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差异排斥历史


作者:米歇尔·梅耶     整理日期:2016-04-22 15:19:12

作者是当代西方哲学最优秀的学者和理论家之一,译者是我国著名哲学、美学学者,并且有大量译著。书的内在品质也经得起时间检验。 
本书简介:
  本书由比利时著名学者米歇尔·梅耶的三本小册子汇编而成。《关于差异的小形而上学》从宗教、艺术、社会三个方面论述差异。《何谓排斥?》从评论弗洛伊德的排斥关,到论述广义的排斥现象,最后提出两个梅耶哲学问题哲学和历史观的重要概念:问题学排斥和解决性排斥。《何谓历史?》除浓缩性地介绍梅耶关于历史认识的重要因素外,突出分析罗马史以及古希腊内战、三十年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战后三十年黄金发展期等。
  作者简介:
  比利时哲学家米歇尔梅耶是西方新哲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西方当代最优秀的哲学家之一。他创建了问题学理论。问题学被认为是150年以来西方的第三次哲学潮流,问题学一词也成了学术界的时髦语词,后来竟至成了西方学术界近三十年来使用最多的学术语词之一。法语中的questions通常表示具体问题,而problématique一词则表示哲学意义上的问题属性,指出某领域问题性质的必然性。这一理论为众多学科所借鉴,并用于鉴证自己学科的科学性之所在。译者史忠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
  目录:
  关于差异的小形而上学——宗教、艺术和社会
  关于西方文化基质的多元表述——兼及中国文化的多元表述
  导语
  独占性身份有哲学根基吗?
  作为初始差异的身体:重新思考精神分析
  群体的同一性与神圣的诞生
  作为回答差异的宗教
  悲剧或不可能的差异
  论审美的差异性
  作为历史语法之关键概念的差异
  作为民主社会悖论性困扰因素的差异
  道德、伦理和正义:亚里士多德与康德之争
  宗教、艺术和社会:变异性的三种类型
  何谓排斥?
  目录:
  关于差异的小形而上学——宗教、艺术和社会
  关于西方文化基质的多元表述——兼及中国文化的多元表述
  导语
  独占性身份有哲学根基吗?
  作为初始差异的身体:重新思考精神分析
  群体的同一性与神圣的诞生
  作为回答差异的宗教
  悲剧或不可能的差异
  论审美的差异性
  作为历史语法之关键概念的差异
  作为民主社会悖论性困扰因素的差异
  道德、伦理和正义:亚里士多德与康德之争
  宗教、艺术和社会:变异性的三种类型
  何谓排斥?
  排斥的起源与性质1?弗洛伊德与潜意识2?从精神分析的排斥到一般的排斥现象3?何谓身体的排斥?4?什么是排斥呢?
  排斥的历史,历史的排斥1?双重排斥2?强势的问题学排斥3?随着历史而削弱的问题学排斥
  排斥与哲学1?作为彻底叩问的哲学2?从实际生发性到真实性
  现代性早期强势的解决性排斥:自然科学的数理化1?类同、隐喻和方程式:物理的变化2?知识数理化的虚空空间:化学的诞生和发展3?从无机物到生物
  排斥与艺术1?作为艺术源泉的问题学排斥2?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3?艺术与文学4?审美乐趣的特征是什么?
  结论:双重排斥的耦合
  何谓历史?——进步或衰退?
  介绍
  历史哲学还有可能吗?
  历史的问题
  提出的问题
  存在历史的语法吗?1?隐喻化与差异2?隐喻化与叩问
  时间与历史或历史与时间?
  如何看待历史?进步或衰退?
  历史会终结吗?
  文化与历史:宗教、艺术与伦理
  罗马帝国或欧洲史的特殊模式1?罗马与其他国度:性情文明、情感文明和逻各斯的文明2?从哲学到宗教3?原始社会或史前社会?4?罗马帝国的衰退和垮台5?只有罗马模式能解释历史的活力吗?结论:相比于其他大陆,欧洲的特征是什么?
  欧洲从霸权走向衰退1?如何理解罗马垮台以后的历史?2?为什么20世纪末以来我们经历着欧洲的衰退?3?最直接的衰退形式:人口减少,移民和无产化4?教育体系的破产,从经济危机到文化的大拍卖5?经济的僵局
  人名索引前言梅耶的问题学哲学被西方学术界称为新哲学。2008年,当西方再次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时,人们普遍感到资本主义的那套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再也走不下去了,于是学术界纷梅耶的问题学哲学被西方学术界称为新哲学。2008年,当西方再次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时,人们普遍感到资本主义的那套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再也走不下去了,于是学术界纷纷把目光转向问题学哲学,各学科都以问题学为基础,反思本学科的学理,反思人类社会碰到的普遍问题和重大问题,截至2014年年底,这套丛书大约已经汇集60部著作,且每个学科都是一些重量级的学科带头人出面写作和发表见解。这套丛书的各位作者在目前的西方学术界,都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论问题学:哲学、科学和语言》的作者米歇尔·梅耶在以出版学术著作驰名、高手如云的法国大学出版社,能够任《国际哲学与修辞学》杂志的主编,绝对要靠自己的出类拔萃。《文学与其修辞学》的作者让·贝西埃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前会长、现荣誉会长,法国新索邦大学的比较文学荣誉教授,在欧美多所大学任教。《后现代性的悖论》作者克洛德·雅沃,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荣誉教授,在多国的多所大学任教。《摇滚的哲学》和《现实主义美学》作者罗歇·普伊韦,法国南锡第二大学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科学史和哲学实验室主任。《一种新辞格理论》作者若埃勒·加尔德·塔米娜,1945年生于马赛,毕业于法国高等师范大学,获语言学国家博士学位,任教于艾克斯普罗旺斯的普罗旺斯大学多年,曾经领导圣—琼·佩斯基金会长达十年,2006年起任巴黎索邦大学教授。她是语法学、诗学和修辞学方面的专家,并以若埃勒·加尔德的名字发表过多部小说和诗集。《当代艺术的概念》作者萨米埃尔·扎尔卡(SamuelZarka),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艺术学校和巴黎索邦第一大学哲学系,法国网络杂志《都市法则》(DroitdeCité)负责人,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讲演人,并与日内瓦当地杂志《狂热艺术》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帕特里斯·马尼格利耶(PatriceManiglier),埃塞克斯大学教授,合作主编法国大学出版社的《形而上学》丛书,主编《法国20世纪60年代的哲学景观》(Lemomentphilosophiquedesannées1960enFrance,2011,578页,法国大学出版社)。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哲学无论在认识论、政治、美学方面,还是就其群体活力而言,都堪称法国思想史上的高峰年代。本书由多位专家联手,恰当地还原了这一历史时期。艾蒂安·巴利巴尔(EtienneBalibar),1942年生,巴黎西部大学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荣誉教授,美国欧文加州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近期主要著作有《主体公民与哲学人类学随笔》(CitoyenSujetetautresessaisd’anthropologiephilosophique,2011,536页)、《暴力与礼貌》(ViolenceetCivilité,加利利,2010)和《公正自由命题》(Lapropositiondel’égaliberté,法国大学出版社,2010)。《问题世界的教育》作者米歇尔·法布尔曾获哲学教育学衔,现任南特大学教育科学教授、南特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和《教育探索》杂志的主编。菲利普·波雷(PhilippePorret),精神分析学家兼作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会的会员,近期主要著作《精神分析下的中国》(LaChinedelapsychanalyse,éd.CampagnePremière,2008,324页)。洛朗·范·埃德(LaurentVanEynde),法国哲学博士,比利时圣—路易大学教授,法国让·阿尔萨斯大学特聘教授,曾出版多部哲学著作,拟选择他的《令人头晕目眩的图象:艾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反映美学》(Vertigedel’image:L’esthétiqueréflexived’AlfredHitchcock,法国大学出版社,2011,253页)。雅.欣蒂加(J.Hintikka)是美国学者(波士顿大学教授),其《语言理论的基础》(Fondementsd’unethéoriedulangage)是语言学领域的一部基本的参考书。在这套丛书中,他的《康德的数学观:先验论据化的结构》(LaphilosophiedesmathématiqueschezKant.Lastructuredel’argumentationtranscendantale)颇有分量。





上一本:遇见怦然心动的小书店 下一本:现象学及其美学效应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差异排斥历史的作者是米歇尔·梅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