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阅读的力量


作者:斋藤孝     整理日期:2016-05-07 16:30:58

畅销百万册的阅读类普及读物一部时代呼唤的实用阅读读物日本阅读推广第一书献给所有爱书、读书、用书的人 
本书简介:
  透析阅读的本质意义,探寻阅读给人生的力量。读书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如何能提升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兴趣,有哪些途径可以借鉴?阅读力跟人际交往能力有何关联?跟随本书,我们一起来层层深入地探讨:自我形成所必须的阅读——塑造自我;读书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锤炼自我;读书是交际能力的基础——拓展自我。最后在附录部分,作者将提升人生境界及能量必读的一百部图书,择其精要,呈现给读者。读书的无限乐趣与对生命的滋养,全在此书中。
  作者简介:
   斋藤孝,日本畅销书作家。1960年生于日本静冈县。东京大学法学系毕业,后于同校研究生院硕士及博士课程期间专事教育学研究。现任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著述甚丰,主要以文库本系列和知识新书系列为多,主要有《“能人”究竟哪里与众不同?》(筑摩新书),《找回身体感觉》(NHK图书),《用三色圆珠笔阅读的日语》(角川书店),《轻松交谈的技巧》(PHP新书),《日语朗读》(草思社)(畅销260万册),《构思高手》(文艺春秋社),《说教高手》(文艺春秋社),《会议革命》(PHP新书),《眼力》(三笠书房),《与人沟通的能力》(岩波新书),《恋爱的能力》(筑摩书房),《身体的智慧》(大和书房),《成为天才的瞬间》(青春文库),《孤独的力量》(新潮文库),《秘而不传的感人文章技巧》(讲谈社现代新书)等。武继平,1982年复旦大学毕业,中国社科院文学硕士,日本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学博士。日本公立福冈女子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及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出版有《异文化夹缝中的郭沫若》(日文版)、《中国现代文学与九州》(合著日文版)、《创造社作家研究》(合著)等多本学术专著及《日本现代诗歌选》《东方的忧郁》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史》(合译日文版)等近二十本译著。
  目录:
  序一聂震宁
  序二斋藤孝
  第一章 塑造自我
  ——自我形成所必须的阅读1
  第一节 容纳百川的胸怀与广阔阅读面3
  第二节 自我人格形成的修养7
  第三节 懂得仅属于自己的那些时间的快乐13
  第四节 阅读过程中面对自我的严厉15
  第五节 有扇门等着你去叩开19
  第六节 懂得语言的力量23
  第七节 有一种喜悦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架25
  第八节 藕断丝连却不断错位的阅读29
  第九节 书脊很重要33
  第十节 图书的放法很重要37
  第十一节 图书馆是绘制地图的地方41 序一 聂震宁 序二斋藤孝第一章 塑造自我——自我形成所必须的阅读1第一节 容纳百川的胸怀与广阔阅读面3第二节 自我人格形成的修养7第三节 懂得仅属于自己的那些时间的快乐13第四节 阅读过程中面对自我的严厉15第五节 有扇门等着你去叩开19第六节 懂得语言的力量23第七节 有一种喜悦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架25第八节 藕断丝连却不断错位的阅读29第九节 书脊很重要33第十节 图书的放法很重要37第十一节 图书馆是绘制地图的地方41第十二节 经验需要确认45第十三节 挺过艰难时刻51第十四节 人间剧场55第十五节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体验59第十六节 传记的作用65第十七节 三思而后行=经验的积累69第十八节 品尝云里雾里但又充实的感觉73 第二章 锤炼自我——读书是一种体育运动77 第一节 阅读的技巧79 第二节 朗读的作用(步骤之一)83 第三节 宫泽贤治作品的形象激活力93 第四节 自己发声朗读(步骤之二)97 第五节 朗读的技巧101 第六节 用朗读来核查阅读能力103 第七节 阅读是一种身体行为105 第八节 边画线边阅读(步骤之三)111 第九节 巧用三色圆珠笔画线117 第十节 阅读的换挡变速(步骤之四)123 第十一节 大脑的换挡变速127 第三章 扩展自我 ——读书是交际能力的基础129第一节 会话的进行以及应答131第二节 运用书面语讲话139第三节 多用成语,提高语言品位143第四节 口语体与书面体语言的混合145第五节 有关乒乓球的两种表达147第六节 引用书中语言的会话153第七节 读书会文化的复苏157第八节 绘图式交谈方式163第九节 共同制作阅读问答题173第十节 阅读之后告诉别人177第十一节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尝试写作181第十二节 阅读指导185第十三节 作为礼物的图书189 精选文库本图书100册——为提高阅读能力所推荐的书单195第一节 首先养成阅读的习惯199第二节 美妙组合让人心旷神怡201第三节 听有故事的人讲故事203 第四节 追求极致的执着205第五节 青春,浪漫,上进心之美207 第六节 忍不住发声念诵且内容有嚼头的名篇209 第七节 一种敢于向严酷现实挑战的强大211 第八节 临死不惧、坚信不疑的是什么?213 第九节 神奇的故事215 第十节 才高八斗何乐而不为?217 第十一节 邂逅强烈的个性,拓宽自身的胸襟219 第十二节 生活方式的美学221第十三节 诸行无常,瞬息变幻,让我们憧憬无限223 第十四节 坚强的我都忍不住泪流满面225 前言今天的社会发生了巨变。也不知从何时起,读书,从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变成了可为亦可不为的事情。
  也许会有人对这种变化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而我却恰好相反。我所恪守的观点是,读书非但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事情,还必须成为我们需要养成习惯的一种“技能”。
  就我本人而言,可以说世界观的形成极大地受益于读书。而且,我一贯认为,人们通过读书所获得的裨益远远不止于自我人格的形成方面,读书能力本身甚至代表了本国最根本的优势。我个人认为,日本这个国家靠的就是读书立国。其实,读书本身并非拘泥于国家如何。考虑到自己所生存的社会根基,自然就会意识到以阅读为核心的好奇心及求知上进心的至关重要性。
  我本人对许许多多的学生做过切实的观察,并且每每认识到这一点:只要有了阅读能力,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现代日本社会有两种现象:一是年逾古稀的老人群体中,有比例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虽然喜欢读书,但无不抱怨书里印刷的铅字太小,老花眼实在难以辨认。再就是十几二十来岁的姑娘小伙子们,脱离印刷铅字远离书本的现象非常严重。
  尽管对人的智力进行全方位比较难度比较大,但如果我们仅从读书的能力这一点来看,笔者认为日本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呈现出了显而易见的衰退倾向。人们不喜闻乐见难度大今天的社会发生了巨变。也不知从何时起,读书,从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变成了可为亦可不为的事情。也许会有人对这种变化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而我却恰好相反。我所恪守的观点是,读书非但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事情,还必须成为我们需要养成习惯的一种“技能”。就我本人而言,可以说世界观的形成极大地受益于读书。而且,我一贯认为,人们通过读书所获得的裨益远远不止于自我人格的形成方面,读书能力本身甚至代表了本国最根本的优势。我个人认为,日本这个国家靠的就是读书立国。其实,读书本身并非拘泥于国家如何。考虑到自己所生存的社会根基,自然就会意识到以阅读为核心的好奇心及求知上进心的至关重要性。我本人对许许多多的学生做过切实的观察,并且每每认识到这一点:只要有了阅读能力,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现代日本社会有两种现象:一是年逾古稀的老人群体中,有比例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虽然喜欢读书,但无不抱怨书里印刷的铅字太小,老花眼实在难以辨认。再就是十几二十来岁的姑娘小伙子们,脱离印刷铅字远离书本的现象非常严重。尽管对人的智力进行全方位比较难度比较大,但如果我们仅从读书的能力这一点来看,笔者认为日本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呈现出了显而易见的衰退倾向。人们不喜闻乐见难度大的和部头厚的以及汉字多的书,文体表达生硬的书更不受欢迎。读书并非为了某种单纯的娱乐,它必须多多少少伴随着某种精神方面的紧张。这就是这本小书的主题。读起来虽然有点艰深,但却很有趣。笔者渴望孩子们和成年人们能够通过读书体会到这种感觉。一旦有了这种感觉,接下来自己就能够决定去挑选什么书来读,从而进入到一种丰富而浩瀚的知识天地之中。下面是本书的基本结构。首先是序章。在这里笔者就什么是阅读的能力﹑讲究阅读能力的意义何在等问题阐述己见。例如,将判定是否具有阅读能力的标准设定为“文库本系列丛书100册,知识新书系列丛书50册”。也许会有人持异议,对这个标准的准确性提出质疑。笔者提出这个标准有两个理由:其一是有目标总比漫无目标好;其二所举出的两个具体数字并非随随便便信口而言,而是笔者总结出来的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的晋级阶梯。第一章题为《塑造自我》,里面提出了笔者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读书乃促进自我人格定型的强有力手段。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读书观念怀旧情绪太浓厚,但我依然认为,即便时代的步伐不会停滞不前,但对于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来说,出发的起点都是零。所以我认为,读书仍然不失为人的自我形成之王道。第二章题为《锤炼自我》,姑且将阅读行为比作一种体育运动,尝试性揭示了技术水准不断提高这一过程的秘密。过去读书被习惯性视为一种纯精神行为,因而不少人对其抱敬而远之的态度,现在我们改换个角度来思考,将读书比作体育运动或娱乐等身体行为,目的是为了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读书这一概念。第三章题为《扩展自我》,具体且详尽地写到了读书作为人际关系中交际能力之基础的作用。我坚信,读了这本书的人与他人交谈的能力会有所提高。通过读书,每个人能够确实培养和提高自己把握文章行文脉络的能力。最后,笔者列举了日本出版的100册文库本系列图书置于本书卷末,目的是为了引导读者的一般性阅读向“成年人的阅读”过渡,并希望读者们能将这100册图书视为一个大致的标准。由于本书中针对读书能力这一主题充满激情的阐述太多,所以在行文或语言表达上也许会有一些表述有些夸张或过头。在此恳请读者见谅和支持,并重点汲取蕴藏在本书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意。以上就是笔者写作《阅读的力量》这本书的简单动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当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在呼吁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时候,阅读就不再只是个人自己的事情,阅读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将影响到社会、民族现实的精神状态和长远的精神走向。
  ——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前总裁)
  阅读的本质在于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智慧、经验。一个人要明理,有本事,除了靠实践就得靠读书。对中华民族来说,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当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在呼吁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时候,阅读就不再只是个人自己的事情,阅读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将影响到社会、民族现实的精神状态和长远的精神走向。——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前总裁)阅读的本质在于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智慧、经验。一个人要明理,有本事,除了靠实践就得靠读书。对中华民族来说,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邬书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前副局长)每一次我们重读一本书,这本书就与从前稍有不同,而我们自己也与从前稍有不同。——博尔赫斯 懂得语言的力量 说起来也许当属理所当然的事情。人的思考,即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一种行为。一个人独自思考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是用语言在进行思考的。如果语言的种类比较少,思考就必然显得比较粗杂。因为正是丰富多彩的语言在支撑着人的思维活动。人们口头表达的语言种类毕竟有限,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们不需要过于复杂的语言。然而,如果我们只运用日常口语来进行思考,思维本身无论如何都难免变得太简单。人所表达的语言如果过于简单,那么他(她)思考的内容也就会没有深度。与之相反,倘若一个人懂得多种语言,那么他(她)的思维和情感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且缜密。这就是所谓书面语言的功用。书面语言具有口语所不具备的复杂多变的性格。若想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读书就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有人问:“读书究竟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最简单明了的答案就是“因为读书可以懂得更多的语言表达方法”。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体验 在这之前,笔者针对将个人体验跟阅读对立起来,重点强调体验的立场提出了异议。事实上,具体体验至上主义必然导致经验的世界走入狭路。在具体体验之前进行阅读,不但不会降低体验本身的品质,而只会有助体验品质的提高。这是我的观点。做什么事的时候不带任何先入之见这话,说起来的确中听,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在很多的场合如果处于一种完全无知的状态去接触事物,往往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就连我们欣赏音乐﹑绘画或者是大自然的时候,阅读也能够派上用场并行之有效。举个例子,若是普通人,既不懂有关绘画的知识,自己又完全不会画画,是不大可能懂得怎样欣赏绘画和到底看哪些作品才好的。艺术的历史绝对不会简单到一个人只凭跟着感觉走就能够完全把握的那种地步。只要艺术家自己还在肩负着历史耕耘不辍,我们首先通过读书这一手段去探索去了解艺术之心灵的深刻含义,所得到的理解,必定对作品的鉴赏有所裨益。阅读与体验的关系不仅止于此。我在这里想强调一点,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也就是说,也有一种生命体验,叫阅读。对我来说,十八九岁阅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岩波文库日译本)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新潮文库日译本)的那段时间,就是明确的体验。两部小说篇幅都很长,不持续花掉生活中的部分时间是不可能读完的。记得阅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时候,我给自己定在晚上就寝之前躺在床上读。由于事先定好一天只读五十页左右,所以一个月的时间绝对读不完。现在的岩波文库里面,《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五百多页的长篇小说被分割成了四本。我读的那个年代册数还要多,但每一册的页数要少一些。记得当时一边细嚼慢咽地品着作品,一边在想这部小说的情节展开究竟哪儿才到头。后来读着读着又开始觉得故事这么快就完了未免太可惜,于是就故意放慢了阅读的速度。如果阅读的时间一定要从生活的时间里面挤的话,那么这种阅读本身必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还有一种书只需一天就读完,但它的冲击力却很强。这也许可以称之为另一种体验吧。我个人的感触是,读长篇如果成了一种习惯能够体现在每天的生活之中,那么当我们事后回顾的时候就会回想起某一个时期曾经阅读过某一本书的情形,从而获得一种印象深刻的体验。《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也是由于它实际上是一本Bildungsroman小说(自我塑造小说)的缘故,才会对加深这种作为体验的阅读印象产生巨大的影响。读者会体察到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从出生到死亡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坎坷跌宕的命运。长时间的阅读,能够帮助读者进入到更加深邃的小说世界中去。要知道,你一旦进入了长篇小说的世界,必然会流连忘返。阅读本身是与阅读的那些时间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偶尔在外边读书,你会在将阅读的内容储存进你的记忆的同时,也会记住那里的自然景致。对我来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阅读,是跟自己在单身公寓就寝前的时间同时存入记忆的,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阅读,则是跟日本信州的夏日风光并存一体。尽管那样的环境跟读俄罗斯小说的情调实在不相匹配,但阿廖沙·卡拉马佐夫跟那片仲夏傍晚被太阳雨淋湿的土地以及随风飘来的青草的芬芳等等夏日的记忆,却一直留在了我的心中。读书的时候,我们不妨经常变换阅读的场所和环境。尤其是在室外读过的那些书,时候往往变成一种愉快的经验让人回首怀念。我自己很注意在旅行在外之际,选一些与当地有关的作家的作品来读。例如去山阴地区的金泽时就读诗人室生犀星,到东北地区的山形米泽,则选读藤泽周平的作品。文学和思想,往往与创造出它的作者土生土长的自然风土关系甚深。如果置身在当地的那种氛围之中去阅读,我感觉会触摸到那种潜藏在作品深处的非常独特的感觉。虽说书中世界也是与现实隔离开来的特殊的世界,但阅读的人如果主动将自己嵌入现实的空气之中,那么阅读作为一种人生体验就容易获得成功。倘若你要获得这种阅读的体验,你面前有一条捷径,即在某一段时期内保持持续阅读,并使之与实际生活的意境重叠。我本人二十几岁的时候,社会上正在流行阅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和《寻羊冒险记》(两本书皆为讲谈社出版的文库本)。在村上春树的小说里,常常出现男主人公形单影只大喝啤酒的场面,读着读着我自己也产生了喝啤酒的念头。找一家气氛好一点儿的而且价格不贵的酒吧,在那里坐下来品读村上春树的小说,这曾经一度是令我感觉非常惬意的良宵的生活方式,可是当看到有人跟我自己抱有同样想法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害臊。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事先定好选择一种怎样的氛围来读的话,那么这种阅读作为一种体验尤其容易被放进记忆的储存库。再就是配上音乐进行阅读。这也有助于记忆。记得我自己在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岩波文库)那段时间,每次必定要放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而且每次都觉得贝多芬交响曲的磅礴气势得到了倍增。其实,阅读跟音乐哪怕并无这样紧密的关联也没关系,读着自己决定给某一本书配上主题音乐就行。事后在哪里听到同一首曲子的时候,就会想起那本书。日语里面现在已经很难听到读书人和读书生活这两个词了。我在这里提到它们,目的是为了确认一点,即阅读这一行为,其效果会因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好的阅读方式会让阅读本身变为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 会话的进行以及应答 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书读得越多能力就越强?正如本书前面章节所述,读书首先有助于我们自我人格的塑造。此外,我还想强调的是,读书会使我们与他人的交际能力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哪怕是仅就会话而言,阅读能力强的人与阅读能力差的人,会话的质量就不一样。如果对方是你的学生,你一下就能判断出这位学生喜欢读书还是不喜欢。甚至都用不着去问对方你喜欢阅读不喜欢,因为根据你们的谈话就能知道答案。那么,读书和不读书造成的影响,在人际交流方面又会怎样体现出来呢?首先,可以断言,有一点大为不同,即与人对话时思路脉络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顺理成章。听中学生或者高中生们聊天,你会发现他们说话常常显得思路脉络杂乱无章。这种谈话作为朋友之间的闲聊也许会很有趣,可问题会出在跟好友以外的人谈话的时候,思路模糊、语无伦次的谈话别人肯定会接受不了。当别人说了什么,该你发言的时候,如果你一张嘴就加上一句“怎么会呢”,好像在对着另外一个自己在兴致冲冲地说话的样子,跟你说话的人肯定会心里觉得厌烦,弄不好还会怀疑你的人格是否有毛病。因为在社会上,别人会认为这种脉络不清前言不搭后语的说话方式没有社会共性。那么,怎样才能掌握脉络清晰的说话方式呢?首先要抓住对方说话的要点是什么,接下来在理解把握其要点之后再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对话。就一般情况而言,人的谈话一定是既有主干又有枝叶。与人交谈的王道,是准确把握住对方说话的主干,然后顺其延伸展开话题。这种准确把握对方谈话主干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归纳要点能力的锻炼来加以提高。人与人的交谈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流动印象,因此不大容易把握。相比之下,书上的文字就固定在那里,回过头来找要点也非常容易。读书的时候把握不住要点的人,往往很难与人进行高质量的交谈。在交谈中准确无误地把握住对方说话的要点并善于阐述己见的时机,这种能力说来有点像打棒球的能力。首先必须准确判断球会从哪个方向飞来,然后把握时机将球击出去。如果是书本,文字就固定在那里,球从哪个方向飞来事前就知道。所以,先从简单的做起,通过对文字语言的归纳能力的锻炼,来提高实际交谈中灵活多变的语言归纳能力。人与人会话的成立,建立在彼此都意识到自己所说的对方都能够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交谈才能继续,才能越交谈越起劲。而且,到底对方有没有真正准确理解自己所说的内容,只需听他(她)怎样应答就知晓。在这种应答过程中,对方早已将你的话语改换成了他(她)自己的语言。哪怕是“哦,原来如此”“可不是吗”和“嗯,不错”几句只言片语的应答,也会使交谈像是被注入了润滑剂一样变得非常尽兴酣畅。这种简单应答更高层次的体现,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替换”。即便是简单重复对方的话语,也会使交谈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如果能够再往上提升一个档次,用另外一套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更能准确无误地向对方传达你已经充分理解了他(她)所说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同样的意思”这一课题,值得我们从小就开始反复练习。这种“语言替换”能力,属于人与人交流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若想用自己的语言去替换别人的话语,词汇量必须丰富才行,这一点可以通过读书得到有效的锻炼。再说,“语言替换”也有窍门儿。抽象的语言可以替换成略微具象的话语;具象的语言,则不妨以稍微抽象的话语去加以替换之。如果是知识新书系列图书,大多撰写的时候论述时必定带有具体事例。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在阐述某件事情的时候,都会以“例如什么什么”的话语方式进行具体的例证。我所说的意思就是,将这样一套方法论运用到两个人的交谈之中去。针对别人一般性言论,你就提供具体事例;倘若对方举出具体事例,那你就进行一般化概括。这样的交流,一是不会偏离主题,二是对话内容显得既有抑扬顿挫也有起伏跌宕。在谈话交流过程中,如果某人感觉到自己说的话准确地传达给了对方,而且还被对方融汇贯通加以运用,那么这是令他(她)最由衷高兴的事情。那种欣喜是否具体而明确地体现出来,取决于对方的话语中是否含有自己所说的关键词。只要对方在谈话中使用了那些从自己口中说出来的自认为很重要的话语(关键词),就凭这一点交谈便会变得更加精彩。倘若仅仅是这种程度的对话交谈,也许无需通过阅读提高也能应付。人的阅读经验能够发挥作用的是运用一种技巧,即在自己的话语中巧妙地引用对方于五分钟前,十分钟前或者二十分钟前说过的话。要知道,对方说过的这些话已经不复存在于交谈第一时间的语义文脉之中。也就是说,必须看准时机再次掘出业已潜入地底下的暗流。或者说,就连正在跟你进行交谈的人本身也没意识到的那些话语关键词,你把它们重新搬上会话的舞台。这样一来,对方便会意识到自己过去说过的某些话跟现在正在说的话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语义的承接关系足以让对方品尝到一种喜悦。还有一种更加巧妙而机敏的会话方式,那就是设法将对方所说的一些并无关联的话语用某一条线串起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对方谈话的核心语义是什么。我们要掌握这样一种能力,就必须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就我自己而言,跟别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交谈,哪怕时间再短,也都要记简单的笔记,有时候也以草图代之,因为记笔记容易抓住对方说话的要领。要使会话具有某种创意,就必须将自己的思考跟对方的糅合在一起。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人,只管自己说得痛快,与别人交谈的时候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就算完事。这是一种不对自己的思考与别人的思考进行糅合加工的会话类型。相比之下,在交谈中有做笔记习惯的人,就不会交谈时只顾自己说。其实,做笔记的能力也能通过读书得到锻炼。在关联不大的话语段落中探寻其间的脉络,这种练习可以锻炼并提高我们记笔记的能力。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旦出现“欸,刚才看到的地方,好像在前面哪儿出现过”的感觉,就马上着手寻找。如果找到了,就在该处划上线或者打上圈儿做个符号。这样做,读者自己也就主动地参与了书中内容脉络以及前后关联的梳理。或者一边阅读,一边跟着自己的感觉在认为也许事后会派上用场的地方逐一做上记号。这些地方哪怕事后不会百分之百有用,那些记号在将来也说不定会派上什么用场。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书中内容的脉络关系,作为一种常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与人交谈的情况也是如此。也不是说世上完全不存在脉络杂乱的书。按照一般情况,书都非常看重思路的脉络。说起来有点儿像在棒球练习场练击球的那种感觉。与人交谈的时候,球飞来的路线未见得跟你预料的路线一致。而且,对方说话时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脉络。所以说,对那些杂乱无章的话语内容进行一番梳理,并整理出一条脉络来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像书那样有明确的观点,所以比较适合用来练习梳理思路的脉络。而且书中的内容比会话要多得多,所以借读书来练好这种能力,待到运用到实际会话当中的时候,提纲挈领就更加容易了。每一本书的作者都有自己的观点主张和叙述节奏,所以通过跟多位作者进行接触,我们的听力便会得到相当的锻炼。有的书的作者性格尤其倔强,而且这样的人大多都显得非常有个性。所以通过与性格各异或者类型不同的作者进行接触,我们的人格就会得到锤炼。能够做到虚怀若谷地听别人把话说完,这已经说明你的社会交际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上一本:印度文化论 下一本:摇滚编年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阅读的力量的作者是斋藤孝,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