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包容能力,值得我们现代人不断学习研究。本书作者为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习总书记于2013年11月26日到曲阜考察,来到孔子研究院,看到他的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2: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展现儒家学说的方方面面,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儒家文化常识尽在掌握! 3:配有珍贵的历史文献插图,与文字相得益彰,更直观地展现儒家文化。 本书简介: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采取专题问答的形式展现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的方方面面,重点放在儒学的历史发展及世人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上,希望通过深入浅出的介绍,使更多的人了解儒学的重要概念、人物、典籍、事件,了解儒学的历史渊源、奠基形成、内涵特征、发展演变。 作者简介: 杨朝明,1962年出生,历史学博士。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代表作有《鲁文化史》《周公事迹研究》《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等;主编有《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释》,习总书记于2013年11月26日到曲阜考察,来到孔子研究院,看到这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目录: 什么是“儒”?“儒”与“儒家”有何联系与区别? 孔子为什么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宗师? 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问题,学术界的看法有何分歧? 孔子为什么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周公的政治思想对孔子产生了什么影响? 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 什么是“六艺”?“六艺”与“六经”有何关系? 《尚书》是一部什么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何以成了儒家的经书? 《周易》是一部什么书?它与孔子有什么关系? 《春秋》是否为孔子所作?它有什么特点? 《论语》是怎样成书的?它在研究孔子的资料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孔子家语》的价值如何?为什么说它是“孔子研究第一书”? 《孔子家语》的材料来自哪里?这些材料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孔门是怎样进行教学活动的?什么是“儒”?“儒”与“儒家”有何联系与区别? 孔子为什么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宗师? 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问题,学术界的看法有何分歧? 孔子为什么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周公的政治思想对孔子产生了什么影响? 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 什么是“六艺”?“六艺”与“六经”有何关系? 《尚书》是一部什么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何以成了儒家的经书? 《周易》是一部什么书?它与孔子有什么关系? 《春秋》是否为孔子所作?它有什么特点? 《论语》是怎样成书的?它在研究孔子的资料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孔子家语》的价值如何?为什么说它是“孔子研究第一书”? 《孔子家语》的材料来自哪里?这些材料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孔门是怎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是怎样宣扬孔子学说的? 颜回为什么被后人尊为“复圣”? 什么是“中庸”?《中庸》一书出自谁手? 《大学》是一部怎样的经典?它是如何成书的? 孟子是不是子思的学生?为什么后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 孟子为什么被后世儒家尊为“亚圣”?他的思想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一书是否为孟子本人亲作? 荀子为何被目为“儒家别宗”? 孟子与荀子在人性论方面有何不同? 曾子在儒学传承中的地位如何? 在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儒家与其他各家的关系如何? 《孝经》是何时成书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吕氏春秋》是一部杂家著作,为什么它的思想又以儒家为主体? 秦始皇曾“焚书坑儒”,那么儒家在秦朝的地位如何? 司马迁为什么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刘邦开始很看不起儒生,为什么他又成了历代帝王亲到曲阜祀孔的第一人? 汉初黄老思想盛行,为什么又出现了儒学复兴的局面? 汉武帝是怎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为什么公孙弘被称为“儒学中兴的健将”? 董仲舒为什么被后人称为“阐道醇儒”?他有什么样的理论主张? 什么是今文经?什么是古文经?经今古文之争是怎么回事? 鲁壁藏书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四书”“五经”?所谓“十三经”是指哪些书? 《周礼》是否为周代礼书?它成书于何时?《周礼》《仪礼》《礼记》有何区别与联系? 《左传》《穀梁传》《公羊传》并称为“春秋三传”,它们有什么不同? 《尔雅》是一部什么书?它为什么也被列为儒家经典? 孔子遗说是如何被记录和传流的? 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献中的早期思想典籍主要有哪些?它们对认识、理解孔子儒学有何意义? 所谓“亲亲相隐”该怎样理解? 孔子轻视妇女吗?他说“女子难养”该怎么理解? 孔子主张“以德报怨”吗? 《论语·乡党》篇中展示了怎样的孔子形象?前言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专程来到孔子故里曲阜,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随后,习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着眼于民族发展长远大计,坚定自信地开启了构建时代新文化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步伐,对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体系意义重大。 习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孔子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总书记系统阐发了儒学在历史的发展、在社会的作用、在今天的世界等问题,从时代高度上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全方位、系统性地阐述传统文化的巨大贡献,显示了对孔子儒学的理性认知和充分尊重。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中国人民在这一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不断探索社会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明确态度与深刻认识,指明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专程来到孔子故里曲阜,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随后,习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着眼于民族发展长远大计,坚定自信地开启了构建时代新文化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步伐,对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体系意义重大。 习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孔子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总书记系统阐发了儒学在历史的发展、在社会的作用、在今天的世界等问题,从时代高度上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全方位、系统性地阐述传统文化的巨大贡献,显示了对孔子儒学的理性认知和充分尊重。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中国人民在这一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不断探索社会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明确态度与深刻认识,指明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战略要求与努力方向,有助于澄清模糊认识,纠正片面看法。我们必须正本清源地理解传统文化,历史科学地继承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的成果苏醒过来,让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焕发生机。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首先明确孔子儒学在历史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文化学的理论,文化应包括不同的层级,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思想文化。孔子思想或儒家学说是深层的思想文化,深深蕴含着传统中国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对于中层的制度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起着影响与支配作用。 中国儒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学阶段”,这是儒学的初创时期;二是秦汉以来至近代以前“帝制中国时代”的“儒学发展阶段”,这是儒学与社会历史文化密切结合的时期;三是近代以来,尤其甲午中日战争以来的“儒学反思阶段”(或称“儒学反省阶段”),人们对儒学价值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就在这个阶段。 把孔子学说的影响或儒学发展这样区分,有助于认识的提高与理解的深化。作为思想文化,孔子儒学影响之大罕有匹敌,后人对其价值认识分歧之大同样无与伦比。对孔子,有人尊崇、膜拜,有人谩骂、揶揄,正像乔羽先生《孔子赞歌》中所说,有人把他“捧上九天”,有人把他“打翻在地”。自孔子至今,虽然人们对他的关注从没停止,而对他思想的分歧也从未中断,这形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景观”。 先秦儒学是在继承上古三代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孔子之教就是“成德之教”,在儒学创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子思、孟子、荀子等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德性色彩”。他们特别强调“正名”,主张“修己安人”和“仁政”“德治”;汉代以后,儒学则有所不同,为适应专制政治制度的需要,逐渐强调君权、父权和夫权,儒学慢慢蜕变,呈现出为后世诟病的“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这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正因如此,近代以来,人们对孔子儒学的态度形成了明显对立、水火难容的两极。分歧的形成,也与近代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变动有关。反对儒学的人多将中国的衰败归咎于孔子儒学,其逻辑很简单,在帝制中国时代,孔子被尊崇到极高地位,儒学是统治学说,既然中国落后挨打,儒学自然难辞其咎。这种“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运动,其思维方式存在偏颇显而易见。不过,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以鲜明的反传统形式出现,但仍然有代表人物看到孔子与后儒的不同,明确指出不能完全否定孔子和传统文化,主张应该分清“真”“假”孔子。 当人们正本清源地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保守”孔子儒学传统的人多看到了原始儒学的真精神,而持“激进”立场的人则更多看到了作为“专制政治灵魂”的“偶像的权威”。当然,那时也有不少清醒的思想家,如李大钊说: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后来也有学者明确提出,要“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我们确实更应该关注原始儒学,澄清误解,明辨是非。 90多年前,历史学家柳诒徵先生说:孔子是“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儒学与中国社会结下两千多年的不解之缘,肯定有它的深层原因。即使身处局外,即使是国外的学者,也看到了孔子的重要价值,因为有了孔子,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更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毫无疑问,孔子学说,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日子里,其积极作用不可低估。 今天的中国,孔子儒家的价值观念仍然奠定着中华儿女的生命底色。孔子思想是要把人培养成为有爱心、有情怀、有担当、爱学习、求上进的君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所以,个人的道德修养,尤其青少年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依然可从中汲取营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国以礼”“正身修己”“敬德保民”及“孝悌”“慎独”等,也十分有利于国家治理和政风建设。人要立,国将兴,就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道德建设,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杨朝明 2015年2月1日 后记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中国的建设发展和改革稳定要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2000年我主编了《儒家文化面面观》一书,被作为“传统文化面面观”丛书之一在齐鲁书社出版。当时,我在该书的《后记》中说明,我的本意是适应当时需要,以解题的形式就“儒家文化”的诸方面进行介绍,所以最初为该书取的名字是“儒家文化史丛谈”。一晃15年过去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儒学研究的深入,修订和补充势在必行。 本书以“儒家文化常识”为名,目的是通过专题问答的形式展现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的方方面面,重点放在儒学的历史发展及世人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上,希望通过深入浅出的介绍,使更多的人了解儒学的重要概念、人物、典籍、事件,了解儒学的历史渊源、奠基形成、内涵特征、发展演变。 此次修订,吸收采纳了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进。因为时间既久,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有了深化,对个别问题的理解甚至发生了改变,这些自然需要改写与修正。为了比较全面地展现儒家文化,不少问题需要补充,例如关于《孔子家语》一书,人们需要了解它的相关情况,诸如它的材料来源、成书过程与价值等,虽然涉及具体的学术研究,但由于意义重大,关系到对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的认识,而且为人们普遍关注,也设立了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澄清模糊认识,纠正片面看法,正本清源地理解传统文化,历史科学地继承传统文化。本书特别设立了一些关于孔子儒学热点问题的解读,以更好地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如“亲亲相隐”该怎样理解?孔子轻视妇女吗?“女子难养”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的“束修”是不是学费?古代成人礼是什么样子?怎样看待“三纲”?孔子“诛”少正卯的真相如何?怎样看待孔庙的意义?等等。 为帮助人们认识儒学的研究状况和当代意义,本书还特别设立了一些问题,如: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和产生影响的情况如何?建国以来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研究普及状况如何?如何理解历史上儒学的“冷”、“热”现象?儒学是如何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何?孔子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如何? 本书写作力求通顺畅达,设计问题尽量充分展现儒家文化的各个层面,但孔子思想、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我们能力所限,自知在很多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此敬请读者朋友谅解。 本书是集体协作的成果,包含了许多人的劳动与配合。本书出版之际,首先要感谢当年齐鲁书社的编辑侯仰军先生,是他最早选中这一选题。此次修订出版,则要感谢江西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及编辑马晓娜女士!本书参加编写的各位,不论最初的参加者:张颂之、刘厚琴、林存阳、江心力、杨朝亮、刘淑强各位教授,还是后来的参加者:路则权、陈霞、崔海鹰、卢巧玲、傅丽丽、吴云、孙育臣、陈岳等年轻学者,大家都充满热情,认真尽力,十分感谢他们。尤其要感谢卢巧玲博士,在我繁忙之际,她帮助我负责此次修订的具体工作,往返联络,认真组织,加班加点,通阅初稿,有了她的协助,该书才得以尽快出版! 本书图片承蒙刘续兵先生和宋立林先生提供帮助,为本书增色很多,在此谨致谢忱! 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是孔子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55岁弃官离鲁,到68岁离卫返鲁,前后时间长达14年之久。在这14年的时间里,孔子带领他的部分学生,以鲁国为原点,辗转于周围的各个诸侯国。这段颠沛流离的羁旅生涯,虽然起因是孔子为推行政治主张不得已而为之的追梦苦旅,但却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壮行。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而他首先是一个政治思想家。春秋末年,礼坏乐崩,社会失序,面对“无道”的社会现实,孔子自觉地担当起拯救时弊的重任。怀着对上古帝王“王道”政治的向往,通过阅读研究“六艺”等古代文献,加之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孔子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社会治理的思想与主张,并且期盼能跻身于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的仕途,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曾信心满怀地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孔子在政治上的雄心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在当时世卿世禄制度依然盛行的鲁国,出身低微的孔子在仕途上一再受阻,直到鲁定公九年(前501),当时已经51岁的孔子,才获得从政的机会。是年,孔子被任命为鲁国中都之宰。第二年,又升任主管建筑与道路等事务的小司空,随后很快又升为掌管司法、刑狱和社会治安的最高长官——大司寇。孔子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进入了鲁国政权的核心。他自然欢欣鼓舞,信心十足,决意治理好鲁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事实上,孔子仕鲁参政以后,的确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干。他做中都宰时,“一年,四方皆则之”(《史记·孔子世家》);为司空时,“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孔子家语·相鲁》)。做了大司寇后,政绩更为突出。不仅在“夹谷之会”这一对齐的外交斗争中取得胜利,而且通过“堕三都”,削弱了“三桓”实力,打击了鲁国内部的私家势力。因此,孔子仕鲁,可谓政绩卓著,《史记·孔子世家》即说他“与闻国政三月”,鲁国大治。然而,孔子在励精图治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隐患。 首先,孔子对鲁国的治理,引起齐国的妒忌与不满。齐国一直图谋控制鲁国,而鲁国的稳定与强大是对他们不利的,正如《韩非子·内储说下》所说:“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加之在夹谷之会上齐国君臣受到孔子的指责,不仅让他们脸面尽失,还被迫归还了以前侵占的鲁国的郓(今山东郓城东)、汶阳(今山东泰安南)和龟阴(今山东新泰西南)之田。于是,齐国君臣一直伺机排除孔子这一障碍。 其次,孔子“堕三都”的活动引发与鲁国贵族的剧烈矛盾。这里的“三都”,是指鲁国贵族季孙氏的“费”邑,叔孙氏的“郈”邑,孟孙氏的“成”邑。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三家在邑内大兴土木,高筑城郭,巩固自己的地盘。然而,高大坚固的城墙也为这些都邑的邑宰们提供了叛乱的可趁之机,邑宰们动辄以采邑为据点对抗采邑主。这既让邑主们大为头疼,也严重影响了鲁国社会的稳定。于是,孔子提出“堕三都”的建议,即彻底摧毁三都高大坚固的城墙,使邑宰们失去借以叛乱的屏障。这从表面上看是为“三桓”的利益考虑,实际上孔子是为了强公室,杜私门,也即是为了削弱“三桓”的实力,恢复公室早已丧失的权利,这实际上也是孔子仕鲁的本意。三家贵族为了打击邑宰们的反叛,所以刚开始是基本同意和支持孔子的这一活动。然而,随着叔孙氏的郈邑和季孙氏的费邑相继被堕毁后,他们逐渐意识到“堕三都”最终是对“三桓”不利的,于是他们起而反对孔子的这一活动。孔子执意将“堕三都”贯彻到底,但最终仍未堕掉孟懿子的成邑。“堕三都”以失败而告终。 显然,在“堕三都”事件上,孔子得罪了“三桓”,加深了他与鲁国贵族的矛盾。此一事件之后,即使在孔子从政之初,“行乎季孙,三月不违”(《公羊传·定公十年》),对孔子予以支持与信任的执政卿季桓子,也开始疏远、疑忌孔子。他听信公伯寮的谗言,将正担任季孙氏家宰的孔子的弟子子路辞掉。这一举动,表明孔子已经失去了季孙氏的宠信。所以,当时的孔子,虽然名义上仍是鲁国的司寇,但实际上已经不再被任用。孔子在鲁国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 正当孔子与“三桓”矛盾加剧之时,齐国君臣趁机设计报复。他们鉴于鲁定公和季桓子都喜欢声色犬马之乐,便投其所好,送给鲁国80名能歌善舞的美女,还有30辆华丽的马车,每辆车都由4匹披彩的马拉着。不出齐人所料,鲁国君臣果然中计,“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对此深感失望,但他仍然抱着一线希望。然而,在接下来的鲁国郊礼祭祀中,执政者违背常礼,祭祀所用的肉也没有分给孔子。至此,孔子知道自己不可能再被用于鲁国了。于是,他决意离开鲁国。鲁定公十三年(前497)春,在鲁国从政三年之后,55岁的孔子带着他的部分学生,满怀凄楚悲愤之情,离开了他的父母之邦。直到14年后(哀公十一年)才返回鲁国。 综观以上,孔子离开鲁国,游走他乡,是在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支持与施展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孔子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够用之社会,得到推行。然而,在当时的世卿世禄制度下,出身低微的孔子及其学生都很难进入鲁国的权利中心,即使像孔子有机会进入,但其思想主张与贵族利益格格不入,自然很难长久施行。而孔子又是一个“道”的坚守者,他不愿降低自己“道”的标准去迎合执政者们的利益,所以他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因此,当各种矛盾加剧之时,当自己的政治主张无法推行时,孔子不得不离开鲁国,去其他国家寻求用武之地。 (陈霞) 什么是“六艺”?“六艺”与“六经”有何关系? 何谓“六艺”?“六艺”有“小学六艺”与“大学六艺”的区分。前者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后者指《易》《礼》《乐》《诗》《书》《春秋》。 一说起“六艺”,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孔子,似乎这“六艺”是由他制定下来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早在西周时期,“六艺”应该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为了孩子们的必修课。“六艺”被误读的背后,更多的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误读。 即使是在孔子的故里曲阜,如今对于“六艺”似乎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读,一个显见的例子,1993年开始营业的“孔子六艺城”,自开业至今,始终以“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内容;在大街小巷,也到处可见孔子与六艺的各种元素。 如果要追溯“六艺”起源的话,要回到周朝。在《周礼》一书的《地官》篇、《保氏》篇等文献中,都曾对六艺进行过阐述。在周代的贵族社会,为了能够“造士”,或者说是培养继承人,士人的孩子必须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因此,在《周礼·地官》中,对于六艺有着详细的记载:“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关于“六艺”最早最详细的记载。 根据汉儒以及后人的解释,“六艺”的具体内容如下: 礼指“五礼”。这“五礼”分别为吉、凶、宾、军、嘉。吉礼指祭祀之礼,凶礼指丧葬之礼,宾礼指接待宾客之礼,军礼指军旅之礼,嘉礼指冠婚之礼。 乐指“六乐”。郑玄注曰:“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也。”相传,这“六乐”分别是黄帝、尧、舜、禹、汤、武王之乐。 射指“五射”。郑玄注曰:“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白矢指矢在靶而穿靶,露出矢白;参连指一矢之后接着三矢连续而至;剡注指羽头高而簇低,剡然而去;襄(“襄”通“让”)尺指臣与君射时不与君并立,臣避让一尺;井仪指四矢贯靶,方位井然。据称,此乃射礼的五种射法。 御指“五驭”。郑玄注曰:“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鸣和鸾,和是车轼上的铃,鸾是车衡上的铃,车走动时,“和”“鸾”相和,表明车子行进稳健;逐水曲,御车随逐水势之屈曲而不坠水;过君表,用褐布缠旃为门,用裘缠木椹作为槷,车从中间穿过不得碰撞;舞交衢,在交道上驾车,车的旋转与舞节相应;逐禽左,谓驱逆之车,逆驱禽兽使左,当人君以射之,人君自左射,簇贯右腢为上射。据说,这是贵族、士大夫应该掌握的驾驭战车以及田猎的五种技法。 书指“六书”。“六书”指象形、会意、转注、指事、假借、形声。这是汉字构成方面的知识。 数指“九数”,即“九章算术”。相传“九章算术”为周公所作,凡九篇。分别是指《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盈不足》《勾股》。 社会环境决定“六艺”普及。那么古人为何把“六艺”当做最为基础的技能来进行学习呢?在那个时代有这么个说法,叫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谓的“祀”,就是指祭祀,在先秦时代,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而所谓的“戎”,则是指兵战、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一场战争往往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而与之相对的是,在祭祀中,礼仪与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项目,所以很多士人的孩子,从小必须学习这两样技能,就是礼仪与音乐。与礼仪与音乐在祭祀中不可或缺相似的是,在当时的战争中,弓箭与驾车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如此,在古代“六艺”中,“射”和“御”也成了两门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在最初的时候,“书”和“数”也是两个必修课,作为当时的士人的孩子,必须要具备写字和算数的能力。 儒家的“六经”称为“六艺”,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很多典籍有明确记载。例如,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说:“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又如,班固的《汉书·儒林传序》说:“古之儒者,博学《六艺》之文。”唐代的颜师古注曰:“《六艺》,谓《易》《礼》《乐》《诗》《书》《春秋》。” 谈起“六艺”时,人们往往会将其与孔子联系在一起。史籍中确实有孔子弟子“身通六艺”之类的说法,显然,它与礼、乐、射、御、书、数是两码事儿。 后人之所以会混淆二者,可能也跟董仲舒后来的上书有关。西汉时期,董仲舒曾经向皇帝上书,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此《汉书·董仲舒传》曾有过详细的记录:“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