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乡贤


作者:袁灿兴 陈明 点评     整理日期:2015-11-20 21:45:57

功德言行,荣光乡梓,丰神仁意,山高水长
  生于其地,而有徳业学行著于世者,谓之乡贤。
  天地之心,生民立命,未尝一日相忘;
  追求至善,实践理想,贤者宣勤地方。
  读懂乡贤,读懂中国。
  有一种归属是乡情,有一种诚挚是奉献乡土,有一种荣耀被称为乡贤。不分贵贱,不论贫富,服务于乡土之心,让他们从事于教育、赈灾、治安、文化等事业。大人物的小故事,小人物的真传奇,中国传统士绅的品格、精神、骨气,凝聚成乡贤文化。
  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陈明点评。
  允文允武,克孝克忠。泰山乔岳,月旦有声。千秋万祀,俎斗光荣。惟兹仲春秋,谨以牲帛、醴、齑、粢、盛、庶品之仪,只推荐神。——密县《乡贤祠祝文》。
本书简介:
  本书围绕中国历代乡贤,择取各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乡贤人物,以生动故事,翔实史料,展示其在慈善、公益、文化、教育、治安、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积极作用。由本书也可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生态,了解传统士绅如何努力造福乡梓,而乡人、社会、官方,又是如何予他们以肯定,授以乡贤之荣耀,使之名垂青史。本书按年代展开,择取各个时段具有代表性的乡贤,展示了乡贤群体适应时代变化,自身加以调整,以更好服务乡梓的历程。
  作者简介:
  袁灿兴江苏靖江人,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史。著作有《枪口下的北洋》《军机处》《湘军淮军》《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与实践研究》等。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先贤之光
  吴太伯与季札/3
  卜式捐资助国/8
  杨震“深夜却金”/14
  王祥孝行千里/19
  文章风流顾野王/23
  苏绰良策治国/27
  颜之推家训传世/32
  大雅君子牛弘/36
  张公艺百忍治家/40
  颜真卿忠贞不屈/44
  第二章宋时仁义
  范仲淹与范氏义庄/51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先贤之光
  吴太伯与季札/3
  卜式捐资助国/8
  杨震“深夜却金”/14
  王祥孝行千里/19
   文章风流顾野王/23
   苏绰良策治国/27
  颜之推家训传世/32
  大雅君子牛弘/36
  张公艺百忍治家/40
   颜真卿忠贞不屈/44
  第二章宋时仁义
  范仲淹与范氏义庄/51
  吕大钧与《吕氏乡约》/57
  李直方守护地方/63
  李发行善三十年/68
  史浩、耆老会及地方秩序/73
  真德秀实践圣学/79
  刘宰设粥局赈饥/85
  孟珙守护京湖/90
  第三章明代德光
  邹守益服务乡里/97
  华察捐田创义庄/103
  庞尚鹏家训重谋生/109
  颜钧讲学促教化/114
   陈继儒入世经世/119
  陈振龙番薯济民/125
  嘉善双贤赈灾济民/130
  赵养蔚护卫家乡/137
  袁黄《了凡四训》劝善/143
  第四章清际善行
  张履祥耕读传家/151
  蓝鼎元治理潮汕/157
  郭大昌安澜黄河/162
  彭绍升毕生行善/167
  祁寯藻心忧乡里/172
  李棠阶清贫持身/179
  阎敬铭创丰图义仓/183
  武训乞讨兴义学/188
  叶澄衷反哺地方/194
  第五章民国功业
  张謇实业救国/203
  陈谦夫慈溪兴学/210
  王理孚建设鳌江/216
  梁素敦宣勤井陉/222
  宋泽夫效力盐城/227
  陈、杨二贤办孤儿院/233
  卢作孚开发北碚/238 
  宿松双贤振教育/245
  李鼎铭直言进谏/249
  后记/255“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如果还能“想得起乡贤”就更好了!——陈明
  乡贤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地位依然重要,他们协调冲突、以身作则提供正能量的作用不可或缺。
   ——张颐武
  新乡贤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软治理”,有利于健全乡村居民利益表达机制,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手。——黄海前言
  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建功立业,荣光乡梓,是谓乡贤。
  乡贤由先贤祭祀演变而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于中国何其重要,在国,有太庙祭祀皇室先祖。在学,有孔庙祭祀历代贤者大儒。在乡,从唐至宋有先贤祠,祭祀历代名臣义士。
  让许多地方士人扼腕的是,先贤祠所祭祀的对象,往往是曾在本地任职的官宦,且偏好于范仲淹、苏轼这样名动天下的人物。很多人文章有成,效力地方,却因名声不显,而不能列入先贤祠享祭祀。如南宋四川李发,持续三十年独立赈济灾民,却不能入先贤祠,让乡人愤愤,让后人不平。
  到了明代,官方规定离职官员必须返回原籍,不能停留在任职地。大批官员致仕返乡后,在地方上经营多年,声名益隆。本乡的赞誉之声,宗族的崛起,后辈科举上的突破,催生了他们进一步的追求。他们希望能在身后享受祭祀,能荣耀宗族,能名传青史,这就要求先贤祠必须做出一定变革。
  苏州地方,文风昌盛,名士辈出,变革乡贤祠的欲望也最强烈。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苏州府学率先将先贤祠一分为二,改为乡贤与名宦两个祠堂,前者祭祀出生在苏州的乡贤,后者祭祀曾在苏州任职的官员。此后各地纷纷效法,将乡贤祠与名宦祠分开。
  乡贤祠的出现满足了地方人士的需要,只要宣勤于地方,美名著于乡,进入乡贤祠享受春秋祭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入乡贤祠成为明清两代士人们的最大荣耀,以至于有人念叨“死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乡贤,嘉靖十三年(1534年),官方给出了定义:“生于其地,而有德业学行著于世者,谓之乡贤。”明代蒋冕则称:“生于其乡,而众人共称其贤者,是为乡贤。”乡贤祠所祭祀的人物不受时间限制,既有往昔贤达,也有当世俊杰。各地择取乡贤的标准,不外立功、立德、立言,造福于一方者。
  立功,地方上的士人出仕后政绩卓著,或致仕后效力本乡者。立德,凡为官清廉,孝行感人,不依附权贵,清高隐遁等,都可以视为立德。立言,则是文章传世,影响士风,教化地方者。
  进入乡贤祠,俎豆千秋,光耀乡里,传之后世,不仅仅是一个人一生的定论,更象征着一个家族在地方上的威望,关系着子孙后世家业的绵延。谁能进入乡贤祠,又由地方上提名推荐,这就使得士绅们必须努力经营自己的名望,多行善举。
  乡贤人物是丰富而生动的,他们中,有个体挺身而出,无畏强敌,捍卫乡间;有学者躬耕于乡,整理文化,倡导教化;有义士铁肩担当,以毕生精力,从事地方教育;有富豪热衷慈善,持续三十年,赈济灾民二百万;有士绅独立开发荒芜之地,打造出人间乐土;有乞丐一生努力,以乞讨所得创办义学。
  各地所祭祀的乡贤都是本地人,地缘上的亲近,乡间的熟络,使乡贤更具榜样作用,更容易激励人们效法。明代人曾感叹,孔子享受万世祭祀,已成为神人。能进入孔庙从祀的,或是一时之大儒,或是生前立下宏业,远非普通人所能企及。乡贤则是居于乡土之人,其言其行,乡人可以切身感悟,见贤思齐,形成“居于斯者皆有志于乡贤”的氛围。
  乡贤也起着鞭策作用,让世人知乡贤之难为,更需努力去效法。大画家文徵明在去世前,叮咛儿子们,不要追求让自己身后能进入乡贤祠。这让几个儿子感到惊讶,能进入乡贤祠,是文人的无上荣耀,能够光宗耀祖。文徵明于乡间,立功立德,书画有成,足以成为乡贤。看着儿子们不解的眼神,文徵明解释,能进入乡贤祠的,是吴太伯、季札这样的大贤者。我何德何能,怎可以与他们一起进入乡贤祠,享受祭祀呢?
  乡贤群体,泽润兹邦,懿德卓行,经世流芳,乡人则以各类行动向他们表达敬意。明代陈振龙引进番薯,乡人立祠祭祀。清代乞丐武训兴办义学,去世之后万余人为他送葬。民国年间,宿松乡贤吴嘉祥毕生致力于地方教育,却贫困不能自给。在其六十岁生日时,宿松发起祝寿活动,筹集资金,为其买地建房,以供养老。
  在选择乡贤时,明代除了考虑功德言之外,是否为官也是乡贤评定的条件。到了清代,是否曾出仕,不再被视作乡贤的必要条件,只要为乡里作出贡献,就可以被立为乡贤。一些商人在地方上设义仓、建义田、设义学、建桥修路、救灾、助婚丧、开渠、学医救人等,都被视为乡贤。如清代杭州卢鹤闲经商发达之后,“事亲孝友,乐善好施,终成一方乡贤。”
  明清两代乡贤的确立,需要由地方公举,再经官方审核批准,然后进入乡贤祠。到了近代,北洋政府曾以官方名义,树立了一批乡贤。苏州鲍宗德设立义庄,大总统徐世昌题“宗仁主义”,立为乡贤,下令建坊旌表,这是最后一批官方建造的乡贤牌坊。不过在民间,各地立碑纪念本乡乡贤者屡见不鲜,如慈溪乡贤陈谦夫一生从事于教育、医疗事业。1945年去世之后,被地方上祀为乡贤,立碑纪念。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各省一度曾进行了列代乡贤调查、乡贤评选活动。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先后有十二省评出乡贤共计四百五十三人,并开展了各省乡贤传记编撰工作。各省所编著乡贤传记,曾被列入小学教育体系,以期传播乡贤事迹。只是乡贤的整理、普及工作,由于全面抗战的爆发,而被打断。
  中共在历史上也重视乡贤,如著名乡贤李鼎铭,在米脂创办小学,行医救人,从事于地方上各类事务。至晚年,李鼎铭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政策,他根据陕甘宁边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政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诤友。
  乡贤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支柱,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杰出人物。乡贤在乡村之中,以其个人卓越品行,对社会事务之担当,弥补了诸多社会治理领域的不足,维持了乡村秩序。如明代乡贤邹守益,临终之前,仍在为地方上书,请减轻民众赋税。清代乡贤郭大昌,一生致力于治理黄河,去世前犹关注河工。
  “乡先生之德,乡人心悦而诚服者。”能进入乡贤祠的人物,自然须德行著闻,将他们的事迹加以宣扬,可以旌德扬善,惩恶规过,表率示范。乡贤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义、自强、勤奋、爱国等诸多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今日仍有着积极意义,诚有必要加以发扬。
  乡贤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同时,以乡情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有益于当代建设美丽社会。李发行善三十年
  两宋时期,很多具有功名的在乡士绅,凭借其影响力,既联络官府,也联络地方上望族,从事于各类慈善活动。更有富户凭借个人力量,从事于慈善活动。南宋李发从事慈善三十年,赈济地方灾民无数,堪为乡贤代表。
  李发,字浩然,是四川广汉地方人。李发年轻时资质较好,读书时胸怀大志,雄心不已,睥睨一切。李发曾参加过科举,初战即得了举人的功名,自以为进士是唾手可得,不想入京会试时名落孙山。就在他沮丧之时,发生了一段趣事。
  太监梁师成主持会试,广收贿赂,以至于他所录取的均是富豪子弟,真才实学者无一中榜。大概李发文章写得好,却没有被取中,梁师成跑来劝告他:“你资质这么好,不入宫当太监可惜了,你净身入宫后,肯定大有发展前途。”李发听了大怒,正色拒绝。此时恰逢金军入寇,京师被围困。李发上疏陈述救国大计,也没有受到重视。李发看着在京师得不到重用,就返回乡里,再未参加科举考试。
  李发返乡之后,老爹上了年纪,头脑有点问题,独处一室,不喜欢与人交往,家中事务全部托付给了李发。为了养家糊口,李发节衣缩食,贩卖过书籍,开过私塾,经营商业,努力赚钱补贴家用,为老父养老送终。
  李发有一个弟弟,死后留下一个幼女。弟媳妇想将家产分走,然后改嫁,李发再三予以劝告。弟媳妇对李发怀恨在心,将他告去官府。结果地方官在审判时偏向弟媳妇,李发就将财产分给了弟媳妇,将侄女要来自己抚养。待侄女成人后,李发将她嫁入名门,并以丰厚嫁妆为她陪嫁,待之若亲生骨肉。
  李发大约在中年之后开始发家,至于他怎么成为地方上巨富,并有丰厚财力从事于慈善活动,后世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从李发早年的经历来看,他的头脑相当灵活,在投机中发财大有可能。不管他如何发家,中年之后,他三十年持之以恒的善行,赢得了当时人的普遍敬重。
  绍兴六年(1163),四川地方上发生大旱灾。面对着乡间的饥民,李发于心不忍,就自费购置粮食,设置粥厂,帮助灾民。在当日,很多富豪并不愿意去赈济灾民,因为官方虽鼓励此类善举,但事后往往不给予奖励。李发行善举,在当时不为地方官员所知,也无人将他的事迹汇报给朝廷。有人为李发打抱不平,李发则云:“吾志在及物,吾何求焉?”
  乾道二年(1166)之后,四川连续发生旱灾,李发照样帮助灾民,独立进行赈济工作。在两次大规模赈济灾民后,地方官员照样视若无睹,连句慰问的话也没有。地方上得到帮助的民众很是不满,聚集起来要帮李发打抱不平。李发对此很是坦然,笑云自己做善事不求什么回报,将民众劝住。
  四川本是稻米产地,但在南宋却遭遇到了频繁的旱灾。每当旱灾爆发之后,德高望重的李发就被地方上推举为代表,举行祭祀礼求雨。为了表示诚意,李发在烈日之下,步行几十里,举行了祭祀仪式。虽说老天开眼,下了几滴雨,可旱灾却一直持续。
  到了乾道四年(1168),广汉地方上饥民成群,官府无力赈济灾民,就采取“劝分”政策,鼓励富户出钱出粮赈济灾民,这实际上等于变相逼捐了。不等官府劝告,李发早就已经着手赈济灾民。此年在他家中就食者,每天有三四万人。到了来年,灾情更加严重,数百里外的民众扶老携幼前来就食,人数倍于去年。
  在古代,以施粥的方式救济灾民,是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通过有限的米粮,最大限度地救活灾民。不过施粥也有难度,一旦人数过多,则难以组织协调,容易发生践踏事故,更容易发生各类时疫。李发能以施粥的方式救济大量灾民,一是他有雄厚的财力,二是他有较好的组织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他有无与伦比的善心。
  李发坚持行善,前后历时三十年。据杨万里估计,他所赈济的灾民人数在二百七十万一千三百人。所用粮食,计有一万四百六十石。李发长年赈济灾民,却不被官方重视。四川民间牢骚抱怨:“我有耋老,李君粥之。我有侲髫,李君谷之。孰旌李君,吾尸祝之。”意思是,我有老人,李发供养,我有小孩,李发给粮,官方若再不旌表李发,我们民间来表彰。
  当饥荒来临时,宋代常实行“劝分”政策。所谓劝分,即以官方的命令,劝告地方上富户进行赈济。高宗时,为了鼓励富户赈济灾民,曾决定依照捐助粮食的多数,予以官职。捐助粮食数量较多者,由皇帝特旨推恩,以示荣耀。孝宗也以爵位与补官形式,劝诱富户参与救荒。但朝廷所许诺的爵位与官职,只是为了劝诱富民出力,事后很少会兑现,某种程度上,劝分就是强制。李发自愿出力,不需要官府去劝分,自己也不主动向官府表示,长期被忽视。
  乾道六年(1170)冬,在李发又一次帮助灾民之后,新任广汉太守听到了民间的议论,不由忸怩起来,地方有如此贤达,却多年得不到表彰,“咎不予在?”于是将李发的事迹整理,一级级上报。不过这份报告,一路递交上去竟然耗费了三年,最终才送达孝宗皇帝手中。
  孝宗看了后大吃一惊,想不到民间竟有这般贤达人物,立刻下旨嘉奖:“尔以布衣,居于下士。乃因年饥,多所全活。仁心义概,彻于听闻。”为了奖励李发,给了他一个九品小官致仕的荣耀,聊为安慰。李发对皇帝嘉奖是感激万分,在家中制了个匾“义概堂”。只是没有皇帝的亲笔题字,也就没有建堂。
  淳熙元年(1174)二月,李发七十八岁时去世,临终时还不忘问今日多少人前来就食。
  李发行善三十年,功德无量,余荫子孙。孙子李寅仲在淳熙五年考中进士,光大李家。在李发去世之后十七年,李寅仲为官有方,朝廷予以嘉奖时,他请求将奖赏移给祖父,太上皇高宗知道后,大为赞善:“孙知尊祖,朕之所嘉。”又加封李发为承务郎。李发死后再次被嘉奖,地方上民众方才平息了怨气,不再抱怨。不过这个承务郎,也不过是八品的低级文职阶官而已。
  李寅仲对于祖父当年未曾建“义概堂”引以为憾,遂设计图纸,帮助祖父圆了这个心愿。庆元三年,义概堂筑好后,李寅仲特意请杨万里作文纪念。面对李发这样的乡贤,杨万里欣然提笔。
  为了纪念祖父的功绩,李寅仲又请了大名士朱熹帮祖父写了墓志铭。此时朱熹正在生病,左右为难,最终还是没有推辞,他自认为有义务帮李发写墓志铭。对于富户出力帮助灾民,朝廷却食言不给奖励,朱熹早就不满。他曾经上疏,请朝廷“速行赏典激励富室”,痛斥朝廷言而无信。朱熹在赈济江南旱灾时,曾建议通过免税或减税的方式,鼓励商人将粮食运到灾区。他也建议削减关卡,为商人办理通行证,以使粮食迅速运到灾区。
  对李发的善举,朱熹以敬仰之心,为之撰写了墓志铭。墓志铭中对李发祖上及其一生,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李发后人必然给他提供了翔实资料,从中也可一窥李发生平。不过,对于李发后来如何发财致富,朱熹语焉不详,对他赈济灾民的功绩,则多有提及。想来李发后人出仕之后,也不愿再谈当年祖先如何经商致富了。
  以李发为代表的富户阶层,依靠自身财力,从事于赈济灾荒,帮助贫穷,修筑路桥等公益活动。其中一些人通过慈善活动,积累了声望,虽不具备功名,但也成为了地方士绅。从事民间赈济活动积累声望,成为地方精英,再由子孙在科举上取得突破,成为地方上望族,这也是宋代望族的发展模式。
  李发年轻时主动放弃科举功名,发家之后,三十年不懈,从事于赈济灾民。如朱熹在其墓志铭结尾所言“我铭其臧,千古不泐,义概之名,永世无佚。”





上一本:明季北略 下一本:儒学十讲:孔子的处世之道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乡贤的作者是袁灿兴 陈明 点评,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