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儒学新编


作者:黄守愚     整理日期:2016-03-03 19:03:27

在1800年之前,中国文化领先世界1000多年,是世界文化中心,中国文化的输出促进了欧洲、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区的进步。近代的衰落只是偶然的。当今,人人争做圣人,中国文化领导世界,指日可待! 序黄守愚编纂说明
  开卷颂 
  卷一正蒙
  今日歌 
  明日歌
  明日歌
  昨日歌
  童蒙须知朱熹
  朱子读书法朱熹
  沧州精舍谕学者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
  岳麓书院训示朱熹
  朱子增损吕氏乡约吕大忠朱熹等
  教子斋规真德秀
  程董二先生学则程端蒙董铢
  乐学歌王艮
  好人歌 
  劝孝歌颜钧
  弟子规李毓秀
  岳麓书院学规王文清
  乐学歌王艮
  好人歌
  劝孝歌颜钧
  朱子家训朱伯庐
  弟子规李毓秀
  孔教新编郑孝胥
  岳麓书院匾训宾步程
  三字经
  卷二诗文
  橘颂屈原
  孔子世家赞司马迁
  伯夷列传司马迁
  游侠列传司马迁
  货殖列传序司马迁
  管子列传司马迁
  师说韩愈
  陋室铭刘禹锡
  岳阳楼记范仲淹
  爱莲说周敦颐
  春日偶成程颢
  秋日偶成二首程颢
  诫子吟邵雍
  乐乐吟邵雍
  弄笔吟邵雍
  深秋吟邵雍
  为人吟邵雍
  行止吟邵雍
  自贻吟邵雍
  自处吟邵雍
  此日不再得示同学杨时
  书怀(其一)胡宏
  示二字胡宏
  碧泉兴作即事有感因续魏武之诗胡宏
  岳麓书院记张栻
  观书有感二首朱熹
  春日朱熹
  春日偶作朱熹
  曾点朱熹
  题达本庵陆九渊
  少时作陆九渊
  丁丑偶书杨简
  偶作杨简
  赠野牛杨简
  正气歌文天祥
  过零丁洋文天祥
  绝命词文天祥
  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陈献章
  枕上漫笔陈献章
  示儿(其二)陈献章
  次韵苏伯诚吉士(其二)陈献章
  游白云陈献章
  和答王佥宪乐用四首陈献章
  观物陈献章
  示湛雨陈献章
  示诸生三首王阳明
  答人问良知二首王阳明
  答人问道王阳明
  别诸生王阳明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王阳明
  月夜二首王阳明
  长生王阳明
  咏天王艮
  天泉证道纪王畿 
  勉朱平夫韩贞
  读史傅山
  太行傅山
  自题墓石王夫之
  《黄书》后序王夫之
  病梅馆记龚自珍
  《海国图志》序魏源
  《论语》三畏三戒九思箴魏源
  华盛顿纪念碑碑文徐继畲
  读《孟子》法梁启超
  《曾胡治兵语录》序梁启超
  《曾胡治兵语录》序蔡锷
  护国军出师誓词蔡锷
  护国岩铭并序蔡锷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陈寅恪
  赠蒋秉南序陈寅恪
  浙江大学校歌马一浮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新原人》自序冯友兰
  卷三四书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大学古本傍释并序王阳明
  卷四要训
  大同篇
  小康篇
  洪范
  大禹谟
  乾
  坤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说卦传
  曲礼上
  哀公问
  儒行
  性恶荀子 
  太极图说周敦颐
  通书周敦颐
  西铭张载 
  东铭张载
  定性书程颢 
  识仁篇程颢
  四箴并序程颐
  颜子所好何学论程颐
  格物九条程颐
  求仁说胡宏
  《洙泗言仁》序张栻
  胡子《知言》序张栻
  仁说张栻
  主一箴张栻
  敬斋箴朱熹
  调息箴朱熹
  仁说朱熹
  中和旧说朱熹 
  中和新说朱熹 
  答陈同甫朱熹
  白鹿洞书院讲义陆九渊
  荆门军上元设厅皇极讲义陆九渊
  内讼斋记杨简
  绝四记杨简
  己易杨简
  财计上叶适
  论铢视轩冕尘视金玉陈献章
  大学问王阳明
  拔本塞源论王阳明
  良知问答王阳明
  五经臆说序王阳明
  鳅鳝赋王艮
  急救心火榜文颜钧
  答作主何心隐
  童心说李贽
  何心隐论李贽
  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宗周
  纪过格刘宗周
  悔过自新说李颙
  存身尽性全而归之王夫之
  原君黄宗羲
  《大学古本》叙魏源
  原才曾国藩
  《劝学篇》序张之洞
  《群己权界论》译凡例严复
  孟子微自序二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叙康有为
  仁学自叙谭嗣同
  仁学界说谭嗣同
  论公德梁启超
  横渠四句教马一浮
  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马一浮
  忏悔——自新梁漱溟
  示菩儿熊十力
  《明日之中国文化》自序张君劢
  《明日之中国文化》再版新序张君劢
  作为宗教的儒教牟宗三
  春秋公羊学要义黄守愚编注
  卷五语录选
  《尚书》语选
  周敦颐语选
  张载语选
  二程语选
  邵雍语选
  谢良佐语选
  胡宏语选
  朱熹语选
  陆九渊语选
  陈献章语选
  王阳明语选
  王畿语选
  王艮语选
  刘宗周语选
  王夫之语选
  顾炎武语选
  吕留良语选
  傅山语选
  张履祥语选
  罗泽南语选
  曾国藩语选
  谭嗣同语选
  梁启超语选
  梁漱溟语选
  熊十力语选
  附录
  忏悔书黄守愚
  后记一
  后记二前言编纂说明
  儒学博大精深,自先秦至于今日,绵绵不绝。选编历代儒学之代表作,尤其是作为儒学大众普及读本,取舍是非常难的事情,也不易穷尽。宋代以来,文献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近思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儒学案》《清儒学案新编》,汗牛充栋。参考并总结前人的贡献,本书的编纂线索说明如下:
  一、“仁”是一以贯之之道,以求返本开新,而中体中用。或以先秦为本,或以晚清以前为本。只因鸦片战争以来,如何应对西学是一大焦虑问题。今日之开新,不只是为了解决复兴中国的问题,更是为了全世界的未来。
  二、内圣外王并发,所以不废春秋公羊学的微言大义,而董仲舒、何休、魏源、廖平、康有为、谭嗣同、熊十力等人均有贡献。
  三、先秦原始儒家以孔、孟为主线,兼及荀子,为返本开新之要。
  四、宋明新儒家以程朱、陆王为主要线索,知识与价值同建,为此参考了刘宗周《圣学宗要》。编纂说明
  儒学博大精深,自先秦至于今日,绵绵不绝。选编历代儒学之代表作,尤其是作为儒学大众普及读本,取舍是非常难的事情,也不易穷尽。宋代以来,文献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近思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儒学案》《清儒学案新编》,汗牛充栋。参考并总结前人的贡献,本书的编纂线索说明如下:
  一、“仁”是一以贯之之道,以求返本开新,而中体中用。或以先秦为本,或以晚清以前为本。只因鸦片战争以来,如何应对西学是一大焦虑问题。今日之开新,不只是为了解决复兴中国的问题,更是为了全世界的未来。
  二、内圣外王并发,所以不废春秋公羊学的微言大义,而董仲舒、何休、魏源、廖平、康有为、谭嗣同、熊十力等人均有贡献。
  三、先秦原始儒家以孔、孟为主线,兼及荀子,为返本开新之要。
  四、宋明新儒家以程朱、陆王为主要线索,知识与价值同建,为此参考了刘宗周《圣学宗要》。
  五、胡宏、刘宗周尤精于察识、诚敬、穷理的工夫,可挽救心学之弊病。牟宗三以为胡、刘二者于程朱、陆王之外另开一路。二者虽无血脉承接关系,也有道理。二者对近现代新儒学尤有启发。
  六、陆九渊、杨简、刘宗周、陈确、李颙、颜元、李塨、曾国藩、梁漱溟等尤重悔过自新工夫,于今有开新之价值。杨简注重明体、内讼,功不在乃师陆九渊之下。因篇幅所限,以后补充颜元、李塨、曾国藩之忏悔工夫的文论。
  七、选录“启蒙思想家”文论。明代中晚期以来,“启蒙思想家”辈出,如王艮、李贽、颜钧、何心隐、傅山、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吕留良等人,或为异端,但对近现代新儒学的生发有启发。如王夫之对熊十力、章太炎、徐复观等人影响甚巨。如泰州学派对梁漱溟颇有影响。
  八、近现代、当代新儒家主旨在开新,但因其文尚论证而多篇幅偏长,又或有不宜,不便妄自裁择,仅选数家,留待以后补苴调胹。
  九、翕同、服膺儒学者,如屈原、司马迁、蔡锷、陈寅恪,也收录一二。
  十、持同情之了解的原则,不排斥有争议之新儒家。
  十一、公认代表作、长期讨论的焦点问题、短小精悍,是编选文论的趋向。
  十二、大致因旧式、主旨、裁形等方法分类成为五卷,此归纳未必尽善尽美。
  十三、古籍以四库全书为主,参照其他抄、刻本校对。未入四库全书的,以诸种抄、刻本互校。清乾隆以来的文献,以已出版之文集或抄、刻本为底本选入。
  十四、大致以作者、编者生年、主要活动年代排序。第一卷《正蒙篇》略有不例,以难易程度开篇。
  十五、普遍共通版的《忏悔书》是编者对于儒家忏悔自新方法的贡献,作为附录收入。
  十六、受诸多原因所限,有待于将来补充完善。
  





上一本:卢梭的忏悔 下一本:文化政策:创意产业中的管理、价值和现代性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儒学新编的作者是黄守愚,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