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齐如山先生,戏曲史论家、民俗学家,最早把京剧艺术纳入学术研究范围。与梅兰芳先生谊兼师友,为其创建无与伦比的京剧梅派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氍毹留痕》选录了齐如山先生关于京剧行当、剧目、名角等相关文章四十余篇。希望能为喜爱京剧艺术和齐如山先生的读者提供一个入门读本,如果能以此为门径进入到齐先生的艺术世界,那本书的引荐作用就算达到了。 齐如山先生的外孙女贺湘善女士为本书撰写序文,透过她的行文,我们看到了齐如山先生作为外公慈祥和蔼,循循善诱的一面。文后所附齐如山简要年表,能帮助我们大致了解齐先生的人生轨迹。 《氍毹留痕》为典雅文存第五号作品,前四号作品为《故宫藏美》《烟云过眼》《古人的文化》《故宫营造》。国剧的穿戴 国剧的扮相穿戴,都有一定的规矩,是不错的,但也不是绝对不许更动,因为化装与演员的身体面貌,都有关系;这位演员,这样扮法好看,其他一位,这样扮法就许不好看。国剧的原理,无论化装、动作等等,都以好看为原则,倘这样扮着不好看,那是随时可以改动的。不过有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它有一个原理,倘不出它原理的范围,无妨通融办理。倘破坏了它的原理,那是绝对不可的。原理都是什么呢?这话说来,当然话太长,兹只随便举一两个例子。例如富贵福厚的人,都应该挂满髯;清高文人、儒将等等,都应该挂三绺髯。类似黄忠之为人,说他富贵福厚也可,说他是一位儒将也未尝不可,所以挂满髯、三髯都可。从前演《定军山》这出戏,余三胜、景四宝(前在春台班,后搭四喜班)、杨月楼、龙长胜诸人去黄忠,都戴帅盔,挂白满髯;稍晚王九龄便戴软扎巾,仍挂满髯。 后来谭鑫培,则戴软扎巾,而换挂白三髯。按黄忠已是元帅的资格,此剧虽非元帅,然戴帅盔,亦无不可。而软扎巾,乃较为随便之武装,此剧亦当然可戴,所以他们这几位的扮相,虽不一样,但都不算错。他们为什么这样办法呢?就是因为他们的身材面貌不一样。前几位身体魁梧,戴帅盔挂满髯好看。后两位身体面貌都瘦小,戴扎巾挂三髯好看。所以他们扮相,就有分别了,然而都不算出规矩。 再如黄天霸,从前李春来他们都穿打衣裤袄,后来大多数的武生都如此,而杨小楼因自己身体魁梧高大,穿打衣裤袄不好看,乃穿箭衣。按天霸本是武官的身份,自然应该穿箭衣,可是拿贼等工作,装束亦当轻便,则穿裤袄,也不能算错。 此外如《夜奔》一剧,林冲之扮相,这些年来,都是戴青罗帽,而杨小楼则改戴倒缨盔式之帽,这便是离了原则,出了规矩。按他当八十万禁军教头之时,自然可以戴此,但夜奔之时,则已为囚犯,则万不可。又此盔帽后所挂之帘,乃为扮观世音所创,所以特名曰观音兜。因它庄重好看,后来扮关羽亦用之。后来王瑶卿《樊江关》,去樊梨花,也戴此。这便是破了原理,出了规矩。故老辈都不以为然。 一次瑶卿演此戏,谭鑫培与黄三(名润甫),正同坐闲谈,适瑶卿跟包持此,在他们面前经过,谭曰:“什么戏呀,《战长沙》么?”黄三哼了一声,没说什么。这足见他们心中很不以为然了。可是后来演《夜奔》、《樊江关》的人,都是仿效他二人的扮法。 其实照原理说,关羽成神之后,还可以戴,最初为偏将,则绝对不应该。不过国剧中恭维关羽,自他当小校时,便拿他当侯爵看待,这也算是他的原理。所以关羽戴观音兜,还算不出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