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叔本华以《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奠定其哲学地位,但开始使得世人重视他则是在《补苴论文集》出版之后,而《人生智慧录》则是《补苴论文集》中最精华的部分。叔本华融合东西哲学主流思想,从劝勉世人和实用观点着手,论述人们应该如何看待财富、地位和名声,如何获取最大可能的成功和幸福。本书译者胡百华是梁实秋先生的弟子,依据德文原著以及两种英译本译出。译笔精准、流畅、典雅。 作者简介: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叔本华这个名字对于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是非常熟稔的,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从他的思想和文字中获得精神支援,文学大家梁实秋也深受其影响,他尤为推崇叔本华的这本MaximsandCounsels,其弟子胡百华更奉此书为人生中第一哲学书。 目录: 中文简体版前言刘聪译者前言 胡百华 导言1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3第二章人的自身13第三章人的所有35第四章人的地位45第五章思辨与箴言94第六章谈人生的不同阶段181 代跋 TheDutyofHappiness209 快乐是责任 胡百华附录主要中译专名中西对照 243前言《人生智慧录》中文简体版前言 与胡百华先生的相识缘于一个人,那就是梁实秋先生。作为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在七八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对梁实秋先生保持着浓厚的研究兴趣,他的各类著述文字、人格风范、情感世界都进入了我的研究视野。在学理的研究之外,我对梁实秋先生的人格风范非常敬佩,作为一个走过五四的知识分子,他的一生不激不随,雅健通达,为中国知识界提供了一种知识结构完善、人格健全的现代知识分子风范。为了能够取得研究梁实秋先生的鲜活资料,也就是书刊文字之外的感性信息,两年前经朋友介绍,我得以结识梁实秋先生的学生胡百华先生。而在与胡先生的交谈中,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梁实秋先生健全通达的人格魅力因何而成。 《人生智慧录》中文简体版前言 与胡百华先生的相识缘于一个人,那就是梁实秋先生。作为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在七八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对梁实秋先生保持着浓厚的研究兴趣,他的各类著述文字、人格风范、情感世界都进入了我的研究视野。在学理的研究之外,我对梁实秋先生的人格风范非常敬佩,作为一个走过五四的知识分子,他的一生不激不随,雅健通达,为中国知识界提供了一种知识结构完善、人格健全的现代知识分子风范。为了能够取得研究梁实秋先生的鲜活资料,也就是书刊文字之外的感性信息,两年前经朋友介绍,我得以结识梁实秋先生的学生胡百华先生。而在与胡先生的交谈中,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梁实秋先生健全通达的人格魅力因何而成。 在“《新世训》书评”中,梁先生说:“我常常想,一个人生在世上,应该怎样待自己?应该怎样待人?这个问题很繁难,我想许多人根本就不想这个问题。大多数人是随缘肆应,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临时斟酌决定。我以为这是不对的。我以为我们应该心中先有一个一贯的道理,做人的道理,然后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然后才有‘大德不逾闲’的把握,然后生活才有规律。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在这一方面的著述,最使我个人感兴趣并且深受影响的,是叔本华的那一部‘MaximsandCounsels’。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梁实秋先生所指的书就是胡百华先生所翻译的这本《人生智慧录》。 在《影响我的几本书》中,梁先生又郑重提到叔本华的“MaximsandCounsels”(梁先生译作《隽语与箴言》。至于他为何把叔本华的这本书译为《隽语与箴言》,请参看本书“译者前言”的说明)。虽然他对叔本华的哲学著作读得不多,但这位举世闻名的悲观哲学家所写的这本零零碎碎的札记性质的书却给了他“莫大的影响”。在他看来,叔本华的基本认识是:人生无所谓幸福,不痛苦便是幸福。痛苦是真实的,存在的,积极的;幸福则是消极的,并无实体存在。没有痛苦的时候,那种消极的感受便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而非实质的存在。基于此种认识,人生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尽量避免痛苦,而不是追求幸福,因为根本没有幸福那样的一个东西。能避免痛苦,幸福自然就来了。梁实秋先生非常赞同叔本华的看法,在《快乐》一文中,他指出,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转为烦恼。叔本华的哲学是:苦痛乃积极的实在的东西,幸福快乐乃消极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所谓快乐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谓,没有苦痛便是幸福。再进一步看,没有苦痛在先,便没有幸福在后。不过在梁实秋看来,避免痛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慎思明辨,更需要当机立断,这就需要历练一种人生智慧。 叔本华这个名字对于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是非常熟稔的,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从他的思想和文字中获得思想支援。众所周知,20世纪初期的中国是在耻辱中救亡图存的,用鲁迅的话来说,当时的中国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曾影响了很多现代知识分子,王国维、鲁迅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位。叔本华认为“人生即是痛苦”,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痛苦。“一个人的智力愈多,认识愈明确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则最痛苦。”“人从来就是痛苦的——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的成分。”而人生最终的一个理想,就是求得一种解脱。深受叔本华影响的王国维是一个典型的悲观主义者,他常常陷入对人生苦难的体验、对国运衰亡的忧患以及对人民麻木乐天的慨叹中,认为“人只有知苦痛才能奋起,才能避免麻木”,而这种痛苦体验却最终超出了他的负荷,使他走向了自沉昆明湖的终极自我解脱之道。鲁迅的文字中始终充满了“希望”与“绝望”的纠葛,在他看来,人生中“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他并没有于绝望的境地中消沉,而是以“反抗绝望”的姿态面对人生,“忧愤深广”成为鲁迅最突出的精神特征。 而同样深受叔本华影响的梁实秋,却表现出与王国维、鲁迅迥然不同的精神风貌,在他看来,没有痛苦便是幸福,所以他能从庸常的生活中体味到快乐,好友冰心曾经视他为知、情、趣三品合一的知己。而他从叔本华书中所体悟到的“没有苦痛在先,便没有幸福在后”的道理,也使他历经乱世而依然风神萧散、平和通达。2004年,我与胡百华先生一道前去拜访梁实秋先生的长女梁文茜女士时,年近八旬的梁女士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让我非常钦佩。我们谈的是梁实秋先生的往事,梁女士及子女们虽然曾因梁先生的原因而遭遇过坎坷,但她心胸宽广,脸上一直漾着随和的笑意,有一种宠辱不惊的气度。胡先生当着梁女士的面情不自禁地感叹说,梁实秋先生的三个儿女中,梁文茜女士是神采和相貌上最酷似梁先生的,她明朗、乐观、随和的性格中,到处都有梁先生的影子,看到梁女士就如同梁先生的风神再现。作为一个后学之辈,我无缘结识梁实秋先生,但他充满智慧、潇洒达观的人格风范,却让我神往。 胡百华先生是梁实秋先生在台湾师范大学时期的学生,毕业后他还曾经做过梁先生的助教,经常得以亲聆梁先生的教诲,分享到很多有趣而有益的言谈。这些言谈有一些是梁先生在以前发表的文章中谈过的,有一些则是他和这些弟子们谈过之后又著文发表的,这些对于胡先生而言都是值得回味一生的精神盛宴。在20世纪60年代,梁先生曾介绍胡先生翻译威尔·杜兰的《哲学的趣味》(ThePleasuresofPhilosophy)。作为一个著名的翻译大家,梁先生对翻译对象的选择是非常苛刻的,在他看来,只有有利于发扬健全人性的经典性著作才有翻译的价值。胡先生因此而有机会直接向这位莎士比亚的翻译大家请教翻译上的具体问题,而威尔·杜兰在哲学上各种问题的精辟见解,也深深影响了胡先生的前半生。 叔本华的这本“MaximsandCounsels”虽然也属于梁实秋先生向人重点推荐的好书,但由于诸种原因,一直到20世纪的90年代,胡先生才得到这本书的英文译本。胡先生在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后,立即深感这本书解决了他对人生的种种困惑,深悔没有在梁先生在世时阅读这本书。因为书中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智慧使他更多地了解了恩师的人格风范,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也深深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从此尊这本书为心目中第一人生哲学书。出于对恩师梁实秋先生的景仰和对“MaximsandCounsels”一书的喜欢,胡先生一直希望能够把这本书推介给更多的读者,让更多的人从这些智慧中受益。虽然胡先生并不是宗教主义者,但他对这项工作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他开始阅读这本书的英文译本时是在香港,之后便立刻到处寻找中文译本,遍寻不得乃开始着手将这本书的英译本译成中文,书名译作《处世智慧录》。在翻译的过程中,他对自己几十年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体悟和了解,同时也更能快乐地享受人生的一切。这本书于2001年由台湾省的九歌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很好的反响。2004年的11月,我们一起在北京语言大学参加“梁实秋与中西文化”国际研讨会期间,他在谈话中屡屡谈及这本书,当时他从澳大利亚经香港赴北京参会,大旅行包中装了好几本《处世智慧录》分赠给前来开会的朋友。胡先生在这方面,他对这本书的翻译是超越于功利之外的,他只有一个很单纯的愿望,就是把这本曾经深刻影响过梁实秋先生和他自己的书,作为传播幸福和快乐智慧的“善书”,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我较早从胡先生那里得到了这本书,因此也由对梁实秋先生的敬重而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成为又一个受益者。在北京开会期间,胡先生提到希望自己的译作能在大陆出版简体字版本,此时山东画报出版社的朋友段春娟女士正在筹划出版与梁实秋先生有关的著作,于是我向她推荐了胡先生的这本译作。 胡先生非常看重这本书在大陆的出版,在2001年的九歌版本及稍后的英汉对照本的基础上,又做了不少修改完善工作。在胡先生看来,叔本华虽然是一个才情并茂的大哲学家,但有些观点不无偏颇之处,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他在此次版本中,用英国卢伯克(JohnLubbock)的《快乐是责任》一文作为“代跋”来补救偏颇,这也是本版中胡先生最为满意的改动。也正因为这一点,译者对台湾九歌的版本所使用的书名——《处世智慧录》也作了修改,改为现在的《人生智慧录》。 胡先生是一位令人感动的前辈学者,他由对恩师梁实秋的敬仰而阅读和翻译叔本华的“MaximsandCounsels”,梁实秋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他自己的亲身感受使他充分认识到此书的价值,并促使他多年来虔诚地向朋友和读者推荐此书。在此,我也真诚地希望本书在大陆的出版能够为更多读者的人生带来福音。 刘聪2005年5月于山东曲阜 译者前言 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于1788年2月22日在德国旦泽(Danzig)诞生。他的父亲是富商,所以他早年曾经在英国、法国和德国各处长时期居住和游历。但是,他父亲却轻视儿子勤学用功,在1805年把他安置于汉堡(Hamburg)的友人的贸易行见习(他们全家是1793年迁往该地的)。叔本华在该行只接受了三个月的训练,他父亲就突然死去(可能是自尽);他母亲把诸事料理后,带着他妹妹前往魏玛(Weimar)从事小说创作和文艺活动。叔本华独自留在汉堡,开始跟希腊学者帕索(Passow)攻读古典著作;两年的学习后,他已有充分能力运用希腊文和拉丁文文献。 1809年,叔本华已继承可使他终生经济独立的巨大资产,这时他入读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对柏拉图和康德哲学至为倾服。在哥廷根大学两年后,他转往新成立的柏林大学,跟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伍尔夫(FriedrichAugustWolf)研究古典学,并选习约翰·戈特利布(JohannGottlieb)和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FriedrichSchleiermacher)的课程。叔本华于1813年在热纳(Jena)大学获授哲学博士;同年,他出版论文《论充分理性原则的四重根》,从论文可看出康德对他的强烈影响。 1813年11月,叔本华回到魏玛跟母亲一起住。但是,他自从青春期就表现出的抑郁的性情,使他的母亲无法忍受。他们之间的一次冲突导致母子完全决裂,叔本华以后就未再见过母亲。但在魏玛的时候,他得以结识东方学者弗·迈耶尔(F.Mayer),由于后者的介绍他开始涉猎古印度哲学,他找到一本《奥义书》(Upanishads)的拉丁文译本,成为他日后使用的祈祷书。 后来叔本华迁往德累斯顿(Dresden),花了四年工夫研究印度哲学并撰写《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TheWorldasWillandRepresentation或DieWeltalsWilleundVorstellung──1818)。这本书所引起的注意,只够让他于1820年在柏林大学谋得一个讲师席位。因上课的时间跟黑格尔(Hegel)的相冲突,使得他的课程没有学生选习。叔本华生性多疑,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出于黑格尔和他的追随者的阴谋。他结束大学教席之后,留在柏林,一直到1831年那次大规模霍乱病疫的爆发。于是他搬往法兰克福(Frankfurt),并在那里终其一生。他愈来愈跟世界疏远,觉得世人以他为敌,不欣赏他的天才,他在1836年出版《论自然中的意志》(OntheWillinNature或UeberdenWilleninderNatur),抨击黑格尔的哲学荒谬而且自相矛盾。 1841年,《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第二版刊行,修订版增加了新材料,诸如意志和死亡的主要性和性爱的形上学。书并不畅销,但为著者赢得一些信徒。其中一位是朱利叶斯·弗劳恩斯泰特(JuliusFrauenstaedt),他为叔本华的《补苴论文集(附录和补遗)》(ParergaundParalipomenaa─1851)找到出版人,在叔本华死后并为他编辑著作。第三版的《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于1859年问世。 叔本华性格沉郁,跟世人疏远,兼及他研究佛教和印度教,都深刻地濡染着他的哲学观。他看到的终极的实在是盲目的,意志(心性)是背逆理性的,自然中的一切无不如此显现;这一意志,而非理性,是人类所有行为的根源。世界的可怕性排除了神的存在。自我在人死之后的存活似乎是同样不可能的:人之成为个体,只限于现象界中;在实体界之中,根本无所谓个性。所以,个别的性格在身体死后不能继续生存。 叔本华在世时并不广为人们赏识,却大大地影响了后世的哲学。他高瞻远瞩,看出人乃非理性冲动的牺牲,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和一般心理学的理论开创了先河。叔本华于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逝世。 《人生智慧录》(AphorismsontheWisdomofLife或AphorismenzurLebensweisheit)是《补苴论文集》中的一个独立单元,英译者T.BaileySaunders在英译时把原来这个单元分为“TheWisdomofLife”和“CounselsandMaxims”两部分,仍作一个单行本出版。中文以往的翻译只见到这两部分各自成为单行本的译本(如张尚德译《人生的智慧》,陈苍多译《叔本华论人生:隽语与箴言》),似乎是受到Saunders的影响。现代中国文豪梁实秋先生在《影响我的几本书》(1984)中,把本著后一部分(也直接称为《隽语与箴言》)看作是影响他平生最大的第四本著作,也大概同样是受了Saunders的英译本的影响所致。 叔本华的主要著作是《世界作为意志和表象》,但开始使得世人重视他的著作似乎是在《补苴论文集》出版之后。我们敢说,《人生智慧录》是《补苴论文集》之中的重要部分。中译者当初就是深深为本书所吸引,并感到本书人人都值得一读,而当时在香港到处未能找到后一部分(即“CounselsandMaxims”)的中译本之后,才想到着手翻译,并决定这部分需为“西华”对照,始可满足读者一窥原豹的心理。到最后整理译稿之时,终于从台湾获得陈苍多先生的译书。九歌出版社蔡文甫先生获知此书中译的情况后,建议译者补译本著的前四章,跟前此所译、即本著的后两章,按原著(以及E.F.J.Payne英译本)的模式,合在一起。所以,这本译作以现在的形式出版,完全是出于蔡先生的建议。 本著的翻译主要是根据Saunders1890年的译本,他的译文流畅雅致,难能可贵;在为文谨慎方面,E.F.J.Payne所译的《补苴论文集》的英译本(1974),俨然独树一帜。由于任何翻译都免不了各种失误或不妥之处,我们每见Saunders译文有可议之际,大多求助于Payne的文本;而遇有两者难以取决的时候,则翻查手头1891年Leipzig:F.U.Brochhaus出版的德文原著。中译者的客观条件应该说是具备的,这一单行本的译文如果有重大偏失,只能说是出于中译者的疏懒和学养不足。 先师梁实秋先生和吴奚真先生,毕生孜孜于文事和翻译,型范犹在,如果本译作有任何可取处,都可导源于他们的教导和启迪。又,本书简体版在校核及付印期间,前后曾获得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姚德怀先生、王爱莉女士、梁师研究学者刘聪博士,以及山东画报出版社前后编辑段春娟、郑丽慧的鼎力筹划和协助,译者在此一并感谢。 胡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