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观念发明与思想形态


作者:陈恒洪庆明主编     整理日期:2016-03-03 19:03:45

《世界历史评论》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阵地、新平台,每年两辑,全面展现国内世界史研究的新动态、新发展、新成果;刘家和先生特别题字,世界史学者向荣、金寿福、彭刚等多位学者研究成果首次发表,特别收录斯特拉博《地理学》新书发布会暨古代地中海世界学术研讨会现场实录。
本书简介:
  《观念发明与思想形态》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4辑,主题为“观念发明与思想形态”,关注世界史思想动态,收入著名世界史学者向荣、金寿福、彭刚、周春生等多位学者的多篇重磅文章。向荣教授通过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哈克斯特豪森在俄活动深入探析俄国农村公社问题,金寿福教授精彩展现马克斯·韦伯鲜为人知、跌宕起伏的情感世界,彭刚教授独家分享西方史学的研究前沿和新方法。此外,本辑更特别收录斯特拉博《地理学》新书发布会暨古代地中海世界学术研讨会现场实录文字,多名世界史研究专家发言,众彩纷呈。
  作者简介:
  主编陈恒,1968年生,上海师范大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外国史学史》首席专家、中国世界古代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世界史学会副会长等。著译《古希腊》、《历史是什么》、《多面的历史》、《希腊化世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从古代城邦到现代都市》等多部著作;《辞海》(2009版)、《大辞海·世界历史》世界古代史、外国史学史撰稿人。发表文章多篇,承担多种国家项目。主编“历史学研究入门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经典人文书库”(上海三联书店)、“城市与社会译丛”(商务印书馆)、“大象学术译丛”(大象出版社)、“格致人文读本”(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丛书。洪庆明,北京大学欧美近现代史博士,师从北京大学研究法国史的著名学者郭华榕教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欧美近现代文明史、法国社会生活史,译有《20世纪世界史》《法国大革命的降临》《私人生活史Ⅱ》等。
  目录:
  专论/ResearchArticles向荣哈克斯特豪森的“发现”——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提出及其影响金寿福马克斯·韦伯的情感世界周春生“悲凉的维多利亚人”——英国诗人历史学家西蒙兹及其文化史研究王加丰政治形态与文明形态吴涛古罗马军队中的“龙旗”武可从约旦尼斯《哥特史》中的“奇迹”看古典价值与基督教观念的“共存”陈志宏帝国愿景与历史变迁——维多利亚时代“更大的不列颠”思想探析吕和应历史叙事与指称理论万澍考古学经验与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的构建赵莹19世纪《京报》译介传播的国际影响——以光绪初年“丁戊奇荒”为例评论/ReviewArticles陈思伟“树木”与“森林”——近年来欧美古希腊罗马经济史研究方法述评刘城“中世纪学”的新发展——伯明翰大学斯旺森教授学术讲座综述魏涛脚注与历史文献的引用不当——以杰克·P.格林论文中的一个脚注为例付亮旧题新诠——评《乔瓦尼·莫罗内枢机(1509—1580)的教会生涯:介于大公会议与宗教裁判所之间》专题讲坛/WHRForum彭刚当代西方史学的几点观察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斯特拉博《地理学》新书发布会暨古代地中海世界研究学术研讨会
  文献与史料/SourcesandDocuments王悦李维《建城以来史》选译——汉尼拔围攻萨贡图姆
  ContentsandAbstracts征稿启事马克斯·韦伯的情感世界
  金寿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韦伯被誉为西方理性主义最伟大的思想家、现代社会学之父。他不仅是社会学家,同时也是法学家、历史学家和宗教史家。韦伯全面分析了西方世界的宗教源头、个人气质和魅力在宗教和政治中所发挥的作用、西方文明进程中的理性至上、伴随进步的官僚化等重大问题,其最著名且影响最深远的著作当属《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DieprotestantischeEthikundderGeistdesKapitalismus)。他试图通过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社会生活为何首先出现在近代早期的欧洲。韦伯善于以宏观的视角分析问题,注重方法论,推崇明确和严谨的概念,强调实证并擅长把结果升华到理论高度。在斯卡夫(L.Scaff)看来,谁能够让业界接受自己对韦伯的解读,那么他就可以主宰社会科学接下来的走向。简言之,“韦伯就是力量”(Weberispower)。毫无疑问,斯卡夫一语道破了韦伯之所以能够对后世产生持续影响的原因。
  关于韦伯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学界早有定论和共识,但是关于他的情感生活,相关的论著并不是很多。韦伯夫人玛丽安娜(MarianneWeber,原名MarianneSchnitger)撰写的《韦伯传》(1926)一书,长久以来一直是唯一可供参考的资料。玛丽安娜虽然着力全面刻画韦伯的生平,但是涉及丈夫的情感生活尤其是婚外恋情时则尽量一带而过,或者避重就轻。韦伯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丰富的思想和数量可观的著作,而且还因为他的个性和颇带悲剧色彩的人生,玛丽安娜为其丈夫撰写传记以后近八十年的时间里,未曾有新的传记问世。在此期间出版的有关韦伯生平的小册子也只不过是对玛丽安娜那本传记所做的删减或改写而已。考虑到韦伯生前和死后对整个学术界产生的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这个现象不仅是一个缺憾,而且也很令人费解。进入21世纪,在德国有三本韦伯传记相继面世。此外,还有一本专门描写玛丽安娜的传记,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在三本韦伯传记中,拉德考(J.Radkau)的书主要围绕韦伯的婚姻生活和婚外恋情,故成为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拉德考是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历史学教授,他历经数年完成了这部厚达一千多页的传记,填补了有关韦伯生活细节的空白。拉德考在导言中声称,他试着把韦伯置于其生活的德国社会中,把韦伯的思想与其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他使用了许多早前未公开的材料,希冀以此揭示韦伯的内心世界,韦伯所遭受的疾病的折磨,韦伯对性的渴望和经验,韦伯对宗教和自然的态度以及他的追求和内心深处的恐惧。拉德考毫不讳言,他想把韦伯的生平描写成一出波澜壮阔的戏剧。从拉德考的书名《马克斯·韦伯:思想的激情》,读者就已经能够大概猜出作者的着力点在哪里。
  拉德考称,他参阅了韦伯在其生命的最后两年多光景中写给最亲密的几个人的大约530封信。他以这些信件为素材,向读者描述了韦伯对性的着迷和如何受其困扰,对细节浓墨重彩的描写到了令人脸红的程度。在拉德考的笔下,韦伯这个研究理性主义的大师成了一个深受情爱奴役的、并非理性的懦夫,因一点头痛脑热的小毛病狂躁不安,一旦受到别人批评便小题大做甚至怒不可遏;在异性恋中,韦伯有着强烈的受虐心态。
  拉德考在书中过分渲染了韦伯人格的另一面,映入他显微镜下的不是理性主义和新教伦理领域的思想家,而是一个人格分裂、受变态的性爱驱使的男人。韦伯像一位精神病患者一样接受拉德考这位医生的诊断和确诊。拉德考不仅观察其患者的表情,而且能够透视他的灵魂和思想。拉德考把韦伯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与他潜意识里的情欲和内心深处的冲动联系起来。正如克斯勒(D.K.sler)所言,与其说韦伯着迷于性爱,不如说拉德考受好奇心的驱使,放大了韦伯感情生活当中的一些隐私。对韦伯的病因和病症,拉德考使用了很多医学尤其是精神病学领域的术语,比如工作狂、酒精中毒、控制狂、过度敏感、失眠、神经衰弱、药物依赖症、性功能紊乱、以受异性虐待为快的病态、歇斯底里、精神分裂气质、抑郁症,等等,实在不一而足。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类似勃起、手淫、射精、遗精之类的词频繁出现在行文中。韦伯对性的取向和言行对我们正确诠释他的著作当然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对细节的过度描写并不会增强我们对这些论著的理解。
  拉德考以性爱为红线把韦伯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犹如跌宕起伏的人生三部曲。在第一阶段,韦伯的天性受到了来自两个女人的压制,其中一位是韦伯的母亲海伦妮(HeleneWeber,原名HeleneFallenstein),另一位就是玛丽安娜;在其人生的第二阶段,韦伯试图反抗这种压抑,不幸在激烈的抗争中,他的精神崩溃;在第三阶段,韦伯获得了解脱和拯救,救星依然是两位女性,她们分别是埃尔泽(ElseJaffé)和米娜(MinaTobler),在与这两位女性的婚外恋情中,韦伯的天性得到了解放,他的精神病患也得到了医治。
  拉德考似乎执意要把韦伯刻画成一个精神和心智不健全的人,经过他类似漫画一样的描画,韦伯显现为一个两面性非常强的人物。当受性无能折磨的时候,他大谈禁欲和严谨的生活,当他在埃尔泽或米娜那里得到性的满足时却又对超人的魅力津津乐道。拉德考在书中写道:“对于他(指韦伯)来说,科学绝不是一头宠物猫,而是一位严厉的女主人。她折磨自己的恋人,不过不能否认这种折磨本身带有一种乐趣。看起来,韦伯确实是逐步学会体验这种乐趣。”这段话以暗示两性关系的口吻戏说学者和学术,多数人会认为作者不仅诋毁了其主人公,而且也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据说,拉德考的这部书出版后不足一个月便成为畅销书,可见他赢得公众注意力的噱头获得了成功。为了让读者对韦伯的情感生活有一个相对客观的看法,本文也把韦伯夫妇的生活经历分为三个阶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一、从柏林到弗莱堡1864年,韦伯出生于德国东部的埃尔福特(Erfurt)。父母给他起的正式名为马克西米利安·卡尔·埃米尔·韦伯(MaximilianCarlEmilWeber),直呼名为马克斯·韦伯,与父亲同名,从中可以看出韦伯的长子地位以及父母尤其是父亲对他承继韦氏这个名门望族家业的希望。韦伯之后有7个弟妹出生,其中两个不幸夭折。韦伯四岁时患过急性脑膜炎,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之下,他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作为长子的他也因此备受母亲的呵护。与此相关,韦伯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长子身份,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矛盾时充当调解人,同时又在孩子们与父母之间进行沟通。韦伯5岁时,全家搬到了柏林,父亲在柏林担任官职,同时是柏林议会和普鲁士帝国议会议员。
  韦伯儿时就显露出对人文科学的兴趣和从事研究的潜能。他13岁就开始大量阅读文学和哲学名著,14岁过圣诞节时能够为父母展示两篇学术论文。韦伯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国民经济、哲学和历史。他最初的兴趣在古代史领域。在柏林大学时,他曾经是蒙森的得意门生,不过他后来把法律作为博士学习阶段的主修。博士毕业之后,韦伯起初想当一名律师,为此参加并通过了国家考试。1891至1892年,受德国社会政治协会的委托,韦伯完成了题为《易北河东部地区农民的境况》的研究报告,奠定了在学术界的地位。1892年,韦伯在柏林大学完成了获得教授资格的论文,论文的内容涉及罗马商业法。正是在这一年,韦伯未来的妻子玛丽安娜从乡下来柏林访亲。
  玛丽安娜1870年生于厄灵豪森(Oerlinghausen),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比勒菲尔德很富有的织布商韦伯(K.D.Weber)的女儿。玛丽安娜仅三岁时,母亲在生第二个孩子时死于难产。玛丽安娜的父亲悲痛至极,加上村民关于他医术的风言风语,不久之后患了精神病,致使玛丽安娜无法与其生活在一起,从此便由祖母和姨妈抚养。玛丽安娜不满足于小镇里类似死水潭一样的生活,她不愿意一辈子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厨房里。在她21岁的时候,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来了,她受到了远在柏林的马克斯·韦伯家的邀请。玛丽安娜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精神生活带来的快乐和充实。一年之后的1892年,玛丽安娜又一次来到了柏林,长期借住在韦伯家。尽管她的外祖父说她不必为钱操心,但她依然想在柏林学到一种技能,以便之后从事某种职业。
  此时的韦伯恰好与远在斯特拉堡的表妹埃米(EmmyBaumgarten)保持着恋情。两人是韦伯在斯特拉堡服兵役时相恋的。这种亲上加亲的婚姻在德国当时有地位和富裕的社会上层比较普遍。韦伯的母亲和埃米的母亲就孩子们的恋爱交流看法。可惜埃米精神有点问题,韦伯的父母担心这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代。这些有教养的市民阶层能够很理智地处理与感情相关的事情,这也是当时的时代特征之一。恰好在这段时间,韦伯一个要好的朋友经常到韦伯家做客,并对玛丽安娜产生了爱慕之情。韦伯一定是受到了某种刺激,尽管愧对自己的朋友和爱恋自己的表妹,韦伯终于决定娶玛丽安娜为妻。玛丽安娜在给家人的信中说韦伯并不那么吸引人,不过很有男子气。1893年,玛丽安娜与韦伯回到厄灵豪森举行了婚礼。
  无论韦伯还是玛丽安娜,在选择配偶时都没有超出他们所熟悉的出身和成长背景。两个人婚前对彼此的了解使得婚后在感情方面缺少了冲动,取而代之的是无时不在却又难以诉说的责任感,类似的情况在爱因斯坦身上也发生过。对于韦伯夫妇来说,婚姻使得他们结成更为牢固的伙伴关系。按照卢曼的解释,在这种伙伴关系婚姻中(Partner-Ehe),夫妻二人所追求的并非不现实的远大理想,更不是持续不断的激情的碰撞,而是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的机制,以便各自实现自我时得到对方的支持。
  新婚不久,韦伯于1894年被聘为弗莱堡大学经济学教授。韦伯夫妇从柏林迁居到弗莱堡。对韦伯来说,除了在海德堡大学读书的几年之外,一直住在父母家里,30岁的男子汉终于要独立过日子了,当一个著名的教授,作一个称职的一家之主。韦伯在弗莱堡大学就职讲座中提出了著名的“超越价值判断”(或译“价值判断的自由”Werturteilsfreiheit)的假设。玛丽安娜在韦伯的鼓励下自学并旁听大学的课程。作为出生并生长在传统的新教家庭的女子,玛丽安娜反对以极端的形式争取妇女的权益,而是倾向于妇女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及至改善所有妇女的生存条件,从精神和物质生活两个层面得到发展,与男性们一起共享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在按部就班的教学和研究之外,韦伯在弗莱堡并没有忘记消遣。哲学家里克特(H.J.Rickert)分别在弗莱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与韦伯作过同事,且私交很好。根据他的回忆,韦伯在弗莱堡教书期间经常去酒馆,而且一去便流连忘返。韦伯后来对自己求学期间在海德堡学生社团以及任教期间在弗莱堡酒馆里那些放荡不羁的行为有所隐瞒。里克特还提到了韦伯对情爱也不乏想象和兴趣。在弗莱堡大学时,韦伯夫妇租住房楼下是一户市侩家庭。这家人总是明里暗里监视这对年轻夫妇什么时间进出,又爱打听他们在家里做什么。有一次,韦伯故意买了一个皮枕头和一个皮鞭,夜深人静时便用皮鞭使劲抽打皮枕头,玛丽安娜则故意发出阵阵尖叫声。不久,左邻右舍便交头接耳,谈论这位堂堂的大学教授疯狂时竟然用皮鞭抽打自己的妻子。韦伯夫妇心中窃喜。
  





上一本:王船山周易外传 下一本:李锦全自选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观念发明与思想形态的作者是陈恒洪庆明主编,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