活的东西。其死的东西是无个人自由,其活的东西是让天下仁爱。当代思想的任务之一,就是让活着的孔子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
  全书共分为两个大的部分:**部分《论语》译解,第二部分《论语》论述。其中,译解部分包括:1.原文。2.译文。3.解析。论述部分包括:1.重构。
  本书将揭示孔子思想整体。《论语》二十篇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显然具有碎片的性质。本书将寻找出贯穿整个文本的主线,并重构其内在结构。2.区分。本书将描述孔子思想的边界。孔子思想作为儒学的主干,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但其思想有死的东西和活的东西。本书将分辨其精华和糟粕,从而为当代思想的建设提供思想源泉。3.创新。对于孔子思想的继承的关键是创新。这就必须考虑到在二十一世纪,孔子还能给我们言说什么。
  目录:
  第一部分《论语》译解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第一部分 《论语》译解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第二部分 《论语》论述
   第一章 道
   第二章 天命
   第三章 礼乐
   第四章 学习
   第五章 知
   第六章 言与行
   第七章 为仁
   第八章 为政
   第九章 成人之道
   第十章 边界
  参考文献
  后记
  学而篇第一(共十六章)1.1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人先学,然后适时练习所学的知识,这不也是很愉悦吗?朋友从远方来访问我,这不也是很快乐吗?他人不理解我,但我不怨恨他人,这不也是君子吗?”解析一、学习。
  1.谁在学习?这当然是人。人不是靠本能而是靠学习才能成为人。学是学为人,人是学成人。这可见学习对于人之为人的重要性。但此处的学习之人并非一般的人,而是特别的人,即要成为君子之人。
  2.何谓学习?学是仿效,学生仿效老师,把不知道的变为已知道的,从而获得知识。习是反复练习已学习的知识,使之熟悉和巩固。习尚不是行。当所学习的知识转化到生活当中去的时候,它就成为了行,也就是实践。
  3.学习什么?这包括了一切可学的知识,也就是关于万事万物的知识。但孔子所传授的知识主要是六艺,亦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有术也有道,但道是学习的根本。
  4.所悦何事?悦是喜悦。它既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态,如兴高采烈;也是一种主动性的意向,也就是为某物而喜悦。这里指的是学习的喜悦。人通过学习获得了知识,达到了人与道的合一。人之所以乐道,是因为爱道。乐是爱之乐。
  二、朋友。
  1.谁是朋友?同窗为朋,同志为友。朋友是友爱之人。人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人是同道。道为朋友共同所爱,是朋友之间的纽带。正是道使陌生的人成为了相爱的人。
  2.何谓远来?远来是远离者的走来。所谓远就是分离,所谓来就是聚集。
  3.所乐何事?乐是快乐。快乐与喜悦相较,后者是内在的,前者是外在的。快乐的情态是由内形诸外的喜悦,其意向是远来的友人。所乐何事?人与友人相聚。
  三、他人。
  1.谁是他人?他人是与我相关的人,但不是与我同道的人,因此他人不是朋友。
  2.不知什么?他人不知道我,也就是不理解我的所作所为。不知甚至会导致误解和曲解。
  3.不愠何意?愠是怨恨,是与爱、喜悦和快乐相反的否定性的情态和意向。当他人不知道我时,我的一般反应就是怨恨。但作为一个君子,人就应该与这种一般的反应相区分,不去怨恨。通过对于怨恨的否定,人能够自己规定自己,而成为自己的主人。
  四、君子。
  君子既可指位高者,也可指德高者。孔子一般指德高者,即具有仁、智、勇等美德。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物。
  1.2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一个人为人,能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但他喜好冒犯上级,这是很少的;一个人不喜好冒犯上级,但喜好作乱,这是没有的。君子从事于根本,根本建立了,道路就生成了。孝悌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解析一、孝悌。
  1.孝是子女对于父母的爱。悌是弟妹对于兄姊的爱。这种爱都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爱,同时也是一种由下对上的爱。因此,孝悌包括了顺从。
  2.一个孝悌的人顺从父兄,也会服从上级和规则,因此不会犯上作乱。犯上是下级对于上级权威的冒犯,作乱是个人对于社会规则的破坏。
  二、为仁。
  1.仁是爱。它不仅是爱之心,而且也是爱之言、爱之行。仁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规定。为仁是实践仁,是爱之行。
  2.孝悌是为仁之本。这在于为仁包括了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亲亲。这是爱自己的亲人,其中尤其是孝悌。第二,仁民。(P3-6)





上一本:博识广论:郭沫若说儒 下一本:孔孟名篇鉴赏辞典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论孔子的作者是彭富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