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新解论语


作者:刘君祖     整理日期:2016-01-31 20:42:19

《论语》为论道之语,也是代表孔子思想的结论之语。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论语》智慧的真相一度被误读。本书不迷信程朱等儒学大家,以经典印证经典,引经典印证《论语》,指出后人对《论语》的误读,并在大量论据的支撑下提出新的解读。作者还用大量的篇幅把孔子言行放置到先秦的大环境中,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真实,更有利于理解《论语》与现实的关系,并让人体悟今人如何利用《论语》的智慧。作者不断把文字拉回现实,以先秦人文精神关照当下,指导今人如何读懂“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凸显了《论语》的时代精神。本书讲评透彻,探本朔源,深入浅出,文字活泼透达,是读懂《论语》的**版本。
  
本书简介:
  《新解论语》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论,共二十篇,上论以时习时行始终,下论以先进介绍孔门十杰始,以《尧曰》承继中华道统终。篇篇联系紧密,逻辑清晰,《学而第一》勉励人终身学习,《为政第二》教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八佾第三》将学、行落实于礼法制度,《里仁第四》强调仁为礼本,勿殉名失实,《公冶长第五》起,依前述内圣外王的标准展开人物评论。作者还从《论语》章句中分析孔门诸贤言行,勾勒当时的历史情境,从其性格及经历诸方面要素进行精准分析,凸显《论语》更深层次的丰盈智慧。本书还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论语》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指出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刘君祖1952年生,祖籍湖南宁乡。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创会理事长,中华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奉元学会现任理事长。刘君祖先生精研传统经典近四十年,尤其深修《易经》,为近年来享誉海内外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于书院讲授传统经典近三十年,授课内容涉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以及佛家经典。他讲授的传统经典,注重依经讲经,体贴经义,将深奥难懂的义理,转化为切实有用的人生智慧,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真味道,开启了现代中国人真正读懂中华传统经典的方便之门。多年来,他一直孜孜致力于两岸的文化交流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工作。
  目录:
  上篇绪论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下篇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
  前言《论语》可说是中国第一书,华人社会从孩提起即深受其影响,八岁读触动情思,八十岁时再读仍觉隽永无穷。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二十章一万六千多字几乎谈遍,句句精练到位,若能虚怀体悟,真诚实践,确可身心受益。旧社会高度崇尚,近代西化浪潮冲击,多所轻慢忽视,当代世变酷烈,人心失守,不少人又重新探究审理。然而,《论语》智慧的真相一般人依旧未明。《论语》为四书之首,以孔子思想为核心,义理涵盖曾子整理的《大学》、子思传述的《中庸》,并启发后续的《孟子》思想。由于汇编的方式为语录问答体,似无严谨的论述体系与结构,古今的读者多难一以贯之。其实,孔子晚年删定《五经》,其究竟圆融的思想在《诗》、《书》、《礼》、《易》、《春秋》中有完整展现,尤其《易经》与《春秋》为孔学微言大义的根柢。不通《五经》,不会真正了解《论语》所言为何,孔子那些因机触发、自然流露之语,若熟悉经旨,便可知其所谓,豁然贯通矣。有鉴于此,《论语》为论道之语,也是代表孔圣思想的结论之语。孔子集华夏文化思想之大成,又深悟与时创新的重要,孟子誉其为“圣之时者”。《学而篇》开宗明义即宣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乡党篇》最末记师徒出游,山梁雌雉见机而作,夫子叹曰:“时哉!时哉!”前后对照,终始一贯。今本《易传》中处处引用“子曰”,强调时机时势的重要,时舍时行,时用之义大矣哉!引《易》印证《论语》,必有助于全面而深入理解孔子思想的真相。本书特色之一,即将《四书》、《五经》融会贯通,尤重以《易》证论,依孔解孔。《论语》的生命智慧活泼透达,易理博大精深,本书以明白晓畅的演说方式细细讲述,希望读者能真实受益。孔子为儒家思想的大宗师,弟子三千人,成才者七十二贤,堪承教化衣钵的颜回又英年早逝,孔子去世后儒分为八,说好是处处开花,其实也是学团的内讧分裂。这段弘法传道的历程值得省思研究,供仁人志士鉴往知来。本书另一特色即从《论语》章句中分析孔门诸贤言行,尝试勾勒一二历史情境。司马迁《史记》有《孔子世家》与《仲尼弟子列传》,钱穆《怀旧游》有文曰《当年齐鲁衣冠》,皆情致动人。本书花不少篇幅传述孔门人物,立意宏深,期各方读者善思体会。一般多认为孔门弟子汇编《论语》,只是以类相从,篇章间并无多大逻辑关系,是又不然。上论以时习时行始终,下论以先进介绍孔门十杰始,以《尧曰》承继中华道统终,都见编辑巧思与深意。《学而第一》勉励人终生学习,《为政第二》教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八佾第三》将学、行落实于礼法制度,《里仁第四》强调仁为礼本勿殉名失实,《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起,依前述内圣外王的标准展开人物评论。这些删、订、赞、修的编纂深意,本书皆予阐发说明。人类文明跨世纪以来,天灾人祸不断,真正是乱世或佛教所谓的末法时期景观,令人凛然生惧。要摆脱文明发展的困境,华夏文化的王道理念与淑世情怀确能提供出路。《易》卦排序困()后为井()为革(),井卦所论即返本开新,凿井及泉汲引往上,可纾解地表亢旱水荒之困,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论语》知人论世,真挚恳切,我视之为昏昏乱世的“儒心流泉”,本书略作汲引以飨当世,期仁人君子裁量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远道而来求教的人,带着他们各自的问题和经验来切磋交流,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受教的人没有听懂,你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论语》开篇这些问题式的话语,目的就是刺激我们思考自己有没有相同的经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也是有专属意义的。注意,《学而篇》开篇三个问题并不是东讲一句,西讲一句,这三句是连贯的。但是,如果把第一句解释成:“学东西要时常记得去温习它,那不是很高兴吗?”我们现在就不能同意了。第二句是说:“有朋友不远千里而来拜访你,那不是很快乐吗?”现在想想看,这种解释也不一定对,有时候不速之客跑来了要见你,或者你讨厌的人来了,就不一定“乐乎”了。为什么前面谈“学而时习之”,后面接着谈“有朋自远方来”,然后又说“人不知而不愠”呢?首先,“愠”跟“乐”不同,“愠”是憋在心里头不痛快,不一定讲出来,只是表面看上去脸色不太好。其次,“乐”跟“悦”也不同,“乐”是笑逐颜开,流于表面,而“悦”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人不知而不愠”,过去传统的解释一般为:“别人不了解我有真才实学,我也不要不高兴,这不就是君子吗?”这样一来,就把这三句话给讲成了三件事情,其实它们根本就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我们在学《易经》时也有这样的情况,所谓的“潜龙勿用”、“遁世无闷”就是如此。《论语》里也有这样的主张,不必在乎别人是否肯定我,也不必在乎别人是否了解我,自信就可以了。这当然也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很重要的操守。这种思维在《论语》中,甚至在《易传》中都有歌颂。但是,这里的意思不是如此,否则,孔老夫子的讲话就变成东一句、西一句——前面说要学习,并要与时俱进地实践印证,很高兴;接着又说有朋友来拜访我们,很快乐;最后说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三句话这样解释的话,唯一的共通性就是“悦”、“乐”、“不愠”,只说明其情绪的中正和平。这样的解释显然不对,失去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其实这一章讲的就是教和学,即学不厌,教不倦。教不倦就是孔子说的“诲人不倦”,这是孔子在现身说法,“教”也是学习中必要的一环,教学相长,在《礼记》中称为“学学半”。如果你只是在台下被动地学习,不到台上讲一讲或者在实践中印证,那么你只完成了学习的一半,不会对所学的东西真正领悟。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只有上台,才会逼着你真懂,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所以,人生中的学习,除了学,还得教,学和教各占一半。教也是一种学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在讲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朋友不远千里而来跟你请教,也是教。大概是孔子的名声太大,各国的英才都跑来向他请教,所以他有三千弟子。孟子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与学是一个整体,越教越明白,越明白就越教得好。教的同时也在学,学生和老师都有所得。所以,“学而时习之”指的是不断进步,因为生活中不断有活的题材让你去印证、思考;“不亦说乎”,学得不错了,马上就“有朋自远方来”向你请教,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很多学生慕名远来求教,就算再远,他都有求道之诚,这就是“有朋”。同门曰朋,同道曰友,并不是泛指一般的朋友关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就是,远道而来求教的人,带着各自的问题和经验,大家互相印证、切磋交流,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这些请教的人,你一跟他讲,他能马上能领会吗?不一定。要知道,你自己花了差不多一辈子的工夫才把一些道理搞懂,然后才学有所成,吸引很多人来向你请教。当你把一生的心得教给远道而来的求教者的时候,不可能期待他一下子就领悟,除非他的根器非常好,冰雪聪明,像禅宗六祖惠能那样一点就透。但是大部分人是懵懵懂懂,又不好意思明说的。如果经过几番讲解,发现他不懂,你就生气了,肯定不行。所以,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学生不懂的时候能平心静气,并循循善诱,这才是一个好老师、一个君子应该有的操守。学生“不知”是正常的,绝大部分人不会一下子就把你研究了大半辈子的学问搞懂,就像我们常说的,读《易经》,八岁要读,八十岁还要再读。人群中,十有八九是没有读懂的,所以要反反复复读,不能求速成。可见,《论语》开篇这三句话是在讲“学不厌,教不倦”。这一章看似很简单,但是很多人还是把它理解成独立的三件事,第三句还误解了。其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是贯通一体的。《学而篇》第一章,从教到学,从学到教,讲得很系统。其中有个核心的观念就是“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彼此都在成长,因此变成了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同时,还不能脱离实际,要活学活用,“学”要做到不落空而能“时习之”,做到这些,那真的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学而时习之”一样,“有朋自远方来”也是《易经》中兑卦的意涵,兑卦《大象传》说“君子以朋友讲习”,不就是“有朋自远方来”吗?可见,《四书》跟《五经》是息息相通的。我们学习经典,一定要知道它的来历,明白它到底是在讲什么。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说明人们完全可以像他说的那样去追求、享受人生学习的快乐。而所谓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一种学不厌、教不倦的创造性的学习境界。在孔子看来,这种快乐人人都可以体会得到,所以他才把这一经验很自然、很朴素地讲出来,希望我们也能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作说话的“说”解时,也是《易经》中兑卦的概念,兑卦上下卦的阴爻就是张开嘴巴说,是讲经说法的象。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讲呢?按照《易经》的卦序,在讲之前必须要下很深的功夫,那就是兑卦前面的巽卦,先要深入学习,等到学有所成,才有资格讲学。刚开始只是跟少数人论道,切磋琢磨,然后慢慢有信心了,才可以广为传道,影响也才能无远弗届,那就是兑卦后面的涣卦的意涵,传播文化的象。由开始深入学习的巽卦,到自己有心得,跟少数人交流,然后得到大家认可,再给更多的人传道,影响力就开始“涣”,能扩散到更远的地方。这当然就是“有朋自远方来”。很多自己无法解惑的人就要向明白人学习,不远千里也要登门求教,就像《易经》蒙卦的卦辞一样,“匪(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有困惑的人当然要不远千里而来了。蒙卦中谈到,就算你把某一个道理讲了,有很多人不见得马上就能懂,所以教育要以“包蒙”为主,要包容人家的蒙昧无知,因为学懂、学通一个道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学习者一时不了解、不明白,你也不能不高兴、不痛快,要包容。有教无类、循循善诱是一种教学的风度,何况人家有那么高的热忱,千里求道,不能轻易“击蒙”。也就是说,一个当老师的必须做好个人的情绪管理,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这才是君子。关于“有朋自远方来”,《易经》里面也有很多关于“朋”的概念。人怎么做才会有好朋友呢?要包容,也就是坤卦的“厚德载物”,其卦辞称“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如果一个人很严厉,动不动就发脾气,就会“丧朋”。《易经》中复卦、解卦等就讲到“朋至”、“朋来”,不就是“有朋自远方来”吗?人生的教学互动是非常难得的交流,学问、学问,就是用一种健康的、愉悦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无止境的学习。学了之后,自己觉悟了,再去引导别人觉悟,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学与教,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讲经论道最怕支离破碎,讲得不完整,扭曲原典。像我们说外语,有时没有精通一门语言,说什么都是不典雅或者不完整、不自然的,日常生活中去买买菜还勉强凑合,如果要想深入那个地方的文化,用外语表达就有困难了,那就需要下功夫系统地学习这门语言。
  





上一本:薪火传承话前贤: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下一本:儒家文化常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新解论语的作者是刘君祖,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