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禅关篇”“禅悟篇”“禅机篇”,共三个部分,精选了四十四则禅宗公案,结合作者自身的生命觉受与人生智慧,通过慢放的方式重现禅师禅悟的过程,真实记录禅师的觉境以及觉悟过程,从而点出禅关、禅悟、禅机的关要,引导读者入境体悟修必。 作者简介: :程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教育学博士在读,研究发展心理学方向。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主修人类发展与心理学专业。在香港大学获得理学士学位,主修生物化学与心理学专业。 曾在纪念六祖惠能圆寂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合作论文 《坛经究义——惟论见性背后的禅宗变法》。 曾在《道可道,非恒道:解老子第一章》一书中,合作《谈老子》部分。曾在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等美国心理学刊物与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学术会议上合作发表Can non-interactive language input benefit young second-language learners?与The role of informants' expertise in children's epistemic trust等多篇心理学论文。 目录: : ◎出版说明 ◎前言 ◎禅关篇/1 拈花微笑/3 惟我独尊/10 风动幡动/13 一等没弦琴/16 百丈下堂/23 南泉斩猫/28 庭前柏树子/33 行履在甚么处/39 临济喝/48 五位君臣/54 干屎橛/72 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禅关篇 / 1拈花微笑/ 3惟我独尊/ 10风动幡动/ 13一等没弦琴 / 16百丈下堂/ 23南泉斩猫/ 28庭前柏树子 / 33行履在甚么处/ 39临济喝/ 48五位君臣/ 54干屎橛/ 72 ◎禅悟篇 / 77将心来,与汝安/ 79经转我,还是我转经/ 111磨砖岂得成镜/ 143 过水睹影/ 159传灯/ 216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238 ◎禅机篇 / 253汝之所问,皆为戏论/ 255世尊示珠/ 257未曾说一字/ 259本来无一物/ 261他心通在什么处/ 263空中一片云/ 268为止小儿啼/ 272一口吸尽西江水/ 274石头路滑/ 276一橛柴/ 279长空不碍白云飞/ 282野鸭飞过/ 284野狐禅/ 291看养一头水牯牛/ 299南泉路向什么处去/ 301大雄山上一猛虎/ 303只图遮眼/ 306我子天然/ 308烧佛取暖/ 310老僧好杀/ 312狗子无佛性/ 314赵州茶/ 316金屑虽贵,落眼成翳/ 319德山棒/ 322云门饼/ 325黄龙三关/ 327西天人不会唐言/ 331◎后记 / 333试读部分:禅关篇人们觉得禅宗公案如谜,看不明白,这是因为每个公案都是一道禅关,若不能过关,想要明白是不可能的。因此禅宗公案对参禅者而言,历来都是考验,也吸引了无数人来挑战。而古来参禅者无数,真正过关者又有几人?那么何为禅关?禅关立在何处?为何难过?过不去是卡在了哪里?如何才是过关?过关之后又如何?为此,本篇摘选了十一则公案,每个都堪称经典名案,千古难关。本篇通过今译、解案与结案,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透入案中,破关而上。 拈花微笑①世尊②在灵山会上③,拈花示众。 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④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⑤,涅槃⑥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今译】在灵山法会上,众皆云集,等待释迦牟尼说法。只见释迦牟尼拿起一朵花,看着大家。 一时众人都默然无语,全场无声。只有迦叶忽然会心一笑。 释迦牟尼于是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现在传付给了迦叶。”【解案】释迦牟尼为何拈花示众? “灵山会”是释迦牟尼在灵山上说法的会场。当时众人云集,凝神谛听,都在等待着释迦牟尼说法。于是释迦牟尼“拈花示众”。 众人求法,故释迦有示。但众人习惯了听释迦讲法,执于外求,这时释迦再说什么法,众人都难免执着更深,恰违释迦之教。因为释迦无法可教,当时来什么就随手扔过去, 只为惊醒梦中人,却被人唤作法。 释迦牟尼正好见旁边有朵花,就随手拿起花,对着大家。人人都见了花,但是脑中却 一片空白,完全不知这是什么意思。释迦往常讲法,多以言辞晓喻,闻者有理可循,有意可得,但是得意即失真意,不见得意者,也误会了释迦意。 拈花无意,讲经亦无意,无言无意,有言亦无意。无论释迦所示的是什么,意都不在其中。我无以说我,故晓喻以说我;我无以示我,故举物以示我。说尽天下法,只如一拈花。 释迦一拈花,就斩断了所有人的思想见解,这是其无意之意。去尽所有意时还在的, 才是释迦所教之意。释迦拈花,已无法可得,无意可会,是他说法的极致。而此时能否明白,只在自己。为何是时众皆默然? 释迦牟尼这一示,把所有人都难住了,“是时众皆默然”。 释迦本是最简单的一示,却被人理解为最高深的,就是不认那最简单的。 众人见到花是不认的,觉得一定还有深意隐藏其中,但是又无意可得。花也不是,意也不是,这时是什么?众皆不认,于是又去搜寻理解,猜测意思,所以“众皆默然”。见拈花的刹那,一梦已出,却不能醒来,于是又入一梦。 迦叶为何破颜微笑? 释迦“拈花示众”,一时“众皆默然”,只有迦叶忽然“破颜微笑”。 释迦拈花,在场的人心皆动。但众人动而不觉,迦叶一动即觉。 人们读此公案,都想问释迦牟尼拈花是什么意思。当时“默然”的一众人,也都在心中揣测。而真正的明白只是心中透亮,没有意思遮挡,迦叶“破颜微笑”时,没有问题要解,也没有意思可得,他只是于自然之中,觉得自然而已。 释迦拈花,只是见花而拈,自然而动;迦叶见释迦拈花,心自然而动,动而自觉,于是“破颜微笑”。释迦“拈花”自然,没有意思;迦叶“破颜”亦自然,也没有意思。因为没有意思相隔,所以两心相应,乃见真意。灵山会上,众皆云集,却只有迦叶与释迦两个醒者相会。释迦牟尼为何说正法眼藏? 释迦见众人仍然不会,于是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而闻者能否明白,取决于自己是如何听的。所以释迦首先说“正法眼藏”,是示闻法之法,此亦是入道之法。 释迦说“正法眼藏”,意思是正法就在众人看花的眼中藏着,但是就因看见了花,所以不见正法。众人等待闻法,思索求解,皆是以为正法眼见,却不知眼见的都是邪法,藏于自己眼中的才是正法,又何须向他处寻觅?我“眼藏”即是,释迦拈花无异于我见世间万象,又何须待释迦为我示花,只须我自知“正法”。 “正法”即觉悟之法。若要学佛,须求正法。释迦说“正法”是提醒众人,既上灵山会,就应是为正法而来,若是贪乐小法,则非正途。正为本,法为道,正法即本来之示,返本之道。释迦拈花,即是正法,而若欲见此正法,则不可于眼见中见,须知眼藏。 “眼藏”比喻见者如眼而藏。眼见万物,惟独不见自己。众人见花不见眼,而眼就藏于见中。“众皆默然”,就是因为“眼藏”,即使已无可见,仍然不见眼。释迦说“眼藏”,是提醒众人不可觅于见,而要悟于藏。眼为见,藏为归,眼藏即觉见而归。悟藏即正,着见即偏,故曰“正法眼藏”。 释迦牟尼为何说涅槃妙心? 释迦接着说“涅槃妙心”,因为若知“正法眼藏”,则见“藏”者,而“藏”者正是“涅槃妙心”。 释迦说“涅槃妙心”,意思是拈花乃是示心。释迦拈花,是涅槃妙心;众人见花,是涅槃妙心;迦叶会心,亦是涅槃妙心。涅槃妙心,可智可愚,可觉可迷,一切所见,无不是心之妙变,而无论如何变,变者都在。 “涅槃”是至真。佛是惟求至真者,摒弃一切假伪,终认我之本真,而本真无名,称作涅槃。释迦拈花,是惟以本真示人,而本真无相,见者若认相,则不能见真。真我无我,故无可生灭;若知真我,则超越生灭。着见则生灭,悟心即涅槃。 “妙心”是灵觉。心一照即见,一见即应,成一切相,生一切智,变化万端,岂不至妙?心本自妙,无心不妙。而众人只见拈花妙举,不见妙心,以为妙在佛处,不知自心之妙超佛越祖。妙心生生不息,而一无所染,此即涅槃;涅槃什么都不是,但什么都可以是,此即妙心。故曰“涅槃妙心”。释迦牟尼为何说实相无相? 释迦接着说“实相无相”,因为“涅槃妙心”就是“实相无相”。 释迦说“实相无相”,意思是拈花乃示实相,而实相非拈花之相,又隐在相中,故不可被相所瞒。众人着于拈花之相,故不见无相之实相。迦叶微笑,因为不见拈花,自见“涅槃妙心”,即见实相无相。 “实相”是见者。一切见不离见者,故曰实;此实可知,故曰相。但名为实相,却无可见之相。佛觉悟真在,故称实相,而至真一无所见,故称无相。 见者“无相”。众人着于见,故有相;迦叶觉自见,故无相。有相因见而有,常变成行;无相自能生见,恒在不失。实相无相是见实而不见相。无相不仅是无相可见,更是不以相为见,如此才能悟见实相。无相非无,实相非相,实而非物,无而非空,故曰“实相无相”。释迦牟尼为何说微妙法门? 释迦接着说“微妙法门”,因为只有入“微妙法门”才可得“实相无相”。 释迦说“微妙法门”,意思是要在最微妙处才得入门。释迦“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二人一言未发,即已相通,极尽微妙。但若见拈花微笑,于此中寻妙,则已失妙。微妙法门,在一念起时,人不觉处。待到有见有相时,已错过法门,不觉微妙。离见曰微,相通曰妙,离见而相见,别开法门,故曰“微妙法门”。 释迦牟尼为何说不立文字? 释迦接着说“不立文字”,因为“微妙法门”并无文字,着于文字则失“微妙法门”。 释迦说“不立文字”,意思是不可以文字为见,不可以言说为传。落在语言文字上,即见有相,有相隔碍,即失微妙法门,则不见实相。释迦不以文字为传,闻者亦应不以文字为得。文字本是假说,惟以指真,而学佛者若以文字为真,则反而不能认真。真无名,知真亦无文字,故曰“不立文字”。 释迦牟尼为何说教外别传? 释迦接着说“教外别传”,因为“不立文字”之传,即是“教外别传”。 释迦说“教外别传”,意思是不于所教上传,而于所教之外传。无论是拈花还是付法,是身教还是言教,凡有所传则皆不是。佛所传的是我本无失的,无法外传,亦无法外得,故曰“教外别传”。 而“教外别传”,正是“正法眼藏”。不着于所“教”,而得“别传”,即不着于所见,而知“眼藏”。释迦牟尼为何付嘱摩诃迦叶? 释迦牟尼心中无相,故如明镜,能见人心。众人都在看花,思索拈花之意,只有迦叶“破颜微笑”,两心相会,中无隔碍。迦叶刹那与佛相通,即已识佛。迦叶识佛,即是佛付法,本无须言语。只为令众人识得,故释迦以言说晓喻:“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释迦说“吾有”,是自觉我有,这本是人人皆有的,只因不觉,故需觉者“付嘱”。释迦付法,无物可传,亦无秘可授。迦叶受法,亦非从释迦处有得,而是自得。自得非得,乃是自知。知我本具,从来不失,乃是真得。 相会为“付”,此语为“嘱”。此语是灵山会上,两心相见的见后之言,是释迦给迦叶的证心、传心、印心之语,为佛之心印。两心相见后,释迦以此语加印,以为迦叶证实,令其知是佛旨,故于二人为传心,于释迦为付法。 释迦说“吾有正法眼藏”,以提示众人由眼藏知正法。而正法即“涅槃妙心”,释迦所示是法,所传是心,别无一物。拈花非示花,乃示此涅槃妙心,故不可见花而不见心,释迦因此继言“实相无相”。而不着于花相,离相而知心,这是非有而见,故释迦说此为“微妙法门”。此法门不着一言,无名无字,故释迦说“不立文字”。不立文字即不在一切言教之中,此为释迦之“教外别传”。而教外别传的,即是正法眼藏,否则只见有传,不见真传。释迦此语是以言讲心,人皆有心,只因不觉,故不知其心乃是涅槃妙心。释迦作语,将此心觉付嘱迦叶,是为传心。 这一段言说为根本佛旨,贯通佛的一切言教。这段话因是于迦叶悟后而说,是明白人对明白人而说,故虽为言说,却不同于佛的其他言教。彼时佛言是明白人对不明白人而说。而此时佛言非言,外于言教而统括一切言教,惟传此心,何言之有?但此心惟有迦叶知,故此语只对迦叶说。旁人闻之,仍以之为言教。拈花与付嘱 释迦作言讲理,只是为人指实,而讲尽言说道理,人皆不见,故释迦今乃无言,拈花为示。迦叶见而微笑,乃是见实。故释迦再以有言指之,告诉众人这就是。 若有实而无指,只有拈花而无付嘱,则实隐而不彰,人或许见之而不识,亦不会将其记为一案,错失悟机。 若有指而无实,只有言教而无拈花,则人或许以指为实,着于言教,不见真传。 拈花无言,乃是示实;付嘱有语,乃是指实。故释迦的付嘱语中,每一句皆令人去指见实。释迦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是令人去所见之相,而于见中悟藏;“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是令人去外得之教,而以自见为传。 故释迦拈花而付嘱,实指相合。【结案】 灵山会上,释迦牟尼拈花,惟验谁能与我相会。众人默然,只见了花,却未与释迦相会。只有迦叶心无隔碍,两心相照相印,终传佛心。 释迦拈花为示,迦叶微笑为识,释迦付嘱为印,其意涵尽括佛学心要,禅宗源流。故此案不仅为禅宗之始,更堪为众案之首。 此案如镜,见者自心有什么,则于其中见到什么。而公案中什么也没有,没有意思,没有语言,没有理解,只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