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文化昆仑季羡林九十余年人文哲思精华,近百年人生历程,纵论古今,打通佛、儒、道思想壁垒,融汇中西,把人生价值、世界真相、人与世界关系等终极问题娓娓道来,开人眼界、启人胸襟。 本书简介: 本书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本人生沉思录,主要内容分为天心、社会、个人、情思四个板块。通过这四方面的内容,教导年轻人怎么认识自然、洞悉人生、怎么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怎么提高个人修养、怎么理解中国文化与世界的关系。 作者简介: 季羡林,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目录: 前言生命的价值 天心 人生 再谈人生 三论人生 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长生不老 时间 论正义 沧桑阅尽话爱国 论恐惧 缘分与命运 前言 生命的价值天心人生再谈人生三论人生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长生不老时间论正义 沧桑阅尽话爱国 论恐惧 缘分与命运 坏人走运与倒霉 年 回忆当时只道是寻常 寂寞忘 生命冥想 社会做人与处世 送礼傻瓜漫谈伦理道德道德问题慈善是道德的积累公德(一) 公德(二) 公德(三) 公德(四) 漫谈撒谎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应当说谎?论说假话世态炎凉趋炎附势论朋友 论怪论 对号入座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牵就与适应 论“据理力争” 生活的现实 从小康谈起 漫谈消费对广告的逆反心理谈所谓“老龄化社会”汉语与外语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赞“代沟”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希望21世纪家庭更美好个人论压力 容忍成功毁誉谈礼貌 谦虚与虚伪 满招损,谦受益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做真实的自己三思而行爱情“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藏书与读书 我和书 才、学、识 写文章 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温馨的回忆 我和北大图书馆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情思听雨野火雾 三个小女孩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两个乞丐一条老狗老猫喜鹊窝 月是故乡明 赋得永久的悔遥远的怀念 回家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前言 生命的价值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寻求一种较合理的人生态度。我所欣赏的人生态度,是道家的一种境界。正如陶渊明诗中所云: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人总希望活下去,生与死是相对的。印度梵文中的“死”字,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变化形式同被动态一样。这说明印度古代的语法学家,精通人情心态。死几乎都是被动的,一个人除非被逼至绝境,他是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生命的。我向无大志,是一个很平常的人。我对亲人,对朋友,总是怀有真挚的感情,我从来没有故意伤害过别人。但是,在那段浩劫的岁月里,我因为敢于仗义执言,几乎把老命赔上。那时,任何一个戴红箍的学生和教员,都可以随意对我进行辱骂和殴打,我这样一位手无搏击之力的老人,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这种皮肉上的痛苦给心灵上带来的摧残是终生难忘的。我的性命本该在那场浩劫中结束,在比一根头发丝还细的偶然中我没有像老舍先生那样走上绝路,我侥幸活了下来,我被分配淘厕所,看门房,守电话,我像个患了“麻风”病的人,很少人能有勇气同我交谈,我听从任何人的训斥或调遣,只能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我活下来,一种悔愧耻辱之感在咬我的心。我活下来,一种求生本能之意在唤我的心。我扪心自问:我是个有教养、有尊严、有点学问、有点良知的人,我能忍辱负重地活下来,根本缘由在于我的思想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的信念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我不情愿那样苟且偷生,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那段时期,那个环境,那种心态下译完的。我活下来,寻找并实现着我的生命价值……几十年过去了,回忆往昔岁月,依旧历历在目。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老知识分子生经忧患,在过去几十年的所谓政治运动中,被戴上许多离奇荒诞匪夷所思的帽子。磕磕碰碰,道路并不平坦。他们在风雨中经受了磨炼,抱着一种更宽厚、更仁爱的心胸看待生活,他们更愿讲真话。敢讲真话是需要极大的勇气,有时甚至需要极硬的“骨气”。历史上,因为讲真话而受迫害,遭厄运的人数还少吗?我们北大的老校长马寅初先生,在1957年曾发表过著名的《新人口论》,他讲了真话。但到了1959年,这个纯粹学术探讨的问题,竟变成了全国性的政治讨伐。面对数百人的批判,老马拼上一身老骨头,迎接挑战。他曾著文声明:“这个挑战是合理的,我当敬谨拜受。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迎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而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马老很快遭了厄运。但他的精神,他的“骨气”,为世人所钦仰、所颂扬,因为他敢于维护自己的信念,敢于坚持真话。他成为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我国著名老作家巴金先生,对三十年前那场浩劫所造成的灾难,认真地反思,他在晚年,以老迈龙钟之身,花费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呕心沥血地写成了一部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这部书的永恒价值,就在于巴老敢于在书里写真话。当然,只写真话,并不一定都是好文章,好文章应有淳美的文采和深邃的思想。真情实感只有融入艺术性中,才能成为好文章,才能产生感人的力量。我所欣赏的文章风格是: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有节奏性,有韵律感的文章。我不喜欢浮滑率意,平板呆滞的文章。现在,善待知识分子已成为我们的国策,我希望中国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不要再经受我们老辈人所经受的那种磨难,他们应该生活在一种更人道的环境里。当然,社会是发展的,他们会在新的环境里,遇到更激烈的竞争。但这是一种智力上的公平竞争,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高尚的、文明的竞争。它的存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志于使中华民族强盛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这就是我,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我在写这篇序文时,窗外暗夜正在向前流动着,不知不觉中,暗夜已逝,旭日东升。朝阳从窗外流入我的书房。我静坐沉思,时而举目凝望,窗外的树木枝叶繁茂,那青翠昂然的浓绿扑人眉宇,它给我心中增添了鲜活的力量。 季羡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