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选释》是俞平伯俞何從郎郎從前別鄭振鐸先生說:詞和詩並不是子母的關係。詞是唐代可歌的新聲的總稱。這新聲中,也有可以五七言詩體來歌唱的;但五七言的固定的句法,萬難控御一切的新聲,故嶄新的長短句便不得不應運而生。長短句的產生是自然的進展,是追逐於新聲之後的必然的現象。〔五〕他在下面並引了清成肇麐《唐五代詞選自序》〔六〕中的話。我想這些都符合事實,不再申說了。第三,就詩體本身來說,是否也有『窮則變』的情形呢?當然,唐詩以後還有宋、元、明、清以至近代的詩,決不能說『詩道窮矣』。——但詩歌到了唐代,卻有極盛難繼之勢。如陸游說:……這樣說來,詞的興起,自非偶然,而且就它的發展可能性來看,可以有更廣闊的前途,還應當有比它事實上的發展更加深長的意義。它不僅是『新聲』,而且應當是『新詩』。唐代一些詩文大家已有變古創新的企圖,且相當地實現了。詞出詩外,源頭雖若『濫觴』,本亦有發展為長江大河的可能,像詩一樣的浩瀚,而自《花間》以後,大都類似清溪曲澗,雖未嘗沒有曲折幽雅的小景動人流連,而壯闊的波濤終感其不足。在文學史上,詞便成為詩之餘,不管為五七言之餘也罷,《三百篇》之餘也罷,反正只是『餘』。但它為什麼是『餘』呢?並沒有什麼理由可言。這一點,前人早已說過〔八〕,我卻認為他們估計得似乎還不大夠。以下從詞體的特點來談它應有的和已有的發展。詞的發展的方向要談詞的發展,首先當明詞體的特點、優點,再看看是否已經發揮得足夠了。當然,以詩的傳統而論,齊言體如四、五、七言盡有它的優點;從解放的角度來看『詩』,詞之後有曲,曲也有更多的優點。在這裏只就詞言詞。就個人想到的說,以下列舉五條,恐怕還不完全。一、是各式各樣的,多變化的。假如把五、七言比做方或圓,那麼詞便是多角形;假如把五、七言比做直線,詞便是曲線。它的格式:據萬樹《詞律》,為調六百六十,為體一千一百八十餘;清康熙《欽定詞譜》,調八百二十六,體二千三百零六。如說它有二千個格式,距事實大致不遠。這或者是後來發展的結果,詞的初起,未必有那麼多。也不會太少,如《宋史•樂志》稱『其急慢諸曲幾千數』。不過《樂志》所稱,自指曲譜說,未必都有文辭罷了。……三、是有韻律的。這兩千多格式,雖表面上令人頭暈眼花,卻不是毫無理由的。它大多數從配合音樂旋律來的。後人有些『自度腔』,或者不解音樂,出於杜撰,卻是極少數。早年『自度腔』每配合音譜,如姜白石的詞。因此好的詞牌,本身含着一種情感,所謂『調情』。儘管旋律節奏上的和諧與吟誦的和諧不就是一回事,也有仿佛不利於唇吻的,呼為『拗體』,但有些拗體,假如仔細吟味,拗折之中亦自饒和婉。這須分別觀之。所以這歌與誦的兩種和諧,雖其間有些距離,也不完全是兩回事。——話雖如此,自來談論這方面的,以我所知,似都為片段,東鱗西爪,積極地發揮的少,系統地研究的更少。我們並不曾充分掌握、分析過這兩千多個詞調呵。……五、它在最初,是相當地反映現實的。它是樂歌、徒歌(民歌),又是詩,作者不限於某一階層,大都是接近民間的知識分子寫的。題材又較廣泛。有些作品,藝術的意味、價值或者要差一些;但就傳達人民的情感這一角度來看,方向本是對的。看上面列舉的不能不算做詞的優點,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詞在數量上或質量上已大大的發展了。但是否已將這些特長發揮盡致了呢?恐怕還沒有。要談這問題,先當約略地探討一般發展的徑路,然後再回到個別方面去。所謂『青出於藍而青於藍』。毫無疑問,文藝應當向着深處前進,這是它的主要方向;卻不僅僅如此,另一方面是廣。『深』不必深奧,而是思想性或藝術性高。『廣』不必數量多,而是反映面大。如從來論詩,有大家名家之別。所謂『大家』者,廣而且深;所謂『名家』者,深而欠廣。一個好比蟠結千里的大山,一個好比峭拔千尋的奇峰。在人們的感覺上,或者奇峰更高一些;若依海平實測,則大山的主峰,其高度每遠出奇峰之上,以突起而見高,不過是我們主觀上的錯覺罷了。且不但大家名家有這樣的分別,即同是大家也有深廣的不同。如杜甫的詩深而且廣。李白的詩高妙不弱於杜,或仿佛過之,若以反映面的廣狹而論,那就不能相提並論了。詞的發展本有兩條路線:一、廣而且深(廣深),二、深而不廣(狹深)。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裏,受着歷史的局限,很不容易走廣而且深的道路,它到文士們手中便轉入狹深這一條路上去;因此就最早的詞的文學總集《花間》來看,即已開始走着狹深的道路。歐陽炯《花間集序》上說:南朝之宮體,扇北里之倡風,何止言之不文,所謂秀而不實。有唐已降,率土之濱,家家之香徑春風,寧尋越豔;處處之紅樓夜月,自鎖嫦娥。……因集近來詩客曲子詞五百首,……庶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以文章來論,有些很差,也有很好的。有些不下於《花間》溫、韋諸人之作,因其中亦雜有文人的作品。有的另具一種清新活潑的氣息,為民歌所獨有,如本書上卷第一部分所錄,亦可見一斑。它的支流到宋代仍綿綿不斷,表現在下列兩個方面:一、民間仍然做着『曲子詞』。這些材料,可惜保存得很少,散見各書,《全宋詞》最末數卷(二九八至三○○卷),輯錄若干首,如雖寫情戀,當時傳為暗示北宋末年動亂的〔一一〕,如寫南宋里巷風俗的〔一二〕……反映面依然相當廣泛。若說『花間』派盛行之後,敦煌曲子一派即風流頓盡了,這也未必盡然。二、所謂『名家』每另有一種白話詞,兼收在集子裏,如秦觀的《淮海居士長短句》、周邦彥的《清真詞》都有少數純粹口語體的詞,我們讀起來卻比『正規』的詞還要難懂些。可見宋代不但一般社會上風尚如此,即專門名家亦復偶一用之。至於詞篇,於藻飾中雜用白話,一向如此,迄今未變,又不在話下了。陳郁《藏一話腴》評周詞說:『美成自號清真,二百年來以樂府獨步,貴人學士、市儇伎女皆知美成詞為可愛。』是雅俗並重,仍為詞的傳統,直到南宋,未嘗廢棄。……此後的發展也包括兩個方面,舉重點來說:其一承着這傳統向前進展,在北宋為柳永、秦觀、周邦彥,在南宋為史達祖、吳文英、王沂孫等等,其二不受這傳統的拘束,有如李煜、蘇軾、辛棄疾等等。這不過大概的看法,有些作家不易歸入那一方面的,如李清照、姜夔。這裏擬改變過去一般評述的方式,先從第二方面談起。『南唐』之變『花間』,變其作風不變其體——仍為令、引之類。如王國維關於馮延巳、李後主詞的評述,或不符史實,或估價奇高;但他認為南唐詞在『花間』範圍之外,堂廡特大,李後主的詞,溫、韋無此氣象〔一四〕,這些說法還是對的。南唐詞確推擴了『花間』的面貌,而開北宋一代的風氣。蘇東坡創作新詞,無論題材風格都有大大的發展,而後來論者對他每有微詞,宋人即已如此。同時如晁補之說:『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辭橫放傑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一五〕稍晚如李清照說:『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耳,又往往不協音律者,何耶?』〔一六〕若依我看來,東坡的寫法本是詞發展的正軌,他們認為變格、變調,實係顛倒。晁、李都說他不合律,這也是個問題。如不合律,則縱佳,亦非曲子,話雖不錯,但何謂合律,卻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東坡的詞,既非盡不可歌;他人的詞也未必盡可歌,可歌也未必盡合律,均屢見於記載。如周邦彥以『知音』獨步兩宋,而張炎仍說他有未諧音律處〔一七〕,可見此事,專家意見分歧,不適於做文藝批評的准則。至於後世,詞調亡逸,則其合律與否都無實際的意義,即使有,也很少了,而論者猶齗齗於去上陰陽之辨,誠無謂也。因此東坡的詞在當日或者還有些問題,在今日就不成為問題了。胡寅說:『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於是《花間》為皂隸,而柳氏為輿臺矣。』〔一八〕這是詞的一大進展。……姜夔的詞在南宋負高名,卻難得位置,評論也難得中肯。如宋末的張炎應該算是知道白石的了,他在《詞源》裏,說白石詞『清空』、『清虛』、『騷雅』,『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等等,似乎被他說着了,又似乎不曾,很覺得渺茫。白石與從前詞家的關係,過去評家的說法也不一致,有說他可比清真的〔二〇〕,有說他脫胎稼軒的〔二一〕。其實為什麼不許他自成一家呢?他有襲舊處,也有創新處,而主要的成績應當在創新方面。沈義父《樂府指迷》說他『未免有生硬處』,雖似貶詞,所謂『生硬』已暗逗了這消息。他的詞,有個別反映了當時的現實,只比稼軒要含蓄一些,曲折一些。他的創作理論,有變古的傾向,亦見於本集自序〔二二〕,說得也很精辟。上面約略評述的幾個詞家,都不受『花間』以來傳統的拘束。他們不必有意變古,而事實上已在創新。至於所謂正統派的詞家,自『花間』以來也不斷地進展着,並非沒有變化,卻走着與過去相似的道路。這裏只重點地略說三人,在北宋為柳永、周邦彥,在南宋為吳文英。其他名家,不及一一列舉了。…周邦彥詞,令、慢兼工,聲調方面更大大的進展〔二三〕。雖後人評他的詞,『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固有道着處,亦未必盡然〔二四〕。周詞實為《花間》之後勁,近承秦、柳,下啟南宋,對後來詞家影響很大。一般地說,南宋名家都祖《清真》而祧《花間》,尤以吳文英詞與周邦彥詞更為接近。宋代詞評家都說夢窗出於清真〔二五〕,不僅反映面窄小,藝術方面亦有形式主義的傾向。如清真的綿密,夢窗轉為晦澀;清真的繁穠,夢窗轉為堆砌,都是變本加厲。全集中明快的詞占極少數。如仔細分析,則所謂『人不可曉』者亦自有脈絡可尋,但這樣的讀詞,未免使人為難了。說它為狹深的典型,當不為過。詞如按照這條路走去,越往前走便愈覺其黯淡,如清末詞人多學夢窗,就是不容易為一般讀者接受的。……方斯時,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可歎也哉!或者出於無聊故耶。〔二七〕《花間集》如何可作為詞的標准呢!《花間》既不足為准,則正變云云即屬無根。我們不必將正變倒過來用,卻盡可以說,蘇、辛一路,本為詞的康莊大道,而非磽確小徑。說他們不夠倒是有的;說他們不對卻不然。如陳無己說: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二八〕『要非本色』,即使極天下之工也還是不成,這樣的說法已很勉強;何況所謂『本色』無非指『花間』、柳七之類,非真正的本色。本色蓋非他,即詞的本來面目,如今傳唐人『曲子』近之。它的反映面廣闊,豈不能包後來蘇、辛諸詞在內?因此,過去的變化,其病不在於軼出範圍,相反的在於還不夠廣闊。關於選釋本的一些說明《唐宋詞選釋》自唐迄南宋,共二百五十一首,分為三卷。上卷為唐、五代詞,又分為三部分:一、唐,二、《花間》,三、南唐;共八十七首。中、下卷為宋詞,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題為『宋之一』,下卷題為『宋之二』,即相當於北宋和南宋。其所以不曰北、南,而分一、二者,因南渡詞人正當兩宋之際,其屬前屬後每每兩可,不易恰當。其反映時代動蕩的作品大部分錄在下卷。中、下兩卷之區別,也想約略表示出兩宋詞的面貌,有少數作家不專以作者的年代先後來分。如葉夢得生年較早,今所錄二首均南渡以後之作,故移下卷。張孝祥生年稍晚,所錄《六州歌頭》作於一一六三年,《念奴嬌》作於一一六六年,時代均較早,且反映南宋初年政治情況,故置韓元吉諸人之前。……再說,可以增進了解,這情形也很複雜。如以乙句注甲句,而兩句差不多;讀者如不懂得甲,正未必懂得乙。其另一種情形,注文甚至於比本文還要深些,那就更不合理了。怎樣會發生這類情形的呢?因為作注,照例以前注後,更着重最早的出典,故注中所引材料每較本文為古,如《詩》、《書》、《史》、《漢》之類,總要比唐詩、宋詞更難懂一些,這就常常造成這似乎顛倒的情況。然所注縱有時難懂,卻不能因噎廢食。注還是可以相當增進了解、擴大眼光的。將『注』和『釋』分開來看,只為了說明的方便,其實『注』也是『釋』,而且是比較客觀的『釋』。古典浩瀚,情形繁複,有詩文的差別,有古今言語的隔閡。有些較容易直接解釋,有些只能引用許多事例作為比較,使讀者自會其意。如近人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其中每一條開首為解釋,下面所附為原材料。其功力最深、用途最大的即在他所引許多實例,至於他的解釋雖然大致不差,也未必完全可靠。我們將這些實例,比較歸納起來,就可以得出與張氏相同的結論,也可以得出和他不盡相同的結論,會比他更進一步。這樣,我認為正得張氏作書之意。書名『匯釋』,『匯』才能『釋』,與其不『匯』而『釋』,似無寧『匯』而不『釋』。因若觸類旁通,你自然會得到解釋的。以上所談,為了使讀者明瞭注釋一般的情況以及如何利用它,原非為本書的缺點解嘲。就本書來說,誠恐不免尚有錯誤。當選錄和注釋之初,原想盡力排除個人主觀的偏愛成見,而忠實地將古人的作品、作意介紹給讀者;及寫完一看,這個選本雖稍有新意,仍未脫前人的窠臼。選材方面,或偏於消極傷感,或過於香豔纖巧,這雖然和詞本身發展的缺陷有關,但以今日觀之,總不恰當。而且注釋中關於作意的分析和時代背景的論述,上中兩卷亦較下卷為少。注釋的其他毛病,如深而不淺,曲而未達,偏而不全,掉書袋又不利落,文言白話相夾雜等等,那就更多了。自己也難得滿意,更切盼讀者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