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阅览1.首先,你要了解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他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提倡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其次,你还要了解《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主张,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3.再次,你要了解《孟子》的艺术特色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其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4.*后,你要了解《孟子》所产生的影响 《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其思想学说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以后更是成为文人雅士的必读书。《孟子》内涵丰富,其中的性善论、仁政思想、民本论等思想观念被历代文人学士所吸收,成为其安身立命的思想资源。从先秦的荀子到汉代的韩婴、董仲舒、扬雄、王充、赵岐,从魏晋的徐干、傅玄到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朱熹、陆九渊,再到清代的戴震、焦循、康有为等,都基于其时代感受对《孟子》进行了不同的认识、理解和阐发,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孟学史”。 本书简介: 《孟子》是儒家精典著作,被列为“四书”之一,它既吸收了论语中的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的一些特点。其文章议论风发,文辞华丽,大气磅礴,奔放不羁。本书在对原典注释、翻译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接近孟子,读者可深切感受到孟子的仁爱思想和思辨智慧,从而将先贤思想更好地运用在现实生活中。 目录: 卷一梁惠王(上) 不要总把利挂在嘴边 独自享乐不会有好下场 五十步莫要笑百步 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天下无敌的奥秘所在 统治者要注意自身形象 上位者要有仁爱之心 好的行为要尽力推广 施行仁政能让四方归服 卷二梁惠王(下) 与民同乐才是长久之道 匹夫之勇难成大事 乐忧全为天下事 小瑕疵并不影响王道卷一梁惠王(上) 不要总把利挂在嘴边 独自享乐不会有好下场 五十步莫要笑百步 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天下无敌的奥秘所在 统治者要注意自身形象 上位者要有仁爱之心 好的行为要尽力推广 施行仁政能让四方归服 卷二梁惠王(下) 与民同乐才是长久之道 匹夫之勇难成大事 乐忧全为天下事 小瑕疵并不影响王道 不要听信片面之词 不做刚愎自用的人 发动战争要顺应民意 关注民生才能凝聚民心 施行仁政则人人向往 不要受小人的蛊惑 卷三公孙丑(上) 解民倒悬则会赢取民心 浩然正气是大丈夫的气度 以德服人方能教化天下 自作孽,不可活 爱护百姓才能受到拥护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 卷四公孙丑(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对饱学之人要以礼相待 君子不会被金钱收买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亲人丧礼不能马虎 犯错了就不要找借口 官场与商场都存在垄断 礼贤下士才会招来人才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卷五滕文公(上) 大国小国都可以施行仁政 实施政令需要统治者以身作则 老百姓生活富足是最重要的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有差别的 卷六滕文公(下) 立身处世不能以屈求伸 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官职 空口白话不如实际业绩 四海归心则会战无不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君子应培养自己的节操 为真理而辩,受万人称颂 做个真正的廉洁之人 卷七离娄(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严以律己才能治天下 自作自受,害人害己 人才的流失是最可悲的 通过仁义使天下归心 人要学会通权达变 侍奉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不做不尊敬师长的人 治理国家也离不开孝道 卷八离娄(下) 圣贤的准则是一样的 领导应该学会尊重下属 学会灵活变通至关重要 教化他人要以身作则 教人应该既传艺也传德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敬互爱 换位思考就能急人之所急 灵活选择最佳的处世方略 不要做爱慕虚荣的人 卷九万章(上) 孝子应终生感恩父母 用最佳方式来应对骗局 身居高位更应奉行孝道 百姓的拥护是最关键的 卖身为主也要看对象 卷十万章(下) 集人所长者必成大事 交友重在看其品德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对待贤才一定要谦恭 要有自己的做事原则 卷十一告子(上) 有悖人性的事勿做 人的天性到底是什么 恻隐之心众人皆有 善良之心需要时常滋养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善良之心不能丢弃 分清主次才不会误入歧途 卷十二告子(下)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和平的前提不是利害关系 不要忽略礼节的重要性 人心归附才能拥有天下 以邻为壑的行为不可取 集思广益才能治理好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卷十三尽心(上) 命运全靠自身掌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用良好的教育来感化百姓 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未雨绸缪是最佳的解决方式 行仁义之举才是正确的做法 学会正确处理公与私的问题 生活环境会影响人的气度 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避免让自己因小失大 卷十四尽心(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用仁爱之心去感召对方 老百姓才是最重要的 百代之师高风亮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为政者最忌讳玩物丧志 正人先正己才能服人 以仁治天下则天下大治 好好先生做不得 前言在我国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有一个和孔子一样光耀千古的名字——孟子。 相传,孟子是鲁国没落贵族的后裔,他出世时家道已经衰落。孟子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培养儿子的良苦用心。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记载,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上来推算,似乎不太可信。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其实无论孟子是否直接受业于子思,他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孟子作为孔子的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人们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将他和孔子所宣扬的主张称为“孔孟之道”。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他的主张始终得不到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孟子》记录了在我国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有一个和孔子一样光耀千古的名字——孟子。 相传,孟子是鲁国没落贵族的后裔,他出世时家道已经衰落。孟子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培养儿子的良苦用心。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记载,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上来推算,似乎不太可信。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其实无论孟子是否直接受业于子思,他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孟子作为孔子的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人们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将他和孔子所宣扬的主张称为“孔孟之道”。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他的主张始终得不到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有七篇传世,分别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此,《孟子》就成了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一直到清末,都是科举的必考内容。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对发扬光大儒家思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孟子》的解读,历来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读者所处的社会需要服务。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了解儒家思想,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所以,我们精心编写了《孟子全编》一书,分别从原典欣赏、玄义注释、白话翻译、义理评析和跟进解读五个方面对这部儒学经典进行了全面而新颖的阐释。其中,玄义注释主要针对一些较为难懂的字词进行重点解释,结合各种注译版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白话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基本不背离原文的思想精神;义理评析通过简洁的语言对原典中所包含的政治、哲学主张进行了精确把握;跟进解读则采用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读者的发散思维,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本书力求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接近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位读者都能一窥两千多年前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并从中得到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