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法苑珠林


作者:李华伟     整理日期:2016-05-07 16:32:59


本书简介:
  佛教诞生自遥远的西域异邦,这种带有深刻异文化印记的信仰来到中土之后,在诸多方面与中土文化进行整合,*终在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李华伟*的《法苑珠林研究(晋唐佛教的文化整合)》选取现存*为完整、体例亦颇精湛的佛教类书《法苑珠林》为切入点,透过静态知识所展现的文化切面,探讨佛教文化与中土文化冲突、转化、立足过程中几个核心的问题,包括:佛教与祭祀,佛教与中土巫术传统,佛教与儒治社会伦理,佛教因果论对中土善恶报应观的转化等,从而展现一个动态的文化发展历程。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目标
  第一章《法苑珠林》与其所体现的文化切面
  第一节《法苑珠林》概貌
  一《法苑珠林》作者道世生平
  二《法苑珠林》的版本问题
  第二节从《法苑珠林》设篇看类书所体现的文化切面
  第二章被祭祀的佛陀——《法苑珠林·祭祠篇》研究
  第一节祭祀在中土
  一中土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二对待鬼神理性态度的出现
  第二节佛教初传中国的介质与问题
  一契合的介质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目标
  第一章 《法苑珠林》与其所体现的文化切面
   第一节 《法苑珠林》概貌
  一 《法苑珠林》作者道世生平
  二 《法苑珠林》的版本问题
   第二节 从《法苑珠林》设篇看类书所体现的文化切面
  第二章 被祭祀的佛陀——《法苑珠林·祭祠篇》研究
   第一节 祭祀在中土
  一 中土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二 对待鬼神理性态度的出现
   第二节 佛教初传中国的介质与问题
  一 契合的介质
  二 调整的必要性
  三 调整的过程、限度、结果
   第三节 《法苑珠林·祭祠篇》思想及价值
  一 《祭祠篇》用意探讨
  二 从道世的探讨看唐代盂兰盆节仪式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新态度与旧传统:佛教与中土巫术文化——《祈雨篇》《眠梦篇》《占相篇》等篇的研究
   第一节 佛教与祈雨——《祈雨篇》研究
  一 中土祈雨巫术及其思想基础
  二 佛教的“雨”观念及感雨方式
  三 佛教与中土祈雨的结合及影响
   第二节 关于咒术、梦、占相的新理论——《眠梦篇》《占相篇》《咒术篇》研究
  一 从《眠梦篇》看佛教“梦”理论
  二 佛教关于“占相”“咒术”的理论与态度
  第四章 佛教与儒治社会伦理的互释——《轮王篇》《君臣篇》《至诚篇》《忠孝篇》等篇的研究
   前言:儒学社会的建立
   第一节 佛教与中土“君道”——《轮王篇》《君臣篇》《纳谏篇》研究
  一 “君道”的选择与中土伦理思想的确立
  二 佛教与君道的交集
  三 《轮王篇》《君臣篇》《纳谏篇》体现的君道理论
   第二节 佛教与君子人格——《审察篇》《思慎篇》《俭约篇》《惩过篇》《和顺篇》等篇的研究
  一 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与维度
  二 佛教精神与君子人格的互释
   第三节 佛教与核心伦理之“忠孝”——《忠孝篇》研究
  一 儒家“忠”与“孝”的分离与会通
  二 佛教本有的“忠孝”观
  三 佛教在“忠孝”辩难中的表现
  四 从《忠孝篇》《不孝篇》看佛教与中土“忠孝”观的整合方向
  第五章 在因果之链中:中土普遍观念的转化——《业因篇》《受报篇》《罪福篇》等篇的研究
   第一节 从《业因篇》《受报篇》看佛教的因果论
  一 “业”的理论
  二 “报”的理论
   第二节 中土的善恶报应观及其冲突
  一 中土的善恶报应观
  二 佛教业报因果论与中土报应观的冲突与统一
   第三节 从《富贵篇》《贫贱篇》等篇看因果论之“用”
  一 社会现象因果化
  二 业报因果论的惩戒效用
  第六章 从《呗赞篇》《奖导篇》看佛教音乐中国化
   第一节 印度佛教音乐的种类和内容
  一 佛教诞生时印度之音乐种类
  二 推动佛教应用音乐的行为
  三 佛教对“声”的追求
   第二节 从慧皎与道世的论述看佛教音乐中国化的基础
  一 慧皎与道世的论述
  二 佛教音乐中国化的环境基础
   第三节 从《呗赞篇》《奖导篇》看佛教音乐中国化的几个概念
  一 转读与梵呗
  二 从唱导到讲导
  结语
  一 《法苑珠林》与晋唐佛教的文化整合
  二 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佛教在中国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本: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下一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师读本:中庸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法苑珠林的作者是李华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