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


作者:戴晖     整理日期:2015-12-30 19:43:43


本书简介:
  戴晖编*的《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根据德文版(Konigshausen&Neumann,Wurzburg2006)译出。以贺伯特·博德教授的理性关系建筑学(Logotektonik)为工具。清楚地展示了费尔巴哈。
  马克思和尼采在西方思想从历史向现代的转折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对三位思想家的立足点及其不同的思想使命做了别开生面的比较研究。理性关系建筑学对哲学历史、现代世界和后现代语言的整体建筑,实现了理性与自身的区分:针对现代世界,它是哲学理性与世界理性的区分。世界理性的独立形态打破了解释学的历史连续性并且证明在单数意义上的现代是业已完整的世界。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世界观以经验的全体性表明自己是一种乌托邦。而马克思和尼采正视人的历史现实危机,它不是意识的异化。而是指人的创造性本质在不同维度上遭到剥夺。马克思和尼采的思想作为现代人的自我省思以迄今世界的转折为目标,世界的转折也是人与自身的区分,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重估一切价值都在这个意义上得到尊重和理解。
  作者简介:
  戴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先后于武汉大学外语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哲学系读书,获文学学士学位、哲学和文学双硕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老师是贺伯特·博德教授(Prof.HeribertBoeder)。曾执教于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德语中心(副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森堡大学哲学系(伊拉姆斯计划NErasmus-Mundus“欧洲哲学”项目教授)。
  目录:
  总序
  序
  导论
  第一部分费尔巴哈的宗教世界观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克服
  第一章感性及其激情
  第一节对哲学及其历史的反感
  第二节直接的感性
  第三节全面的科学
  第二章他我及其共同体
  第一节上帝作为人的存在
  第二节类意识
  第三节社会的神性
  第三章人道主义及其未来
  第一节经验的全体性和乌托邦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全体性和革命总序
  序
  导论
  第一部分 费尔巴哈的宗教世界观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克服
  第一章 感性及其激情
   第一节 对哲学及其历史的反感
   第二节 直接的感性
   第三节 全面的科学
  第二章 他我及其共同体
   第一节 上帝作为人的存在
   第二节 类意识
   第三节 社会的神性
  第三章 人道主义及其未来
   第一节 经验的全体性和乌托邦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全体性和革命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和将来的自由
  第二部分 末世的思想方式和现代信仰
  第一章 世界的转折及其现实性的缺失
   第一节 马克思的省思的世界性
   第二节 尺度在世界性省思中的位置
   第三节 尼采的怀疑所做的区分
  第二章 自我欺骗和诗人的控诉
   第一节 反基督
   第二节 非道德
   第三节 反虚无主义者
  第三章 真理和灵魂的赞歌
   第一节 一切价值的转换
   第二节 超越一自我(DieSelbst—Uberwindung)
   第三节 同者永恒轮回的世界
  结束语
  引用说明
  引用版本
  参考文献





上一本:日本社会文化解读 下一本:雪域珍宝:历世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礼品精粹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的作者是戴晖,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