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图解茶经


作者:陆羽     整理日期:2016-02-06 12:02:39

1.本套书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遴选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书目,加以注释、翻译,引领大家阅读古代文化经典。
  2.本书专门为学生定制,将传统经典以一种新的方式诠释。
  3.书中配有大量手绘彩色图片,逼真生动,图文集合,声情并茂。
  4.本套书全新讲解,全新编排,全新包装,力求以权威的内容、新颖的装帧、超高的性价比,为读者带去一套高品质的国学读物。
本书简介:
  茶中的世界,澄澈空灵,
  却又藏有天地、纳有宇宙。
  茶之于我们的生命,
  是儒家的真诚和中庸;
  是释家的明心见性;
  是道家的无中生有;
  是爱茶人对生活的恬淡平和。
  品世间通灵的茶叶,
  读世间韵味的《茶经》。
  作者简介:
  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于观亭,茶叶加工高级工程师,茶文化研究员。现担任国际茶叶科学文化研究会、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曾担任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人联谊会、中国华侨茶叶基金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全国社团的副会长、常务理事等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作重点转向茶文化研究,系统研究中国五千年茶文化以及茶道、茶艺的历史和现状,培养了很多评茶师和茶艺师。其事迹被载入人事部主编的《中国专家大辞典》。荣获茶界**荣誉《60年茶事功勋》奖章、《吴觉农茶学功勋》奖章。著有《茶叶加工技术手册》、《中华茶人手册》、《茶文化漫谈》、《中国茶膳》等。
  目录:
  茶源篇
  茶的起源12
  茶的由来12
  ⊙美丽的传说/⊙关于产地的争论⊙*初的记载/⊙文物的明证⊙中国野生茶树的发现⊙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茶名探源15
  ⊙茶名历史演变
  历代茶事16
  秦汉茶事16
  ⊙巴蜀茶风/⊙茶区扩大/⊙煮饮法
  六朝茶事17
  ⊙重心东移/⊙国内的传播/⊙从药用到饮用/⊙茶文化的萌芽
  唐朝茶事18
  ⊙比屋之饮/⊙文成公主与茶/⊙茶制/⊙煎茶法/⊙茶禅一味
  宋朝茶事20
  ⊙遍布街巷/⊙制茶法/⊙点茶法/⊙斗茶的兴起/⊙分茶艺术/⊙宫廷绣茶茶源篇
  茶的起源12
  茶的由来12
  ⊙美丽的传说/⊙关于产地的争论⊙*初的记载/⊙文物的明证⊙中国野生茶树的发现⊙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茶名探源15
  ⊙茶名历史演变
  历代茶事16
  秦汉茶事16
  ⊙巴蜀茶风/⊙茶区扩大/⊙煮饮法
  六朝茶事17
  ⊙重心东移/⊙国内的传播/⊙从药用到饮用/⊙茶文化的萌芽
  唐朝茶事18
  ⊙比屋之饮/⊙文成公主与茶/⊙茶制/⊙煎茶法/⊙茶禅一味
  宋朝茶事20
  ⊙遍布街巷/⊙制茶法/⊙点茶法/⊙斗茶的兴起/⊙分茶艺术/⊙宫廷绣茶
  明朝茶事23
  ⊙由繁及简/⊙品类增多/⊙泡茶法/⊙焚香伴茗
  清朝茶事25
  ⊙茶叶的生产/⊙从调饮到清饮/⊙普洱贡茶/⊙茶馆兴盛
  茶类篇
  茶的分类30
  ⊙按加工方法分类/⊙按萎凋与不萎凋分类/⊙按季节分类/⊙按生长环境分类/⊙按茶的品质特点分类/⊙其他分类方法
  绿茶33
  绿茶的品质33
  ⊙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名茶种类/⊙品级的划分
  绿茶的制作35
  ⊙不发酵茶/⊙绿茶的制作与分类/⊙摊青/⊙蒸青/⊙炒青/⊙烘青/⊙揉捻/⊙干燥
  绿茶的冲泡37
  ⊙茶具的选用/⊙水温控制/⊙置茶量/⊙冲泡三法/⊙冲泡时间/⊙适时续水/红茶
  红茶的品质40
  ⊙小种红茶/功夫红茶/红碎茶/名茶种类/品级的划分
  红茶的制作41
  ⊙全发酵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碎茶的揉切/小种红茶的干燥
  红茶的冲泡44
  ⊙适宜的茶具/水温/置茶量/浸泡时间/清饮法/调饮法
  乌龙茶46
  乌龙茶的品质46
  ⊙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台湾乌龙茶/香型类别/名茶种类
  乌龙茶的制作48
  ⊙部分发酵茶/萎凋/做青和摇青/杀青/静置回润/揉捻/干燥/包种茶的采摘/包种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冲泡51
  ⊙烹茶四宝/同心杯组/水温/置茶量/冲泡要领/冲泡步骤/品饮得法
  黄茶55
  黄茶的品质55
  ⊙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名茶种类
  黄茶的制作56
  ⊙杀青/闷黄/干燥
  白茶58
  白茶的品质58
  ⊙芽茶和叶茶/名茶种类/品质鉴别
  白茶的制作59
  ⊙萎凋对白茶的作用/萎凋的三种方式/白茶的干燥
  黑茶60
  黑茶的品质60
  ⊙湖北老青茶/湖南黑茶/四川边茶/滇桂黑茶/紧压茶/名茶种类
  黑茶的制作63
  ⊙杀青/初揉/渥堆/干燥/压制
  花茶65
  花茶的制作65
  ⊙原料/窨制/干燥和冷却
  花茶的冲泡66
  ⊙适用茶具/水温/置茶量/闷泡/闻香/细品
  名茶篇
  江南名茶72
  江南茶区72
  ⊙区域范围/地理特征/茶树品种/特产名茶
  西湖龙井73
  ⊙饮誉世界的“国茶”/孕育名茶的环境/龙井泉/三大品类/绝品“莲心”/雨前茶/三春茶/回春茶/制作原料的级别标准/独特的工艺/**龙井的炒制/新茶的鉴别
  黄山毛峰78
  ⊙天地精华/采制工艺/等级的划分/特级毛峰的鉴别/杯中景象万千
  洞庭碧螺春80
  ⊙皇帝赐名/品相的甄别/天然芬芳香百里/炒制的技巧/一嫩三鲜/特殊的品饮方法/储存方法
  庐山云雾83
  ⊙茶树的起源/汉始宋兴/加工工艺/色香幽细比兰花/好水泡好茶/声名远扬/品质的鉴别
  太平猴魁86
  ⊙依山傍水的茶园/传奇的“猴茶”/采摘的讲究/冲泡出的奇景
  君山银针88
  ⊙君山岛/历史悠久的君山茶/非凡的品质/“九不摘”/精工细作/“三起三落”
  祁门红茶90
  ⊙“由绿转红”/祁门香——“春天的芬芳”/采摘制作/品饮的方式/扬名天下
  安吉白茶92
  ⊙以白茶为名/白茶的采摘/制作工艺/养生茶/品质鉴别
  武夷岩茶94
  ⊙仙人亲手栽/高人精心制/开采时间/“还阳”萎凋/做青/形色特质/品种繁多/水仙/肉桂/乌龙/佛手/奇种/独具“岩韵”/冲泡要领/密封储存
  武夷大红袍100
  ⊙贡茶披红袍/采摘仪式/浓浓桂花香/天价的“茶中之王”/真假大红袍
  白毫银针102
  ⊙白茶珍品/北路银针/南路银针/形如其名/制作方法/品质区分/冲泡方法
  白牡丹104
  ⊙白牡丹茶的由来/产地分布/制作工艺/品质特征
  华南名茶106
  华南茶区106
  ⊙区域范围/地理特征/茶树品种/特产名茶/台湾名茶
  安溪铁观音108
  ⊙主要产地/名扬四海/七泡有余香/加工制作/品质鉴赏/铁观音的“音韵”/加工工艺/采摘/品饮方法
  冻顶乌龙111
  ⊙冻顶茶/冻顶山/采制方法/外观内质/品级的评定
  茉莉花茶113
  ⊙“人间**香”/品质特点/冲泡方法/品饮的享受/药用功效/储存条件/优质茉莉花茶产地
  西南名茶116
  西南茶区116
  ⊙区域范围/地理特征/茶树品种/特产名茶/六大茶山
  滇红功夫茶117
  ⊙大自然的恩赐/品质鉴别/特级滇红/品饮的方式/蜚声国际
  云南普洱茶119
  ⊙独特的品种/优秀的品质/普洱茶的冲泡/普洱茶的饮用方法/普洱茶的种类/普洱茶的功效/普洱茶的收藏/普洱茶的辨别/普洱茶的储存
  蒙顶茶123
  ⊙风水宝地蒙顶山/神秘的采制仪式/蒙顶茶的主要品种/品茶之龙行十八式/蒙顶“仙茶”的传说
  江北名茶125
  江北茶区125
  ⊙区域范围/地理特征/茶树品种/特产名茶
  信阳毛尖126
  ⊙千年历史/崇山峻岭的优势/三季采摘/手工炒制/明辨真伪/保健功能/荣誉披身
  六安瓜片130
  ⊙片茶/产地/名茶的来历/细采精制/等级的划分/入药珍品
  崂山茶133
  ⊙茶中新秀/山海相依/冲泡方法/崂山茶的种类
  茶具篇
  茶器138
  备水器138
  ⊙煮水壶/茗炉/暖水瓶/水注/水方
  理茶器140
  ⊙茶夹/茶桨/茶针/茶刀
  置茶器140
  ⊙茶瓮/茶罐/茶匙/茶则/茶荷/茶漏
  品茗器142
  ⊙茶海/闻香杯/品茗杯/杯托/小茶壶/盖碗
  洁净器144
  ⊙茶船/茶盘/水盂/茶巾/容则
  茶具的发展146
  茶具探源146
  ⊙*初的记载/独成一系/釉陶茶盏/鸡首汤壶
  唐代陶盛瓷兴147
  ⊙从宫殿到茅屋/金银为优/器型变化/南青北白/碾茶用具/储茶用具/法门寺遗珍
  宋代更上层楼150
  ⊙宋代茶具/五大名窑/黑釉拔头筹/景德镇青花瓷/汤瓶
  明代茶具的变革152
  ⊙化繁为简/小壶的兴旺/弃黑从白/储茶用具的地位升级/返璞归真新境界
  清代异彩纷呈新发展154
  ⊙陶瓷争艳/新材料的应用/茶具新秀/形、色与装饰的新发展
  近现代求新求变费心思156
  ⊙百花齐放,因茶择器/因地制宜/紫砂热潮/功夫茶具/新式茶具
  茶具的种类158
  气韵独特的紫砂茶具158
  ⊙紫砂陶土/与生俱来的特质/形/色/装饰/使用功能/制作工艺/艺术之美/紫砂壶的挑选/紫砂壶的收藏
  温润细腻的瓷器茶具161
  ⊙中华瑰宝/白瓷/青瓷/黑瓷/彩瓷/骨瓷/听声辨色/景瓷/景瓷的制作/识别仿古瓷
  淳朴典雅的漆器茶具166
  ⊙主要产地/独具特色/绚丽的工艺/脱胎漆茶具/漆器茶具的种类
  华贵的金玉茶具168
  ⊙尊贵的金银茶具/玉石茶具/由盛及衰
  通透夺目的玻璃茶具169
  ⊙古之琉璃/不可取代的优势/品类众多/广泛使用
  自然粗犷的竹木茶具170
  ⊙流传于民间/扬长避短/竹编茶具
  茶具的选用171
  ⊙因时制宜/地域有别/与茶相宜
  宜兴紫砂壶174
  壶艺的发展174
  ⊙明朝的兴起/身世迷离/大壶衰,小壶兴/几何时尚/“两大绝艺”
  制壶名家176
  ⊙供春/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二惠”/陈鸣远/陈曼生/邵二泉/黄玉麟/朱可心/顾景舟
  紫砂壶的制作181
  ⊙紫砂泥的制备/成型工艺/精加工/烧制
  茶壶的造型182
  ⊙壶盖造型的不同/壶把造型的不同/壶底造型的不同
  茶壶的选购184
  ⊙精致外观/质地/密合度/口、嘴一线/出水流畅/舒适在握/鉴别古壶
  新壶的修整186
  ⊙清洁/水煮法/茶汁浸润/刷拭法/手工精修
  紫砂壶的日常使用188
  ⊙清洗/润壶/擦拭/与壶休息/壶茶对应/初识养壶/品茗择器/使用禁忌前言茶,这个古老的经济作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由“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生活必需品发展成为“琴棋书画歌舞茶”中的独特文化。在今天,茶不但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对发展农业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茶经》成书于唐代,是“茶圣”陆羽毕生茶事绝学的精髓,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早、*完整、*全面介绍茶的**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茶文化的开山巨著,内容非常丰富,分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十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特产——茶。本书精选了陆羽原著中的茶源篇、茶类、名茶、茶具等部分,高度概括了中国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几千年的发展史,其中既有精确全面的解读,还有唯美唯幻的插图,妙处横生的典故,既能让读者了解了茶文化,又了解了茶地历史,非常全面,帮助读者成为一位爱茶懂茶的风雅名士。
  《茶经》题材新颖、文笔流畅、内容全面,充分反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茶文化面貌。所有这些,告诉人们此书不仅具有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文化魅力,也将带给读者前所未有的阅读享受。红茶
  红茶具有红叶、红汤的外观特征,色泽明亮鲜艳,味道香甜甘醇。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保健性极高,其性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生热暖腹,温胃驱寒,消食开胃,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宜脾胃虚弱者、体质偏寒者饮用。虽然红茶中所含的酚类成分与绿茶相比有较大的区别,但红茶同样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杀菌消炎、增强毛细血管功能等功效。红茶的品质
  ⊙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为中国福建省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风光秀美的福建武夷山区。“正山”乃是真正的“高山地区所产”之意,凡是武夷山中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而武夷山附近所产的红茶均为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质地较为逊色,统称外山小种。
  正山小种条索饱满,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鲜艳绚丽,香气绵长,滋味醇厚,具有天然的桂圆味及特有的松烟香。正山小种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早出现的红茶,早在17世纪初就远销欧洲,并大受欢迎,成为欧洲人心中中国茶的象征。
  ⊙功夫红茶
  功夫红茶又名条红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的流程制成,是中国特产的红茶品种,因其工艺高超、制作精细、品饮讲究而得名。根据茶树品种又分为大叶功夫茶和小叶功夫茶。大叶功夫茶是以乔木或半乔木茶树鲜叶制成;小叶功夫茶是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
  功夫红茶条索挺秀,紧细圆直,香气鲜浓纯正,滋味醇和隽永,汤色红明,叶底红亮。中国功夫红茶品类多,产地广,按产地不同,品质各具特色。
  ⊙红碎茶
  红碎茶有百余年的产制历史,是国际市场上销售量**的茶类。它是在功夫红茶加工技术的基础上,以揉切代替揉捻,或揉捻后再揉切而制成。揉切的目的是充分破坏叶组织,使干茶中的内含成分更易冲泡出,形成红碎茶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的品质风格。根据其总的品质特征,红碎茶可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个细类。中国云南、两广和海南地区是红碎茶的集中生产地。国外红碎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其产量的总和占世界红碎茶总产量的80%以上,且质优价高。
  ⊙名茶种类
  祁门功夫红茶是中国传统功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于安徽省祁门县,简称“祁红”。祁红功夫茶条索紧秀细长,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清雅隽丽,似蜜糖香味,**茶更是蕴有兰花香气,清鲜持久,号称“祁门香”。清饮*能体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作为下午茶、睡前茶很合适。
  ⊙品级的划分
  红茶的品级依品种、采摘部位、产区、海拔高度及季节等而有所不同,很难只凭其中某一项标准来界定品级。世界上红茶的品种很多,产地也很广泛。其中*负盛名的4大名品红茶有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和锡兰高地红茶。
  红茶的制作
  ⊙全发酵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因而发酵也是红茶制作中*重要的工序,也是与制作其他茶叶*显著的区别。
  中国的红茶种类主要有功夫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3种,其主要制作工序都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个步骤,但各道工序需要的条件和程度又略有不同。下面以功夫红茶为例,对红茶制作的主要步骤做逐一介绍。
  ⊙萎凋
  萎凋是红茶加工的**道工序。红茶萎凋有3种方法:日光萎凋、室内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
  日光萎凋——这种方法受天气制约很大,阳光强烈的午后和阴雨的天气都不适宜。通常在春茶季节,气候比较温和时采用,这个时节萎凋程度容易控制,萎凋时间大约为1个小时。
  室内自然萎凋需要在四面通风、洁净干燥的房间内进行,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温度在21℃?22℃、相对湿度在70%左右为宜。萎凋时间为18个小时左右。由于这种方法萎凋时间长,产量低,不易操作,所以通常很少采用。
  萎凋槽由热气发生炉、通风机、槽体和盛叶框4部分组成,温度一般控制在35℃左右。在夏秋季节,气温超过30℃以上,则可不用加温,直接用鼓风机鼓风即可。萎凋过程中要时常监测温度变化。萎凋时间3?4个小时,春茶气温较低,需要5个小时左右。萎凋槽萎凋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萎凋质量好,是*为常用的方法。
  ⊙揉捻
  揉捻是红茶加工的第二道工序。揉捻使叶细胞遭到破坏,叶卷成条,叶汁溢出并凝于叶表,增加了茶叶的浓香,为发酵创造条件。揉捻需要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的条件下进行,需要避免日光直射。在夏秋季节,低湿高温的环境下,也可通过安装喷雾、洒水、搭荫棚等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
  揉捻时间和萎凋叶的投入量根据茶树品种、揉捻机型号而定。大型揉捻机,揉捻时间约90分钟,投叶量多;中型揉捻机揉捻时间70?80分钟,投叶量适中;小型揉捻机一般揉捻60?70分钟,投叶量较少。总体来讲,投入量应为容器的75%?85%。
  ⊙发酵
  发酵是红茶加工*关键的工序。它使氧化酶的活性增加,与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聚合,叶子变为红色。发酵室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95%以上,温度一般在22℃?25℃。发酵时将揉捻叶平铺在特定的发酵盘中,嫩叶稍薄,老叶略厚;春茶需薄,夏秋茶略厚。
  发酵时要保持空气流通,春茶发酵时间3?4个小时,夏秋茶则减至1?2个小时。由于温度对红茶发酵很重要,所以发酵时间要灵活掌握。在夏秋气温高的时节,有时甚至不需要再进行发酵,揉捻结束,发酵就已经完成。发酵适度,叶子青草味消失,并散发出清香,叶色及凝于表面的液汁均呈红色,形成红茶特有的颜色和香气。
  ⊙干燥
  干燥是红茶制作的*后一道工序。它是通过高温来达到钝化酶的活性,使发酵停止,同时蒸发水分,固定茶形,防止霉变。红茶一般要经毛火和足火两次干燥。毛火干燥时,需高温烘焙,薄薄摊铺;然后再用足火干燥,此时温度应稍低,摊铺微厚,时间较毛火略长,至含水量少于6%。毛火干燥适度的叶子,用手触摸会有柔软、刺手、有弹性的感觉;足火后干燥程序基本完成,茶叶若用力手捻则成粉末状,茶色更重,茶香更浓。
  ⊙红碎茶的揉切
  红碎茶与功夫红茶在制法上**的区别就在于揉切。先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后再揉切,多用于嫩度较差的叶子。一般对较嫩的鲜叶可将萎凋后的叶子直接放入揉切机里进行揉切,红碎茶的外形条件也因此而形成。
  揉切过程中,叶子受到多种力的作用,温度迅速升高,为避免叶温过高引起过度的发酵,通常要缩短揉切时间,但为了保证碎茶的效果,则要增加揉切的次数。由于叶片被切碎,使得叶细胞遭到严重破坏,叶汁外溢,叶内所含物质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作用加剧,由此便形成了红碎茶香气馥郁、口感更浓醇的特点。
  ⊙小种红茶的干燥
  小种红茶不同于功夫红茶的制作工艺之处,在于萎凋和干燥过程中,加入了松烟烘焙。
  主要方法是利用松柴燃烧产生热量来蒸发多余水分,同时茶叶吸收掉大量的松烟,促进芳香物质的散发,形成小种红茶特有的烟熏香味,以及口感醇正浓厚的品质特点。
  “过红锅”也是小种红茶加工过程中的特有工序。待锅温达一定高度时,投入发酵叶,双手快速翻炒。感觉叶子变软烫手时,即可出锅。炒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产生焦叶,而时间太短香气又得不到足够的提升。快速的高温炒制,钝化了酶促作用,使发酵停止。
  红茶的冲泡
  ⊙适宜的茶具
  红茶高雅的芬芳以及香醇的味道,必须要以合适的茶具搭配,才能烘托出它独特的风味。品饮红茶*合适的茶具是白色瓷杯或瓷壶,尤以骨瓷**。质地莹白、隐隐透光的骨瓷杯盛入色彩红艳瑰丽的红茶茶汤,在升腾的雾霭中感受扑鼻而来的香气。闲暇时捧着一杯红茶,度过一个轻松的午后,保温性能**的骨瓷杯能保证你品到的每一口茶都温暖且甘甜。
  一般来说,功夫红茶、小种红茶、袋泡红茶、速溶红茶等大多采用杯饮法,即置茶于白瓷杯中,用沸水冲泡后饮用。红碎茶和片末红茶则多采用壶饮法,即把茶叶放入壶中,冲泡后为使茶渣和茶汤分离,从壶中慢慢倒出茶汤,分置各小茶杯中,便于饮用。茶叶残渣仍留壶内,或再次冲泡,或弃去重泡,处理起来都很方便。
  ⊙水温
  红茶***用沸腾的水冲泡,高温可以将红茶中的茶多酚、咖啡因充分萃取出来。高档红茶适宜水温在95℃左右,稍差一些的用95℃?100℃的水即可。注水时,要将水壶略抬至一定的高度,让水柱一倾而下,这样可以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将茶叶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当沸水冲入茶壶中时,茶叶会先浮现在茶壶上部,接着慢慢沉入壶底,然后又会借由对流现象再度浮高。如此浮浮沉沉,直到*后茶叶充分展开时方完成,这就是所谓的焖茶时间。
  ⊙置茶量
  茶叶投放量的多少要视茶具容量大小、饮用人数、饮用人的口味、饮用方法及茶的不同品性而定。大体原则和绿茶类似,茶叶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50,1克茶叶需要50毫升的水。过浓或过淡都会减弱茶叶本身的醇香,过浓的茶还会伤胃。按照一般的饮用量来讲,冲泡5?10克的红茶较为适宜。红茶多放一点,冲泡出来会很浓香,但一定要把握得当。
  ⊙浸泡时间
  冲茶前要有一个短短的烫壶时间,用热滚水将茶具充分温热。之后再向茶壶或茶杯中倾倒热水,静置等待。如有盖子,还可将盖子盖严,让红茶在封闭的环境中充分受热舒展。
  根据红茶种类的不同,等待时间也有少许不同,原则上细嫩茶叶时间短,约2分钟;中叶茶约2分半钟;大叶茶约3分钟,这样茶叶才会变成沉稳状态。若是袋装红茶,所需时间更短,40?90秒即可。泡好后的茶叶不要久放,放久后茶中的茶多酚会迅速氧化,茶味变涩。好的功夫红茶一般可冲泡多次,而红碎茶只能冲泡1?2次。
  ⊙清饮法
  清饮是指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加沸水冲泡,然后注入茶杯中细品慢饮,不在茶汤中加入任何调味品,体味的完全是红茶固有的芬芳。苏东坡曾有诗比喻,“从来佳茗似佳人”。清饮的红茶,正如一位天生丽质的美人,不需要人工的雕饰,也能散发出自然的韵味。
  清饮时,一杯好茶在手,慢慢啜饮,默默赏味,*能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欢愉、轻快、激动、舒畅之情油然而生。中国人多喜欢清饮,特别是名特优茶,一定要清饮才能领略其独特风味,享受到饮茶乐趣。
  ⊙调饮法
  既然佳茗堪比佳人,那自然是浓妆淡抹总相宜。除去中国人传统的清饮法外,受西方人影响,现在美味丰富的调饮法也同样流行。调饮法,是在泡好的茶汤中加入奶或糖、柠檬汁、蜂蜜、咖啡、香槟酒等,以佐汤味。所加调料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择调配,风味各异。也有的在茶汤中同时加入糖和柠檬、蜂蜜和酒同饮,或置于冰箱中制成不同滋味的清凉饮料,都别具风味。
  调饮法在现代广为流行,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调饮法用的红茶,多数用红碎茶制的袋泡茶,茶汁浸出速度快,浓度大,也易去茶渣。





上一本:郑育斌说灯谜 下一本:美好品格的塑造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图解茶经的作者是陆羽,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