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字鉴译注》是一本中国通史浓缩的读本,是一本历史普及的图书。2.《五字鉴译注》对《五字鉴》的五言韵文作全面注解,并在具体注释中结合了原注中的内容,将注解内容分为导读、注释、译文、评述四部分。 本书简介: 《五字鉴》是明朝万历年间礼部尚书李廷机所著。李廷机用五言一句的韵文编纂了一部概述中国通史的书,并在韵文之后加以注释解说。《五字鉴》是一本浓缩了的记传休历史读本。本书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用三言两语说的清楚明白,显得要言不繁。《五字鉴》于正史之外,还广泛吸纳了神话、传说和一些轶闻趣事,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以邹圣脉增订本为底本,以东南大学出版社邓启铜、陈作明点校本为依据,参考其他版本作校定和注解。本书对《五字鉴》的五言韵文作全面注解,并在具体注释中结合了原注中的内容,将注解内容分为导读、注释、译文、评述四部分。导读在原文每一纪的开篇,略述每一朝代和历史时期的史实脉络,依照原文特点,以帝王世系为纲;注释中对关键字词既注释本义也兼顾在文中的引申义,对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原文文意作简要解释,不作详细考证;译文兼顾上下文的内容作适当补充,以求文从字顺;评述中既考虑到原注中的观点,也兼顾具体史实作客观评价,同时也有笔者本人的一些看法。 作者简介: 李廷机(1542—1616),字尔张,号九我,明代晋江新门外浮桥(今属福建省泉州市)人。嘉靖二十一年生,万历四十四年卒。自幼家贫好学,1570年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十一年中会元、榜眼,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辞官归隐,贫病而终。古卫兵,1973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现于晋中学院文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古代汉语、文字学、国学专题等课程。 目录: 分为三皇纪、五帝纪、陶唐纪、有虞氏纪、夏后氏纪、商纪、周纪、春秋纪、战国纪、秦纪、西汉纪、东汉纪、三国纪、西晋纪、东晋纪、南朝宋纪、南朝齐纪、南朝梁纪、南朝陈纪、隋纪、唐纪、下唐纪、五代梁纪、五代唐纪、五代晋纪、五代汉纪、五代周纪、宋纪、南宋纪、元纪、明纪三十一部分,历来编者由于刻板印刷等原因分卷也不太统一,李廷机最先分为六卷,其后也有分为五卷的,目前通行本一般分为上中下三卷。全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以朝代更迭为纲,以五言韵诗的形式全面梳理了自三皇五帝一直到明朝结束的历史事件;一是在五言韵诗的统领下加以注释,对诗歌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作一简单注解,故定名为《鉴略妥注》。 《五字鉴》的作者主要涉及三位,一是原著者李廷机,一是校正者张瑞图,一是增订者邹圣脉。李廷机(1542—1616),字尔张,号九我,明代晋江新门外浮桥(今属福建省泉州市)人。嘉靖二十一年生,万历四十四年卒。自幼家贫好学,1570年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十一年中会元、榜眼,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辞官归隐,贫病而终。张瑞图(1570—1644),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人(今属福建省泉州市)人,明代官员、书画家。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第三(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三年,因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他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又擅山水画,效法元代黄公望,苍劲有劲,作品传世极少。邹圣脉(1692—1762),字宜彦,别号梧冈,清朝刻书家。康熙三十年(1691)出生于汀州四堡龙足乡(今连城县四堡乡雾阁村),祖父邹周桢,父邹仁声,世代从事雕版印刷,“镌经史、秦汉诸书,广而布之”。邹圣脉六岁入家塾,稍长博览群书,不喜作八股文,“终身未第,一介布衣”,他也是启蒙读物《幼学琼林》的增订者。《五字鉴》在清代已流行于乡间私塾,是当时著名的启蒙读物,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四堡坊刻的版本,也就是邹圣脉校订和增订的版本,也是今天普遍认可的通行本。《五字鉴》在李廷机和张瑞图的笔下,囿于时代所限,只记述到元代为止,后经邹圣脉增订,将明代史实论述完成。进入民国时期,也有许多文人再加以增补润色,有的将清代历史论述完全,有的还涉及民国史实,甚至有的还直接用白话翻译,以文言白话对照的形式刊行,但均不及原本影响大。民国时期古馀书局、上海昌文书局、上海普及书局等均有《五字鉴》的影印本或石印本刊行于世,其中翻刻影印的绝大多数都是邹圣脉的版本。改革开放以后,东南大学出版社、岳麓书社等均出版其书,但均为原本点校,并无白话注解。为便于读者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初步掌握中国史学脉络,客观解读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本书以邹圣脉增订本为底本,以东南大学出版社邓启铜、陈作明点校本为依据,参考其他版本作校定和注解。本书对《五字鉴》的五言韵文作全面注解,并在具体注释中结合了原注中的内容,将注解内容分为导读、注释、译文、评述四部分。导读在原文每一纪的开篇,略述每一朝代和历史时期的史实脉络,依照原文特点,以帝王世系为纲;注释中对关键字词既注释本义也兼顾在文中的引申义,对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原文文意作简要解释,不作详细考证;译文兼顾上下文的内容作适当补充,以求文从字顺;评述中既考虑到原注中的观点,也兼顾具体史实作客观评价,同时也有笔者本人的一些看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和交融,沉寂了许多年的国学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国学普及和学习的过程中,鱼龙混杂,精芜并存,导致许多喜欢国学的读者无所适从,尤其是在一些国学培训和讲座中更是奇谈怪说迭出,害人匪浅。其实作为一门学问,国学经过千年的沉淀,已经有了自身的系统,经史子集自有脉络可循,沿着前辈学人的足迹,当不至于有浩无涯涘之叹。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才可能会有所发明和创见,急于求成或一味以功利之心对待学问,均非正道。笔者以为,今天如果注重青少年的国学修养和学习,有四部书最为有效,即《三字经》《五字鉴》《千字文》《千家诗》,因其分别对应四库中的经史子集,内容涵盖经学、史学、哲学、文化、文学几个方面,既是国学体系的入门读物,也可以起到对国学内容宏观把握的效果。今日注解《五字鉴》,希望可以对喜欢国学的读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对青少年学习本国历史有所裨益。有明李廷机先生,胸罗全史,手著《鉴略》,自皇古以迄宋元事迹,举其大纲,略其小目,侔读者开卷了然,俨与历世受命之主赓扬一堂。更可喜者,句调叶律,有类诗歌,与人可诵可读,一部二十一史之要领也。——蒙学大家 邹圣脉《鉴略》是全部中国通史浓缩再浓缩的书,是便于青少年初懂自己本国史,先记其大纲大要的书。——著名学者 南怀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