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京城六位文化人的一本随笔集。 他们是:李辉、叶匡政、韩浩月、潘采夫、绿茶、武云溥。 他们是作家、出版人,或知名媒体人,他们拥有一个微信公号“六根”,每日推文,每周荐书,拥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固定的读者群。此书也是微信公号“六根”头一次集结出版。 他们拥有一个长达八年的文人酒局,醉醒之间,一个个或沉重或有意思的话题,行诸笔端,成为“六根”文章的源泉。 六个男人各有风采,各有文采。李辉: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第五届和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年度散文家”。他的文章具有强烈的历史现场感,难以掩抑的才情四溢,他的书他的文章总是受到人们的追捧;叶匡政:作为一位诗人,一位时评家,他能敏锐地发现现实问题,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出路;韩浩月:活跃的书评人影评人,他的文字真诚而温暖,如同一个故乡守望者,引人共鸣;潘采夫:一位媒体人,专栏作家,他叙述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文字显示着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绿茶:就像一个有为青年,痴迷于荐书,热心的推广好的图书;武云溥:“六根”中*年轻的一个,媒体人出版人,文字里满是沧桑。 他们分别生于50年代到80年代,都和文字打交道,黄金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故乡、行走、追忆、书人书事、戏里戏外。大众话题,男人视角。不矫情,不掩饰,男人的才情和理性充溢每一个文字。 缅怀与追忆,忧郁与快乐,失望与获得,迷惘与清醒……跨越小资和中产,别样的文化情怀。 本书简介: 李辉、叶匡政、韩浩月、潘采夫、绿茶、武云溥六个文化人的随笔集。这是一场直抵心灵的文化之旅,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种温暖关照。 故乡:在我重新拆解这个叫故乡的地方时,我不自觉地踏上了一条漫无尽头的内心旅途。 县城故事:路上的硬币也消失了,只剩下凄冷的深夜路灯,把失意人的影子拉长。 暖男:当那个对师傅的啰嗦咬牙切齿的猴子,在经历内心的苦痛与挣扎终于懂得了信仰的真谛之后,他夹起尾巴老老实实地走上了西天路——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结尾啊。 追忆:这些人,身在现实,却活在历史远景中。 那人,那书:这个世界上,唯有记得,才是有意义的;忘了,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栖居:从纸张到candle,书籍的形式在变,阅读一直被继承,审美永远在变,但美一直存在。说书人会死掉,故事却始终流传。 阅读:能想象得到,未来不远,就没有副刊编辑这个岗位了,或许我们只能从曾经的副刊中寻找那片编辑阵地和思想乐园。 戏里戏外:他们不明白,他们笑的那个人正是自己。他们大笑的同时,也应该为自己流下一点羞愧的泪。 行走:门半掩,门框油漆剥落;木地板踩上去吱吱发响;一把藤椅,藤皮泛着深黄。旧时岁月都苍老了。 慢生活:所谓的慢生活,就是在山水和荒原间,体验生命的孤独和宁静。那既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自然和生命的一个审美。 作者简介: 李辉:1956年生人,上海复旦大学毕业,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第五届和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年度散文家”。,现为人民日报文艺部副刊编辑。主要著作《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等。 叶匡政:1969年生人,诗人,专栏作家,《凤凰周刊》主笔。著作《格外谈》《可以论》等。 韩浩月:1973年生人,《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专栏作家。著作《错认他乡》等。 绿茶:1974年生人,荐书人,人民网读书频道前主编,最热门最受追捧的图书推广人,中信出版社副总编。著作《在书中小站片刻》。 潘采夫:1974年生人,《南都周刊》主笔、《新京报》等专栏作家。著作《十字街骑士》等。 武云溥:1981年生人,《文史参考》前执行主编,《全球商业经典》主笔。著作《生如逆旅》。 目录: 六人行(代序) 故乡 家乡是一个风雨飘摇的鸟巢6 故乡虽小,也有风骚10 我与合肥的精神史14 过年回家,一个文化密码20 县城故事 小城医院26 给我点爱,我的护士姐姐29 县城里的中国故事32 “月亮和六便士”35 往事灰暗,只挑明亮的来回忆38 六人行(代序) 故乡 家乡是一个风雨飘摇的鸟巢6 故乡虽小,也有风骚10 我与合肥的精神史14 过年回家,一个文化密码20 县城故事 小城医院26 给我点爱,我的护士姐姐29 县城里的中国故事32 “月亮和六便士”35 往事灰暗,只挑明亮的来回忆38 暖男 你是我的女儿44 老男人都有一颗旧灵魂49 幸福结局52 这个暖男最终成了孩子他爸57 世上已无孙悟空60 追忆 海子:渴望在夜里死去64 路遥:农村青年的平凡世界67 黄宗洛:小角色,大演员76 萧红:寂寞而零乱的灵魂79 二十七岁,那些短命的偶像们89 那人,那书 《万历十五年》如何走进中国94 美丽如斯:项美丽的中国故事103 晚明,南方那些文艺大咖们117 杜拉斯的中国情人119 短暂的美丽,长久的毁灭122 荣誉归乌尔比诺,爱情归阿里萨126 老男人可以读点村上春树129 查理,记得有人等你啊132 塞林格: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135 栖居 到三联书店夜读146 在地铁里偷偷摸摸看书149 在陌生情境营造诗意时空151 孤独图书馆是场难圆的奢侈梦153 阅读 刘慈欣比雨果奖更重要158 这仍是一个谈诗色变的时代161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164 爱喝酒的佐高信是书评辣手168 鸡汤占领最强内容介质令人忧伤172 淘书者自得其乐176 日记,秘密的私人文本183 戏里戏外 双面贾樟柯188 当万方遇到赖声川193 李安的文化漂流196 《星际穿越》:保守派诺兰的情感表达199 遇到安迪怎么办202 《纸牌屋》为什么这么火205 憨豆:中产阶级的灵魂207 行走 苏州的那口老井212 墙上的笔墨215 周达观和苏慧廉:在历史中穿行218 凡高兄弟在此相会222 风笛之国,文学之乡234 在瑞典,读拉格维斯特诗歌247 雷马根桥,那些旧时故事253 巴顿将军,要死就死在士兵的怀里256 活着 当时尚把自恋塑造成一种生活态度260 到荒原和传统中寻找生态良知263 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是物我共生268 慢才是活着272 前言六人行 ——代序 此生与“六”有缘。 生于一九五六,大学学号七七一一○二六,家住三十六号楼,邮编一○○○二六,办公室在十六号楼六层。于是,坐飞机喜欢选择含“六”的位置,旅行在外,总爱在大街小巷找门牌号为“五十六”的房子留影,只为一种缘分,一种乐趣…… 忽然间,我们六个人有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六根。 六人以年岁为序,分别是:李辉,属猴,天秤座;叶匡政,属鸡,白羊座;韩浩月,属兔,水瓶座;绿茶,属虎,白羊座;潘采夫,属龙,射手座;武云溥,属猪,双子座。年六人行 ——代序 此生与“六”有缘。 生于一九五六,大学学号七七一一○二六,家住三十六号楼,邮编一○○○二六,办公室在十六号楼六层。于是,坐飞机喜欢选择含“六”的位置,旅行在外,总爱在大街小巷找门牌号为“五十六”的房子留影,只为一种缘分,一种乐趣…… 忽然间,我们六个人有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六根。 六人以年岁为序,分别是:李辉,属猴,天秤座;叶匡政,属鸡,白羊座;韩浩月,属兔,水瓶座;绿茶,属虎,白羊座;潘采夫,属龙,射手座;武云溥,属猪,双子座。年岁不一,属相不一,只有叶匡政和绿茶的星座相同。如按年龄划分,最长者如我,与最小者如武云溥,相差二十几岁,完全两代人。酒却是好东西,六七年来,把六个人紧紧拴在一起,隔三差五,或微醺,或酩酊大醉,笑傲江湖,纵论八卦,不亦乐乎。 六人中,绿茶从来就是新传媒的弄潮儿。网页、博客、微博、微信,无论哪一样,他总是走在众人之前,独立操刀的“绿茶书情”电子杂志,率先成为书评圈网络阅读的佼佼者。与熟悉的一些文化界前辈相比,绿茶酷爱图书之深,其情怀足可与唐弢、范用等老先生相媲美。绿茶爱书,却不迂腐。二○一四年五月,一次酒桌上六人酣畅淋漓之际,绿茶口若悬河,舌生莲花,不停地渲染微信公众号的妙处,颇有牧师布道的气势。六人再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七嘴八舌,微信公众号呼之欲出。十多天之后,六月六日,“六根”开张,猴、鸡、兔、虎、龙、猪,群体亮相。 真巧,还是一个“六”。 转眼“六根”亮相已近一年,蒙各位朋友不弃,我们有了固定的读者群,且有不同出版社的编辑相继青睐,邀请“六根”将微信文章结集出版。有此厚爱,六人有幸。 曾经非常喜欢巴金先生翻译的《六人》,作者是德国作家鲁多夫洛克尔,希特勒上台后被驱逐出国,后流亡古巴。洛克尔从文学名著中挑选六位典型人物,其中有我们熟悉的浮士德、唐璜、哈姆莱特、堂吉诃德等。作者以充满诗意的文字,叙述六个人分别跋涉而行,试图以个人之力解答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为狮身女面怪兽,坐在路旁岩石上,让路人猜谜语,凡猜不出之人,都被她杀死。最终,六人沿六条不同的路,走到沙漠中的斯芬克斯面前。 《六人》写道:“现在六个人一块儿走到斯克芬斯的面前,他们手牵着手,表示坚强的团结。他们掉过眼睛去望那照耀着一个新国土的晨光。”这时,斯芬克斯开口说话: “六条路把你们引到我的国土门口。每条路都有一个不同的线索,然而全都引到同一个目标……我隐藏了无数年代的古谜语现在该解答了——时候到了。新的人在建筑他的新国土。正义与自由联合在一块儿了——”于是,“古石像倒下来粉碎了,一棵美丽的蓝色奇花长在它曾经坐过的地方。” 我们六人,自然没有雄心大志,更没有猜透历史之谜的冲动。不过,现实之人,谁敢说自己身上没有浮士德、唐璜、哈姆莱特、堂吉诃德的斑驳碎影?清醒、懵懂、迟疑、彷徨、自大、轻浮、持重……任何一种性格特征,都可以在不同人的身上,找到不同程度的对应。 我们六人,清楚自己所站的位置,深知各自都是人生过客,我们之所以把“六根”丛书,起名为“醉醒 苏州的那口老井 李辉 我喜欢旅行,而且偏爱漫步。我觉得,漫步才是细细品尝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特别是在有着丰富历史景观和人文内涵 的地方。 每次走进苏州,我总爱选择漫步。一个人,或约上一两个朋友,穿行大街小巷,如同行走于名山大川,景随步移,情随 景生。被历史文化雕琢得玲珑剔透的狮子林、沧浪亭,走进去,不急于每个角落都走到,而是找一幽静处坐下,看假山 垒石,听潺潺水声。偶尔有游人走过,闲听彼此间的调笑,遂平添出诸多乐趣。笑声远去,复归于幽静。抬头,忽见有 云朵飘逸,虽无身在名山大川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但云影与园林树丛楼阁相映衬,另有一番情调 。惜乎此种访古寻幽的情趣,不是在每一个城市、每一次闲坐都能有幸享受得到的。 有目的地追寻历史场景,则是另外一种情趣。有一次在苏州,我从十全街的住地出发,穿过大街小巷,寻访沈从文留在 沧浪区九如巷的踪影。 常和沈夫人张兆和聊天,听老人谈她的故乡苏州:九如巷3号这座小院里度过的快乐童年;沈从文忐忑不安第一次走进小 院;张家父母高兴地接纳这位向张兆和求婚的湘西“乡下人”作家;张父与沈从文有了文化上的共鸣;“文革”后期, 1976年8月,北京住处在唐山大地震中山墙部分倒塌,为避难,沈从文夫妇回到这里寄寓数月…… 小巷已非小巷,远没有老人描绘过的、我曾经想象过的那种雅致韵味。老房子大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七八十年代修 建的那种粗糙的方块状楼房。不过,好在小院依旧。张兆和的一位弟弟居住在此——从出生到如今,张先生一直在此生 活。八十几年,在这座小院里,他看惯了秋月春风。 走进去,但见南北两排厢房,白墙黑瓦屋顶,门前各有长长一排走廊,廊柱已显灰暗。院子中央一口老井,四周拾掇得 干干净净,井水,映一片天空。井沿为青石板,高出地面约半尺,上面已磨出十多道或深或浅的绳沟。 走进沈从文在这里住过的房间。门半掩,门框油漆剥落;木地板踩上去吱吱发响;一把藤椅,藤皮泛着深黄。旧时岁月 都苍老了。 一间客厅里,悬挂着沈从文功力深厚的章草。他写的是人们熟知的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写得气势酣畅,龙 飞凤舞里挥洒着沛然而出的激情。避难寄居苏州时,是他个人、也是整个民族艰难之时,现实令他忧虑。读《沈从文全 集》,见他从苏州给外地的儿子写信说:“目前总形势计……在可见的日子内还要使人感到痛苦是必然的,无可避免的 ……还要经过些更大的痛苦才会好转……但是应当相信,任何恶趋势都是会扭转的,唯决不会在目下可以希望。”再过 几个月,传来“四人帮”下台的消息,他在致友人信中说:“把我们所想象的几乎在一夜之间便变成事实。使得每个成 年人都像年轻了十岁。”欣喜的心情可以想见。沈从文书李白诗想必挥毫于此时。 时光消磨,才华虚掷,十年、二十年沉寂于角落的沈从文,在苏州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