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类福祉的高度来关照和思考文化的现状和发展的优秀作品集 本书简介: 《文化的力量》这部文集选编了严昭柱老师从1998年以来关于文化问题的部分论文和讲话。是作者孜孜不倦,学习和研究的成果结集。“文化的力量”是文集的一条贯穿线。第一专辑“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包含着对当今文化力量的基本定位。第二专辑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题,讨论的是一个全球性文明更迭、时代进步的大课题。第三专辑的论文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走出去”的意识形态问题、占领时代思想文化制高点等进行了理论探讨。第四专辑题为“文艺现象和规律研究”,针对文艺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20世纪中国文艺运动、鲁迅和鲁迅精神、新中国文化发展、新时期文艺理论运动等作了历史总结和理论分析;在文艺基本理论方面着重讨论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第五专辑题为“对社会和时代的关照”。本辑论文对如何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现状及命运、如何认识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生活及人们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如何看待理想信念及其教育等具有时代特色的现实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还对所谓“实践本体论”社会思潮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审视与批判。第六专辑是“书评”,摘选了8篇评论文章。 作者简介: 严昭柱,1945年生,重庆人,中共党员。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美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在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担任副主编、编审,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担任局长。2008年参与创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现任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著有《自然美论》《自然一一人类心灵之母》等五部专著。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及国内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关哲学、美学、文艺理论、文艺评论及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各类文章二百多篇。2002年出版其美学、文艺学论著选编《批评无须忏悔》。因对发展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从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发表的《当代科技革命与艺术格局变革》,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奖。 目录: 我国当代文化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自序)/1 第一辑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担负起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重任/3 解读“国家软实力”/8 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16 在交流中与世界共商文化发展大计/22 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5 合力创建人类文明的新局面/30 怎样才能拥有国际话语权/35 中国人民致力于世界和谐/39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永恒通途/42 加强文化软实力互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47 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存亡之道/52 四川的历史地位与文化特点/55 中华美学精神光芒万丈/61我国当代文化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自序)/1第一辑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担负起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重任/3解读“国家软实力”/8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16在交流中与世界共商文化发展大计/22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5合力创建人类文明的新局面/30怎样才能拥有国际话语权/35中国人民致力于世界和谐/39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永恒通途/42加强文化软实力互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47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存亡之道/52四川的历史地位与文化特点/55中华美学精神光芒万丈/61第二辑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73应对时代挑战,维护人类健康/75“自然·和谐·健康”纵横谈/79担负起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重任摆在思想文化界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是各国硬实力即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且是各国软实力特别是文化魅力的较量。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要实现我国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埋头苦干、积极发展我国的硬实力,而且需要奋发有为、不断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后者尤其是摆在我们思想文化界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近两年,国际上关注国家软实力问题的学者越来越多。其中一个重要人物,是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二〇〇三年,他曾撰文呼吁美国政府和民间组织要重视并努力增强国家软实力,以支撑美国的全球霸权和强权政治。约瑟夫·奈说,硬实力是一个国家强迫其他国家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得到所期望结果的能力。而软实力则是吸引力,软实力通常源于文化魅力、民主和人权等国家政冶理想或涵盖他人利益的政策方针。他认为,在未来几十年里,美国仍将保持无可匹敌的硬实力。问题在于,这一霸权地位会招致更多怨恨还是更多艳羡。软实力不会增强美国相关的硬实力,但它确实能够使硬实力更加易于接受。约瑟夫·奈关于国家软实力的这些思考和见解,反映了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面临的挑战和战略需求,也反映了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特点和战略态势,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奋斗和发展,我国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需要进行艰苦的奋斗。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无论是资源、能源、市场等等,都离不开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同时,我国的繁荣和发展,在客观上必然改变世界现有的经济结构,也必然引起大国间既有关系的调整。应当清醒地看到,一些国家对此还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一些政治势力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更是祭起“中国威胁论”,在经贸、军事、资源、能源、科技、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上挑拨各国与我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企图阻挠和迟滞我国的和平发展。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硬实力的进一步发展,在战略上亟须强大软实力给予支撑。一个国家的强大软实力,主要是它的文化对于世界具有强大魅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世界越是有魅力,它的文化以及渗透其文化精神的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就越是能够得到其他国家人民的理解和认同,也就越是有利于这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诚然,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五四运动以来几度升华,更是为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所引领和充沛,具有形成强大软实力的深厚基础和优越条件。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要转化为现实的国家软实力,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这个文化要为世界所了解和认同,从而对世界具有强大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国家软实力的发展还滞后于国家硬实力的发展,远不能满足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需要。一个突出的具体表现,就是我国文化产品贸易进出口存在巨大的逆差。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我国在文艺演出市场引进和派出每场的收入比是十比一;出版市场引进与输出比是六点八四比一;版权贸易引进与输出比是十点三比一。据二〇〇三年的统计,影像输入输出比则是十四比一。这种巨大的逆差,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它表明:我国巨大而深厚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现实而强大的国家软实力。对此,我国思想文化界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工作。增强国家软实力面临大好时机现在,在建国五十多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积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我们增强国家软实力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时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繁荣使各国受益,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有外国学者指出,中国正在创造这样一种全球经济环境,即:支持中国的增长符合数十亿非中国人的利益。事实上,一九九九至二〇〇二年,中国从欧盟进口的商品总额几乎增长了一倍。仅二〇〇三年头十个月,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就增长了近百分之三十。特别是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之间建立了日益紧密的联系。二〇〇三年,亚洲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在二〇〇三年头十一个月,巴西对中国的出口猛增了百分之八十一。中国已经成为拉丁美洲和亚洲商品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经济的增长还支持着钢铁、石油和其他原材料的全球市场。现在,支持中国继续发展,与中国积极进行经济合作,搭上中国经济繁荣这趟快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战略性取向。我国巨大的经济成就引起世界各国对中国高度关注和重新认识。我国日益活跃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和平外交政策紧密结合,改变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关系。有外国学者指出,在近年来外国直接投资不断下降的拉美地区,许多拉美国家非常欢迎中国增加在该地区投资的承诺。当一些拉美国家“受够了”美国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中国在该地区却行事温和、态度友善,并且把资金投入到它所急需的资源上面。与三十多年前比较,这是一项巨大的转变。当时的中国尚不为大多数拉美国家所承认。还有外国学者认为,中国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现在有一点变得明显起来:中国这条新道路正吸引着其他国家。与拥有大量武器、对其他世界观难以容忍的美国式超级大国不同,正在崛起的中国以自身模式的榜样作用、自身经济地位的影响力和对威斯特伐利亚国家主权体系的坚决捍卫为基础。眼下,在世界某些地方,中国是比美国更受敬仰的道德典范。近年来国际各种民意调查显示,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发展、合作的国家形象正在世界形成。国际社会越来越普遍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无法阻挡、不可避免,一个富强、文明、繁荣的中国是负责任的,会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难理解,在这种广阔背景下,世界上对中国抱有好感的人士越来越多,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近几年兴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横扫世界各地的汉语热旋风。据统计,全球一百个国家有超过二千五百所大学在教授汉语,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超过三千万。截至今年六月,汉语水平考试在世界上三十七个国家设立了一百五十四个考点,已有四十多万考生参加了这一考试,特别是近两三年来,考生人数增幅较大,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又据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提供的二〇〇二年数据显示,美国三千多所大学里,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八百所;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有二百多所。当然,对这股汉语热旋风的估量也要适度。有学者分析得不错,就美国来说,美国在高中有大约二点四万多人学中文,中国人口是十三亿,学习法语的美国高中生是一百多万,而法国人口是六千多万。但是,这股汉语热旋风的兴起,其原因却是深刻的。尽管其规模尚不能与我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的状况相称,这只是说明我国硬实力,特别是软实力的发展还任重道远;但是,这股汉语热旋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毕竟是空前的,这强烈地表明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在急剧升温,加速推进我国文化为世界所了解和认同、大力增强我国国家软实力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努力工作增强国家软实力,关键是我国文化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住有利时机走出去,发挥我国文化的魅力,使我国巨大而深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国家软实力。这些年,我国在文化产品走出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成效不大,困难重重。直接的原因,是我国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对外国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深层的原因,则是我们对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认识还没有提升到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的战略高度,因而思想理论界对加强文化产品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不够、指导不力,有关部门也需要为引导和支持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进一步在体制改革、机制建设和政策措施上加大工作力度。总结我们的历史经验,文化产品走出去要取得成功,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没有世界性的文化产品,不可能走出去。我们必须有广阔的世界眼光。要使文化产品走出去,就要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道德标准、欣赏习惯,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研究外国文化产品占领国际文化市场的做法和经验,研究有关国际文化贸易的规则和惯例,才能推出更多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外国受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同样,没有民族性的文化产品,也不可能走出去,即使看似走出去了,其实丧失了自己,倒不是自己走出去,而是人家走进来。那种迎合西方的政治偏见和历史误解,不惜糟践自己民族尊严的做法,只能削弱我们国家的软实力,不是真正的走出去。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文化产品只有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民族内涵和民族气派,对于世界文化才有真实的价值。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国人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生动展现中国人民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和精神世界,这正是中华文化对于世界的巨大魅力,必定会使我们的文化产品对世界各国人民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总之,我们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既要加强文化产品的世界性,又要加强文化产品的民族性,并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加上体制机制建设和政策措施的支持,就一定能使文化产品走出去取得成功,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文艺报》二〇〇五年九月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