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阅览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权威性的经典著作,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关于《道德经》这部书的成书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时期,其中虽有一些老聃本人的思想,但它更多地表现了战国时期的特征。此书分上下两篇,共五千多字。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德经》作为一本道家的哲理书,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在内容上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思维辩证方法上蕴藏着无比精湛的智慧。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音节铿锵,多排比对偶之句,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玄奥精深、义理博大,堪称哲理**书。 2.为什么说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奉为教祖,尊为“道德天尊”。据《史记》记载:老子曾担任周朝的史官,负责管理藏书,后见周朝衰落,社会风气颓败,于是弃官归隐,归隐后著《道德经》。其中“道”的观念,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反对儒、墨两派的道德观,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不追求道德,提倡柔弱虚静,减少私欲,知足不争;理想政治是无为而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道德经》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道家的主要经典,对中国哲学有巨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角度吸取了《道德经》的思想。 《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由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老子自然而然地是道家的创始人。 3.如何理解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或“朴”,有时称“无”。“道”是创造一切的母力,超绝时空的**存在,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而它所**取法的,正是纯抽象的“自然”。这个“玄之又玄”的“道”,永远依照“自然”的法则,在那里循环运转,“周行而不殆”。只有通过塞兑闭门,“静观玄觉”,即以玄观玄,才可能有所领会。因此,老子喜欢用辩证的眼 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所谓“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由此出发,《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意识到一切事物都寓于正反面的对立中,它们相互依存,又“自然”地相互转化。在事物不断的对立又统一的运动过程中,老子轻而易举地看清了人生规律,找到了所有问题的解决之道。 4.上善若水——老子的人生智慧精要阅览1.《道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权威性的经典著作,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关于《道德经》这部书的成书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时期,其中虽有一些老聃本人的思想,但它更多地表现了战国时期的特征。此书分上下两篇,共五千多字。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德经》作为一本道家的哲理书,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在内容上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思维辩证方法上蕴藏着无比精湛的智慧。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音节铿锵,多排比对偶之句,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玄奥精深、义理博大,堪称哲理**书。 2.为什么说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奉为教祖,尊为“道德天尊”。据《史记》记载:老子曾担任周朝的史官,负责管理藏书,后见周朝衰落,社会风气颓败,于是弃官归隐,归隐后著《道德经》。其中“道”的观念,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反对儒、墨两派的道德观,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不追求道德,提倡柔弱虚静,减少私欲,知足不争;理想政治是无为而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道德经》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道家的主要经典,对中国哲学有巨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角度吸取了《道德经》的思想。 《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由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老子自然而然地是道家的创始人。 3.如何理解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或“朴”,有时称“无”。“道”是创造一切的母力,超绝时空的**存在,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而它所**取法的,正是纯抽象的“自然”。这个“玄之又玄”的“道”,永远依照“自然”的法则,在那里循环运转,“周行而不殆”。只有通过塞兑闭门,“静观玄觉”,即以玄观玄,才可能有所领会。因此,老子喜欢用辩证的眼 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所谓“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由此出发,《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意识到一切事物都寓于正反面的对立中,它们相互依存,又“自然”地相互转化。在事物不断的对立又统一的运动过程中,老子轻而易举地看清了人生规律,找到了所有问题的解决之道。 4.上善若水——老子的人生智慧 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推崇水,认为水德是接近道的。老子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润万物而对万物无所求,且敢于居处在*卑湿的地方。以不争争,以无私私,是水*为明显的特性。一个有智慧的人,做人处世的方式必然与水的特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永远顺应环境,永远又不失本性,谦逊包容,通变处下,不争而胜。在我们的为人处世中,如果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的人生也一定是清静平缓,明净透澈,不会因为私欲而感到烦恼。 5.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在这里讲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之意,更不是什么都不做。这里的“无为”是指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是让人在处世之时顺应大势、顺应自然。所以老子这种“无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还有助于事物的发展。 处在春秋战国大动乱时期的老子反对统治者“有为”之政,主张“无为而治”,要求统治者清心寡欲,绝巧弃智,以民为本,这一伦理思想在当时客观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本书简介: 《道德经》全书约五千余言,涉及到哲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还是一本处世指南。《道德经全编》对《道德经》一书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译,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智慧真谛,从而对人生起着更好的指导作用。 目录: 第一章无形之道:认识人生规律的智慧之光 2.祸兮福倚,福兮祸伏 3.弱能胜强,柔能克刚 4.曲则全,枉则直 5.化繁为简,事半功倍 6.为无为,则无不治 7.心境空明,以静制动 8.有虚有实,虚实并进 9.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第二章修身之道:涵养德行,谦虚内敛方君子 1.圣人都知道自己的无知 2.戒傲气,助成功 3.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4.善于处下才能丰盈 5.不武不怒,不与人争第一章无形之道:认识人生规律的智慧之光1.无生于有,有生于无 2.祸兮福倚,福兮祸伏 3.弱能胜强,柔能克刚 4.曲则全,枉则直 5.化繁为简,事半功倍 6.为无为,则无不治 7.心境空明,以静制动 8.有虚有实,虚实并进 9.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第二章修身之道:涵养德行,谦虚内敛方君子 1.圣人都知道自己的无知 2.戒傲气,助成功 3.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4.善于处下才能丰盈 5.不武不怒,不与人争 6.内敛方能成名士 7.取长补短才能完善自我 8.不视,不听,不搏 9.时刻警醒自己做个正直的人 10.善恶相距只在一念之间 11.“德”是修身养性的甘霖 第三章养心之道:使心性返到淳朴纯真的状态 1.超然旷达,宠辱不惊 2.道是简单的,快乐也是很简单的 3.心灵虚空,静观万物 4.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上善若水,水德近道 6.静止的水才清 7.无欲则静,天下自定 8.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9.不要想得太多,太远 10.无“患”即无忧 11.给心灵一片广阔的天地 12.道法自然,心境自可平和 第四章处世之道:涉世为人的生存法则 1.诚信是获得他人信任的前提 2.不要轻易许诺 3.忠言多逆耳,美言常害人 4.不要固执己见 5.示人以弱,将锋芒隐藏起来 6.“道”无需言说 7.刚柔并济,进退有道 8.给他人留点空间 9.神龙在天,不见首尾 10.让胸怀像天地一样广阔 第五章待人之道:与人为善,人生和谐 1.善待每一个人 2.成人者必能达己 3.以平等之心看天下 4.学会包容,终身不殆 5.真正的善行不图回报 6.以仁爱换人爱 7.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8.天道公平,作恶必受惩 9.受到伤害不要急于报复 10.待人接物要以“和”为本 11.美好的言语可以赢得尊重 12.施予者得到的最多 第六章谋事之道:稳健踏实,大事必成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万丈高楼平地起 3.智慧之人善做正确之事 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踮着脚尖是站不稳的 6.不要被主观的感觉所束缚 7.把好的开始坚持到结束 8.为自己的内心留出足够的空间 9.处乱不惊,变弱为强 10.有志气的人不畏艰险 11.勤而行之,可为“上士” 12.稳妥慎思,小心谋划 13.做事的“大道”取法于自然 第七章为上之道:最高级的管理哲学 1.领导者要有不争无为之德 2.善用人者,为之下 3.要听得进别人的忠告 4.将合适的人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5.做领导的必须以身作则 6.上有“为”,则民难治 7.有权不可无威 8.治大国若烹小鲜 9.不要制定太多烦琐的法令 10.施政不可过于苛刻 11.成功领导与失败领导的区别 第八章避祸之道:趋利避害是保全自身的大学问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不居功,功自言 3.功成身退天之道 4.不要被表面的利益所迷惑 5.得意不可忘形 6.当糊涂时则糊涂 7.富贵而骄,骄至便衰 8.不争则无祸害之忧 9.世界也有险恶的一面 10.事盛则衰,物极必反 附录:《道德经》全文前言世人言:“不学道,不足以处世!不学道,不足以经商!不学道,不足以为官!”孔子也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国五千年,老子五千言,一部《道德经》以其光辉熠熠的朴素辩证法,饱含智慧的妙语箴言,道出天地万物变化之玄机,讲述处世变幻的微妙之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作为中国人的处世修身之学,与儒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经典思想巨著之一。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作。《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道德经》的魅力首先源于它的博大,短短的五千来字,内容涵盖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德经》又极具实用价值和包容性。无论是治国、治家、治学还是修身、处世、待人,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总能在《道德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一个“ 道” 字贯穿了《道德经》的始终。因此, 我们要想从《道德经》中感悟并应用其中的思想智慧,必须弄清楚究竟何为“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世人言:“不学道,不足以处世!不学道,不足以经商!不学道,不足以为官!”孔子也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国五千年,老子五千言,一部《道德经》以其光辉熠熠的朴素辩证法,饱含智慧的妙语箴言,道出天地万物变化之玄机,讲述处世变幻的微妙之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作为中国人的处世修身之学,与儒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经典思想巨著之一。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作。《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道德经》的魅力首先源于它的博大,短短的五千来字,内容涵盖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德经》又极具实用价值和包容性。无论是治国、治家、治学还是修身、处世、待人,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总能在《道德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一个“道”字贯穿了《道德经》的始终。因此,我们要想从《道德经》中感悟并应用其中的思想智慧,必须弄清楚究竟何为“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说,“道”是宇宙的根本,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所在。老子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道”的规律,要与宇宙、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共生共存。无论你做什么事,一旦违背了“道”,那就一定会遭到报应和惩罚。 老子在提出“道”的同时,又提出了“无”,二者“同出而异名”。老子认为“道”是无为的,这是道家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也是人安身立命应有的基本态度。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我们遵循客观规律,如自然变化一样自然,不用思考,不用谋虑,自然而然地达到某种效果、某种目的。 《道德经》的魅力还在于它朴素的辩证哲学思想。老子的辩证法综合了对立统一的观念,并加以发展和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世界观、人生观。 《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态炎凉、人情世故深邃、透彻的观察和思考。社会动荡,人事纷争,生命无常,从当时残酷的现实中,老子经过高度的提炼和总结,逐渐形成了有关于个人修养、处世哲学、做事谋略、治国之道、治人之方的智慧之学,对古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直都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参悟《道德经》的真义,让《道德经》更通俗易懂、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积极地影响我们的人生,便有了这本《道德经全编》的问世。本书将老子处世哲学中的精华部分选取出来,对原文进行了经典解读,并配以恰当的典故例证进行解说,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阐述,对《道德经》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人们从中领悟到老子的处世智慧,以达到借古鉴今,古为今用的目的。本书还配以相关的插图和知识性版块,将实用性和趣味性完美结合,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阅读此书,相信你会对老子的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